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9588U -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9588U
CN211409588U CN201921601070.7U CN201921601070U CN211409588U CN 211409588 U CN211409588 U CN 211409588U CN 201921601070 U CN201921601070 U CN 201921601070U CN 211409588 U CN211409588 U CN 211409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lower limb
brace
bevel ge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10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6010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9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9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9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两个第二转轮,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轮与两个第二转轮之间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摇动摇把,摇把带动转盘转动,通过传动结构即可自动带动结构实现转动角度,通过角度表与指针的配合工作即可自动实现调节的角度以配合治疗使用,通过粘贴带、保护棉布、凸起软垫等结构的配合,则可以使使用时更加贴合,使患者更加舒适,同时也便于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肢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背景技术
下肢支具,使一种针对现代医疗一种恢复性使用工具,应用与辅助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在医疗行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支具的功能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便于拆卸等;
现有的便于拆卸的活动下肢用具,大多数都是固定的结构,且细节不够到位,使用起来不够贴合,固定结构在有些需要转换角度治疗的时候则无法使用,且常规转动无法显示度数则也无法能够进行详细角度恢复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两个第二转轮,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轮与两个第二转轮之间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螺母块,所述第一活动板内与凹槽向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锥齿轮槽,所述锥齿轮槽内分别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外表面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支具,所述固定支具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扣,多个所述固定扣上均设置有粘贴带,所述固定支具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保护棉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轮外表面一侧嵌入设置有角度表,且与该第一转轮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轮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指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柱与螺母块的外表面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的外表面一侧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通锥齿轮槽且与第一锥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二锥齿轮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盘,且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与转盘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摇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凹口,所述固定支具靠近第一活动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凸起软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1、通过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固定支具、固定扣、粘贴带、保护棉布、凸起软垫、凹口,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转动连接可以带动固定支具的转动,从而可以自动调节角度,通过固定支具上的固定扣与粘贴带,可以自动实现将结构固定在患者腿脚部位,保护棉布则会对皮肤进行保护,以预防粘贴带的摩擦损伤,凸起软垫则对应脚心凹处位置,可以使患者使用更加贴合舒适,而凹口则可以配合患者的脚后跟位置,使固定支具与患者肢体更加贴合,同时可以避免后跟的压疮,起到更全面的保护作用,同时整个结构也更方便拆卸;
2、通过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角度表、通槽、指针,角度表嵌入设置在第一转轮的外表面一侧,第二转轮与第一转轮转动连接,第二转轮上与角度表表盘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壁水平位置设置有指针,当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转动时,则指针与角度表对应的位置度数发生变化,可以自动通过转动幅度来调节转动的角度,在运动时可以观察踝关节的运动程度也可以作为指导患者运动的一个度;
3、通过摇把、转盘、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螺母块、连接柱、连接杆,摇动摇把,摇把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母块移动,通过螺母块与连接杆的连接关系以及连接杆与第二活动板的转动连接,可以自动实现调节转动,配合角度表与指针则可以自动调节转动的角度。
该下肢用具,整个结构得设计相比现在临床使用的固定式的用具突出得优点在于:例如某些骨折或者神经损伤、皮肤缺损等外伤的患者,在早期时可以进行适当功能锻炼可以预防一些并发症。通过整个结构的灵活性使用就可以既能固定位置又能在想进行功能锻炼的时候锻炼而不用取下支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3、第一转轮;4、第二转轮;5、角度表;6、通槽;7、指针;8、转动轴;9、凹槽;10、螺纹杆;11、螺母块;12、连接柱;13、锥齿轮槽;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固定块;17、内槽;18、转盘;19、摇把;20、连接杆;21、固定支具;22、固定扣;23、粘贴带;24、保护棉布;25、凸起软垫;26、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1,第一活动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2,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3、两个第二转轮4,且两个第一转轮3与两个第二转轮4之间均通过转动轴8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板1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螺母块11,第一活动板1内与凹槽9向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锥齿轮槽13,锥齿轮槽13内分别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外表面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支具21,固定支具21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扣22,多个固定扣22上均设置有粘贴带23,固定支具21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保护棉布24。
其中一个第一转轮3外表面一侧嵌入设置有角度表5,且与该第一转轮3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轮4内开设有通槽6,通槽6内壁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指针7,第一转轮3与第二转轮4转动连接,通过角度表5与指针7的配合可以自动读取转动的角度,以配合调节角度使用;第一活动板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一端通过连接柱12与螺母块11的外表面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2的外表面一侧转动连接,通过连接杆20的转动连接,可以进行控制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的转动与固定;螺纹杆10的一端连通锥齿轮槽13且与第一锥齿轮1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通过结构可以实现第一锥齿轮14带动螺纹杆10转动,以方便调节结构的转动角度;第一活动板1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二锥齿轮15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内开设有内槽17,内槽17内转动连接有转盘18,且第二锥齿轮15的中心轴与转盘18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转盘18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摇把19,通过摇动摇把19可以带动转盘18转动,转盘18带动第二锥齿轮15转动,通过传动结构最终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的转动角度,以配合医疗使用;第一活动板1的一端设置有凹口26,固定支具21靠近第一活动板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凸起软垫25,凹口26可以配合脚后跟位置的放置使用,凸起软垫25则可以与脚心凹处配合,从而可以使患者在使用时能够更加舒适。
工作原理:在使用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时,将结构安放到患者脚部,通过粘贴带23可以将结构固定在患者肢体上,保护棉布24会对患者皮肤进行保护防止摩擦受伤,凸起软垫25可以配合患者脚心位置,连接更加贴合使患者使用更加舒适,凹口26位置则可以配合患者的脚后跟,使用更加贴合,摇动摇把19,摇把19带动转盘18转动,转盘18带动第二锥齿轮15转动,第二锥齿轮15带动第一锥齿轮14旋转,第一锥齿轮14带动螺纹杆10转动,螺纹杆10带动螺母块11移动,螺母块11则带动连接杆20移动,通过连接杆20与第二活动板2的转动连接可以使第一转轮3与第二转轮4的转动,通过角度表5与指针7的配合,可以自动调节转动的角度,以配合治疗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2),所述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3)、两个第二转轮(4),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轮(3)与两个第二转轮(4)之间均通过转动轴(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螺母块(11),所述第一活动板(1)内与凹槽(9)向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锥齿轮槽(13),所述锥齿轮槽(13)内分别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外表面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支具(21),所述固定支具(21)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扣(22),多个所述固定扣(22)上均设置有粘贴带(23),所述固定支具(21)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保护棉布(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轮(3)外表面一侧嵌入设置有角度表(5),且与该第一转轮(3)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轮(4)内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壁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指针(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一端通过连接柱(12)与螺母块(11)的外表面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2)的外表面一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的一端连通锥齿轮槽(13)且与第一锥齿轮(14)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二锥齿轮(15)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内开设有内槽(17),所述内槽(17)内转动连接有转盘(18),且第二锥齿轮(15)的中心轴与转盘(18)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8)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摇把(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的一端设置有凹口(26),所述固定支具(21)靠近第一活动板(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凸起软垫(25)。
CN201921601070.7U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Active CN211409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1070.7U CN21140958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1070.7U CN21140958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9588U true CN211409588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1070.7U Active CN21140958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95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442A (zh) * 2021-03-09 2021-07-09 张宁 一种足踝下胫腓关节复位固定导向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442A (zh) * 2021-03-09 2021-07-09 张宁 一种足踝下胫腓关节复位固定导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09588U (zh)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CN110101424A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110786941B (zh) 一种对医生的小臂进行支撑的眼科治疗托架
CN207874284U (zh) 一种医用血管外科备皮装置
CN213190946U (zh) 一种踝泵运动功能锻炼辅助器
CN215021950U (zh) 消化科用胃肠胀气辅助治疗装置
CN209092476U (zh) 导尿管角度卡扣
CN209847294U (zh) 一种新型腕表式桡动脉止血压迫装置
CN209788636U (zh) 一种预防和矫正拇指外翻畸形的功能鞋
CN209770604U (zh) 一种乳腺术后护理用可调支撑架
CN209951711U (zh) 一种膝关节屈曲功能康复训练设备
CN211356431U (zh) 一种普外科用肢体固定装置
CN217014249U (zh) 儿童动脉穿刺肢体固定辅助装置
CN112885214A (zh) 超声引导下使用射频消融针进行肝脏肿瘤穿刺的训练模型
CN214018376U (zh) 一种外科手部护理装置
CN213788612U (zh) 一种骨科轴向应力刺激仪
CN209808683U (zh) 一种踝关节骨折护理保护装置
CN210095920U (zh) 一种眼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支架
CN220938413U (zh) 一种辅助护理架
CN214906939U (zh) 一种骨科门诊用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仪
CN212879502U (zh) 一种挠动脉穿刺辅助支架
CN211066962U (zh) 用于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术中复位定位装置
CN213884208U (zh) 一种肿瘤患者护理按摩装置
CN214761673U (zh) 一种用于手外科手术的手指固定器
CN213345618U (zh) 一种全自动四肢同步血压测量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