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6974U -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6974U
CN211446974U CN201921948862.1U CN201921948862U CN211446974U CN 211446974 U CN211446974 U CN 211446974U CN 201921948862 U CN201921948862 U CN 201921948862U CN 211446974 U CN211446974 U CN 211446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locking
water
river channel
box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8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祖晶
王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48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6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6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6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包括若干个基柱和若干个阻水箱,若干个所述基柱固定在河道的底部,若干个所述阻水箱套装于若干个所述基柱上;若干个所述阻水箱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箱体的上侧壁设有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槽和两个所述卡块配合使用,所述箱体前后贯穿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套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装于所述基柱上,且所述连接管的高度大于所述沉头孔的深度但不大于所述沉头孔的深度的两倍,本实用新型通过由若干个基柱和若干个阻水箱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进行阻水,使用简单,安装方便,材料配件运输容易。

Description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水装置领域,具体领域为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背景技术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在河道施工过程中中,当桥梁墩、台基础等将要建造设施位于地表水位以下或需要在水面以下施工时,根据当时河道情况搭建一种可以阻挡流水活进入施工范围的设施,它是根据当地材料修筑成各种形式的围堰;在水较深且流速较大的河流可采用木板桩或钢板桩(单层或双层)围堰,目前多使用双层薄壁钢围堰。围堰的作用既可以防水、围水,又可以支撑基坑的坑壁。但围堰搭建复杂,材料运送及组装困难,耗时较长,后期完工后拆除也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包括若干个基柱和若干个阻水箱,若干个所述基柱固定在河道的底部,若干个所述阻水箱套装于若干个所述基柱上;
若干个所述阻水箱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箱体的上侧壁设有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槽和两个所述卡块配合使用,所述箱体前后贯穿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套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装于所述基柱上,且所述连接管的高度大于所述沉头孔的深度但不大于所述沉头孔的深度的两倍,所述箱体的前侧壁的中心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贯穿有第一螺纹口,所述第一螺纹口上套装有第一密封盖;
若干个所述基柱均包括圆管,所述圆管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贯穿有第二螺纹口,所述第二螺纹口上套装有第二密封盖。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阻水箱为交错排布。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长度为所述箱体的宽度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后侧壁的中心与前侧壁中心对称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贯穿有第一螺纹口,所述第一螺纹口上套装有第一密封盖。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的卡槽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形状与所述卡槽形状一致。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阻水箱表面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通过由若干个基柱和若干个阻水箱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进行阻水,使用简单,安装方便,材料配件运输容易,通过以基柱为支撑,阻水箱相互交错搭接,构成阻水墙,利用遇水膨胀橡胶层遇水膨胀自动填补缝隙,使阻水墙稳固紧密,并且可通过向圆管和箱体内注水提高质量,加大抵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水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水箱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水箱连接处的俯视图。
图中:1-基柱、101-圆管、102-第二凹槽、103-第二螺纹口、104-第二密封盖、2-阻水箱、201-箱体、202-卡槽、203-卡块、204-通孔、205-沉头孔、206-连接管、207-第一凹槽、208-第一螺纹口、209-第一密封盖、3-连接块、4-遇水膨胀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由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进行阻水,若干个所述基柱1按要求固定在河道的底部,以若干个基柱1为基础支撑点,通过若干个基柱1固定在河道的底部使由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保持稳固,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套装于若干个所述基柱1上,使由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表面积加大,增加阻水面积,以及提高整体强度;
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均包括箱体201,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201的下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202,所述箱体201的上侧壁设有两个卡块203,两个所述卡槽202和两个所述卡块203配合使用,方便卡块203和卡槽202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箱体201前后贯穿有两个通孔204,方便阻水箱2套装在基柱1上,两个所述通孔20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沉头孔205,如图2所示,所述沉头孔 205内套装有连接管206,所述连接管206套装于所述基柱1上,减少通孔204 的内壁与基柱1的摩擦,通过连接管206套装在沉头孔205内与基柱1连接,使基柱1和阻水箱2之间的配合更紧密,同时提高箱体201的使用寿命,且所述连接管206的高度大于所述沉头孔205的深度但不大于所述沉头孔205 的深度的两倍,加强前后两层阻水箱2的的连接可靠度,所述箱体201的前侧壁的中心设有第一凹槽207,所述第一凹槽207内贯穿有第一螺纹口208,所述第一螺纹口208上套装有第一密封盖209,阻水箱2内部为空,重量轻,利于移动运输,使用时通过第一螺纹口208向箱体201内注水,提高箱体201 的重量,之后拧紧第一密封盖209和第一螺纹口208,使阻水箱2重量增加,调高抵抗力,同时第一密封盖209和第一螺纹口208均位于第一凹槽207内,第一凹槽207保护第一密封盖209和第一螺纹口208不在移动运输及安装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伤害;
若干个所述基柱1均包括圆管101,如图3所示,所述圆管101上端设有第二凹槽102,所述第二凹槽102内贯穿有第二螺纹口103,所述第二螺纹口 103上套装有第二密封盖104,当将基柱1打入河底固定后,通过第二螺纹口 103向圆管101内注水,提高圆管101的重量,之后拧紧第二密封盖104和第二螺纹口103,使基柱1重量增加,调高抵抗力,同时第二密封盖104和第二螺纹口103均位于第二凹槽102内,第二凹槽102保护第二密封盖104和第二螺纹口103不在移动运输及安装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伤害。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为交错排布,提高由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的抗冲击性。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20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槽202,方便由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进行搭接装配,同时提高阻水墙体的抗冲击性。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201的长度为所述箱体201的宽度的两倍,方便由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进行搭接装配,同时提高阻水墙体的抗冲击性。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201的后侧壁的中心与前侧壁中心对称设有第一凹槽207,所述第一凹槽207内贯穿有第一螺纹口208,所述第一螺纹口208上套装有第一密封盖209,方便由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 相互插接配合构成阻水墙体,拆除时释放阻水箱2内的储水,减轻阻水箱2 的重量,方便移动搬运。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相邻的所述箱体201的左右两端的卡槽202之间卡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形状与所述卡槽202形状一致,方便相邻的阻水箱2进行连接,提高阻水箱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表面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层4,遇水膨胀橡胶层4在阻水箱入水后膨胀,自动填充缝隙,使后续密封等工序更加简单,同时遇水膨胀橡胶层4脱水后逐渐收缩,可重复使用。
工作原理:基柱1打入河底,确立基础,之后通过第二螺纹口103向圆管101内注水,提高圆管101的重量,之后拧紧第二密封盖104和第二螺纹口103,使基柱1重量增加,调高抵抗力,之后再通过第一螺纹口208向阻水箱2内注入水流使阻水箱重量增加,随后将连接管206插入沉头孔205,配合箱体201装配于已经固定基柱1上,将注水的阻水箱2依次交错安装,同时卡块203和卡槽202相互卡接,提升连接稳定性,加固阻水箱2与基柱1共同构成阻水墙,同时阻水箱2表面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层4,遇水膨胀橡胶层4 在阻水箱2入水后吸水膨胀,自动填充缝隙,使后续密封等工序更加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包括若干个基柱(1)和若干个阻水箱(2),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基柱(1)固定在河道的底部,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套装于若干个所述基柱(1)上;
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均包括箱体(201),所述箱体(201)的下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202),所述箱体(201)的上侧壁设有两个卡块(203),两个所述卡槽(202)和两个所述卡块(203)配合使用,所述箱体(201)前后贯穿有两个通孔(204),两个所述通孔(20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沉头孔(205),所述沉头孔(205)内套装有连接管(206),所述连接管(206)套装于所述基柱(1)上,且所述连接管(206)的高度大于所述沉头孔(205)的深度但不大于所述沉头孔(205)的深度的两倍,所述箱体(201)的前侧壁的中心设有第一凹槽(207),所述第一凹槽(207)内贯穿有第一螺纹口(208),所述第一螺纹口(208)上套装有第一密封盖(209);
若干个所述基柱(1)均包括圆管(101),所述圆管(101)上端设有第二凹槽(102),所述第二凹槽(102)内贯穿有第二螺纹口(103),所述第二螺纹口(103)上套装有第二密封盖(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为交错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槽(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1)的长度为所述箱体(201)的宽度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1)的后侧壁的中心设有第一凹槽(207),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07)的位置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箱体(201)的后侧壁上的第一凹槽(207)内也贯穿有第一螺纹口(2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箱体(201)的左右两端的卡槽(202)之间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形状与所述卡槽(202)形状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阻水箱(2)表面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层(4)。
CN201921948862.1U 2019-11-12 2019-11-12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Active CN211446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8862.1U CN211446974U (zh) 2019-11-12 2019-11-12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8862.1U CN211446974U (zh) 2019-11-12 2019-11-12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6974U true CN211446974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8862.1U Active CN211446974U (zh) 2019-11-12 2019-11-12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6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9227B (zh)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单管桩基础灌浆装置、总成及灌浆方法
CN201250408Y (zh) 回收式钢结构基坑围护装置
CN102839691B (zh) 无砂水泥管深井降水井口快速封堵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59112A (zh) 利用钢箱桩进行基坑围护的方法
CN211446974U (zh) 河道施工用阻水装置
KR101262865B1 (ko) 수중 가물막이 공법
CN112627208A (zh) 适用于岩基的装配式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33853A (zh) 榫槽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
CN214364431U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施工简便的深基坑支撑格构柱
CN111172991B (zh) 预埋钢筋套筒式预制地下连续墙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CN111472332B (zh) 一种生态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211143056U (zh) 一种灌注桩施工用便于拆卸的泥浆收集箱
CN209923954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围堰
CN213926079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组合挡水设备
CN21317378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沉井基础
CN218116506U (zh) 一种浮动活移式挡水围堰
CN219260897U (zh) 用于圆沉箱的接缝结构
CN220166883U (zh) 一种混凝土支护桩
CN216194666U (zh) 一种装配式骨架结构及连续墙
CN217758711U (zh) 止水咬合钢管桩
CN21919601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的地下沉井
CN213116339U (zh) 一种机械顶管圆形工作井洞口穿墙止水构造
CN219195924U (zh) 一种上墙下桩式深基坑连续墙
CN215483035U (zh) 应急围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