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5519U - 一种按摩颈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摩颈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5519U
CN211535519U CN201921987310.1U CN201921987310U CN211535519U CN 211535519 U CN211535519 U CN 211535519U CN 201921987310 U CN201921987310 U CN 201921987310U CN 211535519 U CN211535519 U CN 211535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sheet
heat
heat preservation
m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73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克君
刘家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leep Tail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leep Tail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leep Tail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leep Tail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73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5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5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5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按摩颈带,包括:第一颈带;第二颈带,对应贴合于第一颈带上并且与第一颈带形成容置腔;发热体,收容于容置腔中;第一保温片,设置于发热体的一侧且收容于容置腔中;以及第二保温片,设置于发热体的另一侧且收容于容置腔中;本实用新型的按摩颈带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发热体收容于容置腔中,避免了发热体外露,保障了按摩颈带的外观的整体性,同时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发热体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在发热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保温片和第二保温片,避免使用者佩戴按摩颈带后发热体距离颈部过近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同时使得发热体的发散的热量能够均匀地传递至使用者的颈部。

Description

一种按摩颈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按摩颈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人使用各种按摩颈带减缓身体的疲劳;而现有的按摩颈带中的发热部件的容易外露,造成按摩颈带的外观差,安全性低,并且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颈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按摩颈带能耗高以及容易佩戴不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颈带,包括:
第一颈带;
第二颈带,对应贴合于所述第一颈带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颈带形成容置腔;
发热体,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
第一保温片,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一侧且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以及
第二保温片,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另一侧且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石墨烯发热片,所述石墨烯发热片贴合于所述第一保温片和所述第二保温片之间,所述第一保温片的远离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一颈带,所述第二保温片的远离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二颈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片为第一针棉片,所述第二保温片为第二针棉片,所述第一针棉正对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位置设置有镂空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颈带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石墨烯发热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颈带设置有至少三组透热孔,所述透热孔分别正对所述石墨烯发热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颈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磁性件,相邻所述磁性件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磁性件的间隔距离为15m-2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件的形状为圆柱状,其横截面直径为16-20mm,其厚度为1-3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露出于所述第一颈带和所述第二颈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颈带和所述第二颈带的外周边之间设置有包边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颈带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发热体收容于第一颈带和第二颈带对贴后形成的容置腔中,避免了发热体外露,保障了按摩颈带的外观的整体性,同时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发热体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在发热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保温片和第二保温片,避免使用者佩戴按摩颈带后发热体距离颈部过近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同时使得发热体的发散的热量能够均匀地传递至使用者的颈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颈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颈带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颈带的爆炸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第一颈带-1;透热孔-11;磁性件-12;
第二颈带-2;
发热体-3;电源接口-31;
第一保温片-4;镂空部-41;
第二保温片-5;
包边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摩颈带,其用于佩戴于使用者的颈部,并且以加热的方式达到理疗的目的。
按摩颈带包括:
第一颈带1;
第二颈带2,对应贴合于第一颈带1上并且与第一颈带1形成密封的容置腔;
发热体3,收容于容置腔中;
第一保温片4,设置于发热体3的一侧且收容于容置腔中;以及
第二保温片5,设置于发热体3的另一侧且收容于容置腔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颈带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按摩颈带绕于颈部,同时使得发热体3贴合颈部,启动发热体3发射热能,发热体3的热能依次从第一保温片4和第一颈带1传递至使用者的颈部,以达到热敷理疗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颈带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发热体3收容于第一颈带1和第二颈带2对贴后形成的密封容置腔中,避免了发热体3外露,保障了按摩颈带的外观的整体性,同时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发热体3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在发热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保温片4和第二保温片5,避免使用者佩戴按摩颈带后发热体3距离颈部过近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同时使得发热体3的发散的热量能够均匀地传递至使用者的颈部。
具体地,第一颈带1横截面的形状和第二颈带2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两者对贴后形成颈带结构;另外,发热体3采用三档温控,保障使用温度的个性化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3为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片贴合于第一保温片4和第二保温片5之间,第一保温片4的远离石墨烯发热片的侧面贴合于第一颈带1,第二保温片5的远离石墨烯发热片的侧面贴合于第二颈带2。在本实施例中,石墨烯发热片采用100%纯透明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成,利用该石墨烯发热片的热效能对人体腰部和腹部相关部位进行热敷从而产生相关的治疗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石墨烯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烯在通电后会迅速发热,对外发射热能。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保温片4和第二保温片5将石墨烯发热片夹持于两者之间,这样可以使得石墨烯发热片的热能能够更均匀地传递至外界。
当然,发热体3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热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温片4为第一针棉片,第二保温片5为第二针棉片,第一针棉正对石墨烯发热片的位置设置有镂空部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针棉片和第二针棉片材质是聚酯纤维,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同时具有保温功能;另外,第一针棉设置有镂空部41,便于石墨烯发热片的热能透过镂空部41直接传递至使用者的颈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摩颈带包括至少三个石墨烯发热片,第一针棉对应石墨烯发热片设置镂空部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三个石墨烯发热片,这样增大了按摩颈带的热敷范围,另外,也可以通过将石墨烯发热片设置于特定的位置以针对颈部的相关部位进行加热护理,以提高理疗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颈带1设置有至少三组透热孔11,透热孔11分别一一正对石墨烯发热片。在本实施例中,每组透热孔11包括多个透热孔11,通过设置透热孔11避免石墨烯发热片的热能被遮挡,提高石墨烯发热片的热能传递,由此使得石墨烯发热片热能减少了损耗,既能够保证和增加热效能,同时减少能耗和更加环保。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颈带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磁性件12,相邻磁性件1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颈带1的两端绕过使用者的颈部后对接,利用两端的磁性件12的磁性相吸以相互固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颈带1两端不同位置的磁性件12相吸,这样可以便于使用者调整第一颈带1绕于颈部后的松紧程度,从而使得第一颈带1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颈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磁性件12的间隔距离为15m-25mm。优选地,相邻磁性件12的间隔距离为20mm,在该间隔距离下的磁性件12便于使用者调节第一颈带1。
在一个实施例中,磁性件12的形状为圆柱状,其横截面直径为16-20mm,其厚度为1-3mm。优选地,磁性件12的横截面直径为18mm,其厚度为2mm,在该尺寸下的磁性件12便于使用者调节第一颈带1。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3连接有电源接口31,电源接口31露出于第一颈带1和第二颈带2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接口31可以为磁吸接口或者插接接口,通过设置一个电源接口31便于发热体3与外界的电源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颈带1和第二颈带2的外周边之间设置有包边体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颈带1和第二颈带2之间设置包边体6,进一步提高容置腔的密封性,提高了按摩颈带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颈带;
第二颈带,对应贴合于所述第一颈带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颈带形成容置腔;
发热体,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
第一保温片,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一侧且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以及
第二保温片,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另一侧且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石墨烯发热片,所述石墨烯发热片贴合于所述第一保温片和所述第二保温片之间,所述第一保温片的远离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一颈带,所述第二保温片的远离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二颈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片为第一针棉片,所述第二保温片为第二针棉片,所述第一针棉正对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位置设置有镂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颈带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石墨烯发热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带设置有至少三组透热孔,所述透热孔分别正对所述石墨烯发热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磁性件,相邻所述磁性件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磁性件的间隔距离为15m-25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的形状为圆柱状,其横截面直径为16-20mm,其厚度为1-3mm。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露出于所述第一颈带和所述第二颈带外。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按摩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带和所述第二颈带的外周边之间设置有包边体。
CN201921987310.1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按摩颈带 Active CN211535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7310.1U CN21153551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按摩颈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7310.1U CN21153551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按摩颈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5519U true CN211535519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1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7310.1U Active CN21153551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按摩颈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5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59593U (zh) 颈椎枕
CN211535519U (zh) 一种按摩颈带
CN206044807U (zh) 一种轻薄型发热护颈
CN209916348U (zh) 一种石墨烯热敷保健理疗腰带
CN208243920U (zh) 一种石墨烯理疗腰带
CN206021105U (zh) 一种发热u型枕
CN209713347U (zh) 一种关节风湿护理装置
CN211049820U (zh) 一种甲状腺治疗用理疗围脖
CN211096054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器
KR101670465B1 (ko) 그래핀 패드
CN209751963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暖宫宝
CN209316217U (zh) 一种石墨烯热敷毯
CN211535114U (zh) 一种理疗毯
CN211535520U (zh) 一种按摩腰带
KR200268065Y1 (ko) 면상발열체가 내장된 온열 보호대
CN213941142U (zh) 具有眼膜的护眼自热眼罩
CN216908326U (zh) 一种冷热两用眼罩
CN215275450U (zh) 一种颈部护理套
KR200397466Y1 (ko) 요통 치료용 요대
CN209751972U (zh) 保健护理带
CN211483009U (zh) 一种磁疗保健保暖内衣
CN215459213U (zh) 一种用于解决腰痛问题的多功能护腰带
CN215133295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艾灸护颈
CN219207647U (zh) 眼部保养药包发热贴
CN216824138U (zh) 一种中医学针灸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