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5997U -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 Google Patents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5997U
CN211555997U CN202020412091.0U CN202020412091U CN211555997U CN 211555997 U CN211555997 U CN 211555997U CN 202020412091 U CN202020412091 U CN 202020412091U CN 211555997 U CN211555997 U CN 211555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eat dissipation
plate
battery compartment
dissipa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20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颖珠
张政民
李义奇
邓少华
李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20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5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5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5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涉及电池充电领域,为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电池热量无法可靠散出的问题而设计。该电池仓包括框架、散热板和第一弹性件,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散热板通过枢接轴与框架枢接,且散热板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第一弹性件与散热板连接,且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散热板具有位于初始位置的运动趋势;当电池放入容纳腔时,散热板由初始位置转动至工作位置;当散热板位于工作位置时,散热板与电池的外表面接触。该电池充电柜包括上述电池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实现了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热量的可靠散出。

Description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背景技术
电动车等电动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通常,电动车等电动设备采用可拆卸的电池,当需要对电池充电时,将电池拆卸下来进行充电即可。为了方便对电动车等电动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电池充电柜应运而生。
相关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柜包括电池仓和为电池供电的电源装置,在使用时,将待充电的电池放入电池仓中,将电池与电源装置连接,由电源装置为其充电。但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将会造成电池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充电,甚至会导致电池损坏,严重时还会发生电池爆炸等安全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仓,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柜在使用过程中,电池仓存在的电池热量无法可靠散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仓,包括框架、散热板以及第一弹性件;
所述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
所述散热板通过枢接轴与所述框架枢接,且所述散热板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散热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散热板具有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运动趋势;
当电池放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散热板由所述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工作位置;当所述散热板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后壁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后壁的内侧;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后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活动板始终具有远离所述后壁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散热板连接;
当所述活动板向远离所述后壁的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散热板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当所述活动板向靠近所述后壁的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散热板转动至所述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枢接轴,且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于所述散热板,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于所述活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后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活动板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插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弹性件套接于所述安装柱,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活动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框架包括后壁,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后壁的内侧,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后壁之间,当所述第二板向靠近所述后壁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板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电池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散热板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具有用于所述电池进出的敞口,所述电池仓包括两个所述散热板,两个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敞口的一端均枢接于所述框架,两个所述散热板能够分别贴合所述电池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散热板通过同一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框架枢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主板体和引导板,所述引导板连接在所述主板体靠近所述敞口的一端,且两个所述散热板的引导板相对并形成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电池仓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仓,包括框架、散热板和第一弹性件,其中,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散热板通过枢接轴与框架枢接,且散热板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第一弹性件与散热板连接,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散热板具有位于初始位置的运动趋势。
当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将电池放入电池仓的容纳腔中,在电池放入容纳腔的过程中,散热板由初始位置转动至工作位置,此时,散热板与电池的外表面接触,使得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板向外散出;当电池充电完成后,将电池从容纳腔中取出,电池取出后,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散热板运动至初始位置。
该电池仓利用散热板与充电过程中的电池的外表面接触,实现了电池热量的可靠散出,避免了因电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无法正常充电的情形,减少了对电池造成的损坏,降低了电池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不仅保证了电池稳定可靠地充电,而且,还减少了电池充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柜,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电池热量无法可靠散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充电柜,包括柜体、仓门和上述电池仓,所述电池仓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述仓门设置于所述柜体或所述电池仓的框架,且所述仓门与所述电池仓的敞口相对,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敞口。
本实用新型电池充电柜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电池充电柜中设置上述电池仓,相应地,该电池充电柜具有上述电池仓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充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的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池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池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0-电池仓;020-柜体;030-人机交互装置;040-电池;050-仓门;
100-框架;200-散热板;300-第一弹性件;400-枢接轴;500-第二弹性件;
110-容纳腔;120-敞口;130-后壁;140-活动板;150-顶壁;160-底壁;170-开口;180-第二枢接部;131-安装槽;141-安装柱;
210-主板体;220-散热管;230-第一枢接部;240-延伸板;250-引导板;211-第一板;212-第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方便,而不暗示部件的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充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柜,包括柜体020、仓门050和电池仓010,具体地,电池仓010设置于柜体020内,电池仓010设置有用于电池040进出的敞口120,仓门050设置于柜体020,且仓门050与电池仓010的敞口120相对,用于打开或关闭敞口120。
当需要对电池040进行充电时,打开仓门050,将待充电的电池040通过敞口120放入电池仓010,电池仓010内设置有电源装置,使电池040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后,即可实现对电池040的充电。其中,电池充电柜如何设置电源装置以及如何利用电源装置实现对电池040的充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池充电柜的仓门050可以是上述设置于柜体020的结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将仓门050设置于电池仓010的框架100,其只要是通过仓门050的这种设置形式,能够实现敞口120的打开或关闭即可。另外,电池充电柜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池仓010,相应地,对应每个电池仓010设置一个仓门05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池充电柜包括呈四行三列排布的十二个电池仓010,以及对应设置的十二个仓门050。电池仓010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性的设置,本实施例不对数量作具体的限定。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电池充电柜还可以包括人机交互装置030,具体地,人机交互装置030设置于柜体020,其中,人机交互装置030包括触摸显示屏和/或扫码部,扫码部设置有二维码。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可通过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以及打开仓门050等相关操作,以达到对电池040进行自助充电的目的;或者,用户还可以通过操作触摸显示屏完成相关操作,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电池充电柜的人机交互性及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利用人机交互装置030实现用户与电池充电柜的交互,与现有技术中电池充电柜的交互原理相同,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下述文字中,将对电池充电柜中的电池仓0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01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010的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0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2至图4所示,电池仓010包括框架100、散热板200和第一弹性件300,具体地,框架10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040的容纳腔110,容纳腔110与敞口120连通;散热板200通过枢接轴400与框架100枢接,且散热板200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第一弹性件300与散热板200连接,且第一弹性件300被配置为使散热板200具有位于初始位置的运动趋势。
当需要对电池040进行充电时,将电池040通过电池仓010的敞口120放入容纳腔110中,在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的过程中,散热板200由初始位置转动至工作位置,此时,散热板200与电池040的外表面接触,使得电池040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板200向外散出;当电池040充电完成后,将电池040从容纳腔110中取出,电池040取出后,在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散热板200运动至初始位置。
该电池仓010利用散热板200与充电过程中的电池040的外表面接触,实现了电池040热量的可靠散出,避免了因电池040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无法正常充电的情形,减少了对电池040造成的损坏,降低了电池040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不仅保证了电池040稳定可靠地充电,而且,还减少了电池040充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板200可以设置在框架100的任意位置,例如:散热板200位于框架100的左侧、右侧、顶侧或底侧,本实施例中,散热板200位于框架100的左侧或右侧。
请继续参照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板200包括主板体210和散热管220,其中,散热管220固定设置在主板体210远离容纳腔110的表面,即散热管220固定在主板体210的外侧。当然,散热板20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如:散热板200包括主板体210和翅片,翅片固定设置于主板体210远离容纳腔110的表面。上述两种散热板200的结构形式,均能够增加散热板200的换热面积,保证散热板200与外界环境的充分换热,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散热板20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即:主板体210、散热管220和翅片的材质为金属。优选地,散热板200的材质为铜或铝等热传导系数较高的金属。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电池040的散热效率。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0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010的俯视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仓010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请继续参照图2至图4,并结合图5至图7,本实施例中,框架100包括后壁130和活动板140,具体地,活动板140设置于后壁130的内侧,即:活动板140位于容纳腔110内,活动板140与后壁13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00,且第二弹性件500被配置为使活动板140始终具有远离后壁130的运动趋势;第一弹性件300的第一端与活动板140连接,第一弹性件300的第二端与散热板200连接。
在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的过程中,电池040将压迫活动板140,使其克服第二弹性件500的弹性力逐渐靠近后壁130,同时,活动板140的运动使第一弹性件300产生弹性变形,在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散热板200向靠近容纳腔110的方向转动至工作位置,即:散热板200向内侧转动至工作位置,从而与电池040的外表面接触;当电池040从容纳腔110中取出时,在第二弹性件500的回复力作用下,活动板140将逐渐远离后壁130,同时,活动板140的运动使第一弹性件300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在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散热板200向远离容纳腔110的方向转动至初始位置,即:散热板200向外侧转动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电池仓010还可以包括锁定件(图中未示出),在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之后,可以利用锁定件将电池040的位置锁定。如此设置,实现了对容纳腔110中电池040的限位,保持电池040在充电过程中的位置稳固,使得容纳腔110中的电池040能够一直对活动板140施加压迫力,进而利用第一弹性件300的弹性力使散热板200始终保持在与电池040的外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从而保证散热板200对电池040散热的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0可以为扭簧,具体地,扭簧套接于枢接轴400,且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于散热板200,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于活动板140。如此设置,不仅保证了活动板140运动过程中,散热板200能够始终受到来自于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力,而且,这种第一弹性件300的设置形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散热板200的主板体210上设置有第一枢接部230,框架100上设置有第二枢接部180,枢接轴400同时插接于第一枢接部230和第二枢接部180,从而实现散热板200与框架100的枢接。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后壁130开设有安装槽131,与之对应地,如图7所示,活动板140设置有安装柱141,其中,安装柱141插接于安装槽131,第二弹性件500套接于安装柱141,且第二弹性件500的第一端抵接于活动板140,第二弹性件500的第二端抵接于安装槽131。如此设置,不仅保证了第二弹性件500施加于活动板140的作用力的可靠性,而且,还实现了第二弹性件500在活动板140与后壁130之间的可拆卸安装,从而便于对第二弹性件500进行维护或更换。具体地,第二弹性件500的第二端抵接于安装槽131的槽底。
优选地,第二弹性件500为压簧或弹性块。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板140与后壁130之间也可以设置多个均布的第二弹性件500,多个第二弹性件500以保证活动板140具有足够的运动驱动力,以使活动板140能够可靠地带动散热板200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运动。本实施例中,活动板140与后壁130之间设置两个沿上下方向间隔的第二弹性件500。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框架100还可以包括侧壁,其中,侧壁设有与容纳腔110连通的开口170,散热板200能够通过开口170进出容纳腔110。通过设置开口170,为散热板200的活动提供空间,即当散热板200位于初始位置时,即:散热板200的主板体210通过开口170退出容纳腔110,不会对电池040进入容纳腔110产生干涉;在将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时,散热板200又通过开口170进入容纳腔110与电池040的外表面接触。另外,使得电池仓010在不使用状态下,容纳腔110能够通过开口170与柜体020内的空间进行对流,减少容纳腔110内的热量积聚。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开口170处设置限位部,当散热板200位于初始位置时,即:散热板200的主板体210退出容纳腔110且与限位部抵接。通过设置限位部,实现了对散热板200运动的限制,避免了因第一弹性件300及第二弹性件500的弹性力过大导致的散热板200运动过度,从而对其他部件造成的撞击干涉,而且,如此设置,还使得散热板200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而保证电池040在放入容纳腔110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散热板200的阻挡。
请继续参照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框架100包括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相对且平行设置,框架100还可以包括顶壁150和底壁160,具体地,顶壁150和底壁160垂直地连接在两个侧壁之间,后壁130连接在顶壁150、底壁160和两个侧壁四者的第一端,敞口120位于顶壁150、底壁160和两个侧壁四者的第二端。
请继续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6,本实施例中,电池仓010包括两个散热板200,具体地,两个散热板200设置于容纳腔110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散热板200的远离敞口120的一端均枢接于框架100,两个散热板200能够分别与电池040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接触。其中,第一弹性件30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弹性件300与两个散热板200一一对应设置。
在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的过程中,两个散热板200分别在两个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同时自初始位置向工作位置运动,从而分别与在电池040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接触,以在两侧同时对电池040进行散热。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池040的散热效率,保证了本实施例电池仓010对电池040进行散热的及时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个散热板200分别位于容纳腔110的左右两侧,两个散热板200可以同时与一个活动板140连接,即通过一个活动板140同时带动两个散热板200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运动,或者,两个散热板200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活动板140,利用两个活动板140分别带动对应的散热板200运动。还有,两个散热板200的远离敞口120的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均与框架100枢接,第一弹性件300的数量也不限于是两个,即:每个散热板200的远离敞口120的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弹性件300,以保证散热板200的远离敞口120的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均受到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力,以使受力均匀,保证散热板200的运动可靠性。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池仓0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电池仓010,该电池仓010与上述第一种形式的电池仓010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下所述。
散热板200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其中,第二板212位于后壁130的内侧,即:第二板212位于容纳腔110内,第一弹性件300连接在第二板212与后壁130之间,当第二板212向靠近后壁13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板212转动带动第一板211与电池040接触。
也就是说,该电池仓010中,第一板211与第二板212之间为刚性连接。在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的过程中,电池040压迫第二板212,使第二板212逐渐向后壁130的方向运动,同时,在第一板211与第二板212的刚性连接作用下,第一板211向容纳腔110方向摆动,从而与位于容纳腔110中的电池040的外表面接触,以实现对电池040的散热。当将电池040从容纳腔110中取出后,在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第一板211退出开口170,并与限位部抵接,由限位部限制在初始位置。
该种电池仓010的结构简单,易于设置。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300为拉簧。在拉簧的作用下,散热板200始终保持在初始位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板211与第二板212之间的角度在70°-90°之间。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池仓010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池仓0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再一种形式的电池仓010,该电池仓010与上述两种形式的电池仓010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下所述。
两个散热板200通过同一枢接轴400与框架100枢接,第一弹性件300连接在两个散热板200之间,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使两个散热板200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具体地,散热板200上设置有第一枢接部230,框架100上设置有第二枢接部180,枢接轴400同时插接于两个散热板200的第一枢接部230以及框架100的第二枢接部180中。
在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的过程中,电池040推动两个散热板200相互远离,同时两个散热板200在第一弹性件300的弹性力作用下,分别接触电池040相对的两个外表面;当将电池040由容纳腔110中取出时,在第一弹性件30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两个散热板200相互靠近运动至初始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两个散热板200的主板体210之间设置连杆组件,使得在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的过程中,电池040通过将压迫力作用于连杆组件,实现两个散热板200的相互靠近运动。
该种电池仓010中,第一弹性件300可以为扭簧,具体地,扭簧套接于枢接轴400,且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与两个散热板200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0也可以为拉簧,具体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板200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9和图10,该电池仓010中,散热板200还可以包括延伸板240,具体地,延伸板240与主板体210远离敞口1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枢接部230设置于延伸板240。并且,散热板200还可以包括引导板250,其中,引导板250连接在主板体210靠近敞口120的一端,且两个散热板200的引导板250相对并形成喇叭口。
如此设置,不仅保证了两个散热板200的可靠枢接,而且,通过设置引导板250,还实现了对电池040放入容纳腔110过程中的引导,降低了电池040放入过程中的卡塞,保证了电池040放入电池仓010的顺畅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00),所述框架(10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040)的容纳腔(110);
散热板(200),所述散热板(200)通过枢接轴(400)与所述框架(100)枢接,且所述散热板(200)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以及
第一弹性件(300),所述第一弹性件(300)与所述散热板(200)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300)被配置为使所述散热板(200)具有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运动趋势;
当电池(040)放入所述容纳腔(110)时,所述散热板(200)由所述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工作位置;当所述散热板(200)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散热板(200)与所述电池(040)的外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包括后壁(130)和活动板(140),所述活动板(140)活动设置于所述后壁(130)的内侧;所述活动板(140)与所述后壁(13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00),所述第二弹性件(500)被配置为使所述活动板(140)始终具有远离所述后壁(130)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一弹性件(300)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4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00)的第二端与所述散热板(200)连接;
当所述活动板(140)向远离所述后壁(130)的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所述散热板(200)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当所述活动板(140)向靠近所述后壁(130)的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所述散热板(200)转动至所述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00)为扭簧,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枢接轴(400),且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于所述散热板(200),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于所述活动板(1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130)开设有安装槽(131),所述活动板(140)设置有安装柱(141),所述安装柱(141)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31),所述第二弹性件(500)套接于所述安装柱(141),且所述第二弹性件(500)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活动板(140),所述第二弹性件(500)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槽(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00)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所述框架(100)包括后壁(130),所述第二板(212)位于所述后壁(130)的内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00)连接在所述第二板(212)与所述后壁(130)之间,当所述第二板(212)向靠近所述后壁(130)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板(21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板(211)与所述电池(040)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0)连通的开口(170),所述散热板(200)能够通过所述开口(170)进出所述容纳腔(110)。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0)具有用于所述电池(040)进出的敞口(120),所述电池仓包括两个所述散热板(200),两个所述散热板(20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0)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散热板(200)的远离所述敞口(120)的一端均枢接于所述框架(100),两个所述散热板(200)能够分别贴合所述电池(040)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板(200)通过同一所述枢接轴(400)与所述框架(100)枢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00)包括呈角度连接的主板体(210)和引导板(250),所述引导板(250)连接在所述主板体(210)靠近所述敞口(120)的一端,且两个所述散热板(200)的引导板(250)相对并形成喇叭口。
10.一种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020)、仓门(05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仓(010),所述电池仓(010)设置于所述柜体(020)内,所述仓门(050)设置于所述柜体(020)或所述电池仓(010)的框架(100),且所述仓门(050)与所述电池仓(010)的敞口(120)相对,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敞口(120)。
CN202020412091.0U 2020-03-26 2020-03-26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Active CN211555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2091.0U CN211555997U (zh) 2020-03-26 2020-03-26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2091.0U CN211555997U (zh) 2020-03-26 2020-03-26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5997U true CN211555997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6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2091.0U Active CN211555997U (zh) 2020-03-26 2020-03-26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59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6320A (zh) * 2023-04-14 2023-05-30 深圳市善充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换电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6320A (zh) * 2023-04-14 2023-05-30 深圳市善充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换电柜
CN116176320B (zh) * 2023-04-14 2023-09-22 深圳市善充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换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95666B1 (ko) 전자기기 및 전자기기용 전지
CN207902401U (zh) 用于电池包的解锁机构以及包含其的锁装置和换电设备
CN211555997U (zh) 电池仓及电池充电柜
WO2020103962A1 (zh) 电池盒结构
WO2021185295A1 (zh) 电池包锁止机构、托架总成、电动汽车及电池包的锁止方法
CN112271382B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组件
CN216872889U (zh) 一种储能电池的分区充电装置
CN114448008A (zh) 一种多槽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210610143U (zh) 一种防撞型防尘户外通信机柜
CN211764992U (zh) 插接件组件、电池箱及充电柜
US20240017676A1 (en) Mechanism which enables accessories to receive power when attached to a vehicle bay divider
CN215187828U (zh) 一种智慧电厂辅控系统管控装置
CN21528581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组存储装置
CN211957719U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池柜
CN220305720U (zh) 一种散热型平板电脑
CN221549839U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设备
CN215645660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防误系统终端
CN220556771U (zh) 一种电池控制器结构
CN213425069U (zh) 一种带有防过热保护装置的防爆型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21585154U (zh) 一种防爆电源充电装置
CN216120601U (zh) 一种加固笔记本电脑自锁式锂电池
CN214797522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便于拆卸的散热电池箱
CN116963435A (zh)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效果的便携式电源结构
CN214707257U (zh) 一种多槽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218350795U (zh) 一种带有传输端口保护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