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1526U -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1526U
CN211491526U CN201922402671.1U CN201922402671U CN211491526U CN 211491526 U CN211491526 U CN 211491526U CN 201922402671 U CN201922402671 U CN 201922402671U CN 211491526 U CN211491526 U CN 211491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lastic element
connecting piece
clutch devic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26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巍
林西川
岳春峰
刘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yb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cui Micro Nano Automation System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cui Micro Nano Automation System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cui Micro Nano Automation System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026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1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1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1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包括大腿板、小腿板、离合装置、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大腿板和小腿板通过离合装置转动连接;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和大腿板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离合装置的上连接件铰接;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和小腿板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离合装置的下连接件铰接;离合装置工作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夹角小于大腿板和小腿板之间的夹角;离合装置未工作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夹角等于大腿板和小腿板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其既可以在站立阶段提供助力又不阻碍摆动阶段的摆动的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的跑步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大都阻碍人体大腿摆动,增加代谢消耗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背景技术
人体在跑步过程中可分为站立阶段和摆动阶段,已有研究表明,可以用弹簧质量模型区近似估计人体跑步过程中站立阶段的腿的力学特性。根据这一原理,已有几款外骨骼应用于人体跑步过程中的助力,然而大多数应用于跑步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虽然能在人体站立阶段提供助力,减轻关节和肌肉负荷,然而在人体下肢摆动阶段却起到了阻碍作用,这无疑增大了人体跑步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既可以在站立阶段提供助力又不阻碍摆动阶段的摆动的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的跑步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大都阻碍人体大腿摆动,增加代谢消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包括大腿板、小腿板、离合装置、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通过所述离合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大腿板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所述离合装置的上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小腿板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所述离合装置的下连接件铰接;所述离合装置工作时,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之间的夹角;所述离合装置未工作时,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第一轮齿、第二轮齿和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二轮齿啮合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齿轮圈、中心齿轮和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环绕所述中心齿轮设置,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外啮合;所述齿轮圈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外部,并与所述行星齿轮内啮合;所述齿轮圈和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行星齿轮连接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和所述上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离合器能够由位于膝关节处的光电编码器控制。
进一步的,膝关节处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光电编码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的材料均包括纤维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通过第一旋转轴和所述大腿板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插设在所述中心齿轮上的固定轴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通过第二旋转轴和所述小腿板铰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和插设在所述中心齿轮上的固定轴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上均设置有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利用离合装置控制设置在大腿板上的第一弹性元件,以及设置在小腿板上的第二弹性元件能够在站立阶段锁定离合装置,使得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被压缩从而储备弹性势能;在摆动阶段离合装置解锁,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未被压缩,大腿板和小腿板可以自由转动,从而不影响人体腿部的运动,上述设计符合人体在跑步和跳跃过程中能量存储主要在站立阶段,使得本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增加了人机耦合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合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大腿板;2、第一弹性元件;3、小腿板;4、第二弹性元件;5、绑带;6、离合装置;61、齿轮圈;62、中心齿轮;621、固定轴;63、行星齿轮;64、上连接件;65、下连接件;66、第一轮齿;67、第二轮齿;68、电磁离合器;69、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的一实施例,包括大腿板1、小腿板3、离合装置6、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大腿板1和小腿板3通过离合装置6铰接。第一弹性元件2的一端和大腿板1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离合装置6的上连接件64铰接。第二弹性元件4的一端和小腿板3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离合装置6的下连接件65铰接。
离合装置6包括第一轮齿66、第二轮齿67和电磁离合器68,第一轮齿66和第二轮齿67能够外啮合,同时电磁离合器68用于控制第一轮齿66和第二轮齿67的啮合和分离。离合装置6还包括齿轮圈61、中心齿轮62和若干行星齿轮63,全部的行星齿轮63环绕中心齿轮62设置,并且全部的行星齿轮63均与中心齿轮62啮合。同时齿轮圈61套设在中心齿轮62和行星齿轮63的外部,全部的行星齿轮63均与齿轮圈61内啮合。本实施例中中心齿轮62通过固定轴621与外壳固定连接,任一行星齿轮63上穿设有输出端69,输出端69和上连接件64连接;同时齿轮圈61和下连接件65连接。
当离合装置6工作时,电磁离合器68能够推动第一轮齿66向输出端69运动,从而电磁推动第一轮齿66和第二轮齿67外啮合,此时,输出端69和行星齿轮63刚性连接,输出端69带动行星齿轮63围绕中心齿轮62旋转,并且能通过行星齿轮63和齿轮圈61的内啮合带动齿轮圈61旋转,此时齿轮圈61的旋转方向和小腿板3的运动方向相同,但是旋转速度低于小腿板的旋转速度,因而使得离合装置6的下连接件65和上连接件64之间的夹角小于大腿板1和小腿板3之间的夹角。因而此时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均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大腿板1和小腿板3之间的夹角变小时,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会释放弹性势能。因而在跳跃和跑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存储由人体腿部肌肉等伸缩产生的能量,减少人体代谢消耗。
当离合装置6未工作时,通过电磁离合器68内部的弹簧能够驱动第一轮齿66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轮齿66和第二轮齿67分离,此时输出端69和行星齿轮63的连接解除,使得输出端69可以自由转动。因而下连接件65和上连接件64之间的角度等于大腿板1和小腿板3之间的角度,此时,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均未被压缩,处于未蓄能的状态。利用离合装置6控制设置在大腿板1上的第一弹性元件2,以及设置在小腿板3上的第二弹性元件4能够在站立阶段锁定离合装置6,使得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被压缩从而储备弹性势能;在摆动阶段离合装置6解锁,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未被压缩,大腿板1和小腿板3可以自由转动,从而不影响人体腿部的运动,上述设计符合人体在跑步和跳跃过程中能量存储主要在站立阶段,使得本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增加了人机耦合的程度。
电磁离合器68内部设置有光电编码器,从而能够通过光电编码器控制电磁离合器68的开通和断开,使得电磁离合器68的工作更加准确。同时,膝关节处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并且加速度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电性连接。人体在跑步和跳跃阶段,站立阶段和摆动阶段时膝关节的加速度不同,因而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测膝关节处的加速度,以将信号传输给电磁离合器68,从而利用电磁离合器68控制第一轮齿66和第二轮齿67之间的啮合和分离。
中心齿轮62的中部插设有固定轴621,以将中心齿轮62和壳体连接。第一弹性元件2和大腿板1通过第一旋转轴铰接,并且第一旋转轴和上述固定轴621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减小大腿板1旋转时的干涉,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第二弹性元件4和小腿板3通过第二旋转轴铰接,并且第二旋转轴和上述固定轴621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减小小腿板3旋转时的干涉,以符合人体工程学。
大腿板1和小腿板3的材料均包括纤维材料,本实施例中纤维材料选用玻璃纤维,以保证大腿板1和小腿板3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性能,同时能够减小大腿板1和小腿板3的质量,以增大穿戴时的舒适性。此外,第一弹性元件2优选板簧等长条形弹性件,第二弹性元件4也优选板簧等长条形弹性件,以利用第一弹性元件2和第二弹性元件4储存和释放能量。
大腿板1和小腿板3上均设置有绑带5,以便于大腿板1和小腿板3的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板、小腿板、离合装置、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通过所述离合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大腿板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所述离合装置的上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小腿板的游离端铰接,另一端和所述离合装置的下连接件铰接;所述离合装置工作时,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之间的夹角;所述离合装置未工作时,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之间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第一轮齿、第二轮齿和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二轮齿啮合或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齿轮圈、中心齿轮和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环绕所述中心齿轮设置,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外啮合;所述齿轮圈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外部,并与所述行星齿轮内啮合;所述齿轮圈和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行星齿轮连接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和所述上连接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能够由位于膝关节处的光电编码器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膝关节处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光电编码器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的材料均包括纤维材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通过第一旋转轴和所述大腿板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插设在所述中心齿轮上的固定轴平行。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通过第二旋转轴和所述小腿板铰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和插设在所述中心齿轮上的固定轴平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板和所述小腿板上均设置有绑带。
CN201922402671.1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Active CN211491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2671.1U CN211491526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2671.1U CN211491526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1526U true CN211491526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2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2671.1U Active CN211491526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15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6872A (zh) * 2023-12-18 2024-02-06 北京铁甲钢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关节助力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6872A (zh) * 2023-12-18 2024-02-06 北京铁甲钢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关节助力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4034B2 (en) Hand assembly for an arm prosthetic device
CN110394783B (zh) 一种助力型下肢外骨骼装置
CN109773755B (zh) 一种无驱动的穿戴式膝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CN107137207B (zh) 基于绳-滑轮机构的欠驱动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CN102806951B (zh) 仿青蛙跳跃机器人
CN104842345B (zh) 一种基于多种人工肌肉混合驱动的仿人机械臂
CN107041825B (zh) 一种术后肘膝关节康复器
SE542072C2 (en) A device for pivoting a body member around a joint
CN108135712B (zh) 假肢装置
CN107397647B (zh) 肘关节动力辅助训练装置
CN110962116A (zh)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CN110292507A (zh) 一种踝关节助力外骨骼
CN213076436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训练设备
WO2011033492A1 (en) A prosthesis or orthosis
CN104799982B (zh) 基于连续体差动机构的单电机欠驱动假肢手
US6424886B1 (en) Prosthetic arm powered by an ultrasonic motor
CN211491526U (zh) 一种下肢助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CN107253188A (zh) 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多自由度简易机械手臂
US20230248544A1 (en) Arm prosthetic device
CN109498373B (zh) 可穿戴式手部康复机器人
CN110125908B (zh) 一种无外部动力输入的省力助步器
CN108972515A (zh) 一种仿生运动功能上肢
CN104875215B (zh) 一种两自由度仿人手腕装置
CN202426689U (zh) 舵机驱动式肩离断型上假肢
CN105480313B (zh) 一种重构式履带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6

Address after: 215100 room d306, South third floor, huanxiuhu building (formerly Yicheng Horticulture), high speed railway new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ayb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South 3rd and 4th Floors of Huanxiuhu Building, Xiangcheng High-speed Railway New Tow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CUI MICRO-NANO AUTOMATION SYSTEM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