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6173U -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6173U
CN211476173U CN201922495633.5U CN201922495633U CN211476173U CN 211476173 U CN211476173 U CN 211476173U CN 201922495633 U CN201922495633 U CN 201922495633U CN 211476173 U CN211476173 U CN 211476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guide rail
cuboid box
filter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56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云
陈永强
陈永刚
周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reshair A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reshair A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reshair A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Freshair A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56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6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6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61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进气部、总过滤部、出气部,所述进气部连接总过滤部前端,所述出气部连接总过滤部后端,所述进气部包括矩形进气口、抽风扇,所述出气部包括圆形出气口、排风扇,所述总过滤部分为四部分且都可以拆卸更换,所述总过滤部包括长方体盒、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第三过滤部、第四过滤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维护、净化深度高的优点,可以更好的提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有时候需要处在室内生活或工作,由于室外空气环境复杂,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净化空气的装置。
如公开号为CN205261798U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对空气进行净化的净化模块,其还包括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净化模块下游的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其中,第一离心风机用于使空气以第一速度流经空气净化模块进行净化,第二离心风机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加速至第二速度后排出,第一速度小于第二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对空气进行两级加速,可以在不降低净化效率的前提下,增大排风口气流速度,缩短空气循环时间。
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室外空气环境比较复杂,只通过设单层或多层空气过滤芯来净化空气,净化方式比较单一,只能针对小部分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不能全面的有效净化,第二多为螺丝结构固定,拆卸不便,维护更换过滤部件比较麻烦,所以我们要设计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空气净化装置不能全面有效净化且内部零件结构固定,拆卸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部、总过滤部、出气部,所述进气部和出气部分别设置在总过滤部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所述总过滤部包括长方体盒、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第三过滤部、第四过滤部,所述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第三过滤部、第四过滤部自进气端向出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长方体盒内且依次相连,第一过滤部、第三过滤部、第四过滤部均能够拆卸的安装在长方体盒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部连接长方体盒前端,所述出气部连接总过滤部后端,所述进气部包括矩形进气口、抽风扇,所述出气部包括圆形出气口、排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部包括限位杆和两组对称设置的过滤组件,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长方体盒底部且靠近抽风扇的内侧壁呈V字结构,两组过滤组件呈V型结构设置且分别抵触至限位杆的V形侧壁上,两组过滤组件将长方体盒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隔断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空气滤芯、外盖板、盖板导轨和两个限位板,所述盖板导轨设置在长方体盒的外侧壁上,所述长方体盒的外侧壁上对应于盖板导轨的位置处设有方槽,两个限位板间隔设置在长方体盒的内侧壁上,两个限位板之间设有供空气滤芯存放的容纳空间,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外盖板插设在盖板导轨内,所述空气滤芯远离盖板导轨的一端与限位杆的内侧壁抵触连接,所述外盖板与空气滤芯靠近盖板导轨一侧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部包括消毒池、空压机、隔板、内盖板、进水管、出水管,消毒池与长方体盒两内侧壁组成矩形结构的容纳空间,内盖板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消毒池一侧的顶部,所述隔板将消毒池上半部分分隔一分为二,内盖板与隔板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且两者呈垂直状态设置,内盖板的长度尺寸小于消毒池底的长度尺寸,空压机安装在内盖板上且与消毒池连通,所述进水管设在消毒池的一侧且与内部连通,并由长方体盒左侧壁延伸至外部,所述出水管设在消毒池底部且与内部连通,消毒池底板从进水管一端向出水管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过滤部包括抽屉盒、抽屉导轨,所述抽屉导轨设在长方体盒内,抽屉导轨的端部与长方体盒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抽屉盒数量为一个且抽屉盒与抽屉导轨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过滤部包括长方形的过滤网、滤网导轨,长方体盒侧壁上设有供过滤网贯穿的插槽,滤网导轨呈L形结构且设置在长方体盒的内侧壁上,在安装状态下,所述过滤网贯穿插槽插接在滤网导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产品的三个过滤部的零件都抽拉式,可以方便清洗更换,第二过滤部的消毒水可以由进出水管更换,操作简单,比常规空气净化装置的螺丝结构更容易维护。
其二,本产品的第二过滤部通过消毒池可以杀灭病毒和病菌,而常规的装置不可以,保护了人的身体健康。
其三,本产品的第三过滤部可以放置活性炭,吸附不溶于水的有害气体和异味,更有效的净化了空气,比常规的装置更有舒适感。
其四,本产品的第四过滤部可以喷洒贴附空气清新剂,清新空气,相较于传统装置而言,提神醒目,提高了生活工作品质。
其五,本产品的空气滤芯用两片呈V型结构,比传统单个平面的空气滤芯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净化效率更快,并且可以单侧更换,方便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从进气端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从出气端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拆分图。
附图标记:进气部1,总过滤部2,出气部3,长方体盒4,第一过滤部5,第二过滤部6,第三过滤部7,第四过滤部8,矩形进气口9,抽风扇10,空气滤芯11,限位杆12,限位板13,外盖板14,盖板导轨15,消毒池16,空压机17,隔板18,内盖板19,进水管20,出水管21,抽屉盒22,抽屉导轨23,过滤网24,滤网导轨25,圆形出气口26,排风扇27,方槽28,过滤组件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部1、总过滤部2、出气部3,所述总过滤部2包括长方体盒4、第一过滤部5、第二过滤部6、第三过滤部7、第四过滤部8且依次相连,外部空气经过进气部1依次流入第一过滤部5、第二过滤部6、第三过滤部7、第四过滤部8,最后由出气部3将净化后的空气排进室内。
所述进气部1包括矩形进气口9、抽风扇10,所述抽风扇10在矩形进气口内侧,所述进气部1与过滤部前端相连,工作时将空气送入第一过滤部5,所述第一过滤部5包括空气滤芯11、限位杆12、限位板13、外盖板14和盖板导轨15,所述空气滤芯11有两片且对称,在中间的限位杆12处相结合并组成V型且限位杆12顶住两片空气滤芯11的交点,V型结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广,净化效果更快,而且还可以单侧更换,节约成本,所述限位板13数量为四块,四块所述限位板13呈两两分布在长方体两侧内侧壁上,位于同侧的两个限位板13之间设有供空气滤芯11插接的容纳空间,每个限位板13的长度小于空气滤芯11的长度,盖板导轨15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长方体盒4两侧外壁上,外盖板14数量为两个,两个外盖板14与两个盖板导轨15一一对应,在安装状态下,每个外盖板14插设在盖板导轨15内,在长方体盒4两侧壁上且对应于两个盖板导轨15的位置处设有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结构的方槽28,每个空气滤芯11均能在一个方槽28内滑动。
四块所述限位板13一端与长方体盒4相连并且一边两块分布在两内侧壁,两块空气滤芯11片分别可以沿着对应的限位板13抽出长方形盒体,在长方体盒4的两外侧壁各设有一个滤芯导轨和一块外盖板14,当空气滤芯11放入长方体盒4内时,两块盖板分别可以插入对应滤芯导轨,所述盖板刚好对应的抵住了空气滤芯11,两块盖板起到了固定空气滤芯11且密封的作用,两片空气滤芯11可以定期抽出来更换或清洗,第一过滤部5可以初步过滤掉空气中的一些灰尘、昆虫、柳絮,第一过滤部5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所以用常用的滤芯结构。
空气经过第一过滤部5后流入第二过滤部6,所述第二过滤部6包括消毒池16、空压机17、隔板18、内盖板19、进水管20、出水管21,消毒池16与长方体盒4两内侧壁组成矩形结构的容纳空间,内盖板19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消毒池16一侧的顶部,所述隔板18将消毒池16上半部分分隔一分为二,内盖板19与隔板18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且两者呈垂直状态设置,内盖板19的长度尺寸小于消毒池16底的长度尺寸,空压机17安装在内盖板19上且与消毒池16连通,空压机17将空气抽进消毒池16内,再经过所述消毒池16的另一侧池面排出,所述进水管20设在消毒池16的一侧且与内部连通,并由长方体盒4左侧壁延伸至外部,所述出水管21设在消毒池16底部且与内部连通,消毒池16底板从进水管20一端向出水管21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消毒池16的水可以定期更换,从出水管21放掉废弃的消毒水,从进水管20注入新的消毒水,第二过滤部6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病毒或病菌。
空气经过第二过滤部6后流入第三过滤部7,所述第三过滤部7包括抽屉盒22、抽屉导轨23,所述抽屉导轨23设在长方体盒4内,抽屉导轨23的端部与长方体盒4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抽屉盒22数量为一个且可以从长方体盒4内的抽屉导轨23中抽出来,这个抽屉盒22内可以放置一些活性炭或竹炭等,可以定期抽出抽屉更换里面的活性炭,第三过滤部7可以吸附一些空气中残留的不溶于水的有害气体和气味,如墙外的一氧化氮、第二过滤部6残留的甲醛等,所以第三过滤部7要放在第二过滤部6后,对不溶于水的气体补充过滤。
空气经过第三过滤部7后流入第四过滤部8,所述第四过滤部8包括长方形的过滤网24、滤网导轨25,长方体盒4侧壁上设有供过滤网24贯穿的插槽,滤网导轨25呈L形结构且设置在长方体盒4的内侧壁上,在安装状态下,所述过滤网24贯穿插槽插接在滤网导轨25上,滤网可以沿着滤网导轨25插入长方体盒4内,滤网上可以喷洒或铺设一些空气清新剂,所述滤网可以定期抽下来清洗和重新铺设空气清新剂,第四过滤部8可以最终过滤并结合空气清新剂达到清新空气、祛除异味的效果,所以这个要放在过滤的最后一步。
最后空气经过第四过滤部8后被出气部3排入室内,所述出气部3设在长方体盒4的另一端,所述出气部3包括圆形出气口26、排风扇27,排风扇27将净化后的空气经圆形出气口吹入室内,完成整个空气净化的过程。
工作原理:当外部空气经过矩形进气口9,在抽风扇10的作用下将空气送到空气滤芯11处初步过滤灰尘蚊虫,然后经过空压机17将空气抽入消毒池16内,经过消毒水的消毒杀毒灭菌,接着经过抽屉盒22内的活性炭物理吸附一些异味和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最后经过滤网24在空气清新剂的作用下改善气味,再由排风扇27从出风口排入室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部(1)、总过滤部(2)、出气部(3),所述进气部(1)和出气部(3)分别设置在总过滤部(2)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所述总过滤部(2)包括长方体盒(4)、第一过滤部(5)、第二过滤部(6)、第三过滤部(7)、第四过滤部(8),所述第一过滤部(5)、第二过滤部(6)、第三过滤部(7)、第四过滤部(8)自进气端向出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长方体盒(4)内且依次相连,第一过滤部(5)、第三过滤部(7)、第四过滤部(8)均能够拆卸的安装在长方体盒(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1)连接长方体盒(4)前端,所述出气部(3)连接总过滤部(2)后端,所述进气部(1)包括矩形进气口(9)、抽风扇(10),所述出气部(3)包括圆形出气口(26)、排风扇(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5)包括限位杆(12)和两组对称设置的过滤组件(29),所述限位杆(12)设置在长方体盒(4)底部且靠近抽风扇(10)的内侧壁呈V字结构,两组过滤组件(29)呈V型结构设置且分别抵触至限位杆(12)的V形侧壁上,两组过滤组件(29)将长方体盒(4)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隔断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9)包括空气滤芯(11)、外盖板(14)、盖板导轨(15)和两个限位板(13),所述盖板导轨(15)设置在长方体盒(4)的外侧壁上,所述长方体盒(4)的外侧壁上对应于盖板导轨(15)的位置处设有方槽(28),两个限位板(13)间隔设置在长方体盒(4)的内侧壁上,两个限位板(13)之间设有供空气滤芯(11)存放的容纳空间,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外盖板(14)插设在盖板导轨(15)内,所述空气滤芯(11)远离盖板导轨(15)的一端与限位杆(12)的内侧壁抵触连接,所述外盖板(14)与空气滤芯(11)靠近盖板导轨(15)一侧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6)包括消毒池(16)、空压机(17)、隔板(18)、内盖板(19)、进水管(20)、出水管(21),消毒池(16)与长方体盒(4)两内侧壁组成矩形结构的容纳空间,内盖板(19)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消毒池(16)一侧的顶部,所述隔板(18)将消毒池(16)上半部分分隔一分为二,内盖板(19)与隔板(18)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且两者呈垂直状态设置,内盖板(19)的长度尺寸小于消毒池(16)底的长度尺寸,空压机(17)安装在内盖板(19)上且与消毒池(16)连通,所述进水管(20)设在消毒池(16)的一侧且与内部连通,并由长方体盒(4)左侧壁延伸至外部,所述出水管(21)设在消毒池(16)底部且与内部连通,消毒池(16)底板从进水管(20)一端向出水管(21)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部(7)包括抽屉盒(22)、抽屉导轨(23),所述抽屉导轨(23)设在长方体盒(4)内,抽屉导轨(23)的端部与长方体盒(4)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抽屉盒(22)数量为一个且抽屉盒(22)与抽屉导轨(23)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滤部(8)包括长方形的过滤网(24)、滤网导轨(25),长方体盒(4)侧壁上设有供过滤网(24)贯穿的插槽,滤网导轨(25)呈L形结构且设置在长方体盒(4)的内侧壁上,在安装状态下,所述过滤网(24)贯穿插槽插接在滤网导轨(25)上。
CN201922495633.5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6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633.5U CN21147617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633.5U CN21147617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6173U true CN211476173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9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563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617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6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633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多重过滤装置
CN201195077Y (zh) 一种复合式室内空气净化交换系统
CN214370764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11476173U (zh)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2697487U (zh) 可携式水族过滤器改良结构
CN215336938U (zh) 一种便携移动式除甲醛装置
CN212673466U (zh) 一种消毒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711601Y (zh) 空气净化器
CN109357338A (zh) 一种便捷式空气净化器
CN212746826U (zh) 一种剧场空气净化装置
CN212253331U (zh) 一种用于冰箱除菌除味吸附装置
CN209978214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4100414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11129438U (zh) 一种鲈鱼养殖用养殖池
CN207019188U (zh) 一种卫生间用除臭杀菌空气净化器
CN207269688U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灭蚊灯
CN216864153U (zh) 一种藻类生物反应装置
CN211781628U (zh) 一种快速空气净化系统
CN216744761U (zh) 层流净化消毒灭菌器
CN217423538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空气净化器
CN216522109U (zh) 一种无尘室超净灭菌装置
CN217330147U (zh) 一种空气消毒器
CN105214124B (zh) 医疗吸引系统净化排放装置
CN217057847U (zh) 空气净化器
CN220229492U (zh) 一种流行病医疗护理用灭菌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