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1144U - 一种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1144U
CN211431144U CN201921913933.4U CN201921913933U CN211431144U CN 211431144 U CN211431144 U CN 211431144U CN 201921913933 U CN201921913933 U CN 201921913933U CN 211431144 U CN211431144 U CN 211431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ask
headband
button
steri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39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雪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o Medical Products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o Medical Product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o Medical Products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o Medical Product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139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1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1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1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呼吸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层,包括表层、过滤层和内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杀菌层和吸附层,其中,所述表层、杀菌层、吸附层和内层依次重叠设置;头带,所述头带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层的一侧连接,并且所述头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层的另一侧连接;长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头带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头带的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呼吸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加上流行性传染病的盛行,空气中弥漫着对人体具备威胁的尘埃、花粉和细菌等物质,由空气传播细菌以及病毒性疾病越发普遍。为了做出妥善的预防保护措施,口罩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日渐增加。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市口罩通常只有单一的吸附过滤层,其过滤性能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罩,能够提高口罩的过滤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层,包括表层、过滤层和内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杀菌层和吸附层,其中,所述表层、杀菌层、吸附层和内层依次重叠设置;头带,所述头带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层的一侧连接,并且所述头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层的另一侧连接;长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头带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头带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表层、过滤层和内层。
可选的,所述表层由疏水性聚丙烯无纺布构成。
可选的,所述内层由亲水性聚丙烯无纺布构成。
可选的,所述过滤层包括杀菌层和吸附层。
可选的,所述杀菌层由纳米氧化锌构成。
可选的,所述吸附层由石墨烯构成。
可选的,所述防护层均可拆卸替换。
可选的,所述表层与内层上嵌装有纽扣座,所述过滤层上嵌装有纽扣头。
可选的,所述头带还包括长度调节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口罩包括表层、过滤层和内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杀菌层和吸附层,其中,表层、杀菌层、吸附层和内层依次重叠设置,杀菌层具有杀菌的效果,吸附层具有吸附过滤的效果,从而使得口罩不仅具有吸附过滤的性能,还具有杀菌过滤性能,提高了口罩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层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新型口罩实施例中头带与长度调节装置装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新型口罩实施例中长度调节装置一视觉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新型口罩实施例中长度调节装置另一视觉的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新型口罩实施例中长度调节装置又一视觉的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新型口罩实施例中头带与长度调节装置中底板装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口罩1包括防护层10、头带80和长度调节装置90。所述头带80连接在所述口罩1的防护层10,所述长度调节装置90安装于所述头带80上。
请参阅图2,对于上述防护层10,所述防护层10包括表层101、过滤层102和内层103,所述防护层10按照从外到内为表层101、杀菌层1021、吸附层1022和内层103的顺序排列,并采用超声压制法将所述表层101、杀菌层1021、吸附层1022和内层103粘合成型。由此所述口罩1的防护层10能实现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进一步的,对于上述表层101,所述表层101由疏水性聚丙烯无纺布构成,由于所述表层101采用的是疏水性聚丙烯无纺布,所以所述表层101具备防水功能,并且实现初步隔绝空气中的飞沫以及大颗粒污染物的作用。
对于上述杀菌层1021,所述杀菌层1021由纳米氧化锌聚丙烯构成,由此,所述杀菌层1021具备将通过所述表层101的空气二次过滤,去除空气中的细菌。进一步的,关于所述杀菌层1021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锌,分散剂和偶联剂以超声搅拌烘干后得到氧化锌颗粒,再与聚丙烯切片熔融,再以纺粘方式制成抗菌无纺布,并且其中的氧化锌含量为1.5%。
对于上述吸附层1022,所述吸附层1022由石墨烯聚丙烯构成,所述吸附层1022进一步对通过杀菌层1021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去除更细微的污染物。进一步的,关于所述吸附层1022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去离子水,以超声搅拌制成分散液,接着将分散液加入马来酸酐化聚丙烯切片,在高温下熔融搅拌混合,配制成还原的石墨烯母粒,接着石墨烯母粒与聚丙烯切片按比例混合、制成石墨烯纺丝液,石墨烯质量占总体质量的1-2.5%,随后用高压枪喷熔制成精细的石墨烯聚丙烯纤维网,待其干燥成型形成所述吸附层1022。
对于上述内层103,所述内层103由亲水性的聚丙烯构成,由此所述口罩在佩戴时可以具备更好的透气性和亲肤性。
由此,所述口罩在佩戴时,空气经过表层101初步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经过杀菌层1021过滤掉空气中的细菌,然后经过吸附层1022进一步过滤掉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最终经过内层103再度筛选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由此,用户在佩戴口罩后可以呼吸到干净无污染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护层1的表层101嵌装有至少两颗第一纽扣座(图未示),所述杀菌层1021嵌装有与所述表层101和所述内层103嵌装的纽扣座相对应的第一纽扣头(图未示),所述内层103嵌装有至少两颗第二纽扣座(图未示),所述吸附层1022嵌装有与所述内层103嵌装的纽扣座相对应的第二纽扣头(图未示)。并且安装在所述杀菌层1021上的纽扣头(图未示)与安装于所述表层101上的纽扣座(图未示)连接配合,安装在所述吸附层1022上的纽扣头(图未示)与安装在所述内层103上的纽扣座(图未示)连接配合,由此所述口罩100的防护层1为可拆卸结构。进而当防护层1中的某一层在使用中因为吸附粒子过多而导致过滤效果变差时可以进行单独更换从而达到恢复原有过滤效果的作用。
对于上述头带80,头带80。所述头带与所述防护层连接,所述头带为高弹力材料,可以使不同头型大小的人将口罩牢靠的系挂在耳朵上。所述头带80可以是分别与所述防护层10连接固定的,也可以是环形整体固定于所述防护层10。
对于上述长度调节装置90。并且所述头带8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层10连接,所述长度调节装置90与所述头带80连接,所述长度调节装置90用于调节所述头带80两端之间的长度。由于长度调节装置90可调节头带80的长度,因此,在用户配带口罩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头带80的长度,从而调节头带80的松紧度,有利于用户找到头带80最舒适的配带长度。
对于上述的长度调节装置90,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长度调节装置90包括底座901、盖板902、第一顶柱903、第二顶柱904和固定装置905。
所述底座901设置有第一线通道9011、第二线通道9012、收容槽9013、第一连接通道9014和第二连接通道9015,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通道9012均贯穿所述底座901,并且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通道9012相平行,所述收容槽9013位于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通道901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0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014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容槽9013连通,所述第一顶柱90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014内,并且所述第一顶柱903可沿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014滑动,所述第一顶柱90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014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通道90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通道9012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9015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容槽9013连通,所述第二顶柱904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9015内,并且所述第二顶柱904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通道9015滑动,所述第二顶柱90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9015的长度。所述头带80的一端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头带8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通道9012之后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盖板90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901转动连接,所述盖板902面向所述底座901的一表面设置有凸台9021,在所述盖板902与所述底座901盖合,并且所述凸台9021插入所述固定收容槽9013时,所述凸台9021推动所述第一顶柱903朝第一线通道9011运动以及第二顶柱904朝第二线通道9012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顶柱903远离收容槽9013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线通道9011,并且抵接并且顶死所述头带80,以及,所述第二顶柱904远离收容槽9013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线通道9012,并且抵接并且顶死所述头带80,从而把头带80锁死,而头带80在第一线通道9011和第二线通道9012之间的长度,就是头带80所缩短的长度。当需要调节头带80的长度时,转动打开盖板902,然后手动调节头带80在第一线通道9011通和第二线通道9012之间的长度,可以调节头带80的长度。
为了实现凸台9021在插入收容槽9013时,凸台9021可推动第一顶柱903和第二顶柱904移动,凸台9021面向所述第一顶柱903的一表面为第一倾斜面(未标示),凸台9021面向所述第二顶柱904的一表面第二倾斜面(未标示),简而言之,凸台9021的纵截面呈倒梯形,第一顶柱903面向收容槽9013的一端的端面为与凸台9021的中轴线平行的平面或者为倾斜面,第二顶柱904面向收容槽9013的一端的端面为与凸台9021的中轴线平行的平面或者为倾斜面。在所述凸台9021插入所述收容槽9013时,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顶柱903抵接,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顶柱904抵接,从而推动第一顶柱903和第二顶柱904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通道9011与第一连接孔相对的一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凹陷(图未示),当第一顶柱903朝第一线通道运动时,第一顶柱903将头带80顶入第一凹陷,耳机形成弯折,提高第一顶柱903对头带80进行抵接固定的固定性能。第二线通道9012与第二连接孔相对的一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凹陷(图未示),当第二顶柱904朝第二线通道9012运动时,第二顶柱904将头带80顶入第二凹陷,耳机形成弯折,提高第二顶柱904对头带80进行抵接固定的固定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长度调节装置90也不限定于上述结构,还可以为其它结构,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对于上述的固定装置905,固定装置905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902的第一卡接部905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901的第二卡接部9052,当所述第一卡接部90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9052卡接时,所述盖板902与所述底座901相固定,当所述第一卡接部90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9052脱卡时,所述盖板902可相对于与所述底座901转动,打开盖板9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9051可以为卡勾,第二卡接部9052为贯穿底座901的卡孔,卡勾穿过卡孔之后,卡接于底座901远离盖板902的一表面,从而将盖板902与底座901固定,或者,第一卡接部9051可以为贯穿盖板902的卡孔,第二卡接部9052为卡勾,卡勾穿过卡孔之后,卡接于盖板902远离底板的一表面,从而将盖板902与底座901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装置905还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固定装置905包括设置于盖板902的第一螺孔、设置于底板的第二螺孔以及螺钉,当螺钉螺接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时,盖板902与底座901之间固定。
为了在盖板902与底座901松开时,第一顶柱903和第二顶柱904能够自动复位,避免第一顶柱903和第二顶柱904仍然顶住头带80,长度调节装置9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906和第二弹性件907,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014的侧壁还设置第一凹槽9016,所述第一弹性件906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9016内,所述第一顶柱903的侧壁还延伸有第一挡板9031,所述第一挡板903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906靠近所述收容槽90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通道9015的侧壁还设置第二凹槽9017,所述第二弹性件907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9017内,所述第二顶柱904的侧壁还延伸有第二挡板9041,所述第二挡板9041与所述第二弹性件907靠近所述收容槽9013的一端连接。在盖板902和底座901盖合,固定装置905将盖板902与底座901固定时,第一挡板9031压缩第一弹性件906,第二挡板9041压缩第二弹性件907,当固定装置905将盖板902和底座901之间打开时,第一顶柱903在第一弹性件906的推动下朝收容槽9013运动,第一顶柱903不作顶住头带80,实现第一顶柱903的自动复位,同样的,第二顶柱904在第二弹性件907的推动下朝收容槽9013运动,第二顶柱904不作顶住头带80,实现第二顶柱904的自动复位。此外,在固定装置905松开盖板902底座901时,由于第一弹性件906和第二弹性件907推动第一顶柱903和第二顶柱904朝收容槽9013运动,第一顶柱903和第二顶柱904推动凸台9021朝远离底座901的方向运动,有利于盖板902的快速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当口罩的头带80是两根时,如图1所示,左右各设置一根,则长度调节装置90也需要设置两个,一个长度调节装置80调节一根头带80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口罩通过防护层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其中防护层的过滤层由于分别采用纳米氧化锌、石墨烯和聚丙烯材料复合而成,由于纳米氧化锌则通过锌离子释放、光催化抗菌和活性氧抗菌来消灭病菌等微生物,而石墨烯具备吸附大量PM2.5等微小颗粒与提高水和空气的净化能力,因此由这两种材料与聚合物复合而成的过滤层具备更高的过滤性能的同时也具备很强的杀菌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层,包括表层、过滤层和内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杀菌层和吸附层,其中,所述表层、杀菌层、吸附层和内层依次重叠设置;
头带,所述头带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层的一侧连接,并且所述头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层的另一侧连接;
长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头带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头带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由疏水性聚丙烯无纺布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由亲水性聚丙烯无纺布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层由纳米氧化锌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由石墨烯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层和吸附层重叠贴合固定;
所述杀菌层与所述表层可拆卸固定,所述吸附层与所述内层可拆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层嵌装有第一纽扣座,所述杀菌层上嵌装有第一纽扣头,所述第一纽扣头用于与第一纽扣座扣合;
所述内层嵌装有第二纽扣座,所述吸附层上嵌装有第二纽扣头,所述第二纽扣头用于与第二纽扣座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面向所述杀菌层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杀菌层面向所述表层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贴合;
所述内层面向所述吸附层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三魔术贴,所述吸附层面向所述内层的一表面设置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魔术贴呈环绕所述表层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魔术贴呈环绕所述杀菌层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三魔术贴呈环绕所述吸附层的边缘设置,所述第四魔术贴呈环绕所述内层的边缘设置。
CN201921913933.4U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口罩 Active CN211431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3933.4U CN211431144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3933.4U CN211431144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1144U true CN211431144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29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3933.4U Active CN211431144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1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6668Y (zh) 便携式个人净化器
WO2010126554A1 (en) Apparatuses to filter air
KR20200052218A (ko) 마스크용 배출 밸브, 이를 구비하는 마스크 및 상기 마스크의 착용부
CN20490804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护口罩
CN211431144U (zh) 一种口罩
JP2011200421A (ja) マスク
CN208785629U (zh) 一种自吸式空气过滤器
CN212014540U (zh) 一种抑菌除湿口罩
CN211798352U (zh) 一种可以转接3m过滤棉接头的儿童防毒面罩
CN212728871U (zh) 一种口罩
CN216906934U (zh) 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
CN213881868U (zh) 一种多功能口罩
CN211185967U (zh) 口罩
CN212520881U (zh) 一种口罩
CN207836822U (zh) 口罩
CN105688350B (zh) 一种鼻用空气过滤器
KR20210017378A (ko) 복합 기능 한지 필터가 구비된 호흡기용 다용도 위생 마스크
CN220193850U (zh) 一种防护型呼吸过滤器
CN218607769U (zh) 一种精滤隐形口罩
CN212414852U (zh) 一种可拆卸式口罩
KR200321484Y1 (ko) 복합필터가 내장된 위생 마스크
CN220024225U (zh) 一种抗病毒口罩
CN216533930U (zh) 一种避免勒耳石墨烯材料制成的防过敏口罩
CN216315735U (zh) 一种基于ptfe纳米滤材的立体防护口罩
CN210630685U (zh) 一种能够持续释放负氧离子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