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5337U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5337U
CN211445337U CN201922369161.9U CN201922369161U CN211445337U CN 211445337 U CN211445337 U CN 211445337U CN 201922369161 U CN201922369161 U CN 201922369161U CN 211445337 U CN211445337 U CN 211445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achine body
liquid
plate
green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91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俊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zhi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zhi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zhi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zhi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91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5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5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5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储电组件和控制器,通过在机体内壁左端设置加料装置,而当过滤后的水经过出液口处时,经过贴合板处圆形通孔内壁设置的无纺布层时,由液体的流通带动效果,即可将外壳内部的明矾液缓慢的带出与过滤后的水进行混和,达到了通过加设原料均出部件以提高处水质沉淀处理的有益效果;并且在底架右端设置沉淀装置,经过槽箱进行收集并在进行持续的静置沉淀,而镂空隔板进行通入液的阻隔,沉淀后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溢流管进行排出,经过启动污泥泵运转由抽污管进行沉淀物抽取并在排出管处进行排出至外部,达到了加设静止部件以便于处理杂质沉淀物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现有绿色建筑的雨水一般就是通过雨水井,并在与其连通的排水管再流入到雨水井当中,而雨水井内的雨水再通过管道系统排放至别墅外的雨水市政管网;
可在雨水流入到雨水井的过程当中,一般会将烟头垃圾碎屑掉落到雨水井当中,长久流通后雨水井当中会变臭或者发出异味,对于绿色建筑的位置的影响不佳,虽说已有净化处理装置可对该雨水进行预先处理,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装置进行水质沉淀处理的原料过于集中而效果不佳,并且进行杂质沉淀物的处理方式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以解决该装置进行水质沉淀处理的原料过于集中而效果不佳,并且进行杂质沉淀物的处理方式不便,通过加设原料均出部件以提高处水质沉淀处理的有益效果,并且加设静止部件以便于处理杂质沉淀物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
机体;
机体后端上部与储电组件螺栓连接;
机体前端左中部与控制器螺栓连接,控制器底端设置有电源线;
机体底端左右两部分别与底架焊接,底架右端与沉淀装置螺栓连接;
机体顶端左中部与入水槽焊接,并且入水槽与机体内部连通;
机体内部上端与杂滤组件固定连接;
机体内部下端与加料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外壳、导流斜板、出液口、网框、贴合板、圆形通孔、无纺布层、出液斜面、混液出管、抽液管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外壳右端下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导流斜板设置于机体内壁右端,所述出液口内壁分别与网框和贴合板固定连接,所述网框右端与贴合板螺栓连接,所述贴合板左右两端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壁与无纺布层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内壁底端设置有出液斜面,所述混液出管贯穿机体右端中下部,并且机体内部与混液出管连通,所述抽液管贯穿外壳左端,并且抽液管与外壳内部上端连通,所述外壳内壁上端与液位传感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槽箱、垫板、镂空隔板、溢流管、抽污管、污泥泵和排出管,所述槽箱底端与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槽箱内壁中段与镂空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槽箱右端中段设置有溢流管,并且槽箱内部与溢流管连通,所述抽污管贯穿槽箱后端中下部,并且槽箱内部与抽污管连通,所述抽污管右端与污泥泵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泵右端与排出管固定连接,所述底架左端与槽箱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电组件包括支架、太阳能板、支撑板和蓄电池,所述支架顶端与太阳能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内侧与支撑板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与蓄电池螺栓连接,所述机体后端上部与支架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杂滤组件包括第一倾斜滤板、第一出杂管、第二倾斜滤板和第二出杂管,所述机体内壁上端由上至下分别与第一倾斜滤板和第二倾斜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杂管和第一出杂管分别贯穿机体左右两端,并且机体内部均与第二出杂管和第一出杂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明矾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杂管和第二出杂管内壁底端分别与第一倾斜滤板和第二倾斜滤板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该装置进行水质沉淀处理的原料过于集中而效果不佳,通过在机体内壁左端设置加料装置,经过在外壳内部设置适量的明矾液,并且而当过滤后的水经过出液口处时,经过贴合板处圆形通孔内壁设置的无纺布层时,由液体的流通带动效果,即可将外壳内部的明矾液缓慢的带出与过滤后的水进行混和,达到了通过加设原料均出部件以提高处水质沉淀处理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进行杂质沉淀物的处理方式不便,通过在底架右端设置沉淀装置,经过槽箱进行收集并在进行持续的静置沉淀,而镂空隔板进行通入液的阻隔,沉淀后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溢流管进行排出,之后,经过启动污泥泵运转由抽污管进行沉淀物抽取并在排出管处进行排出至外部,达到了加设静止部件以便于处理杂质沉淀物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局部结构A示意图;
图中:机体-1、储电组件-2、控制器-3、电源线-4、底架-5、入水槽-6、杂滤组件-7、加料装置-8、沉淀装置-9、支架-21、太阳能板-22、支撑板-23、蓄电池-24、第一倾斜滤板-71、第一出杂管-72、第二倾斜滤板-73、第二出杂管-74、外壳-81、导流斜板-82、出液口-83、网框-84、贴合板-85、圆形通孔-86、无纺布层-87、出液斜面-88、混液出管-89、抽液管-810、液位传感器-811、槽箱-91、垫板-92、镂空隔板-93、溢流管-94、抽污管-95、污泥泵-96、排出管-9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
机体1;
机体1后端上部与储电组件2螺栓连接;
机体1前端左中部与控制器3螺栓连接,控制器3底端设置有电源线4;
机体1底端左右两部分别与底架5焊接,底架5右端与沉淀装置9螺栓连接;
机体1顶端左中部与入水槽6焊接,并且入水槽6与机体1内部连通;
机体1内部上端与杂滤组件7固定连接;
机体1内部下端与加料装置8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加料装置8包括外壳81、导流斜板82、出液口83、网框84、贴合板85、圆形通孔86、无纺布层87、出液斜面88、混液出管89、抽液管810和液位传感器811,所述外壳81右端下部设置有出液口83,所述导流斜板82设置于机体1内壁右端,所述出液口83内壁分别与网框84和贴合板85固定连接,所述网框84右端与贴合板85螺栓连接,所述贴合板85左右两端设置有圆形通孔86,所述圆形通孔86内壁与无纺布层87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内壁底端设置有出液斜面88,所述混液出管89贯穿机体1右端中下部,并且机体1内部与混液出管89连通,所述抽液管810贯穿外壳81左端,并且抽液管810与外壳81内部上端连通,所述外壳81内壁上端与液位传感器811固定连接,根据上述通过加设原料均出部件以提高处水质沉淀处理的有益效果。
其中,所述沉淀装置9包括槽箱91、垫板92、镂空隔板93、溢流管94、抽污管95、污泥泵96和排出管97,所述槽箱91底端与垫板92固定连接,所述槽箱91内壁中段与镂空隔板93固定连接,所述槽箱91右端中段设置有溢流管94,并且槽箱91内部与溢流管94连通,所述抽污管95贯穿槽箱91后端中下部,并且槽箱91内部与抽污管95连通,所述抽污管95右端与污泥泵96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泵96右端与排出管97固定连接,所述底架5左端与槽箱91螺栓连接,根据上述加设静止部件以便于处理杂质沉淀物的有益效果。
其中,所述储电组件2包括支架21、太阳能板22、支撑板23和蓄电池24,所述支架21顶端与太阳能板2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1内侧与支撑板23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23顶端与蓄电池24螺栓连接,所述机体1后端上部与支架21螺栓连接,根据上述使用采用再生能源,提高节能性。
其中,所述杂滤组件7包括第一倾斜滤板71、第一出杂管72、第二倾斜滤板73和第二出杂管74,所述机体1内壁上端由上至下分别与第一倾斜滤板71和第二倾斜滤板7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杂管74和第一出杂管72分别贯穿机体1左右两端,并且机体1内部均与第二出杂管74和第一出杂管72连通,进行雨水当中的较大颗粒杂质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外壳81内部设置有明矾液,进行雨水的净化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出杂管72和第二出杂管74内壁底端分别与第一倾斜滤板71和第二倾斜滤板73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根据上述合理设置位置,便于杂质排出。
工作原理:首先,将该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移动至排水管与雨水井之间处,并进行稳固安置;
然后,经过电源线4接通外部电源,或者该位置受到阳光照射时,即可通过储电组件2处的太阳能板22进行电能转换至蓄电池24进行储存并使用,提高节能效果;
接着,当进行使用时,排水管处的雨水置入到机体1当中,(预先在第一出杂管72和第二出杂管74进行连接外部流通管件)此时经过杂滤组件7当中的第一倾斜滤板71进行初步过滤并在第一出杂管72处排出至外部合适的位置,而较小的杂质经过第二倾斜滤板73进行再次过滤并在第二出杂管74处排出至外部合适的位置;
之后,过滤完成的水通过在机体1内壁左端设置的加料装置8,经过在外壳81内部设置适量的明矾液,并且而当过滤后的水经过导流斜板82进行集流至出液口83处时,而网框84在贴合板85处进行连接提高稳固性,由贴合板85处圆形通孔86内壁设置的无纺布层87时,由液体的流通带动效果,即可将外壳81内部的明矾液缓慢的带出与过滤后的水进行混和,即可掉落到机体1内壁底端的出液斜面88处,并在混液出管89处排出,达到了通过加设原料均出部件以提高处水质沉淀处理的有益效果,而抽液管810、液位传感器811进行外壳81内部的液位检测,当高度过低时,经过控制器3进行外部的明矾液抽取至外壳81当中进行补充;
最后,通过在底架5右端设置的沉淀装置9,经过混液出管89处排出的混合液至槽箱91进行收集,并在进行持续的静置沉淀,而镂空隔板93进行通入液的阻隔,沉淀后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溢流管94进行排出,之后,经过启动污泥泵9运转由抽污管95进行沉淀物抽取并在排出管97处进行排出至外部合适的位置即可,达到了加设静止部件以便于处理杂质沉淀物的有益效果,经过上述对雨水的处理,提高了雨水井的洁净度的环保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机体后端上部与储电组件螺栓连接;
机体前端左中部与控制器螺栓连接,控制器底端设置有电源线;
机体底端左右两部分别与底架焊接,底架右端与沉淀装置螺栓连接;
机体顶端左中部与入水槽焊接,并且入水槽与机体内部连通;
机体内部上端与杂滤组件固定连接;
机体内部下端与加料装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外壳、导流斜板、出液口、网框、贴合板、圆形通孔、无纺布层、出液斜面、混液出管、抽液管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外壳右端下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导流斜板设置于机体内壁右端,所述出液口内壁分别与网框和贴合板固定连接,所述网框右端与贴合板螺栓连接,所述贴合板左右两端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壁与无纺布层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内壁底端设置有出液斜面,所述混液出管贯穿机体右端中下部,并且机体内部与混液出管连通,所述抽液管贯穿外壳左端,并且抽液管与外壳内部上端连通,所述外壳内壁上端与液位传感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槽箱、垫板、镂空隔板、溢流管、抽污管、污泥泵和排出管,所述槽箱底端与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槽箱内壁中段与镂空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槽箱右端中段设置有溢流管,并且槽箱内部与溢流管连通,所述抽污管贯穿槽箱后端中下部,并且槽箱内部与抽污管连通,所述抽污管右端与污泥泵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泵右端与排出管固定连接,所述底架左端与槽箱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组件包括支架、太阳能板、支撑板和蓄电池,所述支架顶端与太阳能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内侧与支撑板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与蓄电池螺栓连接,所述机体后端上部与支架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滤组件包括第一倾斜滤板、第一出杂管、第二倾斜滤板和第二出杂管,所述机体内壁上端由上至下分别与第一倾斜滤板和第二倾斜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杂管和第一出杂管分别贯穿机体左右两端,并且机体内部均与第二出杂管和第一出杂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明矾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杂管和第二出杂管内壁底端分别与第一倾斜滤板和第二倾斜滤板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
CN201922369161.9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445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9161.9U CN211445337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9161.9U CN211445337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5337U true CN21144533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9161.9U Active CN211445337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5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9305B (zh) 一种水循环洗地车
CN205975797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211471046U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一体化装置
CN211069201U (zh) 一种一体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111608256A (zh) 一种与市政工程配套使用的雨水收集系统
CN211445337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地下雨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CN211078853U (zh) 一种防堵多级处理的化粪池
CN210845553U (zh) 一种自助式洗车间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0767118U (zh) 一种地铁车站雨水回收系统
CN203540183U (zh) 印染污水纤维处理系统
CN209900864U (zh) 一种景观自动循环净化蓄水池
CN113045012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节能环保型污水过滤装置
CN213327049U (zh) 一种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9940700U (zh)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1023841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209143954U (zh) 一种带蓄电、发电功能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5327321U (zh) 一种阶梯式水力沉降分离固液废水净化装置
CN109081502A (zh) 一种基于生物反应器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20495819U (zh)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设备
CN218089203U (zh) 一种城镇污水收集装置
CN210559697U (zh) 一种循环收集漂染污水杂质装置
CN216639206U (zh)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3132095U (zh) 一种市政道路建设废水引流装置
CN213623592U (zh) 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循环再利用装置
CN214167516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