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9898U -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9898U
CN211549898U CN201922235104.1U CN201922235104U CN211549898U CN 211549898 U CN211549898 U CN 211549898U CN 201922235104 U CN201922235104 U CN 201922235104U CN 211549898 U CN211549898 U CN 211549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late
welding
barre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51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传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zhou Wanm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zhou Wanm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zhou Wanm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zhou Wanm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51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9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9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9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立柱,所述筒体内壁底部安装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固定杆、主风扇叶片、连接轴、电机、定时器开关、防护罩、收纳腔室、定位杆、从风扇叶片、增速箱、发电机、转动风扇叶片、转动轴、换向器和变换器,所述筒体内壁底部安装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底部圆盘、配重块、防护网、网板、固定块、限位槽和限位杆,增加了筒体底部的受力面积和筒体底部的重力,进而能够使筒体安装后更加稳定,而利用防护网,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筒体内部,从而保证了筒体内部的清洁,进一步便于筒体内部的电子元件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虹吸的实质是因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而产生,因为h1<h2,所以根据帕斯卡定律p=ρgh,装置中左管中的液体压强小于右管的液体压强,另外,在B点跟C点分别有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表现为上低下高,但在此处B点与C点高度相对地球的大气压计算高度来说,可以忽略两者间的大气压强差值,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但是现有的空气虹吸发电装置由于底部没有防护装置,进而导致外界的灰尘进入到空气虹吸发电装置表面,导致空气虹吸发电装置表面因灰尘而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但是现有的空气虹吸发电装置由于底部没有防护装置,进而导致外界的灰尘进入到空气虹吸发电装置表面,导致空气虹吸发电装置表面因灰尘而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主立柱,所述筒体内壁底部安装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固定杆、主风扇叶片、连接轴、电机、定时器开关、防护罩、收纳腔室、定位杆、从风扇叶片、增速箱、发电机、变换器、转动风扇叶片、转动轴和换向器;
所述筒体内壁底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中部安装有主风扇叶片,所述主风扇叶片底端中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底端中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线和定时器开关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和定时器开关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时器开关的输入端和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底端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顶端对应电机底端边部位置处开设有收纳腔室,所述筒体内壁位于固定杆顶端边部位置处均等距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顶端中部通过换向器连接有从风扇叶片,所述从风扇叶片底端中部通过轴连接有增速箱,所述增速箱底端中部通过轴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通过电缆连接有变换器,所述换向器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卡接有转动风扇叶片。
优选的,所述定时器开关接通电源的时间设为一天连接电源一次,所述定时器开关运行的时间为三十分钟,所述筒体外表面对应转动轴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主立柱底端中部安装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底端包括底部圆盘、配重块、防护网、网板、固定块、限位槽和从限位杆;
所述主立柱底端中部焊接有底部圆盘,所述底部圆盘顶端边部均等距焊接有配重块,所述主立柱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两端边部均通过合页连接有网板,所述网板正面中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中部设置有从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底部圆盘和配重块均埋入在地下,所述底部圆盘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接地针。
所述防护罩顶端边部焊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主限位杆、限位环、从立柱和限位套筒;
所述防护罩顶端边部焊接有主限位杆,所述主限位杆顶端中部焊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顶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从立柱,所述从立柱顶端中部焊接有限位套筒,所述筒体外表面对应定位杆与固定杆底端边部位置处均开设有维修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限位套筒与连接轴之间通过套接连接,所述连接轴位于限位环和限位套筒内部,所述筒体的高度为三十到一千米,所述定位杆的间距为三十到五十米。
所述筒体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攀登机构;
所述攀登机构包括侧板、流水槽、底板、支撑杆、扶手、卡柱、挡板、进风口和出口;
所述筒体外表面一侧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一端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和筒体连接处开设有流水槽,所述底板正面边部均等距焊接有支撑杆,所述侧板内壁中部均等距焊接有扶手,所述侧板内壁边部焊接有卡柱,所述侧板一端边部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中部均等距开设有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通过底板和挡板固定连接。
所述筒体外表面底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中部焊接有圆环板,所述圆环板顶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圆柱,所述圆柱顶端中部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圆柱外表面套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中空圆盘、线槽、限位绳和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
所述圆柱顶端中部套接有中空圆盘,所述中空圆盘外表面中部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壁中部设置有限位绳,所述限位绳一端连接有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侧板外表面对应圆环板外表面位置处开设有出口,所述限位绳位于线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底部圆盘、配重块、防护网、网板、固定块、限位槽和从限位杆,增加了筒体底部的受力面积和筒体底部的重力,进而能够使筒体安装后更加稳定,而利用防护网,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筒体内部,从而保证了筒体内部的清洁,进一步便于筒体内部的电子元件正常使用。
2、通过固定杆、主风扇叶片、连接轴、电机、定时器开关、防护罩、收纳腔室、定位杆、从风扇叶片、增速箱、发电机、换向器、连接轴、转动风扇叶片和变换器,电机运行时带动主风扇叶片,主风扇叶片转动时将筒体内部的气体向上吹动,从而使筒体内部产生虹吸反应,进而筒体底端的气体进入到筒体内部,而主风扇叶片转动时将筒体内部的气体向上吹动的过程中带动从风扇叶片,从风扇叶片转动时通过增速箱增加发电机转动的速度,从而使发电机正常运行,而发电机运行时发出的电能通过变换器传输给电网,而利用虹吸不断的动能,能够使发电机正常发电,同时,转动风扇叶片转动时利用换向器带动从风扇叶片转动,从而带动从风扇叶片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行,两种方式均能够使发电机正常发电。
3、通过主限位杆、限位环、从立柱和限位套筒,能够对连接轴进行限位和固定,防止连接轴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同时,能够防止连接轴发生折弯的现象,进而使连接轴能够正常使用。
4、通过板、流水槽、底板、支撑杆、扶手、卡柱、挡板和进风口,能够便于维修人员攀登筒体,降低了维修人员攀登筒体的难度,进而便于维修人员对筒体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降低了筒体内部元件的维修难度。
5、通过圆盘、线槽、限位绳、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支撑板、圆环板、圆柱和固定环,能够增加使用人员维修筒体内部的安全性,防止使用人员从筒体外表面发生掉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增速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攀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卡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筒体;2、主立柱;
3、防尘机构;301、底部圆盘;302、配重块;303、防护网;304、网板;305、固定块;306、限位槽;307、从限位杆;
4、发电机构;401、固定杆;402、主风扇叶片;403、连接轴;404、电机;405、定时器开关;406、防护罩;407、收纳腔室;408、定位杆;409、从风扇叶片;410、增速箱;411、发电机;412、变换器;413、转动风扇叶片;414、转动轴;415、换向器;
5、限位机构;501、主限位杆;502、限位环;503、从立柱;504、限位套筒;
6、维修口;
7、攀登机构;701、侧板;702、流水槽;703、底板;704、支撑杆;705、扶手;706、卡柱;707、挡板;708、进风口;709、出口;
8、支撑板;9、圆环板;10、圆柱;11、固定环;
12、防护机构;1201、中空圆盘;1202、线槽;1203、限位绳;1204、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
1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底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主立柱2,筒体1内壁底部安装有发电机构4,发电机构4包括固定杆401、主风扇叶片402、连接轴403、电机404、定时器开关405、防护罩406、收纳腔室407、定位杆408、从风扇叶片409、增速箱410、发电机411、变换器412、转动风扇叶片413、转动轴414和换向器415;
筒体1内壁底部安装有固定杆401,固定杆401顶端中部安装有主风扇叶片402,主风扇叶片402底端中部连接有连接轴403,连接轴403底端中部连接有电机404,电机404通过电线和定时器开关405连接,电机404的输入端和定时器开关405输出端电性连接,定时器开关405接通电源的时间设为一天连接电源一次,定时器开关405运行的时间为三十分钟,筒体1外表面对应转动轴414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13,能够使电机404运行,进而增加使主风扇叶片402转动,而利用主风扇叶片402转动的气流带动从风扇叶片409转动,从而使发电机411正常运行,定时器开关405的输入端和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机404底端连接有防护罩406,防护罩406顶端对应电机404底端边部位置处开设有收纳腔室407,筒体1内壁位于固定杆401顶端边部位置处均等距安装有定位杆408,定位杆408顶端中部通过换向器415连接有从风扇叶片409,从风扇叶片409底端中部通过轴连接有增速箱410,增速箱410底端中部通过轴连接有发电机411,发电机411通过电缆连接有变换器412,换向器415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14,转动轴414一端卡接有转动风扇叶片413。
主立柱2底端中部安装有防尘机构3,防尘机构3底端包括底部圆盘301、配重块302、防护网303、网板304、固定块305、限位槽306和从限位杆307;
主立柱2底端中部焊接有底部圆盘301,底部圆盘301顶端边部均等距焊接有配重块302,底部圆盘301和配重块302均埋入在地下,底部圆盘301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接地针,能够防止筒体1内部发生漏电的现象,进而增加了该装置运行时的安全性能,主立柱2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网303,防护网303两端边部均通过合页连接有网板304,网板304正面中部焊接有固定块305,固定块305顶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306,限位槽306内壁中部设置有从限位杆307。
防护罩406顶端边部焊接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包括主限位杆501、限位环502、从立柱503和限位套筒504;
防护罩406顶端边部焊接有主限位杆501,主限位杆501顶端中部焊接有限位环502,限位环502顶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从立柱503,从立柱503顶端中部焊接有限位套筒504,限位环502、限位套筒504与连接轴403之间通过套接连接,连接轴403位于限位环502和限位套筒504内部,筒体1的高度为三十到一千米,定位杆408的间距为三十到五十米,能够对连接轴403进行限位,防止连接轴403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筒体1外表面对应定位杆408与固定杆401底端边部位置处均开设有维修口6。
筒体1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攀登机构7;
攀登机构7包括侧板701、流水槽702、底板703、支撑杆704、扶手705、卡柱706、挡板707、进风口708和出口709;
筒体1外表面一侧安装有侧板701,底板703和筒体1连接处开设有流水槽702,底板703正面边部均等距焊接有支撑杆704,侧板701内壁中部均等距焊接有扶手705,侧板701内壁边部焊接有卡柱706,侧板701一端边部焊接有挡板707,侧板701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两个侧板701之间通过底板703和挡板707固定连接,能够便于维修人员的攀登筒体1,降低了维修人员攀登筒体1的难度,挡板707一端中部均等距开设有进风口708。
筒体1外表面底部焊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顶端中部焊接有圆环板9,侧板701外表面对应圆环板9外表面位置处开设有出口709,限位绳1203位于线槽1202内部,能够便于维修人员进入到圆环板9表面,降低了工作人员进入到圆环板9的难度,侧板701一端底部焊接有底板703,圆环板9顶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圆柱10,圆柱10顶端中部套接有固定环11,圆柱10外表面套接有防护机构12,防护机构12包括中空圆盘1201、线槽1202、限位绳1203和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1204;
圆柱10顶端中部套接有中空圆盘1201,中空圆盘1201外表面中部开设有线槽1202,线槽1202内壁中部设置有限位绳1203,限位绳1203一端连接有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1204,工作人员对筒体1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时,需要装备专业的维修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在实际使用制作过程中,将底部圆盘301、配重块302和防护罩406均埋入到地下,然后将电机404放入到收纳腔室407内部,接着将电机404顶端的连接轴403放入到限位环502和限位套筒504内部,而经过主限位杆501和从立柱503,能够分别对限位环502和限位套筒504进行固定,而利用限位环502和限位套筒504能够对连接轴403进行限位和固定,防止连接轴403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同时,能够防止连接轴403发生折弯的现象,进而使连接轴403能够正常使用;
然后将固定杆401和筒体1之间进行连接,接着旋转网板304,从而使两个网板304之间相互契合,然后,将从限位杆307沿着限位槽306放入到固定块305内部,从而使网板304和防护网303形成一个圆筒,进而,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筒体1内部,从而保证了筒体1内部的清洁,进一步便于筒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正常使用,而利用底部圆盘301和配重块302,增加了筒体1底部的受力面积和筒体1底部的重力,进而能够使筒体1安装后更加稳定;
然后定时器开关405连接电源并且开设运行时,使得电机404连接电源并且开始转动,电机404转动时通过连接轴403带动主风扇叶片402转动,而主风扇叶片402转动时带动筒体1内部的气体上升,而筒体1内部的气体上升的过程中带动从风扇叶片409转动,而从风扇叶片409转动时通过增速箱410增加发电机411的转速,而发电机411转动时产生电能,发电机411的电能通过变换器412传输给电网,而筒体1内部的气体由内向外排放时,地面的气体沿着筒体1底部进入到筒体1内部,形成虹吸现象,利用空气虹吸现象能够使从风扇叶片409一直转动,进而使从发电机411能够一直运行,进一步使的发电机411源源不断的进行发电,同时,外界的气流吹拂到转动风扇叶片413表面,从而使转动风扇叶片413转动,转动风扇叶片413转动时带动转动轴414转动,转动轴414转动时带动换向器415转动,换向器415转动时带动从风扇叶片409转动,而从风扇叶片409转动时通过增速箱410增加发电机411的转速,而发电机411转动时产生电能,发电机411的电能通过变换器412传输给电网,而筒体1内部的气体由内向外排放时,地面的气体沿着筒体1底部进入到筒体1内部,形成虹吸现象,利用空气虹吸现象能够使从风扇叶片409一直转动,进而使从发电机411能够一直运行,进一步使的发电机411源源不断的进行发电,两种方式均可以使发电机411运行;
而当筒体1内部的主风扇叶片402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穿戴专业的维修设备,维修人员脚部沿着底板703的支撑杆704移动,而维修人员手部与扶手705之间相互连接,维修人员的高空安全带和卡柱706之间相连接,然后,工作人员沿着底板703和挡板707之间移动,能够便于维修人员攀登筒体1,降低了维修人员攀登筒体1的难度,进而便于维修人员对筒体1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降低了筒体1内部元件的维修难度,利用挡板707,防止外界的气流直接吹拂到维修人员表面;
然后维修人员攀登到出口709的位置处时,维修人员沿着圆环板9移动,而利用圆柱10和固定环11对维修人员进行阻隔,接着工作人员将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1204和维修人员的高空安全带之间进行连接,接着沿着维修口6进入到筒体1内部,而维修人员移动时带动限位绳1203线槽1202内部移动,从而使中空圆盘1201围绕圆柱10转动,能够增加使用人员维修筒体1内部的安全性,防止使用人员从筒体1外表面发生掉落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底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主立柱(2),所述筒体(1)内壁底部安装有发电机构(4),所述发电机构(4)包括固定杆(401)、主风扇叶片(402)、连接轴(403)、电机(404)、定时器开关(405)、防护罩(406)、收纳腔室(407)、定位杆(408)、从风扇叶片(409)、增速箱(410)、发电机(411)、变换器(412)、转动风扇叶片(413)、转动轴(414)和换向器(415);
所述筒体(1)内壁底部安装有固定杆(401),所述固定杆(401)顶端中部安装有主风扇叶片(402),所述主风扇叶片(402)底端中部连接有连接轴(403),所述连接轴(403)底端中部连接有电机(404),所述电机(404)通过电线和定时器开关(405)连接,所述电机(404)的输入端和定时器开关(405)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时器开关(405)的输入端和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404)底端连接有防护罩(406),所述防护罩(406)顶端对应电机(404)底端边部位置处开设有收纳腔室(407),所述筒体(1)内壁位于固定杆(401)顶端边部位置处均等距安装有定位杆(408),所述定位杆(408)顶端中部通过换向器(415)连接有从风扇叶片(409),所述从风扇叶片(409)底端中部通过轴连接有增速箱(410),所述增速箱(410)底端中部通过轴连接有发电机(411),所述发电机(411)通过电缆连接有变换器(412),所述换向器(415)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14),所述转动轴(414)一端卡接有转动风扇叶片(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开关(405)接通电源的时间设为一天连接电源一次,所述定时器开关(405)运行的时间为三十分钟,所述筒体(1)外表面对应转动轴(414)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2)底端中部安装有防尘机构(3),所述防尘机构(3)底端包括底部圆盘(301)、配重块(302)、防护网(303)、网板(304)、固定块(305)、限位槽(306)和从限位杆(307);
所述主立柱(2)底端中部焊接有底部圆盘(301),所述底部圆盘(301)顶端边部均等距焊接有配重块(302),所述主立柱(2)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网(303),所述防护网(303)两端边部均通过合页连接有网板(304),所述网板(304)正面中部焊接有固定块(305),所述固定块(305)顶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306),所述限位槽(306)内壁中部设置有从限位杆(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圆盘(301)和配重块(302)均埋入在地下,所述底部圆盘(301)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接地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06)顶端边部焊接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主限位杆(501)、限位环(502)、从立柱(503)和限位套筒(504);
所述防护罩(406)顶端边部焊接有主限位杆(501),所述主限位杆(501)顶端中部焊接有限位环(502),所述限位环(502)顶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从立柱(503),所述从立柱(503)顶端中部焊接有限位套筒(504),所述筒体(1)外表面对应定位杆(408)与固定杆(401)底端边部位置处均开设有维修口(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502)、限位套筒(504)与连接轴(403)之间通过套接连接,所述连接轴(403)位于限位环(502)和限位套筒(504)内部,所述筒体(1)的高度为三十到一千米,所述定位杆(408)的间距为三十到五十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攀登机构(7);
所述攀登机构(7)包括侧板(701)、流水槽(702)、底板(703)、支撑杆(704)、扶手(705)、卡柱(706)、挡板(707)、进风口(708)和出口(709);
所述筒体(1)外表面一侧安装有侧板(701),所述侧板(701)一端底部焊接有底板(703),所述底板(703)和筒体(1)连接处开设有流水槽(702),所述底板(703)正面边部均等距焊接有支撑杆(704),所述侧板(701)内壁中部均等距焊接有扶手(705),所述侧板(701)内壁边部焊接有卡柱(706),所述侧板(701)一端边部焊接有挡板(707),所述挡板(707)一端中部均等距开设有进风口(7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01)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701)之间通过底板(703)和挡板(707)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外表面底部焊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顶端中部焊接有圆环板(9),所述圆环板(9)顶端中部均等距焊接有圆柱(10),所述圆柱(10)顶端中部套接有固定环(11),所述圆柱(10)外表面套接有防护机构(12),所述防护机构(12)包括中空圆盘(1201)、线槽(1202)、限位绳(1203)和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1204);
所述圆柱(10)顶端中部套接有中空圆盘(1201),所述中空圆盘(1201)外表面中部开设有线槽(1202),所述线槽(1202)内壁中部设置有限位绳(1203),所述限位绳(1203)一端连接有高空绳防护带连接环(12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01)外表面对应圆环板(9)外表面位置处开设有出口(709),所述限位绳(1203)位于线槽(1202)内部。
CN201922235104.1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Active CN211549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5104.1U CN211549898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5104.1U CN211549898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9898U true CN211549898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6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5104.1U Active CN211549898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98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950A (zh) * 2019-12-13 2020-03-06 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950A (zh) * 2019-12-13 2020-03-06 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CN110863950B (zh) * 2019-12-13 2024-06-11 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2797921B1 (fr) Nacelle d&#39;eolienne constituee par la carcasse d&#39;un generateur electrique
CN211549898U (zh)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CN212034244U (zh) 一种森林防火监控装置
CN219220624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储能机构
CN211692703U (zh) 一种小型风力发电装置
CN210041062U (zh) 一种电气电力柜
CN110863950A (zh) 一种空气虹吸发电装置
CN210183753U (zh) 一种电气设备变频装置
CN118189085A (zh) 一种风光储一体化的智慧灯杆
CN109209778B (zh) 一种风机发电机组的塔架
CN215441575U (zh) 一种自带清洁功能的市政工程用弯道转角镜
CN214957858U (zh) 一种电表箱实时监测装置
CN205977561U (zh) 一种气象站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风力发电机组
CN211320677U (zh) 一种侧转电气控制柜
CN211648512U (zh) 一种可承重调节的风机
CN114856907A (zh) 一种基于天气大数据的智能风能电站
CN216198648U (zh) 一种便于维修检测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5889543U (zh)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管理装置
CN219181432U (zh) 一种防鸟筑窝的光伏电力塔架
CN212155054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风力发电机
CN216241120U (zh) 一种带导风罩的风力发电机
CN218117962U (zh) 一种防尘散热风能发电设备
CN220319869U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便携风扇
CN220646105U (zh) 一种风电场风机塔底监控全彩球机
CN216202018U (zh) 一种工程造价管理进度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