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4067U - 一种台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台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4067U
CN211424067U CN201922177056.5U CN201922177056U CN211424067U CN 211424067 U CN211424067 U CN 211424067U CN 201922177056 U CN201922177056 U CN 201922177056U CN 211424067 U CN211424067 U CN 211424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ight source
light
desk
desk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70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芳
林建宗
陈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idaxi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770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4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4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4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灯,包括灯壳、光源以及反射件;灯壳呈直线或折线型,具有朝向桌面的底面;多组光源分别安装在底面沿灯壳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设于两侧的光源的出光面相对设置;反射件背离桌面的顶端与底面连接,反射件具有相背的两反射面,每一反射面均与对应侧的光源的出光面相对;光源和反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灯壳的延伸方向一致;反射面包括相互衔接的弧形部和倾斜部,弧形部邻近灯壳并相对对应侧的光源内凹设置;倾斜部远离灯壳,且在沿朝向灯壳的方向上向对应侧的光源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弧形部和倾斜部反射后射向桌面,从而达到无眩光且照度均匀的效果,且照射范围较大。

Description

一种台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台灯。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学习和工作中,许多场合都会使用到台灯。然而,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台灯中,由于光源和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通常还存在眩光、照度不够均匀,且照射范围不够大等缺点,这样,就容易造成在台灯下工作学习时,影像模糊化,阅读吃力,进而令人感觉不舒服,容易造成眼部疲劳、阅读效率降低、甚至眼睛酸痛头疼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台灯,其旨在解决现有的台灯有眩光、照度不够均匀且照射范围较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台灯,包括:
灯壳,呈直线或折线型,具有朝向桌面的底面;
多组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底面沿所述灯壳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设于两侧的所述光源的出光面相对设置;以及,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背离所述桌面的顶端与所述底面连接,所述反射件具有相背的两反射面,每一所述反射面均与对应侧的所述光源的出光面相对;
其中,所述光源和所述反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灯壳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反射面包括相互衔接的弧形部和倾斜部,所述弧形部邻近所述灯壳并相对对应侧的所述光源内凹设置;所述倾斜部远离所述灯壳,且在沿朝向所述灯壳的方向上向对应侧的所述光源倾斜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弧形部以及所述倾斜部反射后射向所述桌面。
可选地,所述弧形部的弧度范围为15±2rad,所述倾斜部和垂直于所述桌面的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A,所述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8±2°。
可选地,每一所述光源包括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灯壳一致的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并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灯珠,所述基板与所述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B,所述夹角B的角度范围为3±0.5°。
可选地,所述底面具有朝向所述桌面的第一下侧边缘,所述倾斜部具有朝向所述桌面的第二下侧边缘,在所述台灯的竖直截面上,所述第一下侧边缘的对应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缘的对应点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桌面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D,所述夹角D的角度范围为45±3°。
可选地,所述台灯还包括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一致的扩散板,且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光源与对应侧的所述反射面之间,并安装在所述底面上与所述基板间隔平行。
可选地,所述底面具有邻近所述第一下侧边缘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上设有槽底均朝向对应侧的所述反射面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及间隔槽,所述间隔槽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所述第二安装槽设于所述间隔槽的槽底,所述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扩散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台灯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反射件一致,且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底面的上端与所述反射件的朝向所述桌面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灯壳呈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敞口设置,所述底面的中部设有朝向桌面凸出并沿所述灯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凸,所述反射件朝向所述底面的顶部设有可供所述滑凸适配滑入卡接的滑槽。
可选地,所述台灯还包括侧盖,所述灯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呈敞口设置,并适配盖合有所述侧盖。
可选地,所述台灯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柱,所述支柱远离所述桌面的上端与所述灯壳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柱的下端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桌面限位连接的连接柱。
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灯壳的底面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光源和对应的反射面,故在台灯使用者一侧的光源就可避免直接对着眼睛,而且从光源发出的光线中的大部分会经过发射面的弧形部进行二次反射,小部分会经过倾斜部的一次直接反射,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但可达到防眩光的效果,而且通过多次反射的作用,还可将光线聚集度较高的区域的光线更均匀的分散开来,进而实现照度均匀的效果,且照射范围很大,能达到阅读台灯照明标准的A级。此外,由于在灯壳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光源和对应的反射面,故本台灯更适用于较大的桌面,当台灯放置在桌面中间时,其两侧均可获得台灯照明,这样就可实现灯具的集成使用,更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灯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灯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灯沿灯壳的宽度方向截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灯的光线照射在桌面上的照度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灯壳 200 光源
300 反射件 400 扩散板
500 导光板 310 反射面
311 弧形部 312 倾斜部
600 支柱 320 第一内腔
321 凸筋 510 卡槽
210 基板 220 灯珠
110 底面 111 第一安装槽
112 第二安装槽 113 间隔槽
120 滑凸 330 滑槽
700 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台灯。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台灯包括灯壳100、两组光源200以及反射件300;灯壳100呈直线或折线型,具有朝向桌面的底面110;两组光源200分别安装在底面110沿灯壳100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组光源200的出光面相对设置;反射件300背离桌面的顶端与底面110连接,反射件300具有相背的两反射面310,每一反射面310均与对应侧的光源200的出光面相对;其中,光源200和反射件300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灯壳100的延伸方向一致;反射面310包括相互衔接的弧形部311和倾斜部312,弧形部311邻近灯壳100并相对对应侧的光源200内凹设置;倾斜部312远离灯壳100,且在沿朝向灯壳100的方向上向对应侧的光源200倾斜设置;光源200发出的光线经弧形部311二次间接反射以及倾斜部312一次直接反射后射向桌面。
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灯壳100的底面11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光源200和对应的反射面310,故在台灯使用者一侧的光源200就可避免直接对着眼睛,而且从光源200发出的光线中的大部分会经过发射面的弧形部311进行二次反射,小部分会经过倾斜部312的一次直接反射,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但可达到防眩光的效果,而且通过多次反射的作用,还可将光线聚集度较高的区域的光线更均匀的分散开来,进而实现照度均匀的效果,且照射范围很大,能达到阅读台灯照明标准的A级。具体在如图4所示的照度图中,使用本台灯可照亮800mm的桌面,其照射范围很大,且光照度均匀。此外,由于在灯壳10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光源200和对应的反射面310,故本台灯更适用于较大的桌面,当台灯放置在桌面中间时,其两侧均可获得台灯照明,这样就可实现灯具的集成使用,更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在此需说明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台灯的具体结构中,以垂直朝向桌面的方向为向下方向,灯壳100具有与底面110相对的顶面,顶面的截面呈中心对称的弧形设置,底面110的截面为中心对称的弧形且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灯壳100、光源200以及反射件300均为长条状,其具体长度可根据桌面的长度进行设定,其中,光源300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两组,可以是多组光源300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光源300分设于底面110沿灯壳100宽度方向的两侧。此外,为实现台灯的稳定放置,本台灯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柱600,两个支柱600远离桌面的上端分别与灯壳1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支柱600的下端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桌面限位连接的连接柱(未图示)。
请参阅图3,为更好地实现防眩光且照度均匀的效果,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弧形部311的弧度范围为15±2rad,倾斜部312和垂直于桌面的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A,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8±2°,其中,弧形部311的弧度范围最优值为15rad,即弧形部311近似为弧度r15,而夹角A的角度最优值为8°,从而可使光线足够反射到500mm远的桌面。另外,弧形部311的角度C的角度范围为104±5°,最优值为104°,倾斜部312的长度范围为30±3mm,最优值为30mm,如此可实现最佳的阅读光照效果。在此,为提高反射件300的表面漫反射性能,可在反射件300表面喷高亮白漆,其表面漫反射率要求在80%±2的优选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台灯还包括导光板500,导光板5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反射件300一致,且导光板500的朝向底面110的上端与反射件300的朝向桌面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如图3所示,在反射件300的下端设有向下敞口的第一内腔320,第一内腔320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凸设有沿反射件300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321,在导光板500的两相对侧面邻近上端处设有相应的卡槽510,反射件30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呈敞口设置,在实际安装时,只需要对应侧的凸筋321和卡槽510对位,然后将导光板500推进即可。在此,导光板500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向下露出反射件300的高度范围优选为42±5mm,当大部分的光线经发射面反射后还有一小部分光线达到导光板500,使得导光板500有一小部分的杂散光点从而起到氛围光的作用,以进一步改善用光环境。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光源200包括长度延伸方向与灯壳100一致的基板210和设于基板210上并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LED灯珠220,基板210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B,夹角B的角度范围优选为3±0.5°。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10呈最优的倾斜3°放置。可以理解,基板210呈竖直方向即夹角B为0°时放置,则降低光学效率,而若夹角B的角度更大,则会使光线溢出反射件300,使得过多的光线到达放射件的下方,例如导光板500处,形成刺眼不舒服眩光,故基板210倾斜3°为最佳的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台灯还包括长度延伸方向与基板210一致的扩散板400,且扩散板400位于光源200与对应侧的反射面310之间,并安装在底面110上与基板210间隔平行,相应地,扩散板400的倾斜角度与基板210一致。这样,光源200发出光线经过扩散板400扩散后,再到达对应侧的反射面310进行反射,这些反射后的光线再照亮桌面,换言之,在光源200前设置扩散板400具有进一步防眩光和提高照度均匀性的效果。特别地,扩散板400为乳白色,其透光率要求90%±2,雾度要求90%±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底面110具有朝向桌面的第一下侧边缘,倾斜部312具有朝向桌面的第二下侧边缘,在台灯的竖直截面上,第一下侧边缘的对应点和第二下侧边缘的对应点之间的连接线与桌面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D,夹角D的角度范围为45±3°。换言之,在灯壳10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于扩散板400的下方的灯壳100部分可起到一个遮光功能,当处于夹角D的角度范围时,坐在一侧的台灯使用者的眼睛是看不到另一侧的光源200的,即能实现人眼对另一侧光源200的遮光角,从而使得本台灯具备足够防眩的功能。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光源200和扩散板400的稳固安装,底面110具有邻近第一下侧边缘的安装区域,安装区域上设有槽底均朝向对应侧的反射面310的第一安装槽111、第二安装槽112以及间隔槽113,间隔槽113设于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第二安装槽112设于间隔槽113的槽底,基板210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12,扩散板40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间隔槽113用以使光源200和扩散板400之间具有间隙,以利于光源200散热以及防止扩散板400的受热损坏。具体地,在第一安装槽111的上下相对的两内壁面上各凹设有一个供扩散板400的上下边缘限位卡置的第一限位槽,在第二安装槽112的上下相对的两内壁面上各凹设有一个供基板210的上下边缘限位卡置的第二限位槽,而且,第一安装槽111、第二安装槽112、间隔槽113、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灯壳100一致且至少一端敞口设置,在安装时,只需将相应的部件对位后推进相应的槽中即可,其装配过程十分便利。当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扩散板400和光源200还可以通过但不限于粘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安装在灯壳100的安装区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灯壳100呈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敞口设置,底面110的中部设有朝向桌面凸出并沿灯壳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凸120,反射件300朝向底面110的顶部设有可供滑凸120适配滑入卡接的滑槽330。具体地,滑凸120的截面呈倒T型,相应地滑槽330也呈倒T型,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滑槽330和滑凸120还可呈其他形状,例如但不限于L型、倒三角形、倒梯形等,在此不做限制。在实际安装时,可将滑凸120插入滑槽330中,然后用力推进到底即可安装到位。当然,反射件300和灯壳100之间还可以通过但不限于粘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安装,但本实施例中的滑动安装方式具有装配便利的优点。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灯壳1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敞口设置,故处于美观和防止灰尘等进入灯壳100内部等方面的考虑,本台灯还包括与灯壳100的两端适配盖合的侧盖7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呈直线或折线型,具有朝向桌面的底面;
多组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底面沿所述灯壳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设于两侧的所述光源的出光面相对设置;以及,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背离所述桌面的顶端与所述底面连接,所述反射件具有相背的两反射面,每一所述反射面均与对应侧的所述光源的出光面相对;
其中,所述光源和所述反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灯壳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反射面包括相互衔接的弧形部和倾斜部,所述弧形部邻近所述灯壳并相对对应侧的所述光源内凹设置;所述倾斜部远离所述灯壳,且在沿朝向所述灯壳的方向上向对应侧的所述光源倾斜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弧形部以及所述倾斜部反射后射向所述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的弧度范围为15±2rad,所述倾斜部和垂直于所述桌面的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A,所述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8±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源包括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灯壳一致的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并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灯珠,所述基板与所述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B,所述夹角B的角度范围为3±0.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具有朝向所述桌面的第一下侧边缘,所述倾斜部具有朝向所述桌面的第二下侧边缘,在所述台灯的竖直截面上,所述第一下侧边缘的对应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缘的对应点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桌面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D,所述夹角D的角度范围为45±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灯还包括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一致的扩散板,且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光源与对应侧的所述反射面之间,并安装在所述底面上与所述基板间隔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具有邻近所述第一下侧边缘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上设有槽底均朝向对应侧的所述反射面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及间隔槽,所述间隔槽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所述第二安装槽设于所述间隔槽的槽底,所述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扩散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槽。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灯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反射件一致,且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底面的上端与所述反射件的朝向所述桌面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呈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敞口设置,所述底面的中部设有朝向桌面凸出并沿所述灯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凸,所述反射件朝向所述底面的顶部设有可供所述滑凸适配滑入卡接的滑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灯还包括侧盖,所述灯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呈敞口设置,并适配盖合有所述侧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灯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柱,所述支柱远离所述桌面的上端与所述灯壳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柱的下端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桌面限位连接的连接柱。
CN201922177056.5U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台灯 Active CN211424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7056.5U CN211424067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台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7056.5U CN211424067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台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4067U true CN211424067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7056.5U Active CN211424067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台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40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8247A (zh) * 2021-04-14 2021-07-13 河南科技大学 可调式定向光源、桌面灯具、阶梯教室照明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8247A (zh) * 2021-04-14 2021-07-13 河南科技大学 可调式定向光源、桌面灯具、阶梯教室照明系统及方法
CN113108247B (zh) * 2021-04-14 2023-12-15 河南科技大学 可调式定向光源、桌面灯具、阶梯教室照明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50006994B1 (ko) 배너티 미러의 조명부
JP5174835B2 (ja) Led電球
CN211424067U (zh) 一种台灯
US10539300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CN213207543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09229640U (zh) 一种led灯透镜结构及led黑板灯
CN211694468U (zh) 一种台灯
CN207610076U (zh) 一种灯具
CN112923259A (zh) 一种台灯
CN211694467U (zh) 一种台灯
US20090303730A1 (en) Light Fixture Having A Glare-Eliminating Optical System
CN211694469U (zh) 一种台灯
CN210687896U (zh) 配光组件及照明灯具
WO2021249259A1 (zh) 照明灯具
CN209839723U (zh) 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
KR102020984B1 (ko) 간접조명타입 led 조명기구
KR101778894B1 (ko) 저휘도 고효율 led 조명기구
EP3816498A1 (en) Strip light used in showcase
CN217482579U (zh) 一种护眼灯具
CN108027112B (zh) 照明装置
KR20160049318A (ko) 면발광 엘이디 조명장치
CN216924106U (zh) 一种防眩高均匀度led黑板灯
US11835215B2 (en) Shelf lighting mechanism
CN216408664U (zh) 一种导光元件及灯具
CN212390243U (zh) 一种防眩光板和条形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