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5138U -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 Google Patents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5138U
CN211485138U CN201921965171.2U CN201921965171U CN211485138U CN 211485138 U CN211485138 U CN 211485138U CN 201921965171 U CN201921965171 U CN 201921965171U CN 211485138 U CN211485138 U CN 211485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frame
plate
supporting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51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天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651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5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5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5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座板,位于座板前方设置有脚部固定机构,位于座板后侧设置有可上下、左右摆动并可左右转动的脊椎支撑板。本实用新型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轻易的进行一次性的三维牵引,达到曲伸、旋转、推按等效果,并可轻易地分离粘连的组织,改善椎管内环境,解决现有牵引复位机对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牵引的问题。

Description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背景技术
人体脊椎的生理运动和脊椎的耦合运动机制,都受到三维(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空间的影响。在治疗脑病残障儿童的临床上,现有用于脊椎和骨盆复位的医疗设备以下三类患者的效果不佳;(1)长期处于痉挛状态的脑病患者,(2)长期固定坐在轮椅上的肢体弱能患者,(3)患有骨质疏松的脊椎侧弯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进行三维牵引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座板,位于座板前方设置有脚部固定机构,位于座板后侧设置有可上下、左右摆动并可左右转动的脊椎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脊椎支撑板后部设置有用以控制脊椎支撑板运动的操纵把,所述座板安装于位于其下侧的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铰接于机架上并可相对其上下转动,支撑架一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脊椎支撑板还可相对支撑架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上铰接有向后延伸并可相对其左右摆动的纵向连接轴,所述脊椎支撑板下侧固定安装有与纵向连接轴旋转配合并可相对其轴向滑动的连接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一对与纵向连接轴平行并位于纵向连接轴两侧的用以支撑脊椎支撑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脊椎支撑板下侧面设置有一对分别与两侧支撑杆上卡槽配合的弹性锁栓,所述操纵把上设置有通过第一拉索控制弹性锁栓伸缩的第一控制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转轴上还连接有一对向前延伸出的连杆,两连杆前端安装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横向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横向转轴转动角度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横向转轴和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连接轴摆动角度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连接座和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连接座摆动角度的第三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部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弧形排列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排列形成的圆弧圆心与支撑架的转动轴心线重合,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通过支撑架转动与限位孔择一配合的弹簧销,所述操纵把上设置有通过第二拉索控制弹簧销伸缩的第二控制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脚部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以支撑脚部的支撑轮、用以压在脚背上的压轮以及用以顶着脚底的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由铰接成人字形的前、后支架铰接而成,前、后支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以调节两支架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脊椎支撑板两侧设置有将人体上身限制在其中的限位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轻易的进行一次性的三维牵引,达到曲伸、旋转、推按等效果,并可轻易地分离粘连的组织,改善椎管内环境,解决现有牵引复位机对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牵引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方位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状态俯视方位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状态仰视方位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状态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状态省去机架后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锁栓和转动杆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角度限位机构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部固定机构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限位机构构造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省去第三角度调节盘和第四角度调节盘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机架、110-角度限位机构、111-第一限位板、112-限位孔、113-弹簧销、120-前支架、130-后支架、140-角度调节机构、141-丝杆、142-螺套、200-座板、300-脚部固定机构、310-安装架、320-支撑轮、330-压轮、340-顶板、400-脊椎支撑板、410-操纵把、420-连接座、430-弹性锁栓、431-联动杆、440-第一控制把手、441-第一拉索、450-转动杆、460-第二控制把手、461-第二拉索、470-限位挡板、500-支撑架、510-横向转轴、511-连杆、512-配重块、520-纵向连接轴、521-连接件、530-支撑杆、531-卡槽、540-第一限位机构、541-限位杆、542-第二限位板、543-长孔、550-第二限位机构、551-第一角度调节盘、552-第二角度调节盘、553-第一限位挡销、554-第一锁紧销、600-伸缩杆、700-第三限位机构、710-连接盘、711-让位弧形孔、720-第三角度调节盘、730-第四角度调节盘、740-第二限位挡销、750-第二锁紧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一种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座板200,位于座板200前方设置有脚部固定机构300,位于座板后侧设置有可上下、左右摆动并可左右转动的脊椎支撑板400;患者的脚部有脚部固定机构固定住,臀部由座板支撑,背部由脊椎支撑板之间,通过人为的控制脊椎支撑板上下摆动、左右摆动以及左右转动,实现三维运动,从而可轻易的进行一次性的三维牵引,达到曲伸、旋转、推按等效果,实现三维的同步牵引,并可轻易地分离粘连的组织,改善椎管内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脊椎支撑板400后部设置有用以控制脊椎支撑板运动的操纵把410,所述座板200安装于位于其下侧的支撑架500上,所述支撑架500铰接于机架100上并可相对其上下转动,支撑架500一侧与机架100之间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110;医护人员双手抓着操纵把的两端来控制脊椎支撑板的运动,座板下侧的支撑架可相对机架转动,并且利用角度限位机构可以将支撑架固定在需要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脊椎支撑板400还可相对支撑架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500上转动安装有横向转轴510,所述横向转轴510上铰接有向后延伸并可相对其左右摆动的纵向连接轴520,所述脊椎支撑板400下侧固定安装有与纵向连接轴520旋转配合并可相对其轴向滑动的连接座420;其中横向转轴与支撑架之间形成脊椎支撑板400上下摆动的转动副,纵向连接轴和横向转轴之间形成脊椎支撑板400左右摆动的转动副,连接座420和纵向连接轴之间形成脊椎支撑板400左右转动的转动副以及脊椎支撑板400前后移动的移动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500上设置有一对与纵向连接轴平行并位于纵向连接轴两侧的用以支撑脊椎支撑板400的支撑杆530,所述支撑杆530内侧开设有卡槽531,所述脊椎支撑板400下侧面设置有一对分别与两侧支撑杆上卡槽配合的弹性锁栓430,所述操纵把410上设置有通过第一拉索441控制弹性锁栓伸缩的第一控制把手440,脊椎支撑板400在不需要进行牵引工作时,脊椎支撑板400通过下侧的弹性锁栓430锁附在支承杆上,脊椎支撑板400和座板处于同一平面上,可供患者平躺休息;弹性锁栓430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两侧伸出卡入支承杆的卡槽中,通过第一控制把手440控制弹性锁栓430向内收缩时弹性锁栓430便从支承杆的卡槽中退出,医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操纵把上的第一控制把手440进行控制,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脊椎支撑板400下侧面设置有位于两侧弹性锁栓之间的转动杆450,所述转动杆450中部铰接于脊椎支撑板400上,两侧弹性锁栓朝向中间一端分别通过一联动杆431与转动杆450两端向连接,所述第一拉索441工作端与转动杆450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一拉索拉动转动杆时,便可通过带动两侧的弹性锁栓430同步向内收缩。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医护人员操作起来更加的轻松省力,所述横向转轴510上还连接有一对向前延伸出的连杆511,两连杆前端安装有配重块512;配重块可以抵消绝大部分的患者上身重量,使得医院人员不需要太费力去撑起患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500与横向转轴510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横向转轴转动角度的第一限位机构540;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40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上并向下延伸的限位杆541以及固定连接于横向转轴上并向后延伸的第二限位板542,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供限位杆541穿过的长孔543,利用限位杆挡住第二限位板的长孔两端来限制横向转轴的转动角度,进而限制脊椎支撑板400向上摆动的幅度,而脊椎支撑板400向下摆动的最低点就是靠着支撑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转轴510和纵向连接轴520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纵向连接轴520摆动角度的第二限位机构550;所述横向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纵向连接轴相铰接的连接件521,上述第二限位板542便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该连接件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550包括两块叠放在一起的第一角度调节盘551和第二角度调节盘552,第一角度调节盘和第二角度调节盘两者中部转动连接于连接件和纵向连接轴之间的铰接部上,第一角度调节盘和第二角度调节盘上开设有半径相同的弧形限位孔,第一角度调节盘和第二角度调节盘的弧形限位孔错开一定角度形成两处重合部位,其中一处重合部位中穿设有连接于纵向连接轴上的第一限位挡销553,另一处重合部位中穿设有螺纹连接于连接件上以限制第一角度调节盘和第二角度调节盘转动的第一锁紧销554;利用第一限位档销553挡住两个调节盘上第一限位档销553所在位置的弧形限位孔重合部位两端来限制纵向连接轴转动角度范围,进而控制脊椎支撑板400左右摆动的角度范围,而松开第一锁紧销后,通过转动两个调节盘可以调节第一限位挡销553所在位置的弧形限位孔重合部位的长度,进而将纵向连接轴摆动的角度范围大小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拧紧第一锁紧销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420和纵向连接轴520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连接座摆动角度的第三限位机构700,所述纵向连接轴上套设有位于连接座后端并可相对纵向连接轴滑动的连接盘710,所述连接盘710与纵向连接轴不存在相对转动,所述第三限位机构700包括两块叠放在连接盘上的第三角度调节盘720和第四角度调节盘730,第三角度调节盘和第四角度调节盘两者中部套装于纵向连接轴上并可相对其转动,第三角度调节盘和第四角度调节盘上开设有半径相同的弧形限位孔,第三角度调节盘和第四角度调节盘的弧形限位孔错开一定角度形成两处重合部位,其中一处重合部位中穿设有连接于连接座后端第二限位挡销740,另一处重合部位中穿设有螺纹连接于连接盘上以限制第三角度调节盘和第四角度调节盘转动的第二锁紧销750,所述连接盘710上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档销穿过并与弧形限位孔半径相同的让位弧形孔711;利用第二限位档销553挡住两个调节盘上第二限位档销553所在位置的弧形限位孔重合部位两端来限制连接座转动角度范围,进而控制脊椎支撑板400左右转动的角度范围,而松开第二锁紧销后,通过转动两个调节盘可以调节第二限位挡销553所在位置的弧形限位孔重合部位的长度,进而将连接座转动的角度范围大小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拧紧第二锁紧销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限位机构110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00上部的第一限位板111,所述第一限位板111上开设有多个沿弧形排列限位孔112,所述限位孔112排列形成的圆弧圆心与支撑架500的转动轴心线重合,所述支撑架500上安装有通过支撑架转动与限位孔112择一配合的弹簧销113,所述操纵把440上设置有通过第二拉索461控制弹簧销伸缩的第二控制把手460;通过第二控制把手460控制弹簧销113向内收缩时弹簧销113便从限位孔中退出,医护人员抬起或者下压操纵把来调整支撑架的角度,进而达到调整整个机构角度的目的;角度调整到位后,松开第二控制把手460,弹簧销113由于弹簧作用便可卡入对应的限位孔中,以固定住角度;在进行角度调节时,脊椎支撑板400需要锁附在支撑杆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部固定机构300包括安装架310,所述安装架310上安装有用以支撑脚部的支撑轮320、用以压在脚背上的压轮330以及用以顶着脚底的顶板34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要求,所述安装架通过伸缩杆600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压轮也是通过伸缩杆与安装架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管体和套于外管体中的内管体,内管体可相对外管体滑动,并且外管体侧部穿设有弹簧拉销,所述内管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择一与弹簧拉销配合的销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0由铰接成人字形的前、后支架铰接而成,前、后支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以调节两支架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140,通过调整前、后支架之间的角度,可以实现对机架整个高度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40包括螺纹配合的丝杆141和螺套142,所述丝杆后端部从螺套后端伸出并转动安装于后支架130中部,螺套前端铰接于前支架120中部,所述丝杆后端安装有用以转动丝杆的手轮,通过转动手轮,调节丝杆后端伸出的长度,便会达到调整前、后支架之间角度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牵引过程中保证患者安全,防止患者上身从脊椎支撑板400侧面滑落,所述脊椎支撑板400两侧设置有将人体上身限制在其中的限位挡板470。
本实用新型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实现三维运动,从而可轻易的进行一次性的三维牵引,达到曲伸、旋转、推按等效果,实现三维的同步牵引,并可轻易地分离粘连的组织,改善椎管内环境,可以令脊椎间隙、骨盆间隙、骶髂关节紧缩,自然的形成上下的拉力,可扩大椎管内的缓冲空间,增大锥间隙;通用于脊椎、腰背和骨盆因各种因素增加脊椎、腰背和骨盆的负荷而引起的相关肌肉、肌腱、韧带、椎间盘等相关软组织的损伤;解决现有牵引复位机对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牵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的工作过程,初始状态脊椎支撑板和座板处于水平状态,让患者平躺在脊椎支撑板和座板上,脚部固定机构支撑并固定住患者脚部;操控第二控制把手使角度限位机构的弹簧销从限位孔中退出,接着调整支撑架的角度使脊椎支撑板和座板倾斜至需要角度,弹簧销卡入对应的限位孔中固定住支撑架的角度;操控第一控制把手使弹性锁栓从支承杆的卡槽中退出,通过操纵把抬起脊椎支撑板以托起患者上身,然后进行脊椎支撑板的上下摆动、左右摆动以及左右转动来带动患者上身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患者需要休息时,将脊椎支撑板放下由支撑杆支撑,弹性锁栓卡入支承杆的卡槽中,操控第二控制把手使角度限位机构的弹簧销从限位孔中退出,接着调整支撑架的角度使脊椎支撑板和座板回到水平状态。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座板,位于座板前方设置有脚部固定机构,位于座板后侧设置有可上下、左右摆动并可左右转动的脊椎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支撑板后部设置有用以控制脊椎支撑板运动的操纵把,所述座板安装于位于其下侧的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铰接于机架上并可相对其上下转动,支撑架一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支撑板还可相对支撑架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上铰接有向后延伸并可相对其左右摆动的纵向连接轴,所述脊椎支撑板下侧固定安装有与纵向连接轴旋转配合并可相对其轴向滑动的连接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一对与纵向连接轴平行并位于纵向连接轴两侧的用以支撑脊椎支撑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脊椎支撑板下侧面设置有一对分别与两侧支撑杆上卡槽配合的弹性锁栓,所述操纵把上设置有通过第一拉索控制弹性锁栓伸缩的第一控制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转轴上还连接有一对向前延伸出的连杆,两连杆前端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支撑架与横向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横向转轴转动角度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横向转轴和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连接轴摆动角度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连接座和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以限制连接座摆动角度的第三限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部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弧形排列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排列形成的圆弧圆心与支撑架的转动轴心线重合,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通过支撑架转动与限位孔择一配合的弹簧销,所述操纵把上设置有通过第二拉索控制弹簧销伸缩的第二控制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以支撑脚部的支撑轮、用以压在脚背上的压轮以及用以顶着脚底的顶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铰接成人字形的前、后支架铰接而成,前、后支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以调节两支架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支撑板两侧设置有将人体上身限制在其中的限位挡板。
CN201921965171.2U 2019-11-14 2019-11-14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Active CN211485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5171.2U CN211485138U (zh) 2019-11-14 2019-11-14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5171.2U CN211485138U (zh) 2019-11-14 2019-11-14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5138U true CN211485138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9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5171.2U Active CN211485138U (zh) 2019-11-14 2019-11-14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51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4530A (zh) * 2019-11-14 2020-01-10 黄天赐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4530A (zh) * 2019-11-14 2020-01-10 黄天赐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及方法
CN110664530B (zh) * 2019-11-14 2021-11-30 黄天赐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4639B2 (en) Modular standing frame
CN102026608B (zh) 协助分娩的装置
CN108030623A (zh) 多功能移位器
CN109984892A (zh) 多功能室内活动椅
CN211485138U (zh)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
EP2044919B1 (en) Stretching bank for health purposes
CN211095810U (zh) 一种骨科护理专用助行器
CN110664530B (zh) 倒挂式三维牵引复位机及方法
CN108969313A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理疗装置
CN211433558U (zh) 一种用于骨科牵引架
CN110812013B (zh) 多功能护理椅
CN106901939A (zh) 骨科手术用腿部可调牵引支架
CN107432770B (zh) 骨科手术用腿部可调牵引支架
CN217960563U (zh) 一种便于屈膝训练康复护理装置
CN214967880U (zh) 一种医用护理轮椅
CN216318740U (zh) 一种便于抢救的康复椅
CN216258168U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CN218636305U (zh) 一种便于姿势调节的检查托举装置
CN102309371B (zh) 一种矫正康复床
CN215607033U (zh) 一种心内科患者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CN220714323U (zh) 一种术后患者行走辅助移动架
CN213097656U (zh) 老年护理用坐便辅助装置
CN114948574B (zh) 一种眼科椅
CN216365465U (zh) 一种骨科康复治疗用牵引支架
CN213048012U (zh) 一种医疗用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