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4658U - 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4658U
CN211554658U CN202020331197.8U CN202020331197U CN211554658U CN 211554658 U CN211554658 U CN 211554658U CN 202020331197 U CN202020331197 U CN 202020331197U CN 211554658 U CN211554658 U CN 211554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screen
dial
fold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11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kang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c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c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c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11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4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4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4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盘底座,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供表带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折叠屏,所述折叠屏由所述第一侧边可滑动伸出地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多个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滑动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并且所述第二显示屏具有收纳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折叠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平齐的展开位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折叠屏解决了传统手表显示屏屏幕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生产技术的进步,智能手表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智能手表佩戴方式的限制,使得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尺寸不可能采用大屏制作,这使得智能手表的显示区域的内容较少。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采用小屏幕制作,但是小屏一次性可读信息量少,应用程序的可用性不大,给用户的阅读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手表,旨在解决传统手表显示屏屏幕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
表盘底座,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供表带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折叠屏,所述折叠屏由所述第一侧边可滑动伸出地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
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多个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滑动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并且所述第二显示屏具有收纳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折叠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平齐的展开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屏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相对两侧;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表盘底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屏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侧;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表盘底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表盘底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所述底板与两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三面开口的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侧边连接两所述侧板;
所述表带设于两所述侧板上,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折叠屏通过滑槽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表盘底座。
可选地,所述滑槽结构包括滑槽和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凸;
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底板,所述滑槽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折叠屏滑动伸出所述表盘底座;
所述滑凸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
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屏具有沿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路径和第二运动路径。
可选地,所述滑槽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在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折叠位置处移动。
可选地,所述表盘底座与所述表带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表带为环形表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可展开和折叠收纳的折叠屏,扩大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提高了智能手表的便利性。具体地,在用户需要使用大屏幕操作时,使该折叠屏处于展开位置,此时,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展开位置,以给用户提供人眼舒适的较大的可视化窗口;在用户使用一般手表的功能时,使该折叠屏处于折叠位置,此时,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被折叠于所述表盘底座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这样,既实现了对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的保护,也节约了智能手表的使用空间(仅仅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屏读取时间即可)。同时,为了减小外界环境对折叠屏的干扰和破坏,设置了与该折叠屏滑动连接的表盘底座,实现了该折叠屏在展开时对其周围的空间位置的合理使用,方便后续的更换和维修。通过设置表带,减小了用户丢失手表的几率,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表盘底座 110 底板
200 表带 120 侧板
300 折叠屏 310 第一显示屏
400 滑槽 320 第二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
表盘底座100,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供表带200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折叠屏300,所述折叠屏300由所述第一侧边可滑动伸出地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100;
其中,所述折叠屏200包括第一显示屏310和多个第二显示屏320,所述第一显示屏310滑动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100,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310,并且所述第二显示屏320具有收纳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折叠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平齐的展开位置。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外界环境(诸如人体表汗渍、体表温度等)对所述折叠屏300的干扰和破坏,设置了与所述折叠屏300滑动设置的表盘底座100。为了方便用户对智能手表的携带,并减小由于用户粗心造成的遗失概率,设置了表带200。为了提高所述智能手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面积,提高智能手表的便利性,设置了可展开和折叠收纳的折叠屏300。所述折叠屏300包括第一显示屏310和多个第二显示屏320,当所述折叠屏300 处于折叠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折叠起来,并被收纳于所述表盘底座100的容置空间中,以被保护起来,避免外界环境对其的破坏,此时,仅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310实现用户对手表时间的读取,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被折叠收纳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下;当所述折叠屏300处于展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被展开,并和所述第一显示屏310一起给用户提供可视化区域窗口,从而使得所述智能手表的整个可视化及可操作的区间面积更大,此时,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在用户多次展开和折叠所述折叠屏300的过程中,不会被破坏所述折叠屏300,大大延长了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应当理解,所述折叠屏300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多个所述显示屏之间可以通过合折、双折叠、内折及外折等折叠方式实现折叠。
例如但不限于,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顺次转动连接后,再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显示屏310上,此时,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一侧,处于折叠位置处的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被折叠收纳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下方,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的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 可沿所述表带200的方向延伸,也可沿垂直所述表带200的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两侧,以更合理化利用所述折叠屏300在展开位置处的空间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在所述折叠位置处均处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下方。
具体地,为了使所述表盘底座100对外界压力有一定的承载力,所述表盘底座100采用金属材质制备而成。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成本,所述表盘底座100还可以通过硬质塑胶材料制备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电路线排(PFC线排),所述智能手表通过该线排实现折叠屏300与PCB板的通讯连接。所述电路线排设于所述表盘底座100,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电路线排位于所述折叠屏300下方。该设计方式可参考相关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相对两侧;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 与所述表盘底座100之间。
本实施例中,充分考虑到制作成本以及智能手表的穿戴环境,设置了两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例如但不限于将两所述第二显示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 310的相对两侧,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被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下方,形成双折叠的折叠屏300;在展开所述折叠屏300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下方向上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相平的位置,以给用户提供可视化窗口,方便用户手动触屏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还可以设在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相邻两侧。应当理解,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大小与形状相同,或由于制作工艺出现较小的误差。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一侧;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 与所述表盘底座100之间。
本实施例中,充分考虑到制作成本以及智能手表的穿戴环境,设置了两个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例如但不限于将两所述第二显示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 310的一侧,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转动连接后再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屏 310上。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被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 310的下方,形成双折合的折叠屏300;在展开所述折叠屏300时,所述折叠屏300先打开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连接的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之间的折合,同时带动另一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下方向上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相平的位置,然后再打开两所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之间的折合,将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所述第二显示屏320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上方向下转动至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相平的位置;这样,使得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均处于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相平的位置,以给用户提供可视化窗口,方便用户手动触屏操作。
可选地,所述表盘底座100包括底板110和设于所述底板110相对两侧的两侧板120,两所述侧板12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所述底板110与两所述侧板120围合形成三面开口的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侧边连接两所述侧板120;
所述表带200设于两所述侧板120上,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约原材料,将所述表盘底座100设置为三面开口。使得所述折叠屏300可实现三个方向的相对移动,即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容置空间三个开口的方向。这样,当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方向上的所述展开位置被外界其他物体挡住时,还可以通过另一方向实现所述折叠屏300的展开,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性,并且,提高了智能手表的灵活性。应当理解,所述表带200连接于两所述侧板120的外壁上。
可选地,所述折叠屏300通过滑槽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表盘底座100。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成本,通过设置滑槽结构以实现所述折叠屏300 与所述摆盘底座之间的滑动连接。
可选地,
所述滑槽结构包括滑槽400和与所述滑槽400相适配的滑凸(图中未画出);
所述滑槽400设于所述底板110,所述滑槽400的方向沿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折叠屏300滑动伸出所述表盘底座100;
所述滑凸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折叠屏300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将所述滑槽400设于所述底板110上,并对应地将所述滑凸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 的下方,以实现所述滑凸与所述滑槽400之间的配合使用。且所述滑槽400 沿垂直所述表带200的方向设置,以实现所述折叠屏30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并通过所述表盘底座100在水平方向上的两开口,实现所述折叠屏300 在水平方向上两个方向的相对位移。应当理解,此时,所述两所述第二显示屏320的面积略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屏310的面积,以满足在所述第一显示屏 310的底部设置所述滑凸。
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屏310具有沿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路径和第二运动路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屏300具有多条运动路径,并通过多条不同的运动路径将所述折叠屏300移动至远离所述表盘底座100的不同的空间位置(即不同的所述展开位置)、及将所述折叠屏300折叠收纳至同一所述容置空间的折叠位置,从而实现所述折叠屏300的展开与折叠收纳,提高了所述折叠屏 300的展开位置的灵活性。
可选地,所述滑槽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第一显示屏310在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折叠位置处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折叠屏300在所述展开位置处不移动或错位,以给所述折叠屏300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使所述折叠屏300在所述折叠位置处不滑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显示屏320的保护,设置了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折叠屏300的移动。
可选地,为了方便装配、降低成本,将所述表盘底座100与所述表带200 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表带200为环形表带200。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两段式表带200的遗失,将所述表带200为一体式环形表带200。这样可减少由于用户粗心将其中一段表带200遗失而造成整个智能手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的发生,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包括:
表盘底座,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供表带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折叠屏,所述折叠屏由所述第一侧边可滑动伸出地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
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多个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滑动安装于所述表盘底座,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并且所述第二显示屏具有收纳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折叠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平齐的展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相对两侧;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表盘底座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侧;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两所述第二显示屏折叠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表盘底座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底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所述底板与两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三面开口的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侧边连接两所述侧板;
所述表带设于两所述侧板上,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通过滑槽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表盘底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结构包括滑槽和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凸;
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底板,所述滑槽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折叠屏滑动伸出所述表盘底座;
所述滑凸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具有沿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路径和第二运动路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在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折叠位置处移动。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底座与所述表带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为环形表带。
CN202020331197.8U 2020-03-16 2020-03-16 智能手表 Active CN211554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1197.8U CN211554658U (zh) 2020-03-16 2020-03-16 智能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1197.8U CN211554658U (zh) 2020-03-16 2020-03-16 智能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4658U true CN211554658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1197.8U Active CN211554658U (zh) 2020-03-16 2020-03-16 智能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46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9432A (zh) * 2020-11-03 2021-01-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可调的折叠式智能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9432A (zh) * 2020-11-03 2021-01-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可调的折叠式智能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9264U (zh) 平板可移动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N109658826A (zh) 柔性屏和电子设备
CN207022053U (zh)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4635484A (zh) 组合式穿戴电子装置
CN211554658U (zh) 智能手表
CN103472708A (zh) 一种组合智能手表
CN103325312A (zh) 用于可折叠便携终端的软性显示装置
CN104483825A (zh) 智能手表
CN207216298U (zh) 一种折叠屏手表
CN216118417U (zh) 显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0032057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15527096U (zh) 屏幕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6088287A (zh)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CN207410370U (zh) 折叠式手机
CN110133994B (zh) 一种手表
CN111698356A (zh) 齿合径向同步铰链及所制造的折叠屏手机
CN112383653B (zh) 电子设备
CN211956140U (zh) 智能手表
CN208924305U (zh) 一种折叠屏手机壳
CN112995367A (zh) 一种电子设备折叠内铰链
CN108089644B (zh) 一体式便携投影电脑
CN117478772A (zh) 折叠屏设备
CN207135146U (zh)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3792839B (zh) 显示装置
CN210094860U (zh) 一种柔性触摸大屏智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1

Address after: 907-911, Chang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18,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Zon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kangt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A building, 1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i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C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