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8422U -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8422U
CN211548422U CN201922420546.3U CN201922420546U CN211548422U CN 211548422 U CN211548422 U CN 211548422U CN 201922420546 U CN201922420546 U CN 201922420546U CN 211548422 U CN211548422 U CN 211548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water
drainage
drainage plate
dra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05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慧
胡志义
万建星
董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x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x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x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x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05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8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8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8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防水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包括上顶和下顶,所述上顶与所述下顶之间形成漏水腔,所述上顶设置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形状,所述上顶较低的两侧均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两端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槽较低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下顶靠近所述上顶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可以有效减缓了屋顶渗水,屋顶墙体潮湿时的防水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防水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顶作为建筑物最上层的构件,应做好防水、排水措施,这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难题。屋顶的防水、排水工作没处理好,会影响房屋的整体寿命。为了增强屋顶的防水效果,可以直接在屋顶表面铺设防水涂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42664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防水屋顶,所述屋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层(也称结构层)、全水基硬发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层和陶粒混凝土保护层,所述全水基硬发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层通过喷涂方式直接成形于所述基层上。该屋顶具有优异的防水、保温性能,同时又兼具屋面负荷小、不易损伤等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屋顶表面铺设的涂层易在使用过程中,会被太阳长期暴晒,涂层易出现磨损或开裂等现象或屋顶有裂缝时,导致屋顶墙体在雨天时会有漏水现象,对此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可以有效减缓了屋顶渗水,屋顶墙体潮湿时的防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包括上顶和下顶,所述上顶与所述下顶之间形成漏水腔,所述上顶设置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形状,所述上顶较低的两侧均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两端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槽较低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下顶靠近所述上顶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顶设置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形状,可以驱使上顶表面的水从两侧流走;通过设置的集水槽和第一排水管,可以将上顶表面的水通过集水槽和第一排水管排走,通过设置的第二排水管,可以将从上顶渗透到下顶表面的水通过第二排水管排走,便可以有效减缓了屋顶渗水,屋顶墙体潮湿时的防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顶靠近所述上顶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纵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顶有水渗透到下顶时,通过设置的收集槽,收集槽的斜坡可以将从上顶渗透掉下在下顶上的水起到引流作用,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及时将水排出,降低水在下顶堆积往房顶渗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槽的槽底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槽底倾斜设置,所述引流槽槽底较低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槽内的水流到收集槽的底部时,通过设置的引流槽,可以提高收集槽内的水流向第二排水管的速度,提高排出下顶表面水的速率,降低水在下顶堆积往房顶渗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顶靠近所述上顶的一侧并排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收集槽侧壁上,所述支柱的顶端与所述上顶的靠近所述下顶一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支柱,不仅可以对上顶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支柱的底端是固定在收集槽侧壁上,还可以起到将从上顶渗透下的水直接引流到收集槽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顶靠近所述下顶的一侧倾斜连接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一端与所述支柱连接,所述引流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引流板的弧形口,所述弧形口可将所述引流板上的水引流到所述支柱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引流板,可以将上顶靠近下顶一侧上的水引流到支柱上,然后流到引流槽之中,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可以减少掉落在下顶表面的水,降低往屋顶渗水的概率,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板设置为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梯形的下底面与所述支柱连接,所述引流板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流板将从上顶往下渗的水引流到支柱时,引流板上的水会从引流板的两侧流出,通过设置的挡板,可以起到限制引流板上的水从两侧掉落在下顶上的作用,提高引流板的引流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水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水涂层,可以减少上顶表面的水往下渗透的概率,更好的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二防水涂层,可以减少下顶表面的水往下渗透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将上顶设置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形状,可以驱使上顶表面的水从两侧流走;通过设置的集水槽和第一排水管,可以将上顶表面的水通过集水槽和第一排水管排走,通过设置的第二排水管,可以将从上顶渗透到下顶表面的水通过第二排水管排走,便可以有效减缓了屋顶渗水,屋顶墙体潮湿时的防水问题。
2.将引流槽槽底倾斜设置,可以提高收集槽内的水流向第二排水管的速度,提高排水效率。
3.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水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可以降低水从上顶和下顶表面往下渗透的概率,提高屋顶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排水管与上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引流板与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顶;2、下顶;3、漏水腔;4、集水槽;5、第一排水管;6、第二排水管;7、收集槽;8、引流槽;9、支柱; 11、引流板;12、弧形口;13、挡板;14、第一防水涂层;15、第二防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顶1和下顶2,上顶1与下顶2之间形成漏水腔3,上顶1设置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形状,上顶1表面的水可以往上顶1两侧留下,在上顶1较低的两侧均设置有集水槽4,并且集水槽4的两端倾斜设置,集水槽4较低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水管5,从上顶1表面留下的水可以从第一排水管5排出,同时在下顶2靠近上顶1一侧连接有第二排水管6。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下顶2靠近上顶1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7,并且收集槽7的纵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从上顶1渗透而掉落在下顶2表面的水可以从收集槽7的侧壁流向收集槽7槽底,并且在收集槽7的槽底开设有引流槽8,而且引流槽8槽底倾斜设置,引流槽8槽底较低的一端与述第二排水管6连接,流到收集槽7槽底的水会通过引流槽8引流到第二排水管6排出。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加固上顶1,在下顶2靠近上顶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若干支柱9,支柱9的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收集槽7侧壁上,而支柱9的顶端与上顶1的靠近下顶2一侧连接,从上顶1渗下的部分水就可以通过支柱9引流到引流槽8中,同时在上顶1靠近下顶2的一侧倾斜连接有引流板11,引流板11设置为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梯形的下底面与支柱9连接,在引流板11上开设有贯穿引流板11的弧形口12,弧形口12可将弧形口12可将引流板11上的水引流到支柱9外壁上,为了防止引流板11上的水从引流板11的两侧落下,更好的起到引流作用,在引流板11相对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挡板13,在上顶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水涂层14,在下顶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涂层15,第一防水涂层14和第二防水涂层15均是由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制成。
在该结构使用过程中,在上顶1的上表面掉落有雨水时,雨水可以沿着上顶1上表面的坡度流向集水槽4中,流到集水槽4中的雨水可以从第一排水管5排出,可以避免雨水掉落到房屋的屋顶,可以起到对房屋屋顶起到防水的作用。
如果在长期下雨的时候,会有部分雨水直接从上顶1上表面渗透到上顶1的下底面上,此时上顶1下底面上的雨水,会有一部分直接从上顶1的下底面掉落在下顶2的收集槽7的侧壁上,然后通过收集槽7的侧壁汇集到引流槽8中,并且通过第二排水管6排出;也会有一部分雨水直接通过支柱9引流到收集槽7侧壁上,然后再流到引流槽8之中通过第二收集管排出;同时在上顶1下底面的雨水会掉落在引流板11上,并且引流板11两侧的挡板13会限制引流板11上的雨水从引流板11的两侧掉落,同时流进引流板11底部的雨水会从弧形口12引流到支柱9上,然后再通过支柱9引流到引流槽8,最后通过第二排水管6排出,达到将渗透到下顶2表面的雨水及时排出的目的,同时可以降低雨水渗透到屋顶的概率,提高屋顶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上顶1的上表面掉落有雨水时,雨水可以沿着上顶1上表面的坡度流向集水槽4中,流到集水槽4中的雨水可以从第一排水管5排出,同时渗透到下顶2上表面的雨水会被引流到引流槽8之中,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6将雨水排出,在这个过程之中,可以及时将掉落在屋顶的雨水排出,降低雨水渗透到屋顶的概率,提高屋顶的防水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包括上顶(1)和下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1)与所述下顶(2)之间形成漏水腔(3),所述上顶(1)设置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形状,所述上顶(1)较低的两侧均设置有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的两端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槽(4)较低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5),所述下顶(2)靠近所述上顶(1)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2)靠近所述上顶(1)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7),所述收集槽(7)的纵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7)的槽底设置有引流槽(8),所述引流槽(8)槽底倾斜设置,所述引流槽(8)槽底较低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2)靠近所述上顶(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支柱(9),所述支柱(9)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收集槽(7)侧壁上,所述支柱(9)的顶端与所述上顶(1)的靠近所述下顶(2)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1)靠近所述下顶(2)的一侧倾斜连接有引流板(11),所述引流板(11)一端与所述支柱(9)连接,所述引流板(1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引流板(11)的弧形口(12),所述弧形口(12)可将所述引流板(11)上的水引流到所述支柱(9)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11)设置为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梯形的下底面与所述支柱(9)连接,所述引流板(11)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挡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水涂层(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涂层(15)。
CN201922420546.3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Active CN211548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0546.3U CN211548422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0546.3U CN211548422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8422U true CN211548422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11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0546.3U Active CN211548422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8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8364B (zh) 屋面雨水滞留连拱结构与绿色屋顶智能灌溉系统及其方法
CN210217238U (zh) 一种生态园林绿地景观廊架
CN105735406B (zh) 一种公共建筑屋面雨水利用收集和储存装置
CN211548422U (zh)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CN209855080U (zh) 一种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处理施工结构
CN207619770U (zh) 一种快速排水的透水地坪
CN211396308U (zh) 坡屋面檐沟的防水结构
CN111827592B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07277712U (zh) 防水保温的屋顶结构
CN209702332U (zh) 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4614665U (zh) 一种建筑侧墙与新建造屋顶防水结构
CN209923727U (zh) 具有渗水功能的塑胶跑道
CN207144328U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房屋的屋顶排水结构
CN207110272U (zh) 一种阳光房平台防水结构
CN213774146U (zh) 一种用于屋顶的防水结构
CN216156988U (zh) 被动式超低能耗干作业平屋面找坡保温防水一体化檐沟
CN216949139U (zh) 一种相邻铺装构造的屋面绿化种植池
CN217324937U (zh) 一种高架车站桥梁伸缩缝处组合防水结构
CN214272680U (zh) 一种屋顶防水结构
CN219158207U (zh) 一种复杂型防水天沟结构
CN212295372U (zh) 一种古建筑屋面檐口排水结构
CN215106696U (zh) 一种防水式女儿墙
CN218323519U (zh) 防漏水屋顶
CN211775170U (zh) 建筑楼顶防水隔热结构
CN217679624U (zh) 一种露台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