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4730U -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4730U
CN211544730U CN201922169200.0U CN201922169200U CN211544730U CN 211544730 U CN211544730 U CN 211544730U CN 201922169200 U CN201922169200 U CN 201922169200U CN 211544730 U CN211544730 U CN 211544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seat
inner barrel
connecting ro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692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yun Clean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yun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yun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yun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692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4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4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包括桶座、内桶、桶盖以及脚踏板,所述桶盖活动设置于桶座的顶部,所述脚踏板设置于桶座底部,所述桶座呈“L”型结构,包括底座和背板,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通槽,用于为脚踏板提供安装空间;所述桶座的背板外侧设置有支撑连杆,支撑连杆用于连接脚踏板和桶盖;所述内桶包括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并列安装于桶座内。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的桶座设计成“L”型结构,既能节约加工材料,又便于人们识别内桶,设置两个内桶来收集垃圾,有利于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节约空间,绿色环保,使用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垃圾桶作为“藏污纳垢”的容器,是必不可少的环卫工具,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折射。而传统的垃圾桶大多只有一个桶体用于收集垃圾,人们习惯所有垃圾一并投放。
随着各地日益加大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力度,很多公共场合如商场、医院、居民小区、广场等大多是将几个传统垃圾桶并排放置的方式来分类回收垃圾。由于传统的垃圾桶每个只适合收集一种垃圾,当人们需要分类投放垃圾时,就要一一打开各个垃圾桶的盖子,才能分类投放,不仅费时费力,不够便捷,而且垃圾桶各自容易移位,很难保持整齐,影响环境整洁美观,因此,长远来看,通过几个传统的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是不现实的,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利用率低,推行垃圾分类难度大,不易改变人们已有的垃圾混丢习惯。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主要解决的传统垃圾桶每个只能单独收集一种垃圾,当人们需要分类投放垃圾时,就要一一打开各个垃圾桶的盖子进行分类投放,费时费力,不利于推广垃圾分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使用方便,只需踩下脚踏板,就能轻松揭起桶盖,将垃圾分类投入对应的内桶中,松开脚踏板,桶盖依靠自重下落关闭,使用过程中无需用手开关垃圾桶,轻松方便,干净卫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包括桶座、内桶、桶盖以及脚踏板,所述桶盖活动设置于桶座的顶部,所述脚踏板设置于桶座底部,所述桶座呈“L”型结构,包括底座和背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用于为脚踏板提供安装空间,脚踏板的中部与所述安装通槽侧壁之间通过枢轴结构连接;
所述桶座的背板外侧设置有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用于连接脚踏板和桶盖,从而使脚踏板通过支撑连杆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桶盖;
所述内桶设置有两个,包括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并列安装于桶座内,用于分类收集垃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左右对称安装于桶座内。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结构相同无差别,这样二者可以左右互换,从而避免倾倒垃圾或清洗内桶后装配时发生左右不匹配问题,安装便捷,可以减少装配时间,降低人力劳动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各自的顶端横截面积大于其底端横截面积,由于内桶结构相同,相互就可以可批量套叠,这样可以减少仓储及运输空间,降低存放和运输成本,而且搬运方便,省时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的前端伸出于安装通槽前端,所述脚踏板的后端与所述支撑连杆的底端活动连接,这样,便于踩踏脚踏板从而通过支撑连杆联动开关桶盖,各部件装配协调性好,使用方便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桶座的背板中部设置有竖直的容纳槽,所述支撑连杆活动嵌装于所述容纳槽中,从而可以使垃圾桶整体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确保外观整洁且具有美感。
进一步的,所述桶座的底座的前面设置有门型的扩大腔,所述扩大腔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前侧面内凹并与所述安装通槽连通,设置扩大腔可以为人脚踩压脚踏板提供活动空间,也能提升垃圾桶的外观美感。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所包含的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相邻一侧的底部前后顶角处均设置有与所述扩大腔相适配的凹陷部,当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与桶座装配时,凹陷部贴着扩大腔的背板使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下移进入桶座的底座内,从而对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起到一定的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其移动错位而导致桶盖无法同时盖严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桶口,垃圾臭味散逸污染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提手,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底部均设置有扣手凹槽。这样,在倾倒垃圾时,一只手提起活动提手,另一只手伸入扣手凹槽,可以轻松提起内桶并将其翻转后干净彻底的倒出垃圾,省力方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连杆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卡扣,支撑连杆通过活动卡扣与脚踏板的后端活动连接;
所述支撑连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枢轴,桶盖后侧底部设置有方向朝下的第一挂接耳,所述第一枢轴活动贯穿于第一挂接耳下端,从而使支撑连杆与所述桶盖活动连接。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能使脚踏板通过支撑连杆灵活轻松的联动打开或关闭桶盖,这样,不需要用手开关桶盖,便捷省力,干净卫生。
更进一步的,所述桶盖后侧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挂接耳,第二挂接耳对称分布于第一挂接耳的两侧,第二挂接耳下部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桶座的背板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挂接耳对应的第二枢轴,第二枢轴活动贯穿于第二挂接耳的条形孔中,这样可以使桶盖与桶座的背板连接更加可靠,并对桶盖的开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的桶座设计成“L”型结构,既能节约加工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又能使内桶的大部分外露,便于人们识别内桶的颜色或标志,从而精准便捷地分类投放垃圾,此外,“L”型结构也能使桶座可以相互套叠,这样在仓储和运输时,能最大限度节约空间,搬运省时便捷,从而降低相应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设置两个内桶,二者并列安装于桶座内,便于分类收集垃圾,有利于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
3.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使用方便,只需踩下脚踏板,就能轻松揭起桶盖,将垃圾分类投入桶内,松开脚踏板,桶盖依靠自身重力下落关闭,防止垃圾臭味散逸,使用过程中无需用手开关垃圾桶,轻松方便,干净卫生,易于培养人们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的后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桶座与桶盖的连接关系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立体图;
图7为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倒扣后的立体图;
图8为桶座相互套叠后的效果图;
图9为内桶相互套叠后的效果图。
图中:1-桶座,11-底座,111-安装通槽,112-扩大腔,12-背板,121-容纳槽,122-第二枢轴,2-内桶,21-第一内桶,22-第二内桶,201-活动提手,202-扣手凹槽,203-凹陷部,3-桶盖,31-第一挂接耳,32-第二挂接耳,321-条形孔,4-脚踏板,5-支撑连杆,51-活动卡扣,52-第一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同时,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包括桶座1、内桶2、桶盖3以及脚踏板4,所述桶盖3活动设置于桶座1的顶部,所述脚踏板4设置于桶座1底部。
所述桶座1呈“L”型结构,包括底座11和背板12,由于桶座1呈“L”型结构,其前侧形成敞口,既能节约加工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又能使内桶2本体的大部分外露,便于人们识别内桶2的颜色或标志从而精准便捷地分类投放垃圾,此外,“L”型结构也能使桶座1可以相互套叠,这样在仓储和运输时,能最大限度节约空间,搬运省时便捷,从而降低相应成本。
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通槽111,安装通槽111用于为脚踏板4提供安装空间,脚踏板4的中部与安装通槽111侧壁之间通过枢轴结构(图中未示出)活动连接,这样,脚踏板4隐藏于安装通槽111中,既能确保装配协调度,节约空间,也能对脚踏板4起到保护作用。
桶座1的背板12外侧设置有支撑连杆5,支撑连杆5用于连接脚踏板4和桶盖3,从而使脚踏板4通过支撑连杆5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桶盖3。
内桶2设置有两个,包括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并列安装于桶座1内,用于分类收集垃圾,有利于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
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一内桶21和
第二内桶22左右对称安装于桶座1内。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结构相同无差别,这样二者可以左右互换,从而避免倾倒垃圾或清洗内桶2后装配时发生左右不匹配问题,安装便捷,可以减少装配时间,降低人力劳动成本。
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各自的顶端横截面积大于其底端横截面积,由于内桶2结构相同,相互就可以可批量套叠,这样可以减少仓储及运输空间,降低存放和运输成本,而且搬运方便,省时快捷。
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的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提手201,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的底部均设置有扣手凹槽202。这样,在倾倒垃圾时,一只手提起活动提手201,另一只手伸入扣手凹槽202,可以轻松提起第一内桶21或第二内桶22并将其翻转后干净彻底的倒出垃圾,省力方便。
脚踏板4的前端伸出于安装通槽111的前端,脚踏板4的后端与所述支撑连杆5的底端活动连接,这样,便于踩踏脚踏板4从而通过支撑连杆5联动开关桶盖3,各部件装配协调性好,使用方便灵活。
桶座1的背板12中部设置有竖直的容纳槽121,支撑连杆5活动嵌装于所述容纳槽121中,从而可以使垃圾桶整体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确保外观整洁且具有美感。
桶座1的底座11前面设置有门型的扩大腔112,所述扩大腔112相对于所述底座11的前侧面内凹并与所述安装通槽111连通,设置扩大腔112可以为人脚踩压脚踏板4提供活动空间,也能提升垃圾桶的外观美感。
内桶2所包含的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相邻一侧的底部前后顶角处均设置有与所述扩大腔112相适配的凹陷部203,当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与桶座1装配时,凹陷部203贴着扩大腔112的背板12使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下移进入桶座1的底座11内,从而对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起到一定的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其移动错位而导致桶盖3无法同时盖严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的桶口,垃圾臭味散逸污染环境。
支撑连杆5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卡扣51,支撑连杆5通过活动卡扣51与脚踏板4的后端活动连接;支撑连杆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枢轴52,桶盖3后侧底部设置有方向朝下的第一挂接耳31,所述第一枢轴52活动贯穿于第一挂接耳31下端,从而使支撑连杆5与所述桶盖3活动连接。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能使脚踏板4通过支撑连杆5灵活轻松的联动打开或关闭桶盖3,这样,不需要用手开关桶盖3,便捷省力,干净卫生。
桶盖3后侧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挂接耳32,第二挂接耳32对称分布于第一挂接耳31的两侧,第二挂接耳32下部设置有条形孔321;桶座1的背板12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挂接耳32对应的第二枢轴,第二枢轴活动贯穿于第二挂接耳32的条形孔321中,这样可以使桶盖3与桶座1的背板12连接更加可靠,并对桶盖3的开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在生产制造时,可将第一内桶21和第二内桶22制成不同垃圾所对应的颜色,或者在其外侧印制垃圾标志,这样可以提高辨识度,便于人们分类投放垃圾。
使用时,只需踩下脚踏板4,就能轻松揭起桶盖3,将垃圾分类投入桶内,松开脚踏板4,桶盖3依靠自身重力下落关闭,防止垃圾臭味散逸,使用过程中无需用手开关垃圾桶,轻松方便,干净卫生,易于培养人们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适合推广应用。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包括桶座、内桶、桶盖以及脚踏板,所述桶盖活动设置于桶座的顶部,所述脚踏板设置于桶座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座呈“L”型结构,包括底座和背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用于为脚踏板提供安装空间;
所述桶座的背板外侧设置有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用于连接脚踏板和桶盖,从而使脚踏板通过支撑连杆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桶盖;
所述内桶设置有两个,包括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并列安装于桶座内,用于分类收集垃圾;
所述支撑连杆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卡扣,支撑连杆通过活动卡扣与脚踏板的后端活动连接;
所述支撑连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枢轴,桶盖后侧底部设置有方向朝下的第一挂接耳,所述第一枢轴活动贯穿于第一挂接耳,从而使支撑连杆与所述桶盖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后侧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挂接耳,第二挂接耳对称分布于第一挂接耳的两侧,第二挂接耳下部设置有条形孔;
所述桶座的背板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挂接耳对应的第二枢轴,第二枢轴活动贯穿于第二挂接耳的条形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左右对称安装于桶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各自的顶端横截面积大于其底端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的前端伸出于所述安装通槽前端,所述脚踏板的后端与所述支撑连杆的底端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座的背板中部设置有竖直的容纳槽,所述支撑连杆活动嵌装于所述容纳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座的底座的前面设置有门型的扩大腔,所述扩大腔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前侧面内凹并与所述安装通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相邻一侧的底部前后顶角处均设置有与所述扩大腔相适配的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提手,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的底部均设置有扣手凹槽。
CN201922169200.0U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Active CN211544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9200.0U CN211544730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9200.0U CN211544730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4730U true CN211544730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69200.0U Active CN211544730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4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08335U (zh) 一种市政用带有提醒功能装置的新型垃圾桶
CN207497425U (zh) 一种新型脚踏式自动压缩垃圾桶
CN211544730U (zh)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桶
WO2011150112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trash
CA2504055A1 (en) Waste container assembly
CN215157801U (zh) 一种可组合的脚踏式垃圾桶
USD518938S1 (en) Trash container
CN201745997U (zh) 环卫箱
KR102050947B1 (ko) 위생용품 수거함
CN211732595U (zh) 一种便捷环卫垃圾桶
CN201082815Y (zh) 家用分类垃圾桶
CN216470061U (zh) 一种脚踏式便捷垃圾桶
CN214826152U (zh) 一种便于分类的新型垃圾桶
CN213650720U (zh) 一种内置垃圾袋的垃圾桶
CN201801115U (zh) 踩踏式垃圾箱
CN208181871U (zh) 一种垃圾箱
CN214526041U (zh)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用垃圾投放机构
CN218559954U (zh) 一种防夹手的分类垃圾箱
CN207497426U (zh) 一种移动式机械传动压缩垃圾桶
CN203211847U (zh) 室内分类垃圾桶
CN203419439U (zh) 一种新颖医疗垃圾分类组合放置箱
CN201208243Y (zh) 垃圾撮
CN201634136U (zh) 密闭式垃圾桶
CN2159187Y (zh) 一种组合卫生桶
CN211109164U (zh) 一种居民生活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63, Shenshan Avenue Wes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aiyun Clea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63, Shenshan Avenue Wes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AIYUN CLEANING PRODUC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