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5717U -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5717U
CN211445717U CN201922442758.1U CN201922442758U CN211445717U CN 211445717 U CN211445717 U CN 211445717U CN 201922442758 U CN201922442758 U CN 201922442758U CN 211445717 U CN211445717 U CN 211445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dish
plate
partition plate
placing
incub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27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427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5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5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5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和培养皿放置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滑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将培养皿放置板快捷方便的从箱体内取出,从而有利于培养皿的放置和取出,通过在培养皿放置板以及连接板的底部均安装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可以在未放入培养皿的情况下对培养皿放置孔以及培养皿放置板进行杀菌,从而不会使培养皿放置孔以及培养皿放置板中的细菌对培养皿产生污染,有利于培养皿的培养以及后期的检验。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为保证对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检验员在对微生物样本做检测前,需要先对微生物样本进行培养,形成微生物群落,提高被检样品的可视性,现有的微生物检验培养箱的培养皿放置板大都是固定安装的,因此存在取放培养皿不方便的问题,进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并且现有的微生物检验培养箱的内部没有设置杀菌装置,但是培养皿放置孔内以及培养皿放置板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细菌,这些细菌会影响培养皿内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后期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和培养皿放置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滑块,所述培养皿放置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箱体的后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多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均粘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培养皿放置板的后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粘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相互吸引,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培养皿放置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培养皿放置孔,且所述培养皿放置板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
优选的,多个所述紫外线灯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皿放置板和连接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湿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加湿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培养皿放置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拉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培养皿放置板的两侧均开设滑槽,滑槽与滑块滑动安装,使得培养皿放置板能够快捷方便的从箱体内取出,从而有利于培养皿的放置和取出,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使得培养皿放置板在箱体内的稳固性得到提高,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皿放置板以及连接板的底部均安装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可以在未放入培养皿的情况下对培养皿放置孔以及培养皿放置板进行杀菌,从而不会使培养皿放置孔以及培养皿放置板中的细菌对培养皿产生污染,有利于培养皿的培养以及后期的检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的培养皿放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的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以及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的箱体的内部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的拉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培养皿放置板、3第一分隔板、4第二分隔板、5第三分隔板、6滑块、7滑槽、8第一磁铁、9第二磁铁、10连接板、11培养皿放置孔、12紫外线灯、13合页、14箱门、15支撑杆、16万向轮、17加湿器、18湿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20加热器、21控制器、22通孔、23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培养皿放置板2,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和第三分隔板5,第一分隔板3和第二分隔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第二分隔板4和第三分隔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滑块6,培养皿放置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滑块6滑动安装在滑槽7内,箱体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多个第一放置槽内均粘接有第一磁铁8,培养皿放置板2的后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内粘接有第二磁铁9,第一磁铁8与第二磁铁9之间相互吸引,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第三分隔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培养皿放置板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培养皿放置孔11,且培养皿放置板2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12,通过将培养皿放置板2的两侧均开设滑槽7,滑槽7与滑块6滑动安装,使得培养皿放置板2能够快捷方便的从箱体1内取出,从而有利于培养皿的放置和取出,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磁铁8和第二磁铁9使得培养皿放置板2在箱体1内的稳固性得到提高,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通过在培养皿放置板2以及连接板10的底部均安装有紫外线灯12,紫外线灯12可以在未放入培养皿的情况下对培养皿放置孔11以及培养皿放置板2进行杀菌,从而不会使培养皿放置孔11以及培养皿放置板2中的细菌对培养皿产生污染,有利于培养皿的培养以及后期的检验。
具体的,多个紫外线灯12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皿放置板2和连接板10的底部。
具体的,箱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13铰接有箱门14。
具体的,箱体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多个支撑杆15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16,通过设置的四个万向轮16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
具体的,箱体1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湿器17、湿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器20,箱体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21。
具体的,加湿器17、湿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器20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21相连。
具体的,第一分隔板3、第三分隔板5和连接板10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22,加湿器17和加热器20通过设置的多个通孔22对培养皿进行作用。
具体的,培养皿放置板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拉杆23,通过设置的拉杆23便于培养皿放置板2的推拉。
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箱门1,拉动拉杆23,通过培养皿放置板2两侧的滑槽7与对应的滑块6相互滑动,即第一磁铁8和第二磁铁9之间相互分离,使得培养皿放置板2能够快捷方便的从箱体1内取出,从而有利于将培养皿从培养皿放置孔11内放置和取出,然后关闭箱门1,打开加湿器17和加热器20,加湿器17和加热器20通过多个通孔22对培养皿进行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皿的培养,与此同时,湿度传感器18和温度传感器19可以对箱体1内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检测,在通过控制器21反馈给加湿器17和加热器20,保证了箱体1的内部营造出一个适合培养皿的培养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培养皿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和第三分隔板(5),所述第一分隔板(3)和第二分隔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分隔板(4)和第三分隔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滑块(6),所述培养皿放置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块(6)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7)内,所述箱体(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多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均粘接有第一磁铁(8),所述培养皿放置板(2)的后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粘接有第二磁铁(9),所述第一磁铁(8)与第二磁铁(9)之间相互吸引,所述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第三分隔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培养皿放置板(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培养皿放置孔(11),且所述培养皿放置板(2)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紫外线灯(12)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皿放置板(2)和连接板(10)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13)铰接有箱门(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多个所述支撑杆(15)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湿器(17)、湿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器(20),所述箱体(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7)、湿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器(20)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2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3)、第三分隔板(5)和连接板(10)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放置板(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拉杆(23)。
CN201922442758.1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Active CN211445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2758.1U CN21144571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2758.1U CN21144571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5717U true CN21144571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8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2758.1U Active CN21144571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57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5205A (zh) * 2021-11-11 2022-02-15 南京宇漾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细菌培养基微生物菌种的装置
CN114045209A (zh) * 2021-10-26 2022-02-15 温概辉 一种生物培育用培养皿放置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5209A (zh) * 2021-10-26 2022-02-15 温概辉 一种生物培育用培养皿放置箱
CN114045205A (zh) * 2021-11-11 2022-02-15 南京宇漾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细菌培养基微生物菌种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5717U (zh)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CN205821344U (zh) 一种多功能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器
CN215975854U (zh)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CN209193978U (zh) 一种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装置
CN212388022U (zh)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CN203790974U (zh) 一种病理取材台
CN203474788U (zh) 食品微生物检测试剂盒
CN110205241A (zh) 一种杀菌效果好且便于夹持试管的生化培养箱
CN207918846U (zh) 一种医用微生物探针式提取破碎检验仪器
CN212268191U (zh) 一种医学检验样本采集转运箱
CN213219527U (zh) 一种恒温恒流臭氧灭菌消毒装置
CN211244702U (zh) 一种检验科用消毒装置
CN211329490U (zh) 一种医药用试剂管放置箱
CN213172379U (zh) 一种便于对试管进行拿取的生物制备用培养装置
CN210419968U (zh) 一种微生态制剂生产用营养液pH检测装置
CN210102285U (zh) 一种生物基因检测用样本采集送检盒
CN214088511U (zh) 一种对细菌同时进行普通培养和二氧化碳培养的装置
CN208500990U (zh) 一种生化培养箱
CN218710325U (zh) 一种抽屉式药敏板培养箱
CN220495303U (zh) 一种环境检测实验室化验分析灭菌装置
CN214288320U (zh) 一种医疗检验用带有消毒功能的试验台
CN214457913U (zh) 一种用于细菌耐药性分析的药敏测试板
CN212864784U (zh) 一种用于免疫细胞扩增的细胞培养仪
CN217895565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微生物培养箱
CN205198355U (zh) 一种检验科用手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