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3157U -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3157U
CN211523157U CN201922305945.5U CN201922305945U CN211523157U CN 211523157 U CN211523157 U CN 211523157U CN 201922305945 U CN201922305945 U CN 201922305945U CN 211523157 U CN211523157 U CN 211523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box
push plat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box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59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凤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hu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hu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hu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hu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59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3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3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3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中,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包括置物箱、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推板、收集箱、升降机构和驱动件;第一支撑杆与置物箱固定连接,收集箱可升降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收集箱的顶端具有开口,收集箱的底部和侧壁均具有多个滤水孔;收集箱的侧壁具有出物口,置物箱具有进物口,收集箱升起时出物口与进物口相对;推板可升降的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且可沿出物口朝向进物口的方向滑移;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收集箱和推板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推板滑移。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能够减少河道的漂浮垃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生态环境受到垃圾污染等问题的严重威胁,特别是靠近城市或村庄的河道、堤防,垃圾带来的威胁更大。
河道上漂浮的垃圾常见的有:塑料瓶、饮料瓶、泡沫板、杂草和树枝等,这些漂浮垃圾污染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够修复河道生态环境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河道的漂浮垃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包括置物箱、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推板、收集箱、升降机构和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置物箱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收集箱的顶端具有开口,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和侧壁均具有多个滤水孔;所述收集箱的侧壁具有出物口,所述置物箱具有进物口,所述收集箱升起时所述出物口与所述进物口相对;所述推板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可沿出物口朝向进物口的方向滑移,以将收集箱的垃圾推动至置物箱内;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箱和推板升降;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板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置物箱放置在河道旁的地面上,然后收集箱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沉入河道内部,然后收集箱升起,由于收集箱顶端具有开口,所以河道表面的漂浮垃圾会从开口进入收集箱内部,收集箱的水会从收集箱的滤孔流入河道内部,在收集箱升降时,推板会跟随收集箱一起升降,当收集箱升起至收集箱的出物口与置物箱的进物口相对时,驱动件驱动推板滑移,推板沿出物口朝向进物口的方向滑移,从而推板将收集箱装载的漂浮垃圾从收集箱推动至置物箱内,从而漂浮垃圾会被收集在置物箱内,此过程循环往复,从而河道的漂浮垃圾能够由收集箱收集,然后通过置物箱被存储,河道内的漂浮垃圾减少,故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能够减少河道的漂浮垃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收集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为常见的驱动伸缩的设备,技术成熟,使用和购买较为方便,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缩,能够方便的驱动收集箱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导向杆,所述收集箱具有四个拐角,四个拐角两两相对,两个相对的拐角为同一组,第一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组拐角中的一个拐角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组拐角中的另一个拐角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气缸的缸体均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组拐角均具有导向孔,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导向孔,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和导向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一个导向杆与另一组拐角中的一个拐角固定连接,另一个导向杆与另一组拐角中的另一个拐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有两个相对的拐角均通过第一气缸得以升降,从而收集箱的运动更稳定,同时通过在收集箱的另外两个相对的拐角上设置导向杆,在第一支撑杆上设置导向孔,从而收集箱在升降时不易偏移,收集箱的运动更精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且活塞杆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气缸的伸缩,能够方便的驱动推板升降,从而推板能够跟随收集箱同步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为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具有滑块,所述推板和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连接,以在伸缩时带动所述滑块沿滑槽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缩,能够使推板滑移,从而推板能够滑移时将收集箱的垃圾推动至置物箱内,使用方便;同时,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使推板的运动更为顺畅和精准,从而推板能够准确的将收集箱内部的漂浮垃圾推动至置物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挡板和扭簧,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出物口打开或闭合,所述扭簧用于提供挡板闭合的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扭簧提供了挡板闭合的力,所以收集箱在收集漂浮垃圾时,收集箱内部的漂浮垃圾不易通过出物口掉出。同时在推板将垃圾从收集箱推动至置物箱时,在推板的推力作用下挡板会打开,而当推板推动完毕后,推板又会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闭合,无需作业人员手动调节,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物口的下端设有承载板,所述挡板用于打开时搭设在所述承载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载板的作用下,在挡板打开漂浮垃圾由收集箱被推板推动至置物箱时,挡板所受的力一部分被承载板所分担,从而挡板所受力较小,挡板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置物箱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多个万向轮均具有刹车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置物箱的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可方便的将置物箱移动至河道的不同的位置收集漂浮垃圾,通过在河道的某处收集漂浮垃圾时,可操作万向轮的刹车片使置物箱不易移动,利于漂浮垃圾的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能够减少河道的漂浮垃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2.收集箱在升降时不易偏移,收集箱的运动更精准;
3.收集箱内部的漂浮垃圾不易通过出物口掉出;
4.挡板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5.1.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可方便的移动至河道的不同的位置收集漂浮垃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的挡板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的挡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置物箱;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推板;5、收集箱;6、升降机构;61、第一气缸;62、第二气缸;7、驱动件;8、出物口;9、进物口;10、拐角;11、导向孔;12、导向杆;13、滑槽;14、滑块;15、挡板;16、扭簧;17、承载板;18、万向轮;19、刹车片;20、开口;21、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包括置物箱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推板4、收集箱5、升降机构6和驱动件7;置物箱1为方形箱,第一支撑杆2可为方形杆,第一支撑杆2与置物箱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收集箱5可升降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上,关于收集箱5升降的具体设置,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6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杆2升降,升降机构6可包括第一气缸61,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收集箱5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优选的,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还可包括导向杆12,导向杆12可为圆柱型杆,收集箱5为方形箱,收集箱5具有四个拐角10,四个拐角10两两相对,两个相对的拐角10为同一组,第一气缸6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一组拐角10中的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另一个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一组拐角10中的另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为焊接,两个第一气缸61的缸体均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上,固定设置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第一支撑杆2上设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可为圆形孔,导向杆12穿过导向孔11,导向杆12和导向孔1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一个导向杆12与另一组拐角10中的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另一个导向杆12与另一组拐角10中的另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为焊接。此外,支撑杆可为两根,一个第一气缸61和一个导向孔11设置在一根支撑杆上,另一个第一气缸61和另一个导向孔11设置在另一根支撑杆上。
与此同时,如图1或图2所示,收集箱5的顶端具有开口20,收集箱5的底部和侧壁均具有多个滤水孔21。所以当收集箱5进入河道然后在升起时,河道内的漂浮垃圾会经由收集箱5顶端的开口20进入收集箱5内,然后河道内的水会从底部和侧壁的滤水孔21流回河道。此外,如图1所示,收集箱5的侧壁具有出物口8,出物口8可为方形口,如图2所示,置物箱1具有进物口9,进物口9可为方形口,进物口9可靠近置物箱1的上部。收集箱5升起时出物口8与进物口9相对;推板4可升降的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上,且可沿出物口8朝向进物口9的方向滑移,以将收集箱5的垃圾推动至置物箱1内;升降机构6用于驱动推板4升降;驱动件7用于驱动推板4滑移。所以在收集箱5升降时,推板4可跟随收集箱5一起升降,当收集箱5升起至收集箱5的出物口8与置物箱1的进物口9相对时,驱动件7驱动推板4滑移,推板4沿出物口8朝向进物口9的方向滑移,从而推板4将收集箱5装载的漂浮垃圾从收集箱5推动至置物箱1内,从而漂浮垃圾会被收集在置物箱1内,此过程循环往复,从而河道的漂浮垃圾能够由收集箱5收集,然后通过置物箱1被存储,河道内的漂浮垃圾减少,故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能够减少河道的漂浮垃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关于推板4升降的具体设置,如图1或图2所示,第二支撑杆3可为方形杆,升降机构6还包括第二气缸62,第二气缸62的缸体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上,固定设置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第二气缸62的活塞杆与推板4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从而通过第二气缸62的伸缩,能够方便的驱动推板4升降,从而推板4能够跟随收集箱5同步升降。
关于推板4滑移的具体设置,如图2所示,驱动件7为第三气缸,第二支撑杆3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3,滑槽13可为方形槽,滑槽13内部具有滑块14,滑块14相应的为方形块,推板4和第二气缸62均与滑块14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螺栓连接等。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14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从而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在伸缩时带动滑块14沿滑槽13滑动,由于推板4和第二气缸62均与滑块14固定连接,所以滑块14滑动时推板4和第二气缸62也会相应的滑动。滑槽13和滑块14的设置,使推板4的运动更为顺畅和精准,从而推板4能够准确的将收集箱5内部的漂浮垃圾推动至置物箱1内部。
为了使收集箱5内部的漂浮垃圾不易通过出物口8掉出,如图1和图2所示,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还包括挡板15和扭簧16,挡板15可相对于出物口8打开或闭合,挡板15可一端通过转轴与具有出物口8的侧壁铰接,扭簧16套设在转轴上,扭簧16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挡板15和该侧壁连接,扭簧16用于提供挡板15闭合的力。由于扭簧16提供了挡板15闭合的力,所以收集箱5在收集漂浮垃圾时,收集箱5内部的漂浮垃圾不易通过出物口8掉出。优选的,进物口9的下端设有承载板17,承载板17可为方形板,承载板17与进物口9处的侧壁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挡板15用于打开时搭设在承载板17上。在承载板17的作用下,在挡板15打开漂浮垃圾由收集箱5被推板4推动至置物箱1时,挡板15所受的力一部分被承载板17所分担,从而挡板15所受力较小,挡板15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最后,如图1所示,置物箱1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8,多个万向轮18均具有刹车片19,万向轮18即为常见的万向轮18,无太多特殊要求,故在此不再赘述。万向轮18与置物箱1的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通过在置物箱1的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18,可方便的将置物箱1移动至河道的不同的位置收集漂浮垃圾。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通过万向轮18将置物箱1移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然后第一气缸61和第二气缸62运转,收集箱5和推板4一起降入河道,然后收集箱5升起,由于收集箱5顶端具有开口20,所以河道表面的漂浮垃圾会从开口20进入收集箱5内部,收集箱5的水会从收集箱5的滤孔流入河道内部,在收集箱5升降时,推板4会跟随收集箱5一起升降,当收集箱5升起至收集箱5的出物口8与置物箱1的进物口9相对时,第三气缸运转,从而推板4沿出物口8朝向进物口9的方向滑移,收集箱5的挡板15被推板4推开并搭设在承载板17上,然后推板4将收集箱5装载的漂浮垃圾从收集箱5推动至置物箱1内,从而漂浮垃圾会被收集在置物箱1内,此过程循环往复,从而河道的漂浮垃圾能够由收集箱5收集,然后通过置物箱1被存储,河道内的漂浮垃圾减少,故该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能够减少河道的漂浮垃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箱(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推板(4)、收集箱(5)、升降机构(6)和驱动件(7);
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置物箱(1)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5)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所述收集箱(5)的顶端具有开口(20),所述收集箱(5)的底部和侧壁均具有多个滤水孔(21);
所述收集箱(5)的侧壁具有出物口(8),所述置物箱(1)具有进物口(9),所述收集箱(5)升起时所述出物口(8)与所述进物口(9)相对;
所述推板(4)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3)上,且可沿出物口(8)朝向进物口(9)的方向滑移,以将收集箱(5)的垃圾推动至置物箱(1)内;
所述升降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箱(5)和推板(4)升降;所述驱动件(7)用于驱动所述推板(4)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1),所述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所述收集箱(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12),所述收集箱(5)具有四个拐角(10),四个拐角(10)两两相对,两个相对的拐角(10)为同一组,第一气缸(6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一组拐角(10)中的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一组拐角(10)中的另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气缸(61)的缸体均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上;
第一支撑杆(2)上设有导向孔(11),导向杆(12)穿过所述导向孔(11),所述导向杆(12)和导向孔(1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一个导向杆(12)与另一组拐角(10)中的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另一个导向杆(12)与另一组拐角(10)中的另一个拐角(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还包括第二气缸(62),所述第二气缸(62)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上,且活塞杆与所述推板(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7)为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支撑杆(3)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部具有滑块(14),所述推板(4)和第二气缸(62)均与所述滑块(14)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14)连接,以在伸缩时带动所述滑块(14)沿滑槽(13)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5)和扭簧(16),所述挡板(15)可相对于所述出物口(8)打开或闭合,所述扭簧(16)用于提供挡板(15)闭合的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物口(9)的下端设有承载板(17),所述挡板(15)用于打开时搭设在所述承载板(1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箱(1)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8),多个万向轮(18)均具有刹车片(19)。
CN201922305945.5U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Active CN211523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5945.5U CN211523157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5945.5U CN211523157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3157U true CN211523157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6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5945.5U Active CN211523157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3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163A (zh) * 2021-06-10 2021-08-13 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物智能化自动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163A (zh) * 2021-06-10 2021-08-13 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物智能化自动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4590U (zh) 一种翻斗投料预压式垃圾储存中转设备
CN107089350B (zh) 智能垃圾处理器
CN211523157U (zh) 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CN211725003U (zh) 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
CN213895448U (zh) 一种用于油漆桶回收的废液处理设备
CN206521743U (zh) 一种闸口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05616037U (zh) 地面式水平垃圾压缩机
CN208963832U (zh) 一种侧挂垃圾桶垃圾站
CN107738846B (zh) 升降式大容量垃圾存储装置
CN108824373B (zh) 一种治理河流污染净化水质用自动过滤垃圾的环保水坝
CN21446021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闸
CN113617087B (zh) 一种机械格栅
CN210102572U (zh) 一种废电池用环保回收装置
CN201694582U (zh) 家用分类垃圾桶
CN111332652B (zh) 一种下沉式垃圾回收及转运装置
CN211547648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阻塞拦污装置
CN109964831A (zh) 动物饲养装置
CN111298527A (zh) 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
CN213386046U (zh) 一种具有装卸功能的垃圾回收站
CN219079166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生活污水漂浮物去除装置
CN216072212U (zh)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CN22050383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
CN218833730U (zh) 一种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器
CN215715164U (zh) 一种湖面漂浮物自动吸纳装置
CN212742472U (zh) 一种环境保护河道清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