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7899U -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7899U
CN211537899U CN201921141857.XU CN201921141857U CN211537899U CN 211537899 U CN211537899 U CN 211537899U CN 201921141857 U CN201921141857 U CN 201921141857U CN 211537899 U CN211537899 U CN 21153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treatment box
garbage
side wall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18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Qing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418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和加热室,所述处理箱体的顶部固定有垃圾入口,所述处理箱体的侧壁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处理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处理箱体的侧壁固定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位于挡板的下方,所述处理箱体的侧壁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转轴位于转动辊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辊对垃圾进行挤压和粉碎,通过设置有弹簧和挡板,使得挡板在不受到压力时挡板恢复原始位置,通过设置气动伸缩杆和推杆对垃圾进行二次挤压使得垃圾脱水,便于后续垃圾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使得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是以进入焚烧炉的垃圾热值作为焚烧效果好坏为依据的,每单位含水率减少1%,垃圾热值就会增加150kJ/kg左右,所以垃圾的含水率是影响垃圾热值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现阶段,我国的垃圾焚烧厂的垃圾是暂存于垃圾储池内,通过暂存期间渗沥出部分水分,从而降低含水率,来提高垃圾热值的,按国内垃圾焚烧厂的经验,垃圾渗滤液自然渗沥产生量一般为垃圾量的0~12%,在北方冬季,此方式效果极差,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垃圾焚烧运行。
现有的垃圾挤压脱水机中,垃圾从进料中进入,由于垃圾本身的自重,在进料斗的出口处很容易搭桥,难以进入出料部。
现有技术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005365.2一种垃圾挤压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进料斗和出料部,所述进料斗出口处的一侧设有料位调节装置,所述料位调节装置可以在所述进料斗的出口处摆动以间歇性击打垃圾;所述进料斗的出口通过连通腔与所述出料部的进口连通,出料部包括设置在后端的固定出料部和设置在前端的可调节出料部,所述出料部前窄后宽,所述可调节出料部由若干块压缩板围成,所述相邻压缩板之间设有出水间隙和/或所述压缩板上设有出水间隙,所述压缩板连接调节杆,所述固定出料部的后端设有推料装置,但此装置仍存在一些问题,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使用,不能使得垃圾彻底的挤压脱水处理。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垃圾处理设备中,装置不便于使用,对于脱水挤压处理的不彻底,挤压产生气体污染环境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和加热室,所述处理箱体的顶部固定有垃圾入口,所述处理箱体的侧壁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处理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处理箱体的侧壁固定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位于挡板的下方,所述处理箱体的侧壁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转轴位于转动辊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转动辊均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处理箱体的侧壁固定有气动伸缩杆,所述气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处理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室,所述挤压室的一侧贯穿处理箱体的侧壁,所述挤压室的底部开设有泄露口,所述挤压室的顶部固定有排泄管路,所述加热室的内腔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加热室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路与排泄管路连接,所述电加热器和气动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由转动电机带动,所述转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板与处理箱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尺寸小于挤压室内腔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处理箱体底面的夹角至少为20°。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的内腔设置有杀菌清洗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辊对垃圾进行挤压和粉碎,通过设置有弹簧和挡板,使得挡板在不受到压力时挡板恢复原始位置,防止垃圾外泄,通过设置气动伸缩杆和推杆对垃圾进行二次挤压使得垃圾脱水,便于后续垃圾的处理,通过设置加热室,使得加热的杀菌清洗液与垃圾排泄气体混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使得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室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处理箱体,2-垃圾入口,3-第一转轴,4-挡板,5-弹簧,6-转动辊,7-第二转轴,8-固定板,9-气动伸缩杆,10-推板,11-挤压室,12-泄露口,13-排泄管路,14-加热室,15-电加热器,16-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1和加热室14,所述处理箱体1的顶部固定有垃圾入口2,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通过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底部通过弹簧5与处理箱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固定有转动辊6,所述转动辊6位于挡板4的下方,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通过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第二转轴7位于转动辊6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7和转动辊6均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固定有气动伸缩杆9,所述气动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0,所述处理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室11,所述挤压室11的一侧贯穿处理箱体1的侧壁,所述挤压室11的底部开设有泄露口12,所述挤压室11的顶部固定有排泄管路13,所述加热室14的内腔设置有电加热器15,所述加热室14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路16与排泄管路13连接,所述电加热器15和气动伸缩杆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转动辊6由转动电机带动,使得转动辊6转动对垃圾进行初次挤压粉碎处理,所述转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推板10与处理箱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避免推板10倾斜,所述推板10的尺寸小于挤压室11内腔的尺寸,使得推板10可以对垃圾进行二次挤=挤压和处理,所述固定板8与处理箱体1底面的夹角至少为20°,使得垃圾彻底落入处理箱体1的底部,所述加热室14的内腔设置有杀菌清洗液,通过加热杀菌清洗液,使得加热的杀菌清洗液与垃圾排泄气体混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垃圾通过垃圾入口2进入处理箱体1的内腔,打开外部电源使得转动辊6转动,挡板4在受到垃圾的压力时沿第一转轴3转动,使得垃圾经挡板4进入转动辊6的上方,转动辊6对垃圾进行挤压粉碎脱水处理,经初次粉碎和挤压的垃圾,落入固定板8的上方,打开外部电源使得气动伸缩杆9工作,气动伸缩杆9推动推板10移动,使得推板10将垃圾推入挤压室11进行二次挤压,由于排泄管路13和连接管路16连接,使得推板10挤压产生的废气与加热室14中加热的杀菌清洗液蒸汽结合,使得废气得到处理,处理后的垃圾可以从泄露口12处流出,进行后续的处理,减少垃圾处理装置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使用,脱水处理彻底,便于垃圾的后续焚烧等处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1)和加热室(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体(1)的顶部固定有垃圾入口(2),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通过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底部通过弹簧(5)与处理箱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固定有转动辊(6),所述转动辊(6)位于挡板(4)的下方,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通过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第二转轴(7)位于转动辊(6)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7)和转动辊(6)均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处理箱体(1)的侧壁固定有气动伸缩杆(9),所述气动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0),所述处理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室(11),所述挤压室(11)的一侧贯穿处理箱体(1)的侧壁,所述挤压室(11)的底部开设有泄露口(12),所述挤压室(11)的顶部固定有排泄管路(13),所述加热室(14)的内腔设置有电加热器(15),所述加热室(14)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路(16)与排泄管路(13)连接,所述电加热器(15)和气动伸缩杆(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6)由转动电机带动,所述转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0)与处理箱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板(10)的尺寸小于挤压室(11)内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与处理箱体(1)底面的夹角至少为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14)的内腔设置有杀菌清洗液。
CN201921141857.X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53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1857.XU CN211537899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1857.XU CN211537899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7899U true CN211537899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87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1857.XU Active CN211537899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7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645A (zh) * 2021-03-18 2021-07-13 陈优娣 一种食品加工用橄榄挤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645A (zh) * 2021-03-18 2021-07-13 陈优娣 一种食品加工用橄榄挤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46643U (zh) 一种有机垃圾集中处理设备
CN107744869A (zh) 一种餐厨垃圾智能生化处理一体机
CN207222541U (zh) 一种家用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211027465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KR101471168B1 (ko) 건조기능이 향상된 음식물 쓰레기처리기
CN107983484A (zh) 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粉碎机
CN207243755U (zh) 一种厨余处理柜
CN214348569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108575349A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秸秆粉碎机
CN211537899U (zh) 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垃圾脱水处理装置
CN210700343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垃圾处理装置
CN215243068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CN107876541A (zh) 塑料垃圾粉碎及干燥装置
CN212152111U (zh) 一种餐厨垃圾转化为植物肥料系统
CN109761652A (zh) 一种微生物法高效垃圾堆肥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CN204799666U (zh) 生活垃圾简易环保处理装置
CN210437827U (zh) 一种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CN107583938A (zh) 一种垃圾场专用垃圾粉碎机械设备
CN107283680A (zh) 一种塑料产品回收利用设备
CN207547243U (zh) 一种垃圾场专用垃圾粉碎机械设备
CN207407346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CN109569825A (zh) 一种生活垃圾粉碎处理回收装置
CN211304204U (zh)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CN113857207A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厨余垃圾回收使用的生化降解设备
CN212566521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脱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5

Address after: 1-5-10, Building 1, Guizhou Science City, No. 3491, Baijin Avenue, Shawen Town, Guiyang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550,081, Guizhou

Patentee after: Guizhou Qing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160 7-7, no.26-6, Beicun Road, Honglu Town,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eng K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