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3997U -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3997U
CN211453997U CN202020162140.XU CN202020162140U CN211453997U CN 211453997 U CN211453997 U CN 211453997U CN 202020162140 U CN202020162140 U CN 202020162140U CN 211453997 U CN211453997 U CN 211453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iode
output end
detection
in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21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eka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ui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ui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ui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21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3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3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3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包括机身壳体、内部支架、控制电路板、功能接口面板、显示/按键面板和观测目镜,所述内部支架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的内部,显示/按键面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的上端。本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具有如下优点,1:将被探测目标影像拉近放大5倍,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晰细致的排查出被探测目标;2:能够对红外线具体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迅速锁定目标;3:将电磁波检测、光学镜头检测和红外线检测等三种检测方式集为一体,三种方式可灵活切换使用,更加方便且有效的找出针孔摄像机、窃听器以及定位器等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窃密设备排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微型化、智能化,针孔摄像机、窃听器、定位器之类的电子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伪装越来越隐蔽,这类产品在合法用途的同时,也出现了不法分子将针孔摄像机、窃听器、定位器用于非法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诸如情报泄露、商业秘密被窃取、个人隐私被偷拍等诸多不安全因素,如何有效的查找出非法安装的窃密设备成为一个难题,基于此们提出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可清晰细致的排查出被探测目标,探测到红外线后可迅速锁定目标,将三种检测方式集为一体,采用多种方式排查,更加方便有效的找出针孔摄像机、窃听器以及定位器等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包括机身壳体、内部支架、控制电路板、功能接口面板、显示/按键面板和观测目镜,所述内部支架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的内部,显示/按键面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的上端,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在内部支架的内侧,功能接口面板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的前侧,并与内部支架的前侧贴合在一起;所述观测目镜套接在机身壳体侧端的套筒内;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前端加装有射频信号探测天线,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检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单片机、LED驱动指示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检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接相连, LED驱动指示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前端加装有摄像头探测扫描光束发生器、点状激光指示灯、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Type-c充电接口和电源开关及信号探测灵敏度调节旋钮,控制电路板的上端加装有射频信号强度指示面板、射频信号探测模式指示灯、充电指示灯、红外线检测模式指示灯、镜头扫描模式开/关和开启/关闭按键;所述摄像头探测扫描光束发生器的前侧安装有光束照射灯,并在光束照射灯前侧的功能接口面板上安装放大目镜,并在放大目镜的前端安装目镜调焦旋钮;所述镜头扫描模式开/关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镜头扫描模式开/关的输出端光束照射灯的输入端相连,光束照射灯的输出端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开启/关闭按键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开启/关闭按键的输出端与点状激光指示灯的输入端相连,点状激光指示灯的输出端与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的输入端相连,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放大目镜采用5倍光学放大镜,扫描光束发射灯应安装于放大目镜的正中心位置,两者应安装在同一中心轴线上面,光束发射灯在前,目镜在后。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与点状激光指示灯为一个组件,两者相互配合,且端面和物理性能轴心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检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单片机、LED驱动指示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检波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L和电容C1,信号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和电容C3,单片机包括主芯片U2,LED驱动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4、电阻R5、发光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D2、电阻R6和电阻R7,蜂鸣器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8、三极管VT3、电阻R9和蜂鸣器B1,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源正极输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到电阻R1的输入端,并连接到电阻RL和电容C1的输入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电源VSS的输出端以及电源VCC的输出端,电源VSS的输入端接电源负极输入;所述电源VSS的输入端接到电阻 RL的输出端以及电容C1的输出端,并连接到电容C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 的输出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脚,运算放大器U1的脚2连接到电容C2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的脚3连接到电容C3的输入端,电容C3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3后连接到芯片U2的脚1,芯片U2的脚2连接到电容C2的输出端,芯片U2的脚25连接到电阻R4的输入端,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到三极管VT1 的基极,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依次串联发光二极管VD1、电阻R6后接地;所述芯片U2的脚26串接电阻 R5后连接到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依次串接发光二极管VD2和电阻R7后接地;所述芯片U2 的脚11串接电阻R8后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到蜂鸣器B1的输出端,蜂鸣器BT1的输入端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 VT3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OP1,芯片U2的型号为AT89C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技术多数采用将光束扫描发射灯安装于观测镜片的一侧或者四周,这样一来扫描发射灯发射的光束照射在摄像机镜头上面时,镜头所反射的光线进入观测者视网膜将不再是一条垂直的直线,所以对观测排查针孔摄像头的效果极其有限。而且现有技术多数使用一片红色的有色玻璃来作为观测目镜,不具备放大功能,对于只有1mm大小的针孔摄像头镜头,使用者在2米之外观测将很难发现针孔摄像头的存在。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使扫描发射光束由发射器--入射摄像机镜头--镜头 180度反射--5倍放大目镜这样的一个近乎垂直的光路到达观察者的视网膜内成像,大大提升了探测效果,另外光束照射灯后内置的5倍光学放大望远镜,可以将被探测目标影像拉近放大5倍,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晰细致的排查出被探测目标。
2:大多数窃密用的摄像机为了方便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摄像机会自带红外线补光灯,针对带有红外线补光的摄像机,本发明利用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来探测针孔摄像机的存在,并且在探测到摄像机所发射的红外线以后,能够配合本发明自带的点状激光指示灯对针孔摄像机的具体安装位置进行指示定位,迅速锁定目标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同时通过本发明自带的红外线信号强度指示灯进行提示,另外蜂鸣器同时发出声音进行提示。
3:将电磁波检测、光学扫描镜头检测、激光+红外线检测等三种检测方式集为一体,三种方式可灵活切换使用,实现对针孔摄像机、窃听器、定位器等设备的光学镜头、发射的电磁波和红外线进行有效的检测,更加方便且有效的找出针孔摄像机、窃听器以及定位器等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向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向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波探测报警电路图。
图中:1、机身壳体;2、内部支架;3、控制电路板;4、功能接口面板;5、显示/按键面板;6、观测目镜;7、射频信号探测天线;8、检波电路;9、信号放大电路;10、单片机;11、LED驱动指示电路;12、蜂鸣器报警电路;13、摄像头探测扫描光束发生器;14、点状激光指示灯;15、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6、Type-c充电接口;17、信号探测灵敏度调节旋钮;18、射频信号强度指示面板;19、射频信号探测模式指示灯;20、充电指示灯;21、红外线检测模式指示灯;22、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3、开启/关闭按键;24、光束照射灯; 25、放大目镜;26、目镜调焦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包括机身壳体1、内部支架2、控制电路板3、功能接口面板4、显示/按键面板5和观测目镜6,内部支架2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1的内部,显示/按键面板5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1的上端,控制电路板3固定安装在内部支架2的内侧,功能接口面板4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1的前侧,并与内部支架2的前侧贴合在一起;观测目镜6套接在机身壳体1侧端的套筒内;控制电路板3的前端加装有射频信号探测天线7,控制电路板3上集成有检波电路8、信号放大电路9、单片机10、LED驱动指示电路11和蜂鸣器报警电路12,检波电路8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9的输入端相连,信号放大电路9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接相连,LED驱动指示电路11和蜂鸣器报警电路12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10 电连接;控制电路板3的前端加装有摄像头探测扫描光束发生器13、点状激光指示灯14、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Type-c充电接口16和电源开关及信号探测灵敏度调节旋钮17,控制电路板3的上端加装有射频信号强度指示面板18、射频信号探测模式指示灯19、充电指示灯20、红外线检测模式指示灯21、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2和开启/关闭按键23;摄像头探测扫描光束发生器13的前侧安装有光束照射灯24,并在光束照射灯24前侧的功能接口面板4上安装放大目镜 25,放大目镜25采用5倍光学放大镜,并在放大目镜25的前端安装目镜调焦旋钮26;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2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0的输出端相连,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2的输出端光束照射灯24的输入端相连,光束照射灯24的输出端单片机10的输入端;开启/关闭按键23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0相连,开启/关闭按键23的输出端与点状激光指示灯14的输入端相连,点状激光指示灯14的输出端与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的输入端相连,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相连,其中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与点状激光指示灯14为一个组件,两者相互配合,且端面相互平行。
其中:检波电路8、信号放大电路9、单片机10、LED驱动指示电路11和蜂鸣器报警电路12,检波电路8包括三极管Q1、电阻RL和电容C1,信号放大电路9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和电容C3,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OP1,单片机10包括主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 AT89C51,LED驱动指示电路11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4、电阻R5、发光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D2、电阻R6和电阻R7,蜂鸣器报警电路12包括电阻R8、三极管VT3、电阻R9和蜂鸣器B1,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源正极输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到电阻R1的输入端,并连接到电阻RL和电容C1的输入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电源VSS的输出端以及电源VCC 的输出端,电源VSS的输入端接电源负极输入;电源VSS的输入端接到电阻 RL的输出端以及电容C1的输出端,并连接到电容C2的输出端;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脚,运算放大器U1的脚2连接到电容C2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的脚3连接到电容C3的输入端,电容C3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3后连接到芯片U2的脚1,芯片U2的脚2连接到电容C2的输出端,芯片 U2的脚25连接到电阻R4的输入端,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到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依次串联发光二极管VD1、电阻R6后接地;芯片U2的脚26串接电阻R5后连接到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 VT2的集电极依次串接发光二极管VD2和电阻R7后接地;芯片U2的脚11串接电阻R8后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到蜂鸣器B1 的输出端,蜂鸣器BT1的输入端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
实施例一:
控制电路板3上集成的检波电路8,检波电路8接收到射频信号探测天线7接收的信号,通过检波电路8处理后传输给信号放大电路9,将信号放大后输出,在传输给单片机10,对所得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处理后得到的信息发出控制指令,可发送指令给LED驱动指示电路11,控制发光二极管VD1和发光二极管VD2导通,也可驱动蜂鸣器报警电路12工作,蜂鸣器B1发声报警。
实施例二:
当按下开启/关闭按键23即Speaker on/off键时,可以按下开启/关闭按键23,长按两秒,可将设备可由探测射频切换到探测红外线模式;当设备处于探测红外线模式时,点状激光指示灯14开启,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处于接收状态,使用者手持机身壳体1对环境进行探测扫描,当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探测到环境中有超过设定强度值的红外线时,单片机10发送指令给LED驱动指示电路,控制发光二极管VD1和发光二极管VD2导通,同时驱动蜂鸣器报警电路 12工作,蜂鸣器B1发声报警;同时点状激光指示灯14指示红外线发送源的具体安装位置,使用者可以很方便找到被探测目标设备。
实施例三:
当按下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2后,单片机10控制光束照射灯发射特殊波长频率的光束,使用者手持机身壳体1,眼睛靠近目镜观察,当光束照射灯24照射到被探摄像机的光学镜头时,由于摄像头光学镜头物镜的第一片基本上都是采用凸透镜,凸透镜会对探测发射的入射光线进行聚焦和反射,反射光线以180度原路反射至光源发射点后面安装的放大目镜25中,光线由放大目镜25的镜片投射到观察者的视网膜上进行成像,观察者通过放大目镜25将能清晰的看到被探摄像机的镜头呈一定频率的光电闪烁,通过目镜调焦旋钮26进行调焦,以观测到清晰的图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具有如下优点:
1)光线由发射器--入射摄像机镜头--镜头180度反射--5倍放大目镜25这样的一个近乎垂直的光路到达观察者的视网膜内成像,大大提升了探测效果,镜片后内置的5倍光学放大望远镜,可以将被探测目标影像拉近放大5倍,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晰细致的排查出被探测目标。
2)利用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来探测针孔摄像机的存在,并且在探测到红外线的存在后,能够配合激光束对针孔摄像机的具体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迅速锁定目标。
3)将电磁波检测、光学镜头检测和红外线检测等三种检测方式集为一体,三种方式可灵活切换使用,实现对针孔摄像机、窃听器、定位器等设备的光学镜头、发射的电磁波和红外线进行有效的检测,更加方便且有效的找出针孔摄像机、窃听器以及定位器等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包括机身壳体(1)、内部支架(2)、控制电路板(3)、功能接口面板(4)、显示/按键面板(5)和观测目镜(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架(2)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1)的内部,显示/按键面板(5)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1)的上端,控制电路板(3)固定安装在内部支架(2)的内侧,功能接口面板(4)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1)的前侧,并与内部支架(2)的前侧贴合在一起;所述观测目镜(6)套接在机身壳体(1)侧端的套筒内;所述控制电路板(3)的前端加装有射频信号探测天线(7),控制电路板(3)上集成有检波电路(8)、信号放大电路(9)、单片机(10)、LED驱动指示电路(11)和蜂鸣器报警电路(12),检波电路(8)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9)的输入端相连,信号放大电路(9)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接相连,LED驱动指示电路(11)和蜂鸣器报警电路(12)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10)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3)的前端加装有摄像头探测扫描光束发生器(13)、点状激光指示灯(14)、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Type-c充电接口(16)和电源开关及信号探测灵敏度调节旋钮(17),控制电路板(3)的上端加装有射频信号强度指示面板(18)、射频信号探测模式指示灯(19)、充电指示灯(20)、红外线检测模式指示灯(21)、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2)和开启/关闭按键(23);所述摄像头探测扫描光束发生器(13)的前侧安装有光束照射灯(24),并在光束照射灯(24)前侧的功能接口面板(4)上安装放大目镜(25),并在放大目镜(25)的前端安装目镜调焦旋钮(26);所述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2)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0)的输出端相连,镜头扫描模式开/关(22)的输出端光束照射灯(24)的输入端相连,光束照射灯(24)的输出端单片机(10)的输入端;所述开启/关闭按键(23)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0)相连,开启/关闭按键(23)的输出端与点状激光指示灯(14)的输入端相连,点状激光指示灯(14)的输出端与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的输入端相连,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目镜(25)采用5倍光学放大镜,光束照射灯(24)应安装于放大目镜(25)的正中间,两者应安装在同一中心轴线上面,光束发射灯在前,目镜在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探测接收传感器(15)与点状激光指示灯(14)为一个组件,两者相互配合,且端面、性能轴线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电路(8)、信号放大电路(9)、单片机(10)、LED驱动指示电路(11)和蜂鸣器报警电路(12),检波电路(8)包括三极管Q1、电阻RL和电容C1,信号放大电路(9)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和电容C3,单片机(10)包括主芯片U2,LED驱动指示电路(11)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4、电阻R5、发光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D2、电阻R6和电阻R7,蜂鸣器报警电路(12)包括电阻R8、三极管VT3、电阻R9和蜂鸣器B1,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源正极输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到电阻R1的输入端,并连接到电阻RL和电容C1的输入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电源VSS的输出端以及电源VCC的输出端,电源VSS的输入端接电源负极输入;所述电源VSS的输入端接到电阻RL的输出端以及电容C1的输出端,并连接到电容C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1的脚,运算放大器U1的脚2连接到电容C2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的脚3连接到电容C3的输入端,电容C3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3后连接到芯片U2的脚1,芯片U2的脚2连接到电容C2的输出端,芯片U2的脚25连接到电阻R4的输入端,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到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依次串联发光二极管VD1、电阻R6后接地;所述芯片U2的脚26串接电阻R5后连接到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依次串接发光二极管VD2和电阻R7后接地;所述芯片U2的脚11串接电阻R8后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到蜂鸣器B1的输出端,蜂鸣器BT1的输入端接VDD3.3V电源端子输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OP1,芯片U2的型号为AT89C51。
CN202020162140.XU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Active CN211453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2140.XU CN211453997U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2140.XU CN211453997U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3997U true CN21145399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3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2140.XU Active CN211453997U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39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8468A (zh) * 2020-11-12 2021-03-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室内隐藏电子设备位置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8468A (zh) * 2020-11-12 2021-03-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室内隐藏电子设备位置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73184B1 (ko) 야간 투시경의 차단을 위한 근접 탐지기
US66650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and detection systems/devices
CN109581530A (zh) 便携式太赫兹安检设备
CN111175847A (zh)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射频信号、光学反射放大的摄像头和窃密装置探测器
CN102859994A (zh) 使空间分辨的测量结果可视化的方法及对应的测量装置
CN211453997U (zh) 一种利用激光、红外线探测针孔摄像头的探测器
US4027159A (en) Combined use of visible and near-IR imaging systems with far-IR detector system
CN102645655A (zh) 一种基于“猫眼效应”的全天候手持式激光主动侦测装置
CN104344898B (zh) 一种潜望式双目热像仪
CN209446787U (zh) 便携式太赫兹安检设备
US7064327B2 (en) Night vision apparatus
CN208688980U (zh) 一种物证勘查仪
CN201378222Y (zh) 数码照相摄像半导体激光测距望远镜
CN206133039U (zh) 地震救援辅助器
RU254015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оптических и оптико-электронных приборов
CN212904516U (zh) 便携式气体泄漏检测装置
CN209728174U (zh)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针孔摄像头探测器
CN212008975U (zh) 一种用于探测针孔摄像机的手机镜头夹子
RU73500U1 (ru) Обнаружитель средств скрытого видеонаблюдения
RU228983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оптоэлектронных объектов (варианты)
CN209996295U (zh) 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视力筛查仪
CN105181147A (zh) 一种手持式双目镜非制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
CN212163350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监听设备
CN205826140U (zh) 一种带有测距功能的双目红外热像仪
CN204287480U (zh) 基于红外扫描监控技术的激光监听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0 E201, 15 / F, dada business building, No. 3, Longxi street, erling West Road,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deka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E201, 15 / F, dada business building, No. 3, Longxi street, erling West Road,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Huiy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