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3778U -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3778U
CN211443778U CN201921954892.3U CN201921954892U CN211443778U CN 211443778 U CN211443778 U CN 211443778U CN 201921954892 U CN201921954892 U CN 201921954892U CN 211443778 U CN211443778 U CN 211443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strip
side protection
groove
magnet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48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ngya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548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3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3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3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电机和传送轴,所述机身主体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传送轴与电机、为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和第二侧保护条,所述第二侧保护条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且柔性薄膜的末端安装有卡块,并且卡块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所述卡块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该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采用了侧保护条的设计,有效的对玻璃在加料运输过程中的侧边进行防护,避免玻璃与机器的侧边碰撞,而且设置有可自由展开和收缩的柔性保护膜,避免了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粘上大量灰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光学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屏蔽光学窗其主要的元件是电磁屏蔽玻璃,在生产加工的工程中,需要将电磁屏蔽玻璃与铝合金框架进行拼装,这时就需要用到各种的辅助设备,其中就有自动化上料装置,常见的有传送带,能有效的对电磁屏蔽玻璃进行运输和上料作业,然而现有的传送带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现有的传送带大都为敞开式的设计,导致了电磁屏蔽玻璃在上料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粘上灰尘,使得后续的作业需要对电磁屏蔽玻璃进行清洗,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存在不能对电磁屏蔽玻璃进行防尘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电机和传送轴,所述机身主体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且机身主体的上方内部等距轴承安装有传送轴,并且传送轴的外侧包裹有输送带,所述传送轴与电机、为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和第二侧保护条,所述第一侧保护条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内部镶嵌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侧保护条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的中部下方开设有安装槽,并且第二卡槽的底面镶嵌有第二磁铁,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且柔性薄膜的末端安装有卡块,并且卡块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所述卡块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输送带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保护条与第二侧保护条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侧保护条与第二侧保护条均为柔性橡胶材质,并且第一侧保护条与第二侧保护条两者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等距分布在第一侧保护条的表面,且第一卡槽内部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磁铁,并且第一卡槽与卡块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等距分布在第二侧保护条的中部,且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呈对应关系,并且第二卡槽和卡块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第二卡槽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安装槽通过柔性薄膜与卡块相连接,并且卡块的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第三磁铁,并且第三磁铁分别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为磁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垫块等距分布在输送带的表面,且垫块与垫块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垫块的厚度小于第一侧保护条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采用了侧保护条的设计,有效的对玻璃在加料运输过程中的侧边进行防护,避免玻璃与机器的侧边碰撞,而且设置有可自由展开和收缩的柔性保护膜,避免了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粘上大量灰尘的问题,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便于后续的生产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侧保护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保护条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主体;2、电机;3、传送轴;4、输送带;5、第一侧保护条;6、第一卡槽;7、第一磁铁;8、第二侧保护条;9、第二卡槽;10、安装槽;11、第二磁铁;12、柔性薄膜;13、卡块;14、垫块;15、第三磁铁;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电机2、传送轴3、输送带4、第一侧保护条5、第一卡槽6、第一磁铁7、第二侧保护条8、第二卡槽9、安装槽10、第二磁铁11、柔性薄膜12、卡块13、垫块14、第三磁铁15和通孔16,机身主体1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2,且机身主体1的上方内部等距轴承安装有传送轴3,并且传送轴3的外侧包裹有输送带4,传送轴3与电机2、为链条连接,输送带4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5和第二侧保护条8,第一侧保护条5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6,且第一卡槽6的内部镶嵌有第一磁铁7,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9,且第二卡槽9的中部下方开设有安装槽10,并且第二卡槽9的底面镶嵌有第二磁铁11,安装槽10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12,且柔性薄膜12的末端安装有卡块13,并且卡块13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15,卡块13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16。输送带4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垫块14。
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均为柔性橡胶材质,并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两者高度相同,上述结构的设计,有效的对运输的玻璃进行侧边防护,避免玻璃与机身主体1的侧边接触,保证玻璃的安全性。
第一卡槽6等距分布在第一侧保护条5的表面,且第一卡槽6内部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磁铁7,并且第一卡槽6与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便于后续的卡块13有效的与第一卡槽6进行安装作业。
第二卡槽9等距分布在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且第二卡槽9与第一卡槽6呈对应关系,并且第二卡槽9和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有效的对卡块13进行限位固定,同时保证了柔性薄膜12能正常的进行展开作业。
安装槽10与第二卡槽9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安装槽10通过柔性薄膜12与卡块13相连接,并且卡块1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第三磁铁15,并且第三磁铁15分别与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11为磁性连接,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磁性连接的方式,增加了卡块13安装后的牢固性。
垫块14等距分布在输送带4的表面,且垫块14与垫块14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垫块14的厚度小于第一侧保护条5的高度,上述结构的设计,避免了玻璃大面积的与输送带4表面接触,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时,首先,如图1所示,将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而后再将装置的电源与电网进行连接,从而开始使用。
在使用的过程中,机身主体1右侧的电机2通过链条带动传送轴3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传送轴3带动输送带4转动,从而进行输送作业。
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图1-3所示,将玻璃放置到输送带4的上方,使得玻璃置于垫块14的上方,从而侧边被两侧的第一侧保护条5和第二侧保护条8所限制,而后如图2-4所示,通过卡块13表面的通孔16将第二卡槽9中的卡块13抽出,进而将卡块13卡入第一侧保护条5上的第一卡槽6中,同时使得卡块13两侧的第三磁铁15与第一卡槽6中的第一磁铁7相连接,进而如图2所示,将柔性薄膜12展开,从而使得柔性薄膜12对下方的玻璃进行防尘保护。
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电机(2)和传送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2),且机身主体(1)的上方内部等距轴承安装有传送轴(3),并且传送轴(3)的外侧包裹有输送带(4),所述传送轴(3)与电机(2)、为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4)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5)和第二侧保护条(8),所述第一侧保护条(5)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6),且第一卡槽(6)的内部镶嵌有第一磁铁(7),所述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9),且第二卡槽(9)的中部下方开设有安装槽(10),并且第二卡槽(9)的底面镶嵌有第二磁铁(11),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12),且柔性薄膜(12)的末端安装有卡块(13),并且卡块(13)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15),所述卡块(13)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16),所述输送带(4)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垫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均为柔性橡胶材质,并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两者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6)等距分布在第一侧保护条(5)的表面,且第一卡槽(6)内部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磁铁(7),并且第一卡槽(6)与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9)等距分布在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且第二卡槽(9)与第一卡槽(6)呈对应关系,并且第二卡槽(9)和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与第二卡槽(9)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安装槽(10)通过柔性薄膜(12)与卡块(13)相连接,并且卡块(1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第三磁铁(15),并且第三磁铁(15)分别与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11)为磁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4)等距分布在输送带(4)的表面,且垫块(14)与垫块(14)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垫块(14)的厚度小于第一侧保护条(5)的高度。
CN201921954892.3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Active CN211443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892.3U CN211443778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892.3U CN211443778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3778U true CN211443778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4892.3U Active CN211443778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3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439584A (da) Redskabsbaerer med mindst en sideramme
IL71355A0 (en)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work piece carriers,in particular for a montage machine
CN211443778U (zh)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CN207873845U (zh) 一种用于木地板双面砂光的砂光机
CN205555286U (zh) 一种矿粉输送机用的输送承重结构
CN210761034U (zh) 一种智能加工运输机器人
CN212314997U (zh) 一种清洁型物料输送装置
CN211392685U (zh) 一种传送带式送料器
CN211109038U (zh) 一种玻璃运输装置
CN203062198U (zh) 铁磁吸附式防护垫
CN108555655B (zh) 链板式自动定位装夹铣床装置
CN20712955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重载传输装置
CN211944921U (zh) 一种低噪音滚轮式金属件送料设备
CN214979857U (zh) 玻璃打磨输送机台
CN211495805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输入装置
CN207524542U (zh) 一种用于开槽流水线的自动化翻板机
CN205200119U (zh) 一种高校计算机用防尘装置
CN210762762U (zh) 一种模块化架构的双轨搬送平台
CN210619397U (zh) 一种高密封性板式输送机
CN212711187U (zh) 一种无动力降尘导料槽
CN212502438U (zh) 皮带机迎料板
CN216637338U (zh) 一种防辐射玻璃专用放置架
CN213444792U (zh) 一种托辊机生产加工用输料装置
CN214516064U (zh) 一种对物品有保护作用的高速滑块分拣装置
CN211299108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9

Address after: No. 268 Lidao Road, Baguazhou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Zone A, Service Trade Zone 3-053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angya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9, Zhuyuan Road, Huqi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4

Patentee before: Xiao L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