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4417U - 一种救生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4417U
CN211494417U CN201922395715.2U CN201922395715U CN211494417U CN 211494417 U CN211494417 U CN 211494417U CN 201922395715 U CN201922395715 U CN 201922395715U CN 211494417 U CN211494417 U CN 21149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tating shaft
firing pin
str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57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延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957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救生球,涉及水上救生器具领域。包括瓶体、分隔板、搅拌桨叶、撞针组件、绳扣、转轴和弹性气囊;弹性气囊设于瓶口上;分隔板上套接有弹性分隔膜,两组分隔板使瓶体内部分隔形成有左右仓室和中间工作仓,左右仓室内装有发泡成型材料;搅拌桨叶和撞针组件设于中间工作仓内,撞针组件与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触发连接;绳扣分别与撞针组件和弹性分隔膜连接;撞针组件设有撞针和压抵弹簧;转轴的上部与顶盖连接,下部与瓶体为可转动地卡接,转轴的底端顶抵撞针使压抵弹簧压缩;转轴转动与上壳体不卡接时,撞针向上运动顶撞转轴,使顶盖打开;撞针继续向上运动,带动绳扣和弹性分隔膜从分隔板上脱离,继续向上运动,触发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开启。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生球。
背景技术
通常的水上救生器材,大多为救生衣、救生圈、泡沫浮体,体积较大,一般只在游泳时使用,不便随身携带。现在市面上有可自动充气的手腕型救生设备,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和便携性,但因采用了高压瓶装液态气体作为气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外观形体也不够小巧美观,只能在游泳时佩戴,而且价格也较为昂贵,购买使用的人不多,无法起到对人群随时随地的保护作用。另有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气囊自动充气的各种技术,也因其都各有明显的缺陷,要么体积庞大外观简陋,要么气囊容易破裂,安全没有保障,要么含有毒有害物质不利健康环保,无法起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救生球,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快速膨胀,而且该救生球稳定牢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救生球,包括瓶体、分隔板、搅拌桨叶、撞针组件、绳扣、转轴和弹性气囊;
所述瓶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的顶盖、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弹性气囊设于顶盖和上壳体之间并套接于上壳体的瓶口上;
所述分隔板设有两组,分隔板为中间镂空的框架结构,分隔板上套接有弹性分隔膜,两组分隔板竖直设置在瓶体内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使瓶体内部分隔形成有左仓室、右仓室和中间工作仓;所述左仓室和右仓室内装有发泡成型材料;
所述搅拌桨叶和撞针组件设于中间工作仓内,撞针组件与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触发连接;绳扣的一端与撞针组件连接,绳扣的另一端与弹性分隔膜压紧连接;
所述撞针组件从上到下设有撞针和压抵弹簧;所述转轴的上部与顶盖连接,转轴的下部与上壳体为可转动地卡接,且转轴的底端顶抵撞针并使压抵弹簧压缩;
其中,转轴转动与上壳体不卡接时,撞针在压抵弹簧的恢复力下向上运动顶撞转轴,从而使顶盖打开;撞针继续向上运动,带动绳扣和弹性分隔膜从分隔板上脱离;撞针继续向上运动,触发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开启以使搅拌桨叶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拨板和推钮组件;
所述启动拨板横向依次设有转轴连接槽、卡板槽、抵挡部、推钮槽,所述抵挡部设有安装通道以使卡板槽和推钮槽连通;
所述推钮组件包括启动推钮、复位弹簧和限位卡板;所述启动推钮包括横向设置的推动部和安装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于推动部内,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槽内,所述限位卡板相对复位弹簧固定于安装槽的一端口内;
所述推钮组件安装于启动拨板内,推动部和复位弹簧位于推钮槽侧且具有可推动的空间,安装槽整体贯穿卡板槽、安装通道、推钮槽,所述限位卡板位于卡板槽内且具有可移动的空间;启动拨板通过转轴连接槽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顶盖设有转轴连接孔,所述转轴连接孔处的外周设有转动平台,转动平台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卡板的底部设有与限位槽适配的止位部;
其中,所述启动推钮不受外力时,止位部卡接在限位槽内,当向前按压启动推钮时,止位部脱离限位槽,并顺势推动启动推钮使得转轴转动;所述复位弹簧呈问号形状设置,该复位弹簧的直线部设于推动部内,复位弹簧的的钩部位于安装槽内。
所述转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连接部、密封压盘和卡扣;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顶盖的转轴连接孔;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外周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转轴通孔,所述密封压盘压抵转轴通孔的上表面,转轴通孔的内壁设有与卡扣适配的过槽以及向转轴通孔中心凸出的限位部;其中,当卡扣的上表面顶抵限位部的下表面,转轴与上壳体卡接;当转轴转动时,卡扣脱离限位部并在压抵弹簧的作用下从过槽内脱离;所述密封压盘的下表面紧贴设有密封件。
所述顶盖的外周设有弧形弹簧扣,所述弧形弹簧扣的两端为弧形件,弧形弹簧扣的中部为∧型的弹簧扣;顶盖的外周设有供弧形件置入的弧形槽,弧形槽之间设有供弹簧扣伸出的孔位;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外周设有弹簧卡槽,当顶盖与上壳体组装时,弹簧扣插接于弹簧卡槽内;所述顶盖的底面设有紧固下压环,所述紧固下压环压抵上壳体的瓶口外周;所述顶盖瓶口处环绕有顶盖细绳,所述顶盖细绳的一端连接在转轴上,顶盖细绳的另一端连接上壳体的瓶口;所述顶盖设有便携挂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密封装接于上壳体的瓶口内;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具有一高度,所述瓶口与内盖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气囊仓室,所述弹性气囊收纳于气囊仓室内;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底部内边缘设有向瓶口中心延伸的内盖垫圈,所述内盖包括轴向设置的上盖体和下塞体,所述下塞体的直径等于内盖垫圈的内直径,所述上盖体的直径等于内盖垫圈的外直径,以使下塞体紧密塞设于内盖垫圈内,上盖体紧密盖设于内盖垫圈上。
所述内盖的底部设有两组隔板槽,所述两组分隔板的顶部卡接于隔板槽内;优选地,还包括细绳仓和位于细绳仓内的内盖细绳,所述细绳仓设于分隔板的内侧顶端,所述内盖的底部设有绳孔,所述内盖细绳连接绳孔和细绳仓;所述细绳仓包括细绳仓室、细横梁、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于细绳仓的底部,所述搅拌叶片的顶端设有固定旋转轴,固定旋转轴插接于固定孔内,所述细横梁位于细绳仓室内,所述内盖细绳系于细横梁上;所述细绳仓的底部向两侧延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顶抵分隔板的内侧壁;所述两组分隔板的顶部内侧向下延伸分别设有两组细绳仓定位柱,所述细绳仓卡接于细绳仓定位柱所形成的矩形空间内。
所述撞针组件还包括压抵盘和柱脚,所述压抵盘位于柱脚和撞针之间;所述压抵弹簧套设于柱脚上,所述上壳体的下部设有弹簧座,压抵弹簧的一端顶抵压抵盘,压抵弹簧的另一端装接于弹簧座内;所述压抵盘的侧面设有开关触发部,所述开关触发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深度从下至上逐渐加深的斜槽、或所述滑槽为宽度从上至下渐缩的沟槽,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位于滑槽内;当压抵弹簧为放松状态时,开关触发部的前端伸出于上壳体的瓶口处;优选地,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紧贴设于压抵盘的上表面;还包括U型定位件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椭圆形导向孔;所述转轴通孔的下方设有固定座,所述U型定位件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座的槽体内,U型定位件的另一端插接在固定座内,所述导向件设于固定座内,所述撞针的端部贯穿导向孔。
所述绳扣包括隔膜细绳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隔膜细绳的两端,所述隔膜细绳的中央连接撞针组件,隔膜细绳的端部压紧于分隔板和弹性分隔膜之间,定位部位于左仓室和右仓室内;所述定位部呈球体状;所述绳扣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隔膜细绳的中央,隔膜细绳通过连接部连接撞针组件;所述连接部包括卡块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卡块的底部和隔膜细绳的中央,所述撞针组件与绳扣的连接处设有双钩结构,所述双钩结构包括向上弯折的两个钩体,两个钩体之间形成有槽体,所述卡块与钩体配合卡接,所述过渡段位于槽体内;所述弹性分隔膜包括弹性紧固环和弹性囊膜,所述弹性紧固环设于弹性囊膜的外周并压紧隔膜细绳。
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用于套接弹性分隔膜的侧槽;所述侧槽的槽体深度沿远离绳扣的位置渐进加深,其中,靠近绳扣位置的侧槽的槽体边缘向外略凸出;所述分隔板上朝向左仓室和右仓室的一侧设有绳扣定位柱,所述绳扣定位柱位于绳扣受力脱离方向的一侧;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沿着分隔板的周边设有插槽,所述分隔板插接于插槽内。
所述搅拌桨叶包括搅拌叶片及固定设于搅拌叶片上的电机、电源、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分别连接电机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插接于下壳体的底部;所述下壳体或分隔板的底部设有搅拌桨叶底座,所述搅拌桨叶底座上设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插接于电机轴孔内;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下部容置槽和上部固定槽,所述电机固定设于下部容置槽内,所述电源固定设于上部固定槽内,所述电源开关设于搅拌叶片的侧面,所述电源开关为按压式或推动式开关;所述电机为微型电机,所述电源包括纽扣电池、微型干电池、可充电铝电池;所述发泡成型材料采用聚氨酯原液。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撞针组件的作用:第一是通过撞击将顶盖顶开;第二是通过下方的双钩结构拉动绳扣,开启弹性分隔膜;第三是通过开关触发部的滑槽开启搅拌叶片的电源开关;第四是通过开关触发部的撞击松动内盖;第五是密封作用,在救生球启动后,通过压抵盘和密封垫片可以在压抵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转轴通孔密封,防止跑液漏气。
2、所述推动部上设有复位弹簧,如此,可以防止误触,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按压到推动部,复位弹簧可以使推钮组件复位;所述限位卡板的底部设有止位部,顶盖上设有限位槽,如此,在没有按压推钮组件的情况下,限位卡板可固定于限位槽内,启动拨板无法被拨动,从而防止误触;本实施例设有启动拨板,使用者以拇指推动推钮组件上的推动部,使限位卡板脱离限位槽,拇指继续惯性用力,将启动拨板推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开启顶盖。
3、在不启用救生球时,旋紧转轴将顶盖和瓶体紧固,防止顶盖脱落;当需要紧急启用救生球时,简单旋转转轴,即可迅速将顶盖和瓶体松开,并释放瓶内压抵弹簧的弹力,启动救生球;同时转轴上有密封压盘,密封压盘配有密封件比如硅胶垫圈,可以在未启动救生球的情况下,利用转轴的旋转紧固,保持瓶体内的密封,防止瓶内进水和漏气。
4、顶盖和转轴卡接锁紧的情况下,弧形弹簧扣和弹簧卡槽处于平行状态,弹簧扣可以将上壳体和顶盖紧紧卡住,使顶盖不会从上壳体松脱,当转轴旋动开启、顶盖的一边先顶开的时候,弧形弹簧扣因为和卡槽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平行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很容易从弹簧卡槽内脱离,因此可以迅速打开顶盖。
5、弹性分隔膜将瓶体内部的空间分隔为左仓室、中间工作仓和右仓室三个密封仓室,弹性分隔膜以弹性紧固环将弹性囊膜绑束在分隔板的侧槽,并辅以密封油脂,能够起到很好密封的作用;由于绳扣上的隔膜细绳被弹性分隔膜的弹性紧固环绑扎于弹性分隔膜和分隔板的中间,启动时,撞针运动拉动绳扣,定位部在通过弹性紧固环时,将弹性紧固环从侧槽内轻松拉脱,弹力即可让弹性分隔膜迅速地从分隔板处整体脱离,让左仓室和右仓室内的聚氨酯原液迅速混合。
6、左仓室、右仓室和中间工作仓共同使用一个内盖,内盖密封紧闭,弹性气囊的口与上壳体的瓶口紧紧密封相连,弹性气囊平时存放于气囊仓室内,当救生球启动时,顶盖和内盖打开,聚氨酯发泡将内盖顶出,从而打开瓶口通道;聚氨酯泡沫即可流入弹性气囊发泡成球形浮体;内盖系有强韧细绳,细绳一端固定系在瓶体内的细绳仓上,救生球启动后,可以保证瓶体和发泡体不会断裂分离,此外,在装置不启动时,弹性气囊可以缩到很小体积存放,节省空间。
7、所述搅拌桨叶将电机、电源和电源开关集中组装在搅拌叶片上,形成一体式的搅拌桨叶,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顶盖、上壳体、下壳体和骨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搅拌桨叶、撞针组件、下壳体和细绳仓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撞针组件、绳扣和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转轴与上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内盖、启动装置、转轴、撞针组件、搅拌桨叶和分隔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U型定位件和上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分隔板、细绳仓、撞针组件和绳扣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启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启动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启动拨板和推钮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推钮组件和顶盖的限位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启动装置和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17为搅拌桨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转轴10,卡扣101,密封压盘102,密封件103,固定连接部104,顶盖11,转轴连接孔111,弧形弹簧扣112,定位扣113,便携挂孔114,紧固下压环115,限位槽116,上壳体12,弹簧座121,固定座122,转轴通孔123,限位部124,过槽125,弹簧卡槽126,内盖垫圈127,定位卡槽128,下壳体13,搅拌桨叶底座131,内盖14,上盖体141,下塞体142,细绳仓15,左仓室16,中间工作仓17,右仓室18,气囊仓室19,弹性气囊2,U型定位件31,导向件32,撞针组件4,撞针41,密封垫片42,压抵盘43,开关触发部44,双钩结构45,压抵弹簧46,柱脚47,绳扣5,卡块51,过渡段52,隔膜细绳53,定位部54,启动装置6,启动拨板61,推钮组件62,推钮槽611,抵挡部612,卡板槽613,转轴连接槽614,启动推钮621,复位弹簧622,限位卡板623,推动部6211,安装槽6212,止位部6231,分隔板7,细绳仓定位柱71,侧槽72,绳扣定位柱73,弹性分隔膜8,搅拌桨叶9,搅拌叶片91,电源92,电机93,电源开关94,下部容置槽911,上部固定槽912,开关槽913,固定旋转轴9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瓶体、分隔板7、搅拌桨叶9、撞针组件4、绳扣5、转轴10、弹性气囊2、内盖14、启动装置6;
所述瓶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的顶盖11、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
所述内盖14密封装接于上壳体12的瓶口内;所述上壳体12的瓶口具有一高度,所述瓶口与内盖14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气囊仓室19,所述弹性气囊2套接于上壳体12的瓶口上并收纳于气囊仓室19内;
所述分隔板7设有两组,分隔板7为中间镂空的框架结构,分隔板7上套接有弹性分隔膜8,两组分隔板7竖直设置在瓶体内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使瓶体内部分隔形成有左仓室16、右仓室18和中间工作仓17;所述左仓室16和右仓室18内装有发泡成型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成型材料采用聚氨酯原液;
所述搅拌桨叶9和撞针组件4设于中间工作仓17内,撞针组件4与搅拌桨叶9的电源开关94触发连接;绳扣5的一端与撞针组件4连接,绳扣5的另一端与弹性分隔膜8压紧连接;
所述撞针组件4从上到下设有撞针41和压抵弹簧46;所述转轴10的上部与顶盖11连接,转轴10的下部与上壳体12为可转动地卡接,且转轴10的底端顶抵撞针41并使压抵弹簧46压缩;
其中,转轴10转动与上壳体12不卡接时,撞针41在压抵弹簧46的恢复力下向上运动顶撞转轴10,从而使顶盖11打开;撞针41继续向上运动,带动绳扣5和弹性分隔膜8从分隔板7上脱离;撞针41继续向上运动,触发搅拌桨叶9的电源开关94开启以使搅拌桨叶9工作。
如图12~16所示,所述启动装置6与转轴10连接,以启动转轴10转动;具体地,所述启动装置6包括启动拨板61和推钮组件62;
所述启动拨板61横向依次设有转轴连接槽614、卡板槽613、抵挡部612、推钮槽611,所述抵挡部612设有安装通道以使卡板槽613和推钮槽611连通;
所述推钮组件62包括启动推钮621、复位弹簧622和限位卡板623;所述启动推钮621包括横向设置的推动部6211和安装槽6212,所述复位弹簧622呈问号形状设置,该复位弹簧622的直线部设于推动部6211内,复位弹簧622的的钩部位于安装槽6212内,所述限位卡板623相对复位弹簧622固定于安装槽6212的一端口内;
所述推钮组件62安装于启动拨板61内,推动部6211和复位弹簧622位于推钮槽611侧且具有可推动的空间,安装槽6212整体贯穿卡板槽613、安装通道、推钮槽611,所述限位卡板623位于卡板槽613内且具有可移动的空间;启动拨板61通过转轴连接槽614与转轴10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连接孔111处的外周设有转动平台,转动平台上设有限位槽116;所述限位卡板623的底部设有与限位槽116适配的止位部6231;
其中,所述启动推钮621不受外力时,止位部6231卡接在限位槽116内,当向前按压启动推钮621时,止位部6231脱离限位槽116,并顺势推动启动推钮621使得转轴10转动;
所述推动部6211上安装有复位弹簧622,如此,可以防止误触,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按压到推动部6211,复位弹簧622可以使推钮组件62复位;所述限位卡板623的底部设有止位部6231,顶盖11上设有限位槽116,如此,在没有按压推钮组件62的情况下,限位卡板623可固定于限位槽116内,启动拨板61无法被拨动,从而防止误触;本实施例设有启动拨板61,使用者以拇指推动推钮组件62上的推动部6211,使限位卡板623脱离限位槽116,拇指继续惯性用力,将启动拨板61推动,带动转轴10转动,从而开启顶盖11。
如图1、图5和图7~8所示,所述转轴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连接部104、密封压盘102和卡扣101;所述顶盖11设有转轴连接孔111,所述固定连接部104穿过转轴连接孔111;所述上壳体12的瓶口外周设有供转轴10穿过的转轴通孔123,所述密封压盘102压抵转轴通孔123的上表面,转轴通孔123的内壁设有与卡扣101适配的过槽125以及向转轴通孔123中心凸出的限位部124;其中,当卡扣101的上表面顶抵限位部124的下表面,转轴10与上壳体12卡接;当转轴10转动时,卡扣101脱离限位部124并在压抵弹簧46的作用下从过槽125内脱离;所述密封压盘102的下表面紧贴设有密封件103;
在不启用救生球时,旋紧转轴10将顶盖11和瓶体紧固,防止顶盖11脱落;当需要紧急启用救生球时,简单旋转转轴10,即可迅速将顶盖11和瓶体松开,并释放瓶内压抵弹簧46的弹力,启动救生球;同时转轴10上有密封压盘102,密封压盘102配有密封件103比如硅胶垫圈,可以在未启动救生球的情况下,利用转轴10的旋转紧固,保持瓶体内的密封,防止瓶内进水和漏气。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顶盖11的外周设有弧形弹簧扣112,所述弧形弹簧扣112的两端为弧形件,弧形弹簧扣112的中部为∧型的弹簧扣;顶盖11的外周设有供弧形件置入的弧形槽,弧形槽之间设有供弹簧扣伸出的孔位;所述上壳体12的瓶口外周设有弹簧卡槽126,当顶盖11与上壳体12组装时,弹簧扣插接于弹簧卡槽126内;
当顶盖11和转轴10卡接锁紧的情况下,弧形弹簧扣112和弹簧卡槽126处于平行状态,弹簧扣可以将上壳体12和顶盖11紧紧卡住,使顶盖11不会从上壳体12松脱,当转轴10旋动开启、顶盖11的一边先顶开的时候,弧形弹簧扣112因为和弹簧卡槽126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平行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很容易从弹簧卡槽126内脱离,因此可以迅速打开顶盖11;
所述顶盖11的底面设有紧固下压环115,所述紧固下压环115压抵上壳体12的瓶口外周;所述顶盖11瓶口处环绕有顶盖细绳,所述顶盖细绳的一端连接在转轴10上,顶盖细绳的另一端连接上壳体12的瓶口;
所述顶盖11的外周还设有定位扣113,相对应地,上壳体12的瓶口外周设有与定位扣113适配的定位卡槽128,通过定位扣113插接在定位卡槽128内,可使顶盖11与上壳体12定位组装;所述顶盖11还设有便携挂孔114。
所述上壳体12的瓶口底部内边缘设有向瓶口中心延伸的内盖垫圈127,所述内盖14包括轴向设置的上盖体141和下塞体142,所述下塞体142的直径等于内盖垫圈127的内直径,所述上盖体141的直径等于内盖垫圈127的外直径,以使下塞体142紧密塞设于内盖垫圈127内,上盖体141紧密盖设于内盖垫圈127上;所述内盖14的底部设有两组隔板槽,所述两组分隔板7的顶部卡接于隔板槽内。
具体地,如图1~2、图6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细绳仓15和位于细绳仓15内的内盖细绳,所述细绳仓15设于分隔板7的内侧顶端,所述内盖14的底部设有绳孔,所述内盖细绳连接绳孔和细绳仓15;所述细绳仓15包括细绳仓室、细横梁、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于细绳仓15的底部,所述搅拌叶片91的顶端设有固定旋转轴914,固定旋转轴914插接于固定孔内,所述细横梁位于细绳仓室内,所述内盖细绳系于细横梁上;所述细绳仓15的底部向两侧延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顶抵分隔板7的内侧壁;所述两组分隔板7的顶部内侧向下延伸分别设有两组细绳仓定位柱71,所述细绳仓15卡接于细绳仓定位柱71所形成的矩形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左仓室16、右仓室18和中间工作仓17共同使用一个内盖14,内盖14密封紧闭,弹性气囊2的口与上壳体12的瓶口紧紧密封相连,弹性气囊2平时存放于气囊仓室19内,当救生球启动时,顶盖11和内盖14打开,聚氨酯发泡将内盖14顶出,从而打开瓶口通道;聚氨酯泡沫即可流入弹性气囊2发泡成球形浮体;内盖14系有强韧的内盖细绳,内盖细绳的一端固定系在瓶体内的细绳仓15上,救生球启动后,可以保证瓶体和发泡体不会断裂分离,此外,在装置不启动时,弹性气囊2可以缩到很小体积存放,节省空间。
如图1~2、图6~7和图10所示,所述撞针组件4包括撞针41、压抵盘43、柱脚47、密封垫片42,所述压抵盘43位于柱脚47和撞针41之间;所述密封垫片42紧贴设于压抵盘43的上表面;所述压抵弹簧46套设于柱脚47上,所述上壳体12的下部设有弹簧座121,压抵弹簧46的一端顶抵压抵盘43,压抵弹簧46的另一端装接于弹簧座121内;所述压抵盘43的侧面设有开关触发部44,所述开关触发部44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深度从下至上逐渐加深的斜槽,搅拌桨叶9的电源开关94位于滑槽内;当压抵弹簧46为放松状态时,开关触发部44的前端伸出于上壳体12的瓶口处以顶抵打开内盖14;
本实施例还包括U型定位件31和导向件32,所述导向件32设有椭圆形导向孔;所述转轴通孔123的下方设有固定座122,所述U型定位件31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座121的槽体内,U型定位件31的另一端插接在固定座122内,所述导向件32设于固定座122内,所述撞针41的端部贯穿导向孔,如此,可进步保证撞针41的运动方向,使撞针组件4不会单偏,保持在中间位置运动,从而确保绳扣5将弹性囊膜顺利拉出。
如图1、图7和图11所示,所述绳扣5包括隔膜细绳53、定位部54、连接部,所述定位部54位于隔膜细绳53的两端,所述隔膜细绳53的中央连接撞针组件4,隔膜细绳53的端部压紧于分隔板7和弹性分隔膜8之间,定位部54位于左仓室和右仓室内;所述定位部54呈球体状;所述连接部位于隔膜细绳53的中央,隔膜细绳53通过连接部连接撞针组件4;所述连接部包括卡块51和过渡段52,所述过渡段52连接卡块51的底部和隔膜细绳53的中央,所述撞针组件4与绳扣5的连接处设有双钩结构45,所述双钩结构45包括向上弯折的两个钩体,两个钩体之间形成有槽体,所述卡块51与钩体配合卡接,所述过渡段52位于槽体内;通过双钩结构45,可使绳扣5的隔膜细绳53拉力均匀,不会单偏,保证左右两个绳扣5能同时被拉出。
如图1和图11所示,所述分隔板7为中间镂空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上设有用于套接弹性分隔膜8的侧槽72;所述侧槽72的槽体深度沿远离绳扣5的位置渐进加深,其中,靠近绳扣5位置的侧槽72的槽体边缘向外略凸出;所述分隔板7上朝向左仓室16和右仓室18的一侧设有绳扣定位柱73,所述绳扣定位柱73位于绳扣5受力脱离方向的一侧;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沿着分隔板7的周边设有插槽,所述分隔板7插接于插槽内。
如图1和图11所示,所述弹性分隔膜8包括弹性紧固环和弹性囊膜,所述弹性紧固环设于弹性囊膜的外周并压紧隔膜细绳53;弹性分隔膜8将瓶体内部的空间分隔为左仓室16、中间工作仓17和右仓室18三个密封仓室,弹性分隔膜8以弹性紧固环将弹性囊膜绑束在分隔板7的侧槽72,并辅以密封油脂,能够起到很好密封的作用;由于绳扣5上的隔膜细绳53被弹性分隔膜8的弹性紧固环绑扎于弹性分隔膜8和分隔板7的中间,启动时,撞针41运动拉动绳扣5,定位部54在通过弹性紧固环时,将弹性紧固环从侧槽72内轻松拉脱,弹力即可让弹性分隔膜8迅速地从分隔板7处整体脱离,让左仓室16和右仓室18内的聚氨酯原液迅速混合。
如图17所示,所述搅拌桨叶9包括搅拌叶片91及固定设于搅拌叶片91上的电机93、电源92、电源开关94,所述电源92分别连接电机93和电源开关94;所述下壳体13的底部设有搅拌桨叶底座131,所述搅拌桨叶底座131上设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93的电机轴插接于电机轴孔内;
所述搅拌叶片91的下部设有中空贯通搅拌叶片本体的下部容置槽911,搅拌叶片91的上部设有中空贯通搅拌叶片本体的上部固定槽912;所述电机93固定设于下部容置槽911的中央,以使电机93的转动轴心位于搅拌叶片9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电源92固定设于上部固定槽912的中央;所述搅拌叶片91的上部侧面设有开关槽913,所述电源开关94固定于开关槽913内;所述电源开关94为推动式开关,通过撞针组件4的开关触发部44进行推动开启;所述电机93为微型电机;所述电源92采用纽扣电池;所述电机93、电源92和电源开关94分别与搅拌叶片91粘结固定;搅拌桨叶9一体式组合,可节省空间。
所述撞针组件4的作用:第一是通过撞击将顶盖11顶开;第二是通过下方的双钩结构45拉动绳扣5,开启弹性分隔膜8;第三是通过开关触发部44的滑槽开启搅拌叶片91的电源开关94;第四是通过开关触发部44的撞击松动内盖14;第五是密封作用,在救生球启动后,通过压抵盘43和密封垫片42可以在压抵弹簧46的弹力作用下将转轴通孔123密封,防止跑液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者单手握住救生球,拇指按压启动装置6的启动推钮621,复位弹簧622被压缩,限位卡板623从限位槽116滑开,使用者惯性加力,启动拨板61被拨动,带动转轴10转动,将转轴10的卡扣101旋转到开启位置,撞针组件4的压抵弹簧46弹力被释放,撞针41向上顶开顶盖11的一侧,另一侧由于两个弧形弹簧扣112与弹簧卡槽126的相对位置改变而从弹簧卡槽126脱离,使顶盖11整个脱离瓶口;顶盖11和瓶体之间有50公分左右强韧顶盖细绳连接,救生球不启动时,顶盖细绳绕在瓶口周围,一端连接瓶口,一端系在顶盖11的转轴10上;顶盖11上有便携挂孔114,使用者可以将其与钥匙扣、包包等随身物品挂在一起,当顶盖11和瓶口脱离后仍然有顶盖细绳相连,可以保证启动后的救生球不会远离使用者身旁;随着撞针41向前方运动,下方的双钩结构45将绳扣5拉出,带动弹性紧固环从分隔板7的侧槽72脱开,弹性紧固环和弹性囊膜因弹力而收缩,从而开启左仓室16和右仓室18,使得左仓室16和右仓室18内的两种聚氨酯原液得以混合。同时,撞针41在压抵弹簧46的弹力下继续运动,开关触发部44上的滑槽将搅拌桨叶9的电源开关94以推动或者按压的方式开启,搅拌叶片91转动。开关触发部44继续向前运动到末端处,撞击紧闭的内盖14,将其撞松到脱开的状态,以便聚氨酯泡沫顺利从瓶口流出。两种聚氨酯发泡原液在搅拌桨叶9的搅拌混合下发泡,瞬间膨胀,将已经松脱的内盖14顶出瓶口并进入与瓶口连接的弹性气囊2内,聚氨酯原液持续发泡反应,泡体不断进入弹性气囊2内,将弹性气囊2撑开,并迅速固化成为球状。内盖14上系有强韧内盖细绳,内盖细绳另一头系于瓶体内的细绳仓15上,随着内盖14被泡沫推入发泡球体内,将瓶体和发泡球体连接起来,可以防止固态球状泡体与使用者手握的瓶体断开。使用者以手紧握瓶体,即可将身体浮于水面上自救。

Claims (10)

1.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分隔板、搅拌桨叶、撞针组件、绳扣、转轴和弹性气囊;
所述瓶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的顶盖、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弹性气囊设于顶盖和上壳体之间并套接于上壳体的瓶口上;
所述分隔板设有两组,分隔板为中间镂空的框架结构,分隔板上套接有弹性分隔膜,两组分隔板竖直设置在瓶体内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使瓶体内部分隔形成有左仓室、右仓室和中间工作仓;所述左仓室和右仓室内装有发泡成型材料;
所述搅拌桨叶和撞针组件设于中间工作仓内,撞针组件与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触发连接;绳扣的一端与撞针组件连接,绳扣的另一端与弹性分隔膜压紧连接;
所述撞针组件从上到下设有撞针和压抵弹簧;所述转轴的上部与顶盖连接,转轴的下部与上壳体为可转动地卡接,且转轴的底端顶抵撞针并使压抵弹簧压缩;
其中,转轴转动与上壳体不卡接时,撞针在压抵弹簧的恢复力下向上运动顶撞转轴,从而使顶盖打开;撞针继续向上运动,带动绳扣和弹性分隔膜从分隔板上脱离;撞针继续向上运动,触发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开启以使搅拌桨叶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拨板和推钮组件;
所述启动拨板横向依次设有转轴连接槽、卡板槽、抵挡部、推钮槽,所述抵挡部设有安装通道以使卡板槽和推钮槽连通;
所述推钮组件包括启动推钮、复位弹簧和限位卡板;所述启动推钮包括横向设置的推动部和安装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于推动部内,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槽内,所述限位卡板相对复位弹簧固定于安装槽的一端口内;
所述推钮组件安装于启动拨板内,推动部和复位弹簧位于推钮槽侧且具有可推动的空间,安装槽整体贯穿卡板槽、安装通道、推钮槽,所述限位卡板位于卡板槽内且具有可移动的空间;启动拨板通过转轴连接槽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顶盖设有转轴连接孔,所述转轴连接孔处的外周设有转动平台,转动平台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卡板的底部设有与限位槽适配的止位部;
其中,所述启动推钮不受外力时,止位部卡接在限位槽内,当向前按压启动推钮时,止位部脱离限位槽,并顺势推动启动推钮使得转轴转动;所述复位弹簧呈问号形状设置,该复位弹簧的直线部设于推动部内,复位弹簧的钩部位于安装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连接部、密封压盘和卡扣;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顶盖的转轴连接孔;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外周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转轴通孔,所述密封压盘压抵转轴通孔的上表面,转轴通孔的内壁设有与卡扣适配的过槽以及向转轴通孔中心凸出的限位部;其中,当卡扣的上表面顶抵限位部的下表面,转轴与上壳体卡接;当转轴转动时,卡扣脱离限位部并在压抵弹簧的作用下从过槽内脱离;所述密封压盘的下表面紧贴设有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外周设有弧形弹簧扣,所述弧形弹簧扣的两端为弧形件,弧形弹簧扣的中部为∧型的弹簧扣;顶盖的外周设有供弧形件置入的弧形槽,弧形槽之间设有供弹簧扣伸出的孔位;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外周设有弹簧卡槽,当顶盖与上壳体组装时,弹簧扣插接于弹簧卡槽内;所述顶盖的底面设有紧固下压环,所述紧固下压环压抵上壳体的瓶口外周;所述顶盖瓶口处环绕有顶盖细绳,所述顶盖细绳的一端连接在转轴上,顶盖细绳的另一端连接上壳体的瓶口;所述顶盖设有便携挂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密封装接于上壳体的瓶口内;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具有一高度,所述瓶口与内盖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气囊仓室,所述弹性气囊收纳于气囊仓室内;所述上壳体的瓶口底部内边缘设有向瓶口中心延伸的内盖垫圈,所述内盖包括轴向设置的上盖体和下塞体,所述下塞体的直径等于内盖垫圈的内直径,所述上盖体的直径等于内盖垫圈的外直径,以使下塞体紧密塞设于内盖垫圈内,上盖体紧密盖设于内盖垫圈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底部设有两组隔板槽,所述两组分隔板的顶部卡接于隔板槽内;还包括细绳仓和位于细绳仓内的内盖细绳,所述细绳仓设于分隔板的内侧顶端,所述内盖的底部设有绳孔,所述内盖细绳连接绳孔和细绳仓;所述细绳仓包括细绳仓室、细横梁、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于细绳仓的底部,所述搅拌桨叶的顶端设有固定旋转轴,固定旋转轴插接于固定孔内,所述细横梁位于细绳仓室内,所述内盖细绳系于细横梁上;所述细绳仓的底部向两侧延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顶抵分隔板的内侧壁;所述两组分隔板的顶部内侧向下延伸分别设有两组细绳仓定位柱,所述细绳仓卡接于细绳仓定位柱所形成的矩形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针组件还包括压抵盘和柱脚,所述压抵盘位于柱脚和撞针之间;所述压抵弹簧套设于柱脚上,所述上壳体的下部设有弹簧座,压抵弹簧的一端顶抵压抵盘,压抵弹簧的另一端装接于弹簧座内;所述压抵盘的侧面设有开关触发部,所述开关触发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深度从下至上逐渐加深的斜槽、或所述滑槽为宽度从上至下渐缩的沟槽,搅拌桨叶的电源开关位于滑槽内;当压抵弹簧为放松状态时,开关触发部的前端伸出于上壳体的瓶口处;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紧贴设于压抵盘的上表面;还包括U型定位件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椭圆形导向孔;所述上壳体与转轴连接的通孔下方设有固定座,所述U型定位件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座的槽体内,U型定位件的另一端插接在固定座内,所述导向件设于固定座内,所述撞针的端部贯穿导向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扣包括隔膜细绳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隔膜细绳的两端,所述隔膜细绳的中央连接撞针组件,隔膜细绳的端部压紧于分隔板和弹性分隔膜之间,定位部位于左仓室和右仓室内;所述定位部呈球体状;所述绳扣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隔膜细绳的中央,隔膜细绳通过连接部连接撞针组件;所述连接部包括卡块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卡块的底部和隔膜细绳的中央,所述撞针组件与绳扣的连接处设有双钩结构,所述双钩结构包括向上弯折的两个钩体,两个钩体之间形成有槽体,所述卡块与钩体配合卡接,所述过渡段位于槽体内;所述弹性分隔膜包括弹性紧固环和弹性囊膜,所述弹性紧固环设于弹性囊膜的外周并压紧隔膜细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用于套接弹性分隔膜的侧槽;所述侧槽的槽体深度沿远离绳扣的位置渐进加深,其中,靠近绳扣位置的侧槽的槽体边缘向外略凸出;所述分隔板上朝向左仓室和右仓室的一侧设有绳扣定位柱,所述绳扣定位柱位于绳扣受力脱离方向的一侧;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沿着分隔板的周边设有插槽,所述分隔板插接于插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包括搅拌叶片及固定设于搅拌叶片上的电机、电源、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分别连接电机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插接于下壳体的底部;所述下壳体或分隔板的底部设有搅拌桨叶底座,所述搅拌桨叶底座上设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插接于电机轴孔内;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下部容置槽和上部固定槽,所述电机固定设于下部容置槽内,所述电源固定设于上部固定槽内,所述电源开关设于搅拌叶片的侧面,所述电源开关为按压式或推动式开关;所述电机为微型电机,所述电源包括纽扣电池、微型干电池、可充电铝电池;所述发泡成型材料采用聚氨酯原液。
CN201922395715.2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救生球 Active CN21149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5715.2U CN211494417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救生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5715.2U CN211494417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救生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4417U true CN211494417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20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5715.2U Active CN211494417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救生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4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428728T3 (es) Dispositivo de flotación que comprende un dispositivo de iluminación
US4785972A (en) Pressure generating system for a disposable container
US4551106A (en) Life preserving equipment
EP2660187A1 (en) A beverage dispenser with a gas generator
CA1099684A (en) Emergency lighting device
PT1651558E (pt) Ensamblagem de um dispensador e um recipiente de bebida provido com um reservatório com um meio à pressão
CN110893898A (zh) 救生球
CN103909893B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工具
CN211494417U (zh) 一种救生球
KR200475600Y1 (ko) 함침부재와 흡수부재를 구비한 에어리스 펌프 용기
US3461835A (en) Water-activated balloon inflating device
GB2048690A (en) Oxygenregenerator
CN203832420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工具
JPH0679663B2 (ja) ガス発生装置
CN211612697U (zh) 一种迅速开启密封分隔仓室的装置
JPH0626686B2 (ja) 内容物混合容器および該容器を用いた内容物混合吐出装置
WO2021114522A1 (zh) 一种穿戴式水下救生装置
US10343751B2 (en) Water rescue device for personal items
KR100763511B1 (ko) 수상 구명용 격발 장치
JP7295855B2 (ja) 2成分型加圧缶
CN215752953U (zh) 气体发生机构及气囊设备
CN117263110A (zh) 一种开瓶器
CN115504103B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自增压喷雾存储装置
JPH03124586A (ja) 流動性物質の加圧吐出容器
KR200441424Y1 (ko) 진공보관용기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