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2750U -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2750U
CN211422750U CN201922491847.5U CN201922491847U CN211422750U CN 211422750 U CN211422750 U CN 211422750U CN 201922491847 U CN201922491847 U CN 201922491847U CN 211422750 U CN211422750 U CN 211422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oling system
combustion engine
casing
interna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18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金
李姜
顾建军
朱祺
王强
肖伟丰
陈聪
沈珺
顾烨雯
邵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iansh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iansh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iansh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iansh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18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2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2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2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形成有预燃室内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多个冷却管道。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多个冷却管道,冷却管道通过冷却液的进入对预燃室冷却降温。冷却管道设有环形回路,减缓冷却液在冷却管道中的流通速度,增强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场填埋气体含有大量甲烷,是一种现成、方便、可连续供应的可再生能源,高位热值可达15600~19500kJ/m3,与焦炉煤气的热值相当,具有较高的能量价值。现在通常对垃圾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利用发电,既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无序排放,消除环境污染,又可回收能量,变废为宝,起到双重效果,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管理。
现有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发电很多使用内燃机,内燃机为保证正常的点火需要使用预燃室,预燃室内腔通过多个小孔口与发动机的主燃烧室流体连通。预燃室长期处于高温使用环境下,容易损坏和积碳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形成有预燃室内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多个冷却管道。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上方设有火花塞安装孔,所述火花塞安装孔设有火花塞。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一体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道具有冷液入口和冷液出口,所述冷液入口和冷液出口贯通所述上壳体的外壁。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液入口和冷液出口位于所述上壳体的中上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液入口和冷液出口镜像对称。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道沿所述上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从所述冷液入口向下延伸,弯折后再沿所述下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延伸成U形后,再沿所述上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向上延伸至所述冷液出口。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道位于所述下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部分设有环形回路。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设有燃烧室连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道等间距分布有3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多个冷却管道,冷却管道通过冷却液的进入对预燃室冷却降温。冷却管道设有环形回路,减缓冷却液在冷却管道中的流通速度,增强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预燃室内腔3、冷却管道4、火花塞安装孔51、火花塞52、冷液入口41、冷液出口42、环形回路43、燃烧室连接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具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壁形成有预燃室内腔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多个冷却管道4。所述上壳体1的上方设有火花塞安装孔51,所述火花塞安装孔51设有火花塞52,所述下壳体2设有燃烧室连接孔6。
本预燃室是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中的一部分,装于内燃机气缸中,内燃机可以使单缸或多缸,在此不多做限制。内燃机气缸使用火花塞52发动将预燃室内腔3内部的空气和燃料混合物点火,燃烧室连接孔6连接内燃机气缸的燃烧室(图中未示出)。预燃室内腔3中被点燃的气体通过燃烧室连接孔6引入内燃机气缸的燃烧室(图中未示出)并点燃内燃机气缸的燃烧室(图中未示出)中的空气和燃料混合物。
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一体成型。使用耐高温和高热的金属材料。
所述冷却管道4具有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所述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贯通所述上壳体1的外壁。
所述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位于所述上壳体1的中上部。
所述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镜像对称。
所述冷却管道4沿所述上壳体1的外壁和内壁之间从所述冷液入口41向下延伸,弯折后再沿所述下壳体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延伸成U形后,再沿所述上壳体1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向上延伸至所述冷液出口42。
所述冷却管道4位于所述下壳体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部分设有环形回路43。环形回路43令冷却液分流再合流,以此减缓冷却液在冷却管道中的流通速度,增强冷却效果。
所述冷却管道4等间距分布有3个。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壁形成有预燃室内腔(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多个冷却管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上方设有火花塞安装孔(51),所述火花塞安装孔(51)设有火花塞(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4)具有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所述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贯通所述上壳体(1)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位于所述上壳体(1)的中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液入口(41)和冷液出口(42)镜像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4)沿所述上壳体(1)的外壁和内壁之间从所述冷液入口(41)向下延伸,弯折后再沿所述下壳体(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延伸成U形后,再沿所述上壳体(1)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向上延伸至所述冷液出口(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4)位于所述下壳体(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部分设有环形回路(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设有燃烧室连接孔(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4)等间距分布有3个。
CN201922491847.5U 2019-12-31 2019-12-31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Active CN211422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1847.5U CN211422750U (zh) 2019-12-31 2019-12-31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1847.5U CN211422750U (zh) 2019-12-31 2019-12-31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2750U true CN211422750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1847.5U Active CN211422750U (zh) 2019-12-31 2019-12-31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2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5601A (zh) 醇‑氢混合燃料动力系统
JP2004190640A (ja) 予混合強制点火式ガスエンジン
CN102650253A (zh) 平盖平缩口外螺旋进气的挥发雾化式驻车加热器用燃烧器
CN210652704U (zh) 车载氢气燃烧装置及氢燃料电池车
CN211422750U (zh) 用于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的内燃机预燃室冷却系统
CN102678385B (zh) 基于斯特林发电机的尾气余热发电和尾气净化系统
CN210345456U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和天然气的两用燃烧器
CN217976389U (zh) 一种利用固态燃料的燃气轮机
CN106089503A (zh) 含水乙醇氢混燃料动力系统
CN202441474U (zh) 一种燃烧室蒸发冷却装置
JP5806471B2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装置
CN203655479U (zh) 一种无人机小型汽油发动机低温点火保障装置
CN212719726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4729190U (zh) Lng发动机气化器及lng发动机
CN102094707B (zh) 氢能涡蚌发动机
CN103573405A (zh) 注空气采油废气燃烧发电工艺
US20100139598A1 (en)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3489469U (zh) 一种节能煤气锅炉
CN207122373U (zh) 醇‑氢混合燃料动力系统
CN201884119U (zh) 氢能涡蚌发动机
CN103398467A (zh) 一种高热效的多段式加热热水锅炉
CN211819714U (zh)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环形加热器
CN212304197U (zh) 一种火花塞预燃室结构
CN205315112U (zh) 一种节能汽油机
CN208605314U (zh) 一种碟式光热耦合燃气斯特林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