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3227U -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3227U
CN211433227U CN201922261370.1U CN201922261370U CN211433227U CN 211433227 U CN211433227 U CN 211433227U CN 201922261370 U CN201922261370 U CN 201922261370U CN 211433227 U CN211433227 U CN 211433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tretching
periosteum
magnetic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13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宇阳
曾纳新
游艺
甘萌
徐威
曹政
许进军
吴文皋
彭新宇
陈琼
汤银魁
周齐
刘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613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3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3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32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包括二块永磁牵张板,二块永磁牵张板平行设置,且二块永磁牵张板的内侧面为同名磁极,二块永磁牵张板通过至少二个活动连接件或至少二个弹性连接件相连,且在使用状态时,二块永磁牵张板同极相斥,产生向外的磁力,使二块永磁牵张板相互远离产生骨膜牵张。本发明体积小,结构简单;只需通过微创手术,易于操作,方便护理;仅剥离骨膜即可进行牵拉,无需人为造成骨折,不影响负重,术后骨干骨折风险小;使用时仅需采用微创小切口,创伤小,感染率低。本发明利用二个永磁牵张板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产生骨膜牵张,操作简单,根本无需留置螺钉于体外,无需长期调整(拧动)螺钉达到骨膜牵张。

Description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骨不连、骨缺损、神经损伤等疾病的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糖尿病足、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引起的肢体缺血、疼痛及坏死的病例越来越常见,很多患者已截肢或面临截肢的风险,甚至截肢后仍有较多患者出现创面不愈合,致残率极高。而随着机动车的普及,机动车事故也是屡见不鲜,由这种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患者,缺血性骨不连的风险也较以往明显增加。其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疗效欠佳。
对于血管类疾病所致的肢体远端缺血,以往多采用改善微循环、溶栓、取栓、血管支架等治疗方式,但是大部分治疗方式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周围血管病变所致的肢体缺血的状况并无明显改善,缺血性骨不连目前的疗效也有待提高,只有重建肢体组织微循环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基于Ilizarov“张力-应力原则”上提出的横向骨搬移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并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挽救了许多以往需要截除的肢体及其功能。但其结构复杂,手术创伤大,存在骨折风险,术后护理难度较高等缺点也逐步显现。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873847U公开了一种“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辅助装置”,它的缺点是:需要手术人为造成胫骨干骨折,截取骨折块进行横向搬移刺激血管网增生,且结构复杂,成本高,不便于护理,感染率及骨折风险较大;再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8498149A公开了“一种钛缆牵拉骨搬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的缺点是:仅能纵向骨搬运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886266U公开了一种“横式骨搬移外固定架”,它的缺点是:结构更为复杂笨重,成本更高,护理难度更大,对术后患者行动影响较大;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460057Y公开了一种“胫骨横向搬移血管再生术实施装置”,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护理困难,感染率及骨折风险较大;再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9907786A公开了一种“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护理困难,感染率及骨折风险较大;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183002U公开了一种“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装置”,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护理困难,感染率及骨折风险较大。再如中国外观设计专利CN304921104S公开了一种“横向骨搬移支架”,它的缺点也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护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手术创伤大、存在骨折风险等不足,提供一种基于Ilizarov“张力-应力原则”、依靠二个永磁牵张板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产生骨膜牵张、结构简单、成本低、护理简单、创伤小、骨折风险低、感染风险低的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包括二块永磁牵张板,二块永磁牵张板平行设置,且二块永磁牵张板的内侧面为同名磁极。二块永磁牵张板通过至少二个活动连接件或至少二个弹性连接件相连,且在使用状态时,二块永磁牵张板同极相斥,产生向外的磁力,使二块永磁牵张板相互远离产生骨膜牵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块永磁牵张板上都设有N个骨针孔,N根骨针穿过二块永磁牵张板上的骨针孔将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固定于骨上,N≥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永磁牵张板为带有圆角或圆钝的长板形,所述永磁牵张板可以为直板或具有一定弧度的长板以适应不同部位的骨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针孔可以分布在永磁牵张板的中央、或两端、或边缘、或中央两端及边缘同时分布。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仅包括二块永磁牵张板、活动连接件或弹性连接件,体积小,结构简单;本发明只需通过微创手术将本发明牵张系统置入骨皮质与骨膜间隙即可进行骨膜牵张,易于操作,方便护理。
2、本发明仅剥离骨膜即可进行牵拉,无需人为造成骨折,不影响负重,术后骨干骨折风险小。
3、本发明使用时仅需采用微创小切口,创伤小,感染率低。
4、本发明利用二个永磁牵张板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产生骨膜牵张,操作简单,根本无需留置螺钉于体外,无需长期调整(拧动)螺钉达到骨膜牵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牵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活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牵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实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包括二块永磁牵张板1,二块永磁牵张板1平行设置,且二块永磁牵张板1的内侧面为同名磁极;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1,二块永磁牵张板1的内侧面都为S极,外侧面都为N极。二块永磁牵张板1通过二个活动连接件2相连,且在使用状态时,二块永磁牵张板1同极相斥,产生向外的磁力,使二块永磁牵张板1相互远离产生骨膜牵张。
其中,永磁牵张板1为带有圆角8的长板形,所述永磁牵张板1为直板。
本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上述磁性骨膜牵张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块永磁牵张板1置于骨6与骨膜之间,此时,二块永磁牵张板1之间的二个活动连接件2都处于缩合状态,牵张系统依靠骨膜本身的弹性固定于骨皮质7及骨膜下间隙。
2)缝合骨膜,二块永磁牵张板1间的内侧面的同名磁极的磁力产生向外的张力,使二块永磁牵张板1相互远离,产生骨膜牵张。
3)牵张一段时间后,将磁性骨膜牵张系统从骨6与骨膜之间取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4,二块永磁牵张板1的内侧面都为N极,外侧面都为S极。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至图7,一种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包括二块永磁牵张板1,二块永磁牵张板1平行设置,且二块永磁牵张板1的内侧面为同名磁极,在本实施例3中,如图5,二块永磁牵张板1的内侧面都为S极,外侧面都为N极。二块永磁牵张板1通过二个弹性连接件3相连,且在使用状态时,二块永磁牵张板1同极相斥,产生向外的磁力,使二块永磁牵张板1相互远离产生骨膜牵张。
其中,每块永磁牵张板1上都设有一个骨针孔4,一根骨针5穿过二块永磁牵张板1上的骨针孔4将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固定于骨6上。
具体的,永磁牵张板1为带有圆角8的长板形,永磁牵张板1为直板。在本实施例3中,骨针孔4分布在永磁牵张板1的中央。
实施例3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上述磁性骨膜牵张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块永磁牵张板1置于骨6与骨膜之间,此时,二张永磁牵张板1之间的弹性连接件3处于压缩状态;
2)用一根骨针5经骨针孔4钻入骨皮质7,将永磁牵张板1固定于骨6上;
3)缝合骨膜,二张永磁牵张板1间的磁力和弹性连接件3的张力同时产生向外的张力,使二张永磁牵张板1相互远离,产生骨膜牵张;
4)牵张一段时间后,将磁性骨膜牵张系统从骨与骨膜之间取出。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仅包括二块永磁牵张板1、活动连接件2或弹性连接件3,体积小,结构简单;本发明只需通过微创手术将本发明牵张系统置入骨皮质7与骨膜间隙即可进行骨膜牵张,易于操作,方便护理。
2、本发明仅剥离骨膜即可进行牵拉,无需人为造成骨折,不影响负重,术后骨干骨折风险小。
3、本发明使用时仅需采用微创小切口,创伤小,感染率低。
4、本发明利用二个永磁牵张板1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产生骨膜牵张,操作简单,根本无需留置螺钉于体外,无需长期调整(拧动)螺钉达到骨膜牵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块永磁牵张板,二块永磁牵张板平行设置,且二块永磁牵张板的内侧面为同名磁极,二块永磁牵张板通过至少二个活动连接件或至少二个弹性连接件相连,且在使用状态时,二块永磁牵张板同极相斥,产生向外的磁力,使二块永磁牵张板相互远离产生骨膜牵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永磁牵张板上都设有N个骨针孔,N根骨针穿过二块永磁牵张板上的骨针孔将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固定于骨上,N≥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牵张板为带有圆角或圆钝的长板形,所述永磁牵张板可以为直板或具有一定弧度的长板以适应不同部位的骨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骨膜牵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针孔可以分布在永磁牵张板的中央、或两端、或边缘、或中央两端及边缘同时分布。
CN201922261370.1U 2019-12-17 2019-12-17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33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1370.1U CN211433227U (zh) 2019-12-17 2019-12-17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1370.1U CN211433227U (zh) 2019-12-17 2019-12-17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3227U true CN21143322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137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33227U (zh) 2019-12-17 2019-12-17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3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Sequential therapy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and free-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children with extensive soft-tissue defects below the knee in the extremities
Aktuglu et al. Monofocal bone transport technique for bone defects greater than 5 cm in tibia: our experience in a case series of 24 patients
CN211433226U (zh) 弹性骨膜牵张系统
CN210811435U (zh) 侧方骨膜牵张系统
CN211433227U (zh) 磁性骨膜牵张系统
Clemens et al. External fixators as an adjunct to wound healing
CN203425021U (zh) 管状牵伸加压连接杆控制装置及骨外固定器
Guzzini et al. Treatment of a femur nonunion with microsurgical corticoperiosteal pedicled flap from the medial femoral condyle
Dubravko et al. External fixation in war trauma management of the extremities—experience from the war in Croatia
CN106388919B (zh) 可实现微创手术目的的圈簧形骨外固定器及其工作方法
RU2206287C2 (ru) Способ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дистального отдела плеча при неправильно сросшихся и несросшихся внутрисуставных переломах
CN103417280A (zh) 管状牵伸加压连接杆控制装置及骨外固定器
BOOPAlAn et al. Reverse sural flap cover within a ring fixator
CN102551870B (zh) 胫腓骨联合环抱器
RU2334481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анкилоза височно-нижнечелюстного сустава и нижней микрогнатии у детей
CN110478091A (zh)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及其应用
CN2602734Y (zh) 骨外固定器
CN220632167U (zh) 3d打印自稳定型可吸收胫骨高位截骨垫块
CN216754573U (zh) 一种内置式骨膜牵张架装置
RU2477983C2 (ru) Направитель для внутрисустав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RU2317037C1 (ru)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переломов и переломо-вывихов шейки плеча
RU2216281C1 (ru) Способ пластики дефекта спинного мозга сосудистым трансплантатом с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ми тканями
Gershuni Fracture nonunion.
CN114469637A (zh) 用于促进胫骨骨折术后愈合的牵拉-压缩双向装置
RU2008832C1 (ru)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больных с перерывом спинного мозг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