CN211558517U - 全须地笼 - Google Patents

全须地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8517U
CN211558517U CN201922113843.3U CN201922113843U CN211558517U CN 211558517 U CN211558517 U CN 211558517U CN 201922113843 U CN201922113843 U CN 201922113843U CN 211558517 U CN211558517 U CN 21155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ctyosome
bow
shaped
fish
in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38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138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8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8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须地笼,以保护我国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对网身及其内部结构、网兜及其内部结构以及网身与网兜二者连接部进行必要的结构改进,达到提高捕捞效率,推动我国渔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目的,它包括网兜、进鱼口、网兜内部倒须、倒须进鱼口以及由若干反弓形骨架支撑的网身,任一反弓形骨架均包括反弓形凹部,该反弓形凹部为镜像对称设置的一对反弓形凹部,相应地,由其支撑的网身的两侧面形成一对镜像对称的长条形倒须。

Description

全须地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中的一种全须地笼。
背景技术
地笼,也称作地笼网,作为一种特定鱼类捕捞工具,因其具备一定的诱捕功能,特别是对于虾蟹以及部分近海地栖鱼类的捕捞具有明显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多数地笼都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捕捞效率低、个体区分度差的缺点,其功能性缺陷具体表现在:捕捞效率低,目前已知的多数地笼仍以矩形骨架支撑网片形成网身,网身内部没有倒须,进鱼口的设置参差不齐,且网兜内部的倒须口形状各异,没有统一标准,因而造成鱼虾逃逸率高,捕捞效率低,无法满足近海渔业、生态养殖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个体区分度差,目前已知的大部分地笼网由网身直接连接网兜,在渔量较大的情况下,内部空间过于拥挤,幼鱼和幼蟹极易在逃逸之前窒息,部分地笼网甚至对我国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可见,目前使用的地笼网因其存在上述缺陷,不利于我国近海渔业和生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对其进行结构改进以适应我国现代化渔业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须地笼网,以保护我国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对网身及其内部结构、网兜及其内部结构以及网身与网兜二者连接部进行必要的结构改进,达到提高捕捞效率,推动我国渔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目的。
技术方案:全须地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网兜、进鱼口、网兜内部倒须、倒须进鱼口以及由若干反弓形骨架支撑的网身,其中,任一反弓形骨架均包括:反弓形凹部,该反弓形凹部为镜像对称设置的一对反弓形凹部,相应地,由其支撑的网身的两侧面形成一对镜像对称的长条形倒须。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矩形骨架,所述矩形骨架设置在所述网身与所述网兜之间,与支撑所述网身的末端的反弓形骨架共同形成用于容纳鱼虾活动的活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网兜的内部的倒须进鱼口为菱形倒须进鱼口。
进一步地,任意两条相邻的所述反弓形骨架所形成的一个捕鱼单元的中部设置一对水平交叉排列的进鱼口。
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通过对网身的结构改进,将现有矩形网身改进为一对镜像对称的倒须,加之网兜内部若干倒须,从而全网形成不间断的倒须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捕捞效率,增加渔获;且该实用新型通过矩形骨架与其相邻的反弓形骨架形成较大空间,能够避免幼体因缺氧窒息,增加幼体的逃逸率,因而利于保护我国日益匮乏的近海渔业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该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该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该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倒须进鱼口;2、矩形骨架;3、反弓形骨架;3a、反弓形凹部Ⅰ;3b、反弓形凹部Ⅱ;4、网身;5、进鱼口;5a、进鱼口Ⅰ;5b、进鱼口Ⅱ;6、活动空间;7、网兜内部倒须;8、网兜;9a、倒须Ⅰ; 9b、倒须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指明,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该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案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案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现在,将参照附图1至附图4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申请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这些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仅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方面,现有使用的地笼网由是网身连接网兜,鱼虾在大量进入其中后,部分幼鱼因体积较小,仍有逃逸可能,但是由于空间拥挤,造成幼鱼缺氧窒息;另一方面,网身结构单一,其内部没有倒须,且网兜内的倒须进鱼口形状各异,导致捕捞效率低下,在鱼虾受到敌类惊吓时,部分较大个体仍存在逃逸可能。
结合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须地笼,包括网兜8、进鱼口5、网兜内部倒须7、倒须进鱼口1以及由若干反弓形骨架3支撑的网身4,其中,任一反弓形骨架3均包括:反弓形凹部,该反弓形凹部为镜像对称设置的一对反弓形凹部,反弓形凹部Ⅰ3a和反弓形凹部Ⅱ3b,相应地,由其支撑的网身4的两侧面形成一对镜像对称的长条形倒须,倒须Ⅰ9a和倒须Ⅱ9b。
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发现,由于反弓形骨架3所具有的特征,当其支撑网身4之后,整个网身4的侧面形成一对镜像对称的长条形倒须,倒须Ⅰ9a和倒须Ⅱ9b,倒须Ⅰ9a和倒须Ⅱ9的存在能够降低鱼虾的逃逸率,对于提高捕捞量具有积极作用,且相对于矩形网身,由反弓形骨架3支撑的网身4由于存在反弓形凹部Ⅰ3a和反弓形凹部Ⅱ3b,反弓形凹部Ⅰ3a和反弓形凹部Ⅱ3b的顶部具有遮掩功能,因而更容易诱使鱼虾将其做为筑巢场所,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捕捞量,增加渔获。
结合附图1至附图4,它还包括矩形骨架2,所述矩形骨架2设置在所述网身4与所述网兜8之间,与支撑所述网身4的末端的反弓形骨架3共同形成用于容纳鱼虾活动的活动空间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活动空间6由矩形骨架2和与其相邻的反弓形骨架3共同形成,当鱼虾进入网身4之后便能够在活动空间6的内部自由活动直至进入网兜8,在这一过程中,鱼虾幼体能够获得较长的存活时间,避免短时间内缺氧窒息,这一创造性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体的逃生率,对于保护我国目前日益匮乏的近海渔业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照附图1至附图4,所述网兜8的内部的倒须进鱼口1为菱形倒须进鱼口1。
作为该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倒须进鱼口1设置为菱形,这一具体实施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鱼虾的逃生率,提高捕捞效率,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菱形倒须进鱼口1的中部分别由两条主线水平牵引,两条主线水平固定设置在网兜8的圆形骨架上,菱形倒须进鱼口1的上部和下部无需牵引,直接固定设置在圆形骨架上,网兜内部倒须7的另一端仍为圆形,与另一相邻的圆形骨架固定连接。
结合附图1至附图4,任意两条相邻的所述反弓形骨架3所形成的一个捕鱼单元的中部设置一对水平交叉排列的进鱼口,进鱼口Ⅰ5a和进鱼口Ⅱ5b。
交叉排列的进鱼口5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设置方式,也是该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得鱼虾能够由网身4的两侧进入,这一实施方式能够达到提高捕捞量,增加渔获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创造性地由反弓形骨架3形成全网身双侧面为两个相互对称的长条形倒须(倒须Ⅰ9a和倒须Ⅱ9b),通过相互错开的进鱼口(进鱼口Ⅰ5a或进鱼口Ⅱ5b)使鱼虾进入网身4,再通过一个矩形骨架2形成一个活动空间6,再通过一个菱形倒须进鱼口1进入网兜8,不仅能够取得较大的收获,而且符合我国现代化渔业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变化和更改,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变换等,其功能和产生的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的,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全须地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网兜、进鱼口、网兜内部倒须、倒须进鱼口以及由若干反弓形骨架支撑的网身,其中,任一反弓形骨架均包括:
反弓形凹部,该反弓形凹部为镜像对称设置的一对反弓形凹部,相应地,由其支撑的网身的两侧面形成一对镜像对称的长条形倒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须地笼,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矩形骨架,所述矩形骨架设置在所述网身与所述网兜之间,与支撑所述网身的末端的反弓形骨架共同形成用于容纳鱼虾活动的活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须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的内部的倒须进鱼口为菱形倒须进鱼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须地笼,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条相邻的所述反弓形骨架所形成的一个捕鱼单元的中部设置一对水平交叉排列的进鱼口。
CN201922113843.3U 2019-12-02 2019-12-02 全须地笼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5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3843.3U CN211558517U (zh) 2019-12-02 2019-12-02 全须地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3843.3U CN211558517U (zh) 2019-12-02 2019-12-02 全须地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8517U true CN211558517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384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58517U (zh) 2019-12-02 2019-12-02 全须地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8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58517U (zh) 全须地笼
CN2671338Y (zh) 双船表、中层绳索拖网
CN208144236U (zh) 一种可以分隔不同规格虾类的双网尾地笼
CN106560032A (zh) 四爪多功能全自动钓鱼永不脱钩鱼钩
CN208113779U (zh) 深水立体养殖子母网
CN210094410U (zh) 高效捕鱼装置
CN205005756U (zh) 自动内爆鱼钩
CN204070144U (zh) 一种带有活动网片的青虾繁育网箱
CN208300711U (zh) 六孔通心海珍品增殖礁
CN203675859U (zh) 一种小水体养殖黑尾近红鲌的网箱
CN208211234U (zh) 增殖型螃蟹人工鱼礁
CN206238135U (zh) 一种钓鱼用弹钩
CN206354228U (zh) 一种分体式爆炸钩
CN204837602U (zh) 一种多功能钓钩组
CN207911795U (zh) 一种防斗殴养殖池
CN204682183U (zh) 适用于银鲳采食的喂料框
CN103348957B (zh) 大鱼钩
CN205431673U (zh) 一种装有带饵钩的鱼钩的翻板钩
CN203407378U (zh) 一种钓鱼钩
CN203457686U (zh) 环形钓鱼器
CN214178729U (zh) 一种钓鱼线组
CN208300713U (zh) 三层立方体海珍品增殖礁
CN215380899U (zh) 一种两用vib路亚假鱼饵
CN217564584U (zh) 一种围网养殖用的养殖围网装置
CN214903221U (zh) 一种新型路亚假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