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4914U -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4914U
CN211524914U CN201921327760.8U CN201921327760U CN211524914U CN 211524914 U CN211524914 U CN 211524914U CN 201921327760 U CN201921327760 U CN 201921327760U CN 211524914 U CN211524914 U CN 211524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valve
steam
temperature
pressur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77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振宇
柴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3277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4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4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49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一路为0.9MPa、196℃蒸汽,蒸汽量100t/h供汽系统;另一路为0.55MPa、178℃蒸汽,蒸汽量170t/h供汽系统。高参数供汽100t/h、0.9MPa、196℃蒸汽自1或2号机的高压缸排汽管道后减温减压;从1号机组再热热段上抽取一路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减到0.9MPa向热用户供汽。本实用新型在乙醇厂投产后未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实际增加蒸汽量120T/h,按100元/T计算,年增加产值1.05亿元;煤耗下降1.49g/kwh,年可节约标煤4.47万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电厂增加调峰设施以改善调峰能力,通过调峰辅助市场交易获得经济补偿的盈利模式得到推广。国家在《热电联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鼓励热电机组配置蓄热、储能等措施实施深度调峰,并给予调峰补偿。
根据乙醇厂的用汽参数和流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取汽点。由于300MW机组已有250t/h的采暖抽汽,乙醇厂的用汽参数又较高,取汽点必须在中压缸排汽前。取汽方案为在每台机的再热蒸汽管道上抽出200t/h蒸汽。此方案带来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再热器的超温,会带来污染物上升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存在再热器的超温现象,同时会带来污染物的上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1、机组是否满足抽汽能力。
2、高温减压阀门的具体承受温压能力。
3、现场管道布置问题。
4、解决对乙醇厂供汽难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满足现场机组供热抽气出力问题,达到机组运行同时可对外供汽,满足我公司改造的要求,并对公司的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设置有:
从机组再热热段上抽取一路100t/h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将高温高压蒸汽降压减温到0.9MPa、200℃向乙醇厂供汽的0.9MPa蒸汽供汽系统;
在中排供热管道上抽取,运行中提高机组中压缸排汽压力至乙醇厂供汽0.55MP要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直接供给热用户的0.55MPa蒸汽供汽系统。
进一步,所述0.55MPa蒸汽供汽系统设置有第一号机中排油气,第一号机中排油气通过管路与第二号机热网和小机连接,第一号机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管道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与温度测量器、压流测量器连接,压流测量器通过管道与减温减压器连接;
减温减压器通过管道与逆止门连接,逆止门通过管道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与第一号机凝结水杂槽管路;
减温减压器通过管道与温度测量器连接,温度测量器与压流测量器连接,压流测量器右端连接有两道安全门;
安全门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安全门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输水管与疏水集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截止阀通过蒸汽管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有四条走向,其中四条走向分别为:
电动门与下一个电动门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流量计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电动门与下一个电动门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疏水集箱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疏水集箱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0.55MPa蒸汽供汽系统设置有第二号机中排油气,第二号机中排油气与通过管路与第二号机热网和小机连接,第二号机中排油气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连接,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截止阀;温度测量器右端与疏水集箱连接,温度测量器右端与疏水集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减温减压器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连接,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连接;
安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截止阀与电动门之间的管道上搭接有支路,支路有两条走向,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另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电动门与温度测量器连接,温度测量器与压流测量器连接,压流测量器与疏水集箱连接,压流测量器与疏水集箱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压流测量器与流量计连接,压流测量器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进一步,所述压流测量器与温度测量器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有两条走向,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另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压流测量器位置设置有支路,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管道与疏水集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0.9MPa蒸汽供汽设置有第一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电动门与截止阀组成的并联支路连接,设置有3个并联支路;
电动门与截止阀组成的并联支路与减温减压器连接,并联支路与减温减压器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减温减压器依次与逆止门、电磁阀门和截止阀连接,截止阀分别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A、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B连接,截止阀分别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A之间设置有逆止门和截止阀,同理截止阀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B一样;
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连接,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安全门右端与电动门连接,安全门右端与电动门之间设置有截止阀;
两个安全门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安全门最右端设置有支路,支路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两个支路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一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管路不同为: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二号中压缸入口,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二号中压缸入口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电动门,电动门右端设置有电动门,连个电动门中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第二号机疏矿连接;
右端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右端电动门与截止阀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第二号机疏矿连接;
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连接,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截止阀与温度测量器之间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第二号机疏矿连接;
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一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连接管路通过蒸汽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蒸汽管与带有截止阀的管路连接,蒸汽管与带有截止阀的管路之间通过管路与疏水集箱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截止阀;蒸汽管设置有电动门,电动门与流量计连接,电动门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通过功热电联产弥补了热功联产热功不平衡所造成的节能盲点,因而在化工企业中实现了无盲点压差充分节能,使蒸汽得到了充分地利用,降低了能源浪费,降低了企业成本。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乙醇厂投产后未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实际增加蒸汽量120T/h,按100元/T计算,年增加产值1.05亿元;煤耗下降1.49g/kwh,年可节约标煤4.47万吨。此外
此外在机组负荷率,利用小时数等方面也有增加,给公司带来了效益。机组供汽量还有富余,可以为蒸汽提供市场,为公司持续发展带来了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中0.55MPa蒸汽供汽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中0.9MPa蒸汽供汽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门;2、减温减压器;3、逆止门;4、温度测量器;5、压流测量器;6、安全门;7、疏水器;8、疏水集箱;9、截止阀;10、疏水管;11、蒸汽管;12、流量计;13、中排油汽;14、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A;15、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0.55MPa蒸汽供汽方案:
1号机中排油气通过管路与2号机热网和小机连接,1号机管道与截止阀9连接,截止阀9通过管道与电动门1连接;电动门1通过管道与温度测量器4、压流测量器5连接,压流测量器5通过管道与减温减压器2连接。
减温减压器2通过管道与逆止门3连接,逆止门3通过管道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与1号机凝结水杂槽管路。
减温减压器2通过管道与温度测量器4连接,温度测量器4与压流测量器5连接,压流测量器5右端连接有两道安全门6。
安全门6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器7连接,疏水器7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8连接。
安全门6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输水管与疏水集箱8连接。
其中,截止阀通过蒸汽管11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有四条走向,其中四条走向分别为:
电动门与下一个电动门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流量计12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流量计12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
电动门与下一个电动门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疏水集箱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疏水集箱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2号机中排油气与通过管路与2号机热网和小机连接,2号机中排油气与截止阀9连接,截止阀9与减温减压器2连接,截止阀9与减温减压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
截止阀9与疏水集箱8连接,截止阀9与疏水集箱8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截止阀;温度测量器4右端与疏水集箱8连接,温度测量器4右端与疏水集箱8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减温减压器2与电动门1连接,电动门1与截止阀连接;减温减压器2与安全门6连接,减温减压器2与安全门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连接。
安全门6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电动门1连接,截止阀与电动门1之间的管道上搭接有支路,支路有两条走向,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器7连接,疏水器7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8连接,另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集箱8连接。
电动门1与温度测量器4连接,温度测量器4与压流测量器5连接,压流测量器5与疏水集箱8连接,压流测量器5与疏水集箱8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压流测量器5与流量计12连接,压流测量器5与流量计12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
压流测量器5与温度测量器4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有两条走向,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器7连接,疏水器7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8连接,另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集箱8连接;压流测量器5位置设置有支路,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管道与疏水集箱8连接。
0.9MPa蒸汽供汽方案:
1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电动门1与截止阀9组成的并联支路连接,设置有3个并联支路。
电动门1与截止阀9组成的并联支路与减温减压器2连接,并联支路与减温减压器2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
减温减压器2依次与逆止门3、电磁阀门和截止阀连接,截止阀分别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A 14、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B 15连接,截止阀分别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A 14之间设置有逆止门3和截止阀,同理截止阀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B 15一样。
减温减压器2与安全门6连接,减温减压器2与安全门6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安全门6右端与电动门1连接,安全门6右端与电动门1之间设置有截止阀。
两个安全门6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为截止阀与疏水器7连接,疏水器7与截止阀连接,安全门6最右端设置有支路,支路为截止阀与疏水器7连接,疏水器7与截止阀连接,两个支路通过管道连接。
2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1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管路不同为:2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2号中压缸入口,2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2号中压缸入口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电动门1,电动门1右端设置有电动门,连个电动门中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与电动门1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2号机疏矿连接。
右端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右端电动门与截止阀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截止阀与电动门1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2号机疏矿连接。
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2连接,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2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截止阀与温度测量器4之间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与电动门1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2号机疏矿连接。
2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1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连接管路通过蒸汽管1连接。
蒸汽管1与带有截止阀的管路连接,蒸汽管1与带有截止阀的管路之间通过管路与疏水集箱8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截止阀;蒸汽管1设置有电动门1,电动门1与流量计12连接,电动门1与流量计12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4和压流测量器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9MPa蒸汽供汽方案:1、2号机组由于受到锅炉再热器安全限制,再热冷段最大可抽汽约46tt/h,不足以供给乙醇厂高压用汽量的要求。从机组运行安全方面及经济方面考虑,抽取再热热段汽源更安全。故从机组再热热段上抽取一路100t/h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将高温高压蒸汽降压减温到0.9MPa、200℃向乙醇厂供汽。
0.55MPa蒸汽供汽方案:0.55MPa蒸汽在1、2号机组的设置相同,在中排供热管道上抽取,运行中提高机组中压缸排汽压力至乙醇厂供汽0.55MP要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直接供给热用户。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设置有:
从机组再热热段上抽取一路100t/h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将高温高压蒸汽降压减温到0.9MPa、200℃向乙醇厂供汽的0.9MPa蒸汽供汽系统;
在中排供热管道上抽取,运行中提高机组中压缸排汽压力至乙醇厂供汽0.55MP要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直接供给热用户的0.55MPa蒸汽供汽系统;
所述0.55MPa蒸汽供汽系统设置有第一号机中排油气,第一号机中排油气通过管路与第二号机热网和小机连接,第一号机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管道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与温度测量器、压流测量器连接,压流测量器通过管道与减温减压器连接;
减温减压器通过管道与逆止门连接,逆止门通过管道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与第一号机凝结水杂槽管路;
减温减压器通过管道与温度测量器连接,温度测量器与压流测量器连接,压流测量器右端连接有两道安全门;
安全门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安全门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输水管与疏水集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通过蒸汽管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通过管道有四条走向,其中四条走向分别为:
电动门与下一个电动门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流量计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电动门与下一个电动门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疏水集箱连接,下一个电动门与疏水集箱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0.55MPa蒸汽供汽系统设置有第二号机中排油气,第二号机中排油气与通过管路与第二号机热网和小机连接,第二号机中排油气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连接,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截止阀;温度测量器右端与疏水集箱连接,温度测量器右端与疏水集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减温减压器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连接,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连接;
安全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截止阀与电动门之间的管道上搭接有支路,支路有两条走向,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另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
电动门与温度测量器连接,温度测量器与压流测量器连接,压流测量器与疏水集箱连接,压流测量器与疏水集箱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止阀;
压流测量器与流量计连接,压流测量器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流测量器与温度测量器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有两条走向,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另一条走向为:截止阀与疏水集箱连接;压流测量器位置设置有支路,通过管道与截止阀连接,截止阀通过管道与疏水集箱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0.9MPa蒸汽供汽设置有第一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第一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电动门与截止阀组成的并联支路连接,设置有3个并联支路;
电动门与截止阀组成的并联支路与减温减压器连接,并联支路与减温减压器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减温减压器依次与逆止门、电磁阀门和截止阀连接,截止阀分别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A、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B连接,截止阀分别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A之间设置有逆止门和截止阀,同理截止阀与乙醇厂高压供汽减温水泵B一样;
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连接,减温减压器与安全门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安全门右端与电动门连接,安全门右端与电动门之间设置有截止阀;
两个安全门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
安全门最右端设置有支路,支路为截止阀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与截止阀连接;两个支路通过管道连接;
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一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管路不同为: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二号中压缸入口,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二号中压缸入口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电动门,电动门右端设置有电动门,连个电动门中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第二号机疏矿连接;
右端电动门与截止阀连接,右端电动门与截止阀之间设置有支路,支路设置有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第二号机疏矿连接;
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连接,截止阀与减温减压器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截止阀与温度测量器之间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与电动门连接,电动门与疏水气第二号机疏矿连接;
第二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与第一号炉高温消热出口母管连接管路通过蒸汽管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与带有截止阀的管路连接,蒸汽管与带有截止阀的管路之间通过管路与疏水集箱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截止阀;蒸汽管设置有电动门,电动门与流量计连接,电动门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温度测量器和压流测量器。
CN201921327760.8U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24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760.8U CN211524914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760.8U CN211524914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4914U true CN211524914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39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776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24914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49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400A (zh) * 2021-07-30 2021-12-21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一体自动切换的联合供汽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400A (zh) * 2021-07-30 2021-12-21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一体自动切换的联合供汽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9378U (zh) 利用机组旁路供热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CN107060916A (zh) 利用蓄热装置供热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及方法
CN105546618B (zh) 一种冷端余热梯级利用供热系统和方法
CN103185465A (zh) 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1524914U (zh) 一种基于蒸汽分级加热的功热电联产节能发电系统
CN209263108U (zh) 一种热网疏水系统
CN103984999B (zh)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能量集成优化方法
CN104421922A (zh) 一种亚临界机组的改造方法
CN205536060U (zh) 一种火电厂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202693508U (zh) 火电机组管道效率测试系统
CN202540459U (zh) 加气砖厂的废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01652318U (zh) 发电厂中压加热器给水及疏水系统
CN206539379U (zh) 利用蓄热装置供热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CN205477788U (zh) 一种燃气调压设施余压利用系统
CN212204711U (zh) 一种提高热源总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
CN203547811U (zh) 一种改进型高温亚临界机组
CN111412031B (zh) 可满足深度调峰时居民及工业供热需求的热电联产方法
CN212027896U (zh) 一种高压引射式热电解耦供热系统
CN109296415B (zh) 一种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机组供汽过热度利用系统
CN107191232B (zh) 电热机组供热系统
CN206957773U (zh) 电热机组供热系统
CN203547810U (zh) 一种高低位布置的高温亚临界机组
CN207146488U (zh) 高背压双转子电热机组供热系统
CN203869020U (zh) 供热机组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给水系统
CN209758080U (zh) 边缘零散油井单井站点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