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3071U -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3071U
CN211483071U CN201922060289.7U CN201922060289U CN211483071U CN 211483071 U CN211483071 U CN 211483071U CN 201922060289 U CN201922060289 U CN 201922060289U CN 211483071 U CN211483071 U CN 211483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airflow
nose
air flow
o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02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孝文
宋丽娟
廖雯静
陈桂
龚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0602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3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3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3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包括口部面罩、鼻部罩、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口部面罩上设有用于将口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滤网嵌设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所述鼻部罩上设有用于将鼻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过滤网嵌设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可有效的避免受检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背景技术
人体的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咽腔、咽腔)是正常呼吸时气流的通道。鼻呼吸是人体摄入空气最主要的形式,鼻腔可以对通过的空气进行过滤、加温、湿化,使进入人体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和温暖;此外,鼻部存在表面受体可感知气流和压力的变化,进而调节上气道扩张肌的活动,维持上气道开放。正常生理条件下,张口呼吸仅在特殊情况(如运动、精神高度紧张等)下出现,以保证机体不间断空气供应,鼻呼吸对于人体有着明显的生理优势。一些研究表明在没有鼻腔阻塞的睡眠过程中,任何睡眠阶段或身体位置,仅有约4%的气体经过口腔吸入,鼻腔吸入气体量远远大于口腔气体的吸入量。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巴西城镇人群中高达55%的儿童(4-9岁)存在张口呼吸。多数学者认为当上呼吸道中某一结构存在病变或解剖异常改变时(包括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慢性鼻-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有可能导致鼻腔阻塞,从而引起鼻腔通气功能受阻,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体会适应性地改经鼻呼吸模式为经口呼吸模式。
呼吸方式与生活质量、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何正确地区分口呼吸与鼻呼吸和如何对口呼吸与鼻呼吸进行定量分析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焦点。评价鼻呼吸和口呼吸最科学的方法为:准确地测量进出鼻腔和口腔的气流量。呼吸相关参数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对呼吸系统方面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体呼吸监测是现代医学监护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快速测定口鼻气流量对临床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在对口鼻气流量检测时,通常需要采用专用的面罩,罩设于人体面部,然后将专用的面罩与检测模块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检测模块可以为肺功能检测仪或其他检测仪器,进而实现对人体口部呼吸量和鼻部呼吸量的检测,由于检测过程中包括呼气和吸气的动作,受检者在呼气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中携带的病原体极容易黏附在检测模块内,而检测模块难以做到在每个受检者检查之后进行及时彻底清洗与消毒,当一个受检者检查完毕头通常是更换一个专用面罩,而使用的则是同一台检测模块,由于上一个受检查呼出的病原体黏附在检测模块内,使用者在吸气过程中极有可能将上一个受检者呼出的病原体吸入体内,进而导致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可有效的避免受检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包括口部面罩、鼻部罩、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口部面罩上设有用于将口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滤网嵌设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所述鼻部罩上设有用于将鼻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过滤网嵌设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连接口部面罩与检测模块的第一连接管和用于连接鼻部罩与检测模块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软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采用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网的层数为2-5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单孔气流通道或双孔气流通道,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单孔气流通道时,所述鼻部罩的边缘覆盖于鼻部,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双孔气流通道时,所述鼻部罩包括与鼻部相适应的左鼻孔罩件和右鼻孔罩件。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口部面罩和鼻部罩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将鼻部罩固定于使用者脸部的鼻部罩系带,所述鼻部罩系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鼻部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鼻部罩系带采用弹性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将口部面罩固定于使用者脸部的口部面罩系带,所述口部面罩系带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口部面罩系带分别连接于所述口部面罩两侧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面罩和鼻部罩相邻设置并通过固定支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通过在口部面罩和鼻部罩的第一气流通道及第二气流通道处分别设置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从而在受检者呼气过程中,实现对呼出的气体的过滤,降低呼出的气体中携带的病原体进入检测模块的可能性;在吸气过程中,同样可以实现对吸入的气体的过滤,降低将检测模块内残留的病原体吸入体内的可能性,进而有效的避免受检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气流通道为单孔气流通道时一次性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次性面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口部面罩与第一连接管的连接处的截面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气流通道为双孔气流通道时一次性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一次性面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口部面罩;11、第一过滤网;12、第一气流通道;2、固定支架;3、鼻部罩;31、第二过滤网;32、第二气流通道;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包括口部面罩1、鼻部罩3、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31,所述口部面罩1上设有用于将口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一气流通道12,所述第一过滤网11嵌设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2内;所述鼻部罩3上设有用于将鼻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二气流通道32,所述第二过滤网31嵌设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2内。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在口部面罩1和鼻部罩3的第一气流通道12及第二气流通道32处分别设置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32,从而在受检者呼气过程中,实现对呼出的气体的过滤,降低呼出的气体中携带的病原体进入检测模块的可能性;在吸气过程中,同样可以实现对吸入的气体的过滤,降低将检测模块内残留的病原体吸入体内的可能性,进而有效的避免受检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其中,所述口部面罩1和鼻部罩3均可采用常用的医用面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口部面罩1的第一气流通道12及鼻部罩3的第二气流通道32处分别设置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31,从而在受检者呼气过程中,实现对呼出的气体的过滤,降低呼出的气体中携带的病原体进入检测模块的可能性;在吸气过程中,同样可以实现对吸入的气体的过滤,降低将检测模块内残留的病原体吸入体内的可能性,进而有效的避免受检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可选地,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连接口部面罩1与检测模块的第一连接管4和用于连接鼻部罩3与检测模块的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2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2密封连接,从而保证第一气流通道11和第二气流通道32的气体被收集至检测模块进行检测。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均采用软管。在实际使用时,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2、另一端连检测模块,实现对气体的传输作用,进而可以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出受检者的口呼吸量。第二连接管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2、另一端连检测模块,实现对气体的传输作用,进而可以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出受检者的鼻呼吸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31均采用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网。优选地,所述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网的层数为2-5层。其中,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网对呼吸过程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飞沫的过滤效率>99.9%,从而提高了过滤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2为单孔气流通道或双孔气流通道,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2为单孔气流通道时,所述鼻部罩3的边缘覆盖于鼻部,即鼻部罩3为面罩式结构,参见图1-3,此时鼻部罩3整体覆盖在鼻子上,由鼻子呼出的气体通过单孔气流通道进入检测模块,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2为双孔气流通道时,所述鼻部罩3包括与鼻部相适应的左鼻孔罩件和右鼻孔罩件,参见图4-5,此时鼻子呼出的气体分别通过左鼻孔罩件和右鼻孔罩件的通道进入至检测模块,此时第二气流通道32设置在左鼻孔罩件和右鼻孔罩件上。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支架2,所述口部面罩1和鼻部罩3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2,固定支架2使得口部面罩1和鼻部罩3稳定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面罩发生偏移,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将鼻部罩固定于使用者脸部的鼻部罩系带,所述鼻部罩系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鼻部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鼻部罩系带采用弹性带。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将口部面罩1固定于使用者脸部的口部面罩系带,所述口部面罩系带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口部面罩系带分别连接于所述口部面罩1两侧的外表面。在具体佩戴时,使用者先将面罩放置于面部对应位置,然后将鼻部罩系带拉长并置于使用者后脑勺处,由于鼻部罩系带具备弹性,从而可以实现对面罩的初步固定,然后通过两根口部面罩系带将口部面罩1相对于使用者头部系牢,从而完成面罩的佩戴。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鼻部罩系带和口部面罩系带均未画出。
可选地,所述口部面罩1和鼻部罩3相邻设置并通过固定支架2相连接,此外,固定支架2上也可以设置胶条等对口部面罩1和鼻部罩3进行固定,且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且便于面罩的取用及存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部面罩、鼻部罩、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口部面罩上设有用于将口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滤网嵌设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所述鼻部罩上设有用于将鼻呼吸气流导入检测模块的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过滤网嵌设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连接口部面罩与检测模块的第一连接管和用于连接鼻部罩与检测模块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采用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网的层数为2-5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单孔气流通道或双孔气流通道,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单孔气流通道时,所述鼻部罩的边缘覆盖于鼻部,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双孔气流通道时,所述鼻部罩包括与鼻部相适应的左鼻孔罩件和右鼻孔罩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口部面罩和鼻部罩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将鼻部罩固定于使用者脸部的鼻部罩系带,所述鼻部罩系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鼻部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罩系带采用弹性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面罩还包括用于将口部面罩固定于使用者脸部的口部面罩系带,所述口部面罩系带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口部面罩系带分别连接于所述口部面罩两侧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面罩和鼻部罩相邻设置并通过固定支架相连接。
CN201922060289.7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Active CN211483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0289.7U CN211483071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0289.7U CN211483071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3071U true CN211483071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1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0289.7U Active CN211483071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3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3344B2 (ja) 換気デバイス及び関係する部品並びに方法
US20220118214A1 (en) Humidifier reservoir
CN113543829B (zh) 患者接口的密封形成结构、定位和稳定结构及扩散换气口
CN105748069A (zh) 一种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二氧化碳吸入治疗装置
WO2021151148A1 (en) Connector for positioning and stabilising structure
CN215780667U (zh) 患者接口和包括其的cpap系统
CN211483071U (zh) 一种用于口鼻气流检测的一次性面罩
CN214018800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
CN213312714U (zh) 一种氧气面罩
US11998696B2 (en) Patient interfa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6196522B (zh) 一种呼吸监测调节系统
US20230338688A1 (en) Patient interfa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20230211110A1 (en) Standalone patient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CN216136518U (zh) 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用呼吸道病原体防护罩
CN213724238U (zh) 一种急诊科呼吸辅助装置
CN216124991U (zh) 一种改良新生儿无创呼吸机管路
WO2024038409A1 (en) Gas collector
EP4346966A1 (en) A patient interface with a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CN117815507A (zh) 一种快速提高co2分压的套件
WO202300936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respiration of a tracheostomy patient
NZ753403B2 (en) Humidifier reservoi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