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1297U - 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 Google Patents
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31297U CN211431297U CN202020097475.8U CN202020097475U CN211431297U CN 211431297 U CN211431297 U CN 211431297U CN 202020097475 U CN202020097475 U CN 202020097475U CN 211431297 U CN211431297 U CN 2114312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ft
- soft rubber
- pressing
- slider
- f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按压手感结构包括软胶部分(100),该软胶部分(100)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100)的开口的软胶片(200);软胶片(200)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100)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210)。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压手感结构一般采用多层不同软硬度/密度物料填充内部空间,以实现按压回弹力度不一的手感。也有些按压手感结构采用空气作为填充物,并使不同位置空气具有不同气压,以实现不同的按压手感。然而,现有按压手感结构的结构复杂,所要求的物料条件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压手感结构,包括软胶部分,该软胶部分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的开口的软胶片;软胶片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按压手感结构中,软胶部分在与软胶片连接的边缘附加有保护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拉头,包括如上所述的按压手感结构以及与按压手感结构连接,用于与被拉结构连接、从而拖拉该被拉结构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拉头中,连接部为拉环、拉绳、织带或者具有安装孔的片体。
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通过采用软胶部分与软胶片的外扩张的差异,通过软胶片使其与软胶部分互相接触的连接部不会变形,且软胶部分凸出的部分因与软胶片没有接触,使软胶部分的变形部分集中在其凸出的部分,从而实现软胶部分弹片般的按压手感。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按压手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压手感结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另一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按压手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压手感结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该按压手感结构包括软胶部分100,该软胶部分100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100的开口的软胶片200;软胶片200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100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2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按压手感结构并非以多层不同软硬度/密度物料回弹,或者利用不同气压达到按压手感差异,而是利用软胶部分100与软胶片200的外扩张的差异,通过软胶片200使其与软胶部分100互相接触的连接部不会变形,且软胶部分100凸出的部分因与软胶片200没有接触,使软胶部分100的变形部分集中在其凸出的部分,从而实现软胶部分100弹片般的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软胶片200通过热压或高周波工艺连接在软胶部分100上。软胶片200使表面凸起空心的软胶部分100按压后变形受限,形成弹性。由于弹性不是靠密封气垫的气压产生,且软胶片200上开设有通孔210,没有完全密封,不会影响其弹性手感。
可以理解,软胶片200可于按压时形成平面承托按压肢体(如手指)。
进一步地,软胶部分100在与软胶片200连接的边缘可以附加保护边300,防止软胶片200与软胶部分100相分离。
第一实施例
如图3-图4所示,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具体地,该拉头包括按压手感结构以及与按压手感结构连接,用于与被拉结构(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拖拉该被拉结构的连接部400。在这里,按压手感结构在拉头上的位置应对应手指接触拉头的位置。当手指拉动或接触拉头时,按压手感结构会提供有回弹力的按压手感。
按压手感结构包括软胶部分100,该软胶部分100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100的开口的软胶片200;软胶片200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100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210。
在本实施例中,软胶部分100可以形成不同文字和/或图形。连接部400为拉环,被拉结构为塑料组装结构,通过拉环和塑料组装结构的嵌套连接方式,实现连接部400可拖动被拉结构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按压手感结构并非以多层不同软硬度/密度物料回弹,或者利用不同气压达到按压手感差异,而是利用软胶部分100与软胶片200的外扩张的差异,通过软胶片200使其与软胶部分100互相接触的连接部不会变形,且软胶部分100凸出的部分因与软胶片200没有接触,使软胶部分100的变形部分集中在其凸出的部分,从而实现软胶部分100弹片般的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软胶片200通过热压或高周波工艺连接在软胶部分100上。软胶片200使表面凸起空心的软胶部分100按压后变形受限,形成弹性。由于弹性不是靠密封气垫的气压产生,且软胶片200上开设有通孔210,没有完全密封,不会影响其弹性手感。
可以理解,软胶片200可于按压时形成平面承托按压肢体(如手指)。
进一步地,软胶部分100在与软胶片200连接的边缘可以附加保护边300,防止软胶片200与软胶部分100相分离。
第二实施例
如图5-图6所示,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具体地,该拉头包括按压手感结构以及与按压手感结构连接,用于与被拉结构(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拖拉该被拉结构的连接部400。在这里,按压手感结构在拉头上的位置应对应手指接触拉头的位置。当手指拉动或接触拉头时,按压手感结构会提供有回弹力的按压手感。
按压手感结构包括软胶部分100,该软胶部分100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100的开口的软胶片200;软胶片200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100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210。
在本实施例中,软胶部分100可以形成不同文字和/或图形。连接部400为拉绳,通过拉绳系在被拉结构上的连接方式,实现连接部400可拖动被拉结构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按压手感结构并非以多层不同软硬度/密度物料回弹,或者利用不同气压达到按压手感差异,而是利用软胶部分100与软胶片200的外扩张的差异,通过软胶片200使其与软胶部分100互相接触的连接部不会变形,且软胶部分100凸出的部分因与软胶片200没有接触,使软胶部分100的变形部分集中在其凸出的部分,从而实现软胶部分100弹片般的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软胶片200通过热压或高周波工艺连接在软胶部分100上。软胶片200使表面凸起空心的软胶部分100按压后变形受限,形成弹性。由于弹性不是靠密封气垫的气压产生,且软胶片200上开设有通孔210,没有完全密封,不会影响其弹性手感。
可以理解,软胶片200可于按压时形成平面承托按压肢体(如手指)。
进一步地,软胶部分100在与软胶片200连接的边缘可以附加保护边300,防止软胶片200与软胶部分100相分离。
第三实施例
如图7-图8所示,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具体地,该拉头包括按压手感结构以及与按压手感结构连接,用于与被拉结构(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拖拉该被拉结构的连接部400。在这里,按压手感结构在拉头上的位置应对应手指接触拉头的位置。当手指拉动或接触拉头时,按压手感结构会提供有回弹力的按压手感。
按压手感结构包括软胶部分100,该软胶部分100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100的开口的软胶片200;软胶片200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100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210。
在本实施例中,软胶部分100可以形成不同文字和/或图形。连接部400为织带,通过织带系在被拉结构上的连接方式,实现连接部400可拖动被拉结构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按压手感结构并非以多层不同软硬度/密度物料回弹,或者利用不同气压达到按压手感差异,而是利用软胶部分100与软胶片200的外扩张的差异,通过软胶片200使其与软胶部分100互相接触的连接部不会变形,且软胶部分100凸出的部分因与软胶片200没有接触,使软胶部分100的变形部分集中在其凸出的部分,从而实现软胶部分100弹片般的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软胶片200通过热压或高周波工艺连接在软胶部分100上。软胶片200使表面凸起空心的软胶部分100按压后变形受限,形成弹性。由于弹性不是靠密封气垫的气压产生,且软胶片200上开设有通孔210,没有完全密封,不会影响其弹性手感。
可以理解,软胶片200可于按压时形成平面承托按压肢体(如手指)。
进一步地,软胶部分100在与软胶片200连接的边缘可以附加保护边300,防止软胶片200与软胶部分100相分离。
第四实施例
如图9-图10所示,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具体地,该拉头包括按压手感结构以及与按压手感结构连接,用于与被拉结构(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拖拉该被拉结构的连接部400。在这里,按压手感结构在拉头上的位置应对应手指接触拉头的位置。当手指拉动或接触拉头时,按压手感结构会提供有回弹力的按压手感。
按压手感结构包括软胶部分100,该软胶部分100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100的开口的软胶片200;软胶片200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100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2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另一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拉头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软胶部分100可以形成不同文字和/或图形。连接部400为具有安装孔410的片体,连接部400与被拉结构通过安装孔410及其对应的撞钉连接,实现连接部400可拖动被拉结构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按压手感结构并非以多层不同软硬度/密度物料回弹,或者利用不同气压达到按压手感差异,而是利用软胶部分100与软胶片200的外扩张的差异,通过软胶片200使其与软胶部分100互相接触的连接部不会变形,且软胶部分100凸出的部分因与软胶片200没有接触,使软胶部分100的变形部分集中在其凸出的部分,从而实现软胶部分100弹片般的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软胶片200通过热压或高周波工艺连接在软胶部分100上。软胶片200使表面凸起空心的软胶部分100按压后变形受限,形成弹性。由于弹性不是靠密封气垫的气压产生,且软胶片200上开设有通孔210,没有完全密封,不会影响其弹性手感。
可以理解,软胶片200可于按压时形成平面承托按压肢体(如手指)。
进一步地,软胶部分100在与软胶片200连接的边缘可以附加保护边300,防止软胶片200与软胶部分100相分离。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按压手感结构还可以直接组装在硬质平面或布面上,作为标牌使用。按压手感的位置对应标牌上的图案或文字,突出图案或文字效果。当手指接触按压手感结构的图案或文字时,按压手感结构会提供有回弹力的按压手感,突显标牌上图案或文字及加深用户对图案或文字的印象。标牌组装到硬质平面或布面上的方式包括车缝、热压及高周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4)
1.一种按压手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胶部分(100),该软胶部分(100)内部形成有空心区域,并具有与空心区域连通的开口;按压手感结构还包括封闭软胶部分(100)的开口的软胶片(200);软胶片(200)上开设有与软胶部分(100)的空心区域连通的通孔(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手感结构,其特征在于,软胶部分(100)在与软胶片(200)连接的边缘附加有保护边(300)。
3.一种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压手感结构以及与按压手感结构连接,用于与被拉结构连接、从而拖拉该被拉结构的连接部(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连接部(400)为拉环、拉绳、织带或者具有安装孔(410)的片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97475.8U CN211431297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97475.8U CN211431297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31297U true CN211431297U (zh) | 2020-09-08 |
Family
ID=7231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9747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31297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31297U (zh) |
-
2020
- 2020-01-16 CN CN202020097475.8U patent/CN21143129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8840B (zh) | 人體支撐元件及其實現方法 | |
CN211431297U (zh) | 按压手感结构及拉头 | |
US5102365A (en) | Inflatable article | |
CN208229321U (zh) | 无筋沟篮球 | |
US3943643A (en) | Pneumatically cleared toy slate | |
CN207989280U (zh) | 充放气装置 | |
CN217553526U (zh) | 数码打印烫画离型膜 | |
CN212377743U (zh) | 软体充气袋及其密封结构 | |
CN206595180U (zh) | 一种高分子硅胶电子按键 | |
CN210901539U (zh) | 一种卡扣 | |
CN218343819U (zh) | 贴膜装置的离型膜平整结构 | |
CN208002290U (zh) | 一种可连体使用的旅行箱包 | |
CN203829445U (zh) | 粘贴式固定麻醉面罩 | |
CN111022290A (zh) | 一种便携型按压式气泵 | |
CN1879911B (zh) | 呼吸面罩 | |
CN207721588U (zh) | 一种双层充气枕充气颈围 | |
CN222194637U (zh) | 一种枕头套 | |
CN217077480U (zh) | 一种高强度抗撕拉的硅胶片 | |
CN215485371U (zh) | 一种降低回弹噪音同时提高密封性能的外把手 | |
CN222548592U (zh) | 一种电子烟的壳体贴皮位及贴皮结构 | |
CN210783029U (zh) | 一种方便使用的弹钢琴用指套 | |
CN2925172Y (zh) | 一种钮扣用的胶垫圈 | |
CN116113183B (zh) | 一种软胶套啤金属结构 | |
CN221794030U (zh) | 一种编织弹性垫 | |
KR102587870B1 (ko) | 자석이 부착된 무릎 보호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