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3103U -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3103U
CN211523103U CN201922225767.5U CN201922225767U CN211523103U CN 211523103 U CN211523103 U CN 211523103U CN 201922225767 U CN201922225767 U CN 201922225767U CN 211523103 U CN211523103 U CN 211523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cological
side slope
slope
slop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57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晓红
林森
王文武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22257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3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3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3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主体为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和位于边坡内部的过滤集合层。所述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包括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和防渗透石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种有耐旱、耐涝、生长期快、根系发达且长的植物如百喜草、蟛蜞菊、三叶草、黄草木樨等。所述位于边坡内部的过滤集合层包括粗砂垫层与碎石层和纳滤膜层。所述生态护坡结构的边坡脚还包括积水沟。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或石砌护坡相比,此护坡生态效应更显著,具有净化水源,防止过多有机营养物质及色度进入河道内;同时,该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大大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属于城市河道护坡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河道边坡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保持水土、净化水体、防洪行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而传统的河道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硬质化护坡,主要注重于不同护坡形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较少考虑硬质化河道边坡防护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建立既满足河道行洪排涝稳定性,又有利于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平衡的边坡生态防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主体包括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和位于边坡内部的过滤集合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包括由边坡顶至边坡脚设置的多个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渗透石条;
所述的过滤集合层为多个,彼此之间相互平行,且层面均与水平面相平行;多个过滤集合层由上至下的设置在边坡内部;
所述的过滤集合层,数目与防渗透石条的数目相同,每一个防渗透石条的下沿与过滤集合层的顶部紧密相连,从而使边坡整体在立体上分成多个个空间部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过滤集合层,由上至下包括粗砂垫层、纳滤膜层和碎石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边坡表面,在边坡脚处设置有积水沟,且积水沟与位于边坡角处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的下沿紧密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积水沟,内部优选铺设有一个防渗透石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优选为3个,3个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2个防渗透石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过滤集合层优选为2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边坡,整体优选被防渗透石条、过滤集合层在立体上分成3个空间部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和缓释肥料混合均匀后形成的混合物料铺设在所述的边坡表面上,表层土铺设于混合物料的表面后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后再种植植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适量的)细料掺和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保水材料为有机质保水剂和/或无机保水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种植有耐旱、耐涝、生长期快、根系发达且长的植物,优选百喜草、蟛蜞菊、三叶草、黄草木樨等。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护坡结构,在设计生态护坡时,必须与生态过程相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化。要尽量减少能源、土地和水以及生物资源的使用,优先使用原材料,发挥原有河道护坡材料的作用,保证资源的再生性。同时,要考虑生态的边缘效应,保证维持生态系统运转的动植物种群与数量的有效性,并按照生态交换、自然和谐的要求进行各种动植物类型组成具有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河道护坡的设计最终是要实现岸坡稳定的目的,因此,在生态护坡的设计中,应该对影响岸坡稳定的水力参数与土工参数进行确定,从岸坡稳定性的要求出发,设计能够实现护坡的水力稳定的岸坡。要充分考虑生态需求,利用生态自身的利用,实现作为护坡所应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护坡结构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性能。由于草根的“锚固”作用,抗滑力增加,草生根后,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减少土中水分蒸发。防渗透石条与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与过滤集合滤层将边坡分成3个空间部分,分布进行涵养水源,更加提高了堤防边坡的稳定性。通过过滤集合层将边坡中水源进行初步净化,截留水中的部分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色度等,避免过多的进入河道以造成河水富营养化,同时为边坡表层的植物提供养分。通过这些达到水源净化与涵水固土的目的。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或石砌护坡相比,此护坡生态效应更显著,具有净化水源,防止过多有机营养物质及色度进入河道内;同时,该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大大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2、防渗透石条;3、粗砂垫层;4、纳滤膜层;5、碎石层;6、积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如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主体包括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和位于边坡内部的过滤集合层:
所述的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包括由边坡顶至边坡脚设置的多个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渗透石条2;
所述的过滤集合层,由上至下包括粗砂垫层3、纳滤膜层4和碎石层;
所述的过滤集合层为多个,彼此之间相互平行,且层面均与水平面相平行;多个过滤集合层由上至下的设置在边坡内部;
所述的过滤集合层,数目与防渗透石条的数目相同,每一个防渗透石条的下沿与过滤集合层的顶部紧密相连,从而使边坡整体在立体上分成多个个空间部分;
所述的边坡表面,在边坡脚处设置有积水沟6,且积水沟与位于边坡角处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的下沿紧密相连,积水沟的内部优选铺设有一个防渗透石条;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种植有耐旱、耐涝、生长期快、根系发达且长的植物,优选百喜草、蟛蜞菊、三叶草、黄草木樨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优选为3个,3个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2个防渗透石条;过滤集合层优选为2个;边坡整体优选被防渗透石条、过滤集合层在立体上分成3个空间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和缓释肥料混合均匀后形成的混合物料铺设在所述的边坡表面上,表层土铺设于混合物料的表面后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后再种植植物。所述的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适量的)细料掺和组成。所述的保水材料为有机质保水剂和/或无机保水剂。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好地抵抗雨水或河水的冲刷,上面的覆草提供缓冲性能。由于草根的“锚固”作用,抗滑力增加,草生根后,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大大减少了土中水分蒸发。防渗透石条与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与过滤集合层将边坡分成3个空间部分,分布进行涵养水源,更加提高了堤防边坡的稳定性。通过过滤集合层将边坡中水源进行初步净化,截留水中的部分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色度等,避免过多的进入河道造成河水富营养化,同时为边坡表层的植物提供养分。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主体包括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和位于边坡内部的过滤集合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覆盖于边坡表面的护坡面层,包括由边坡顶至边坡脚设置的多个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渗透石条(2);
所述的过滤集合层为多个,彼此之间相互平行,且层面均与水平面相平行;多个过滤集合层由上至下的设置在边坡内部;
所述的过滤集合层,数目与防渗透石条的数目相同,每一个防渗透石条的下沿与过滤集合层的顶部紧密相连,从而使边坡整体在立体上分成多个个空间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集合层,由上至下包括粗砂垫层(3)、纳滤膜层(4)和碎石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坡表面,在边坡脚处设置有积水沟(6),且积水沟与位于边坡角处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的下沿紧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水沟(6),内部铺设有一个防渗透石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为3个,3个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2个防渗透石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集合层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5和6任一项所述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坡,整体被防渗透石条、过滤集合层在立体上分成3个空间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层,种植有耐旱、耐涝、生长期快、根系发达且长的植物。
CN201922225767.5U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Active CN211523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5767.5U CN211523103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5767.5U CN211523103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3103U true CN211523103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5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5767.5U Active CN211523103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3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35696U (zh) 一种基于海绵生态体系水质净化的雨水花园系统
CN103588303B (zh) 三峡库区山坡地沟壑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谷坊阻控系统
CN105230323B (zh) 一种适用于砒砂岩小流域的抗蚀促生二元立体配置模式
CN102296567B (zh) 一种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
CN102011379A (zh)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农田排水的污染控制方法
CN105776736A (zh) 一种低山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
CN106702980B (zh) 防止沟壁土壤流失的农田生态排水沟渠构建方法
CN103086570A (zh) 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02966083A (zh) 一种用于控制农田排水中氮磷的生态沟渠修建方法
CN107419703B (zh) 一种植生型净水混凝土砌块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CN104790698A (zh) 灌区旱地漫流式排水调蓄净化湿地构建系统
CN106365320A (zh) 一种南方缓坡地稻田排水循环利用与氮磷梯级渗滤拦截去除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1919621A (zh) 基于寒地生境恢复的行道树树池结构及制作方法
CN203021406U (zh)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07905208B (zh) 一种加速石漠化区岩石风化的水土保持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1087080B (zh) 一种针对农田面源污染的高效除磷生态沟渠及其铺装方法
CN206337082U (zh) 缓坡地稻田排水循环利用与氮磷梯级渗滤拦截去除系统
CN203256709U (zh) 适用于旱地农田的高效生态拦截沟渠
JP2000328574A (ja) 緑化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及びコンクリート二次製品
CN111622189A (zh) 一种新型生态沟渠系统
CN211523103U (zh) 一种具有过滤净化与涵水固土作用的生态护坡结构
CN206070498U (zh) 一种处理初期雨水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CN206233192U (zh) 防堵型边坡截水沟
CN206143713U (zh) 一种不加筋的现浇生态混凝土挡墙/护坡结构
CN205348113U (zh)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