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3362U -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3362U
CN211433362U CN201921208527.8U CN201921208527U CN211433362U CN 211433362 U CN211433362 U CN 211433362U CN 201921208527 U CN201921208527 U CN 201921208527U CN 211433362 U CN211433362 U CN 211433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bracket
support mechanism
glue layer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85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美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2085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3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3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3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包括升降底座、颈托机构和平推机构,所述升降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螺纹柱,且定位螺纹柱的上端外侧旋接有连接圆套,所述颈托机构位于连接圆套的上端,且颈托机构包括颈托架、软胶层和透气孔,所述颈托架的内壁粘胶粘连有软胶层,所述颈托机构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斜杆,所述平推机构位于固定平台的上端。该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中升降底座与颈托架之间可拆卸,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拆分携带,颈托架的高度可通过升降底座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颈托架和软胶层对人体颈部进行支撑,软胶层的设置能够增强颈托架的舒适感,避免病人下巴长时间抵住颈托架受到损伤。

Description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介入用头颈部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对病患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时需要对病患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病患在治疗过程中移动。
现有的神经介入用头颈部固定装置结构单一,无法根据病患的实际需要进行固定,病患的下巴及颈部长时间固定容易被夹伤,一般的头颈部固定装置透气性较差,不可拆卸,不便携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神经介入用头颈部固定装置结构单一,无法根据病患的实际需要进行固定,病患的下巴及颈部长时间固定容易被夹伤,一般的头颈部固定装置透气性较差,不可拆卸,不便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包括升降底座、颈托机构和平推机构,所述升降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螺纹柱,且定位螺纹柱的上端外侧旋接有连接圆套,所述颈托机构位于连接圆套的上端,且颈托机构包括颈托架、软胶层和透气孔,所述颈托架的内壁粘胶粘连有软胶层,且软胶层的内部与颈托架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颈托机构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斜杆,且斜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平台,所述平推机构位于固定平台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升降底座通过定位螺纹柱与连接圆套之间螺纹连接,且连接圆套的竖直中心线与颈托架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颈托架的形状设置为弧形结构,且颈托架的上表面与软胶层的下表面之间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斜杆共设置有两个,且斜杆之间与固定平台之间均关于颈托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平推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杆、连接板、滑块、滑轨、弧形板和海绵层,且液压缸的出口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下端一体化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设置有滑轨,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连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壁贴合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杆与连接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板通过弧形板与海绵层之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中升降底座与颈托架之间可拆卸,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拆分携带,颈托架的高度可通过升降底座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
将颈托架的高度调至合适的位置后,病人可将下巴抵在颈托架上,通过颈托架和软胶层对人体颈部进行支撑,其次软胶层的设置能够增强颈托架的舒适感,避免病人下巴长时间抵住颈托架受到损伤,病人的下巴及颈部长时间与颈托架进行接触时,透气孔能够增强颈托架的散热透气性;
斜杆共设置有两个,斜杆的设置增强了固定平台与颈托架之间的受力点,从而提高了固定平台的稳定性;
液压杆推动连接板和弧形板向内侧移动,弧形板向内侧靠拢时,能够对病患头部位置进行限定,两个弧形板之间的距离根据病患头部大小决定,弧形板的设置能够避免病患头部左右偏移,有利于神经介入治疗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螺纹柱与连接圆套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底座;2、定位螺纹柱;3、连接圆套;4、颈托机构;5、颈托架;6、软胶层;7、透气孔;8、斜杆;9、固定平台;10、平推机构;11、液压缸;12、液压杆;13、连接板;14、滑块;15、滑轨;16、弧形板;17、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包括升降底座1、颈托机构4和平推机构10,升降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螺纹柱2,且定位螺纹柱2的上端外侧旋接有连接圆套3,颈托机构4位于连接圆套3的上端,且颈托机构4包括颈托架5、软胶层6和透气孔7,颈托架5的内壁粘胶粘连有软胶层6,且软胶层6的内部与颈托架5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7,升降底座1通过定位螺纹柱2与连接圆套3之间螺纹连接,且连接圆套3的竖直中心线与颈托架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该装置中升降底座1与颈托架5之间可拆卸,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拆分携带,将颈托架5下端的连接圆套3对准定位螺纹柱2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颈托架5被组装在升降底座1的上方,颈托架5的高度可通过升降底座1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颈托架5的形状设置为弧形结构,且颈托架5的上表面与软胶层6的下表面之间相贴合,病人在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时,头部不易固定,将颈托架5的高度调至合适的位置后,病人可将下巴抵在颈托架5上,通过颈托架5和软胶层6对人体颈部进行支撑,其次软胶层6的设置能够增强颈托架5的舒适感,避免病人下巴长时间抵住颈托架5受到损伤,病人的下巴及颈部长时间与颈托架5进行接触时,透气孔7能够增强颈托架5的散热透气性;
颈托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斜杆8,且斜杆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平台9,斜杆8共设置有两个,且斜杆8之间与固定平台9之间均关于颈托架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斜杆8的设置增强了固定平台9与颈托架5之间的受力点,从而提高了固定平台9的稳定性;
平推机构10位于固定平台9的上端,平推机构10包括液压缸11、液压杆12、连接板13、滑块14、滑轨15、弧形板16和海绵层17,且液压缸11的出口端连接有液压杆12,液压杆1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且连接板13的下端一体化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的下端设置有滑轨15,连接板13的内侧连接有弧形板16,且弧形板16的内壁贴合有海绵层17,连接板13通过滑块14与滑轨1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沿固定平台9的上表面进行左右平移,液压缸11通过液压杆12与连接板1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板13通过弧形板16与海绵层17之间相连接,液压杆12推动连接板13和弧形板16向内侧移动,弧形板16向内侧靠拢时,能够对病患头部位置进行限定,两个弧形板16之间的距离根据病患头部大小决定,弧形板16的设置能够避免病患头部左右偏移,有利于神经介入治疗顺利进行。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时,将颈托架5下端的连接圆套3对准定位螺纹柱2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颈托架5被组装在升降底座1的上方,颈托架5的形状设置为弧形结构,病人在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时,头部不易固定,将颈托架5的高度调至合适的位置后,病人可将下巴抵在颈托架5上,通过颈托架5和软胶层6对人体颈部进行支撑,从而减轻病患的负担,通过颈托架5对病人的颈部及下巴位置进行固定后,通过控制液压缸11将其内部的液压油压缩进入液压杆12的内部,使得液压杆12之间相互靠近,液压杆12推动连接板13和弧形板16向内侧移动,连接板13通过滑块14与滑轨1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沿固定平台9的上表面进行左右平移,两个弧形板16向内侧靠拢时,能够对病患头部位置进行限定,避免病患头部左右偏移,有利于神经介入治疗顺利进行,这就是该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包括升降底座(1)、颈托机构(4)和平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螺纹柱(2),且定位螺纹柱(2)的上端外侧旋接有连接圆套(3),所述颈托机构(4)位于连接圆套(3)的上端,且颈托机构(4)包括颈托架(5)、软胶层(6)和透气孔(7),所述颈托架(5)的内壁粘胶粘连有软胶层(6),且软胶层(6)的内部与颈托架(5)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7),所述颈托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斜杆(8),且斜杆(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平台(9),所述平推机构(10)位于固定平台(9)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1)通过定位螺纹柱(2)与连接圆套(3)之间螺纹连接,且连接圆套(3)的竖直中心线与颈托架(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架(5)的形状设置为弧形结构,且颈托架(5)的上表面与软胶层(6)的下表面之间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8)共设置有两个,且斜杆(8)之间与固定平台(9)之间均关于颈托架(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机构(10)包括液压缸(11)、液压杆(12)、连接板(13)、滑块(14)、滑轨(15)、弧形板(16)和海绵层(17),且液压缸(11)的出口端连接有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且连接板(13)的下端一体化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下端设置有滑轨(15),所述连接板(13)的内侧连接有弧形板(16),且弧形板(16)的内壁贴合有海绵层(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1)通过液压杆(12)与连接板(1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板(13)通过弧形板(16)与海绵层(17)之间相连接。
CN201921208527.8U 2019-07-29 2019-07-29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1433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8527.8U CN211433362U (zh) 2019-07-29 2019-07-29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8527.8U CN211433362U (zh) 2019-07-29 2019-07-29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3362U true CN211433362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8527.8U Active CN211433362U (zh) 2019-07-29 2019-07-29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33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957A (zh) * 2022-03-11 2022-04-12 北京纳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颈部手术辅助装置
CN114748299A (zh) * 2022-04-02 2022-07-1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介入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957A (zh) * 2022-03-11 2022-04-12 北京纳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颈部手术辅助装置
CN114305957B (zh) * 2022-03-11 2022-07-01 北京纳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颈部手术辅助装置
CN114748299A (zh) * 2022-04-02 2022-07-1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介入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33362U (zh) 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装置
CN208677828U (zh) 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台
CN204840558U (zh) 医疗患者急救供氧辅助装置
CN104161541A (zh) 医用x射线防护舱
CN114027899B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手术用多功能拉钩
CN112156347A (zh) 一种皮肤科临床诊疗装置
CN208003252U (zh) 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给药装置
CN106821737A (zh) 三段式艾炙工作台
CN209315936U (zh) 一种临床外科用手术牵拉器
CN203183254U (zh) 带头架的手术床
CN110301932A (zh) 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CN203017356U (zh) 心肺复苏仪
CN108354776A (zh) 一种腿部康复床体用腿部升降机构
CN213724213U (zh) 一种麻醉用麻醉辅助支架
CN208389198U (zh) 理疗烤灯
CN100579482C (zh) 组合式医疗设备支架
CN211156759U (zh) 一种肺疾病患者担架车
CN208582663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妇科手术床
CN209422688U (zh) 一种新型急诊科用输氧装置
CN103932860B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功能床
CN113648521A (zh) 一种用于医疗咽喉科咽喉喷药设备
CN207306888U (zh) 三段式艾炙工作台
CN202397715U (zh) 急救医用平车
CN213130525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妇科用手术台
CN211610515U (zh) 一种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