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5787U -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5787U
CN211455787U CN202020333464.5U CN202020333464U CN211455787U CN 211455787 U CN211455787 U CN 211455787U CN 202020333464 U CN202020333464 U CN 202020333464U CN 211455787 U CN211455787 U CN 211455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ell
laminate polymer
inner shell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34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Storage A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Storage A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Storage A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Storage A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34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5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5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5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包括:外壳;内壳,内壳为塑胶壳,用于安装到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侧壁定位配合;所述内壳包括至少两个内壳单元,各内壳单元用于扣装到电池包外周以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包。由于内壳为塑胶壳,各内壳单元扣装到电池包外周后,能够对电池包起到减震的作用;而且容纳腔由至少两个内壳单元围成,便于将电池包与内壳组装成一个电池模组,之后将该电池模组一起安装到外壳中,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一般分为铝壳电池和软包电池,其中,软包电池由于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目前,软包电池在生产组装过程中,对电池包的固定一般采用刚性结构件将电池包固定在电池箱内,该固定方式导致电池包的抗震能力较差,具有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电池包抗震能力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在电池包装入电池箱内后,通过填充缓冲材料和绝缘材料固定电池包,以提高电池包的减震能力。但填充材料的固定方式使电池包装配不方便,进而影响电池包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填充材料的方式固定电池包,造成电池包装配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填充材料的方式固定电池包,造成电池包装配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成组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包括:
外壳;
内壳,内壳为塑胶壳,用于安装到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侧壁定位配合;
所述内壳包括至少两个内壳单元,各内壳单元用于扣装到电池包外周以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包。
有益效果是:由于内壳为塑胶壳,各内壳单元扣装到电池包外周后,能够对电池包起到减震的作用;而且容纳腔由至少两个内壳单元围成,便于将电池包与内壳组装成一个电池模组,之后将该电池模组一起安装到外壳中,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各壳体单元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是:使两个壳体单元连接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各内壳单元均包括底板,各底板在各内壳单元围成容纳腔时形成电池包支撑板,电池包支撑板用于在电池包处于容纳腔内时支撑电池包。
有益效果是:保证电池包在容纳腔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线夹,线夹沿内壳的安装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以对线束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是:通过线夹对线束进行固定,使线束较为整洁、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支撑筋,在内壳装入外壳后对内壳起支撑作用。
有益效果是:支撑筋能够减小内壳与外壳的接触面积,便于内壳装入外壳内,另外内壳的其余部分不与外壳接触,为电池包预留活动余量,避免膨胀的电池包受压产生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包括电路板,各内壳单元均包括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凸出相应内壳单元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电路板放置在各顶部支撑板上。
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保证电路板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对电池包进行限位,避免电池包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底座上设置有充放电单元,充放电单元通过线束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线束槽,所述线束通过线束槽引至所述电路板处。
有益效果是:这样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时,只需将软包电池成组装置放置在充放电插座上即可,无需使用线束充放电,适用于共享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纵横支撑筋。
有益效果是:纵横支撑筋能够进一步起到减震作用,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底座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
有益效果是:在底座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能够提高软包电池成组装置的密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技术方案是:
软包电池电源,包括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安装在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内,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包括:
外壳;
内壳,内壳为塑胶壳,用于安装到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侧壁定位配合;
所述内壳包括至少两个内壳单元,各内壳单元用于扣装到电池包外周以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包。
有益效果是:由于内壳为塑胶壳,各内壳单元扣装到电池包外周后,能够对电池包起到减震的作用;而且容纳腔由至少两个内壳单元围成,便于将电池包与内壳组装成一个电池模组,之后将该电池模组一起安装到外壳中,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各壳体单元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是:使两个壳体单元连接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各内壳单元均包括底板,各底板在各内壳单元围成容纳腔时形成电池包支撑板,电池包支撑板用于在电池包处于容纳腔内时支撑电池包。
有益效果是:保证电池包在容纳腔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线夹,线夹沿内壳的安装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以对线束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是:通过线夹对线束进行固定,使线束较为整洁、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支撑筋,在内壳装入外壳后对内壳起支撑作用。
有益效果是:支撑筋能够减小内壳与外壳的接触面积,便于内壳装入外壳内,另外内壳的其余部分不与外壳接触,为电池包预留活动余量,避免膨胀的电池包受压产生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包括电路板,各内壳单元均包括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凸出相应内壳单元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电路板放置在各顶部支撑板上。
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保证电路板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对电池包进行限位,避免电池包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底座上设置有充放电单元,充放电单元通过线束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线束槽,所述线束通过线束槽引至所述电路板处。
有益效果是:这样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时,只需将软包电池成组装置放置在充放电插座上即可,无需使用线束充放电,适用于共享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纵横支撑筋。
有益效果是:纵横支撑筋能够进一步起到减震作用,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底座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
有益效果是:在底座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能够提高软包电池成组装置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BMS电池管理单元;3-PCB电路板;4-内壳;41-第一壳体单元;411-顶部支撑板;412-底板;413-线夹;414-支撑筋;415-卡接耳;416-卡接凸起;417-线束槽;418-穿装槽;42-第二壳体单元;5-电池包;51-单体电池;6-外壳;7-密封垫;8-充放电单元;9-充放电单元支撑板;10-拉杆;11-底座;111-锁杆;112-纵横支撑筋;12-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术语“上”、“下”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具体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软包电池电源为电动汽车上的一种快换式锂电池电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和电池包5,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包括外壳6、内壳4、底座11以及顶盖1,电池包5安装在内壳4内形成电池模组以安装在外壳6内,之后外壳6、底座11以及顶盖1通过拉杆10固定连接,电池模组支撑在底座11上。其中,顶盖1上设有提手12,以便于软包电池电源的搬运;底座11和外壳6之间设有密封垫7,以提高软包电池电源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中,拉杆10的数量为6个,外壳6的四个角上设有供对应的四个拉杆10穿装的穿孔,内壳4上设有供另外两个拉杆穿装的穿装槽418。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包5包括多个单体电池51,单体电池51堆叠形成了电池包5,以单体电池51的堆叠方向为前后方向。PCB电路板3放置在内壳4的顶部,PCB电路板3上粘接固定有BMS电池管理单元2。
本实施例中,内壳4为塑胶壳,以将电池包5与外壳6完全绝缘,该塑胶壳的形状和厚度是根据电池包5的尺寸预先设计的。内壳4包括第一壳体单元41和第二壳体单元42,两个壳体单元沿前后方向布置,两个壳体单元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包5。具体的,第一壳体单元41上设有卡接凸起416,第二壳体单元42上设有卡接耳415,卡接耳415上设有卡接孔,卡接耳415的卡接孔套设在卡接凸起416上,以实现两个壳体单元的固定连接。其中,内壳4的具体材质为PC+ABS。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壳4由其他绝缘较好的塑料制成。
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单元41和第二壳体单元42的底部均设有底板412,各底板412在各内壳单元围成容纳腔时形成电池包支撑板,电池包支撑板在电池包5放置在两个壳体单元形成的容纳腔后支撑电池包5。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单元41和第二壳体单元42的顶部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顶部支撑板411,顶部支撑板411凸出相应壳体单元的内侧壁设置,以用于支撑PCB电路板3,同时也能对电池包5在上下进行限位,避免电池包5上下窜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单元41和第二壳体单元4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支撑筋414,支撑筋414沿电池模组的安装方向延伸,在电池模组装入外壳后,支撑筋414对电池模组起支撑作用,支撑筋414能够减小内壳4与外壳6的接触面积,便于内壳4装入外壳6内,另外内壳4的其余部分不与外壳6接触,为电池包5预留活动余量,避免膨胀的电池包5受压产生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单元41和第二壳体单元4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线束槽417,线束槽内设有线夹413,线夹413沿线束槽417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以对从BMS电池管理单元2引出的线束进行固定,增加电池模组的美观。其中,线夹413为现有技术中的弹性卡片。
本实施例中,线束槽417和支撑筋414不在壳体单元的同一个外侧壁上,这样使线束槽417和支撑筋414不会相互干涉。
如图1所示,底座11上设有充放电单元支撑板9,充放电单元8放置在充放电单元支撑板9上,通过螺钉将充放电单元8固定在底座11上。这样软包电池电源进行充放电时,只需将软包电池电源放置在充放电插座上即可,无需使用线束充放电,适用于共享电源。
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1上于充放电单元8的周围设有纵横支撑筋112,纵横支撑筋112起到减震的作用。
如图1和图4所示,底座11上还设有锁杆111,锁杆111在软包电池电源充电时用于与充放电底座锁紧配合,以避免软包电池电源充电时被盗。
在操作人员进行装配时,先将充放电单元8、充放电单元支撑板9和底座11采用螺钉固定;之后,先将各单体电池51堆叠形成电池包5,优选的,选用绝缘胶带绕电池包一周固定,再将PCB电路板3安装在电池包5的顶部,并使电池包5的极耳与PCB电路板3焊接在一起,随后从电池包5的前后方向将两个壳体单元卡装在电池包5上,并使顶部支撑板411对PCB电路板3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将卡接耳415卡接在卡接凸起416上,完成两个壳体单元的连接;将BMS电池管理系统2粘接在PCB电路板3上,并整理BMS电池管理系统2的线束,使线束沿线束槽417布置,并通过线夹413固定在电池模组的外侧壁上,完成电池模组的装配。将装配好的电池模组装入外壳6内,并将密封垫7与底座11装配在外壳6上,在此过程中使BMS电池管理系统2的线束与充放电单元8上的线束对接;然后再装配顶盖1,并通过拉杆10将顶盖1、外壳6和底座11固定连接,最终完成软包电池电源的组装。
该软包电池电源安装简单,装配效率高,简化了组装工序,适用与现代工业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具体实施例2:
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内壳4包括第一壳体单元41和第二壳体单元42,本实施例中,内壳包括四个内壳单元,四个内壳单元分别设置在电池包的四个角处,四个内壳单元围成用于容纳电池包的容纳腔。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壳包括三个或五个以上的内壳单元。
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具体实施例3:
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壳体单元41和第二壳体单元4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支撑筋414,支撑筋414沿电池模组的安装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支撑筋,以对电池模组起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具体实施例4:
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两个壳体单元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壳体单元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插槽,另一个上设有插头,插头与插槽过盈插接,以实现两个壳体单元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具体实施例5:
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各内壳单元均包括底板412,各底板412在各内壳单元围成容纳腔时形成电池包支撑板,本实施例中,各内壳单元上不设置底板,电池包直接支撑外壳的底座上,为了保证电池包的平稳性,在底座的上部设有平板。应当说明的是,底座和平板均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电源的具体实施例6:
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底座11上设有充放电单元8,本实施例中,底座上不设置充放电单元,电池模组的线束穿出底座,并在线束上设置三头插头,通过三头插头插在三芯插座上进行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成组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与上述软包电池电源的具体实施例1至6中任一个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内壳,内壳为塑胶壳,用于安装到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侧壁定位配合;
所述内壳包括至少两个内壳单元,各内壳单元用于扣装到电池包外周以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壳体单元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内壳单元均包括底板,各底板在各内壳单元围成容纳腔时形成电池包支撑板,电池包支撑板用于在电池包处于容纳腔内时支撑电池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线夹,线夹沿内壳的安装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以对线束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支撑筋,在内壳装入外壳后对内壳起支撑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包括电路板,各内壳单元均包括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凸出相应内壳单元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电路板放置在各顶部支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底座上设置有充放电单元,充放电单元通过线束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线束槽,所述线束通过线束槽引至所述电路板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纵横支撑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底座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
10.软包电池电源,包括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安装在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成组装置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成组装置。
CN202020333464.5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Active CN211455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464.5U CN21145578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464.5U CN21145578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5787U true CN21145578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3464.5U Active CN21145578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57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86241A1 (en) * 2020-03-27 2021-09-29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imited Pouch battery module
CN114243151A (zh) * 2021-11-30 2022-03-2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电池总成、热管理方法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TWI788079B (zh) * 2021-11-01 2022-12-21 碩陽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軟包電池的串並聯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86241A1 (en) * 2020-03-27 2021-09-29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imited Pouch battery module
TWI788079B (zh) * 2021-11-01 2022-12-21 碩陽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軟包電池的串並聯裝置
CN114243151A (zh) * 2021-11-30 2022-03-2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电池总成、热管理方法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55787U (zh) 一种软包电池成组装置及软包电池电源
JP6768968B2 (ja) ガイド結合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209119183U (zh) 电池模块
JP7045588B2 (ja) バスバーアセンブリー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KR101281811B1 (ko) 구조적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US11108091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EP4019179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battery module
JP2021518984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該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該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を含む自動車
US20140030574A1 (en) Car battery with waterproofness, fireproofness, shockproofness and explosion-proofness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7044897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該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該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を含む自動車
KR20120133415A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의 파티션
KR101783333B1 (ko) 모듈용 단자
KR102019884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JP7046208B2 (ja) モジュールケースを備えた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KR102455471B1 (ko) 배터리 셀,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랙 및 전력 저장 장치
CN214477692U (zh) 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CN214378703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3193287A (zh) 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CN217934026U (zh) 一种无模组结构的36v电池系统
CN215266502U (zh) 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CN217009443U (zh)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两轮电动车电池系统
CN214123997U (zh) 一种兼容同电压异电容锂电池pack结构
CN218852565U (zh) 吸尘器用的锂电池组以及吸尘器
CN218334200U (zh) 极柱总成、电池单体及电池包
CN213071205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