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6289U -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6289U
CN211526289U CN201922159069.XU CN201922159069U CN211526289U CN 211526289 U CN211526289 U CN 211526289U CN 201922159069 U CN201922159069 U CN 201922159069U CN 211526289 U CN211526289 U CN 211526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ghting
control point
lighting devic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90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郴
李强
汪家雷
冯上月
侯志强
李赵九
寇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19221590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6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6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6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光源的第一照明组件、与第一照明组件可拆卸固定的伸缩杆组件、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包括若干个支腿与座体,所述座体用于连接支腿与伸缩杆组件,以及固定在座体上且位于若干个支腿之间的第二照明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方面能够根据施工需要对照明装置进行展开照明或收纳保护,另一方面为配合建筑控制点的测绘作业,本装置设置了两个照明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施工中的相关控制点提供更加精准的光照。

Description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对房屋、隧道、桥梁、道路进行建造之前,都需要先进行控制点的测绘作业。所谓的控制点,是指建造建筑物时需要用到的坐标点,通过这些控制点能够将建筑物的结构放样出来,进而形成图纸以便于施工人员使用。以隧道为例,在进行隧道施工时,由于隧道内光线条件差,采用棱镜对导线、电控设备等部件的控制点进行测量作业,存在测量偏差大的问题。基于此就需要借助照明装置营造所需的光线环境。
然而现有的照明装置结构复杂,体积笨重,且并不能够准确的为施工中的控制点提供良好的光线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通过配合建筑控制点的测绘作业,设置了两个可相应配合调节的照明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包括:
用于提供光源的第一照明组件;
与第一照明组件可拆卸固定的伸缩杆组件;
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包括若干个支腿与座体,所述座体用于连接支腿与伸缩杆组件,以及
固定在座体上且位于若干个支腿之间的第二照明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筒腔的第一杆体,升降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筒腔内的第二杆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筒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阻尼块,所述第一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组件还包括第三杆体和第二阻尼块,所述第二杆体形成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三杆体升降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筒腔内,所述第二阻尼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筒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三杆体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一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杆体远离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组件的外表面套设有用于辅助维持伸缩杆组件收缩状态的第一箍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腿上固定有第二箍环,所述第二箍环用于维持若干个支腿的收纳状态。
根据上述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包括供能件,所述供能件设置于所述折叠支架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照明组件电性连接。
根据上述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均包括形成有收纳腔的照明座,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照明座上并可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的照明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一方面能够根据施工需要对照明装置进行展开照明或收纳保护,另一方面为配合建筑控制点的测绘作业,本装置设置了两个照明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施工中的相关控制点提供更加精准的光照。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照明组件、20-伸缩杆组件、21-第一杆体、22-第二杆体、23-第三杆体、30-折叠支架、31-座体、32-支腿、40-第二照明组件、50-第一箍环、60-第二箍环、 7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包括:第一照明组件10,用于对观测棱镜提供照明;伸缩杆组件20,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组件20上;折叠支架30,所述伸缩杆组件20设置于所述折叠支架30上;及第二照明组件40,所述第二照明组件40设置于所述折叠支架30上,第一照明组件10 和第二照明组件40均用于对控制点提供照明。
可以理解的,伸缩杆组件20和折叠支架30均具有收缩和展开两种结构状态。对于伸缩杆组件20来讲,处于收缩状态时,其长度最短,体积最小;而处于展开状态时,其长度最长,体积最大,如此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第一照明组件10的工作高度,满足不同观测棱镜的光照需要。而对于折叠支架30来讲,处于收缩状态时,折叠支架30的体积最小,方便携带和运输;而处于展开状态时,折叠支架30具备站立和支撑能力,使整个装置能够稳固放置在工作场地,保证装置正常、可靠工作。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40均由两部分构成,即均包括形成有收纳腔的照明座,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照明座上并可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的照明灯。安装时,照明座分别通过螺钉锁紧或卡扣卡固在伸缩杆组件20和折叠支架30上,而能够快速安装固定。处于工作状态时,照明灯通过翻转展开伸出于照明座之外便可正常进行照明,营造出良好的光线环境,保证控制点测量作业正常进行;当不需要工作时,照明灯则能够折叠收纳于收纳腔内,照明座对照明灯起到保护作用,使外界污物不会沾染照明灯,同时防护照明灯被外界硬度撞击而损坏。同时可选的,照明灯可以是但不限于LED灯、白炽灯、日光灯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鉴于隧道在建时,隧道内部缺乏固定电源插座,因而为了确保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40持续工作,一实施例中,辅助照明装置(对隧道导线控制点测量辅助照明装置的简称,下同)还包括供能件,所述供能件设置于所述折叠支架30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以及所述第二照明组件40电性连接。具体地,供能件为大容量的充电蓄电池,再一次充满电之后,能够持续为照明灯供给电能,保证辅助照明装置具备持续工作能力。
特别地,供能件还包括与充电蓄电池配套的太阳能板,当辅助照明装置在隧道外时,可接受光照而产生电能并进行储存。
综上,实施本申请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辅助照明装置应用于隧道施工场合中,具体是用于在隧道内铺设导线之前,对控制点测量进行辅助照明。使用之前,伸缩杆组件20和折叠支架30均能够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整个照明装置的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搬运。当照明装置运抵工作地点时,仅需首先展开折叠支架30,照明装置即可稳固站立在地面上,之后抽拉伸长伸缩杆组件20,使第一照明组件10处于合适高度而能够对观测棱镜提供充足照明,最后调整第二照明组件40,使第二照明组件40对各控制点提供照明,如此便能够在充足光线环境条件下有效开展控制点的测量作业。该辅助照明装置的结构组成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光照能力强,且能够根据施工需要,对控制点的照明位置定位的更加精准,有利于提升控制点测量工作效率与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方案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组件20包括形成有第一筒腔的第一杆体21,升降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筒腔内的第二杆体2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筒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杆体22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阻尼块,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22远离所述第一杆体21的端部。因而通过推拉,第一杆体21便能够相对第二杠体伸缩移动,从而灵活改变伸缩杆组件20的长度,使第一照明组件10处于根据不同需要处于不同工作高度,保证照明效能,操作便捷省力。并且由于设置了阻尼块,不仅能够提升推拉操作的手感,同时当第二杆体22长度调定后,可通过摩擦力保持与第一杆体21 相对静止不动,可以使第一照明组件10稳固止停在调定后的高度位置,避免第二杆体22 与第一杆体21意外滑动,影响控制点测量作业正常有效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组件20还包括第三杆体23和第二阻尼块,所述第二杆体22形成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三杆体23升降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筒腔内,所述第二阻尼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筒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三杆体23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设置于所述第三杆体23远离所述第二杆体22的端部。通过第三杆体23以及第二杆体22相对第一杆体21滑动,能够进一步增加伸缩杆组件20的长度变化范围,进而使辅助照明装置能够适用在更多隧道场合内,提升使用能力。同理,由于第三杆体23与第二杆体22之间设置了阻尼块,可确保第三杆体23稳固止停在调定后的高度位置。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可以采用橡胶、木头等材料制成,或者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为阻尼轮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此外,另一实施例中,辅助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箍环50,当所述伸缩杆组件2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箍环50箍紧在所述第一杆体21与所述第三杆体23的外部。如此,第一箍环50能够有效限制第一杆体21与第三杆体23的自由度,避免收缩状态下的第三杆体23和第二杆体22意外滑动展开。
在本方案中,所述折叠支架30包括座体31及沿环向均匀间隔铰接于所述座体31上的三根支腿32,三根所述支腿32能够展开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其中,座体3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体或块体,可根据需要采用金属、塑胶等材料制成,其能够充当支腿32与伸缩杆组件20的衔接载体,使辅助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连接强度高且紧凑,当辅助照明装置工作时,仅需翻转各支腿32,使各支腿32的中轴线与垂直法线呈夹角布置,即可使三根支腿32构成结构最为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保证辅助照明装置稳固站立在工作场地。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此外,辅助照明状态还包括第二箍环60,当所述折叠支架30处于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箍环60箍紧在三根所述支腿32的外部。如此,第二箍环60 能够限制三根支腿32的自由度,避免意外展开,影响存放和搬运。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箍环50和第二箍环60可以是但不限于具有一定弹力的橡胶环、弹簧夹等。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为提高辅助照明装置的机动能力,便于更换工作地点,三根所述支腿32远离所述座体31的端部均设置有滚轮7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提供光源的第一照明组件(10);
与第一照明组件(10)可拆卸固定的伸缩杆组件(20);
折叠支架(30),所述折叠支架(30)包括若干个支腿与座体,所述座体(31)用于连接支腿与伸缩杆组件,以及
固定在座体(31)上且位于若干个支腿之间的第二照明组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件(20)包括形成有第一筒腔的第一杆体(21),升降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筒腔内的第二杆体(2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筒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杆体(22)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阻尼块,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22)远离所述第一杆体(21)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件还包括第三杆体(23)和第二阻尼块,所述第二杆体(22)形成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三杆体升降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筒腔内,所述第二阻尼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筒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三杆体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一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杆体远离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件(20)的外表面套设有用于辅助维持伸缩杆组件(20)收缩状态的第一箍环(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上固定有第二箍环,所述第二箍环能够用于维持折叠支架(30)的收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能件,所述供能件设置于所述折叠支架(30)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以及所述第二照明组件(4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40)均包括形成有收纳腔的照明座,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照明座上并可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的照明灯。
CN201922159069.XU 2019-12-05 2019-12-05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Active CN211526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9069.XU CN211526289U (zh) 2019-12-05 2019-12-05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9069.XU CN211526289U (zh) 2019-12-05 2019-12-05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6289U true CN211526289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9069.XU Active CN211526289U (zh) 2019-12-05 2019-12-05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6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6416A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结构的一体化多功能设备
CN211526289U (zh) 隧道导线控制点辅助照明装置
CN211040226U (zh) 一种便携式矿山测量激光仪
CN104019376A (zh) 一种移动式无影灯
CN213683462U (zh) 一种移动伸缩帐篷骨架
CN209396843U (zh) 便携式支撑装置
CN212107925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结构的一体化多功能设备
CN213272114U (zh) 一种野外照明用led灯架
WO2019113952A1 (zh) Rtk测量设备
CN211709262U (zh) 一种电闸测试维修装置
CN212080927U (zh) 一种方便折叠收纳的补光灯
CA1289532C (en) Portable light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recting and collapsing same
CN218883539U (zh) 一种便携式隧道开挖面三维图像获取装置
CN220487052U (zh) 一种低层移动式折叠脚手架
CN215808266U (zh) 可移动式照明灯塔
CN211059696U (zh) 一种升降折叠式支架
CN21010836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测绘装置
CN107489912A (zh) 一种便携落地灯
CN220669059U (zh) 一种全站仪支架的安装结构
CN219813440U (zh) 照明装置用便携式供能设备
CN219845537U (zh) 一种土地测绘台
CN218895359U (zh) 照明装置
CN213542130U (zh) 一种工程检测用便携式照明装置
CN213040377U (zh) 一种多功能灯具支架
CN217928106U (zh) 一种建筑施工测绘用定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