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6744U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Google Patents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06744U CN211406744U CN201922272655.5U CN201922272655U CN211406744U CN 211406744 U CN211406744 U CN 211406744U CN 201922272655 U CN201922272655 U CN 201922272655U CN 211406744 U CN211406744 U CN 2114067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elding
- cover plate
- shielding structure
- sealing
- mount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属于微波产品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屏蔽结构包括盒体、盖板和密封片,盒体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接头且接头能够封闭安装孔,盒体的内壁上、安装孔的两侧设有隔板,盖板的局部位于隔板之间,盖板、隔板以及设于盒体内的电路板配合形成屏蔽腔,以防止干扰信号进入屏蔽腔或从屏蔽腔传出,屏蔽腔与安装孔连通,密封片设置在隔板和盖板之间的缝隙中,以防止干扰信号从缝隙中通过,密封片由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尤其可以防止多通道微波组件产品中信号串扰的问题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产品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可能受到外部电磁波的干扰,同时自身也会向外辐射干扰电磁波,因此电子设备中一般均存在防屏蔽措施。微波产品,在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下,产品尺寸不断变小,但是组件内部的信号串扰问题越发突出,难以解决。尤其是具有多输入或多输出的多通道微波产品,通道间的屏蔽性能直接影响产品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旨在解决微波产品中盒体内部接头处的屏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屏蔽结构,包括盒体、盖板和密封片;
所述盒体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接头且所述接头能够封闭所述安装孔,所述盒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孔的两侧设有隔板;
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盖板、所述隔板以及设于所述盒体内的电路板配合形成屏蔽腔,以防止干扰信号进入所述屏蔽腔或从所述屏蔽腔传出,所述屏蔽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所述密封片设置在所述隔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缝隙中,以防止干扰信号从所述缝隙中通过,所述密封片由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盖板与所述隔板垂直,所述缝隙位于所述盖板的两侧,所述密封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主体部用于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弯折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缝隙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主体部设有两层且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侧边,所述主体部、连接部和弯折部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不大于8mm,所述安装孔的间距不大于10mm,所述隔板的宽度不大于1.5mm,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弯折部的板厚不大于2mm。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每个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盖板,多个所述盖板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成组盖板,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隔板的第一让位槽。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每个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密封片,多个所述密封片的所述主体部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成组密封片,相邻两个所述密封片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隔板的第二让位槽,所述成组密封片通过钣金加工制成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成组盖板设于所述成组密封片内且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重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每个所述密封片对应设有两个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分别由上层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板体向下弯折和下层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板体向上弯折形成。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成组盖板和成组密封片套设为一体后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盒体上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分组设置,每组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所述成组盖板和一个所述成组密封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接头处设有盖板、隔板,盖板和隔板与盒体的内壁以及电路板共同围成了屏蔽腔;接头的中心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针脚,接头41固定至安装孔中后将安装孔封闭,同时从接头41尾端伸出的针脚与电路板42电连接,且连接处位于屏蔽腔中,外部的干扰信号无法进入屏蔽腔,屏蔽腔中辐射的电磁波形成的干扰信号也无法从屏蔽腔中传出,从而实现屏蔽作用;然而盖板和隔板一般均为刚性件,两者之间因装配需要留有一定间隙,形成缝隙,干扰信号可通过缝隙进出屏蔽腔,导致屏蔽效果大打折扣;在缝隙中设置密封片即可解决上述问题,密封片由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厚度可以稍大于盖板与隔板之间的缝隙,装配到位后,密封片被盖板和隔板挤压塞满盖板和隔板之间的缝隙,从而消除缝隙使屏蔽腔完全密封,极大的增强了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多通道微波组件,该多通道微波组件应用了上述屏蔽结构,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通道间信号串扰问题的发生,从而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结构中的密封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结构中的密封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结构中的成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结构中的成组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成组密封片被部分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组安装孔的屏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盖板;21、成组盖板;211、第一让位槽;3、密封片;31、主体部;32、弯折部;33、连接部;34、成组密封片;341、第二让位槽;41、接头;42、电路板;5、隔板;6、屏蔽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进行说明。屏蔽结构,包括盒体1、盖板2和密封片3;盒体1的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接头41且接头41能够封闭安装孔,盒体1的内壁设有隔板5,隔板5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安装孔两侧;盖板2位于隔板5之间,盖板2、隔板5以及设于盒体1内的电路板42配合形成屏蔽腔6,以防止干扰信号进入屏蔽腔6或从屏蔽腔6传出,屏蔽腔6与安装孔连通;密封片3设置在隔板5和盖板2之间的缝隙中,以防止干扰信号从缝隙中通过,密封片3由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接头41处设有盖板2、隔板5,盖板2和隔板5与盒体1的内壁以及电路板42共同围成了屏蔽腔6;接头41的中心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针脚,接头41固定至安装孔中后将安装孔封闭,同时从接头41尾端伸出的针脚与电路板42电连接,且连接处位于屏蔽腔6中,外部的干扰信号无法进入屏蔽腔6,屏蔽腔6中辐射的电磁波形成的干扰信号也无法从屏蔽腔中传出,从而实现屏蔽作用;然而盖板2和隔板5一般均为刚性件,两者之间因装配需要留有一定间隙,形成缝隙,干扰信号可通过缝隙进出屏蔽腔6,导致屏蔽效果大打折扣;在缝隙中设置密封片3即可解决上述问题,密封片3由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厚度可以稍大于盖板2与隔板5之间的缝隙,装配到位后,密封片3被盖板2和隔板5挤压塞满盖板2和隔板5之间的缝隙,从而消除缝隙使屏蔽腔6完全密封,极大的增强了屏蔽效果。
若不设置屏蔽措施,外部干扰信号可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至接头41的针脚与电路板42连接处并通过电磁效应与导电通路中的信号进行耦合,对正常信号形成干扰;同时,接头41的针脚与电路板42连接处的导电通路会也会作为干扰源,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干扰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3中,电路板42的边沿设有台阶槽,盖板2、隔板5、盒体1和和接头41的尾端分别对台阶槽的上面、侧面和前面进行封闭,从而围成了屏蔽腔6,接头41的针脚与台阶槽的上表面电连接且位于屏蔽腔6内,盖板2为平板且压在电路板42的表面,在其他结构中,电路板42的边缘不一定设有台阶槽,相应的盖板2也可能不是平板;即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盖板2和隔板5围成屏蔽腔6,屏蔽腔6的形状不限,尤其是盖板2和隔板5的缝隙中设有密封片3,大大提高了屏蔽腔6的屏蔽效果,基于上述构思的显而易见的变形结构均位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具体的,盖板2并未完全位于隔板5之间,其尾端位于隔板5外部且用于与电路板42固定连接。
另外,盒体1上一般还设有封盖,图1至图3中未画出,封盖用于对安装和容纳电路板42的腔体进行密封,同时对电路板42起到屏蔽作用。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有金、铂、铜、银、钨和铝等,密封片3的材料优选为铜。一般的,隔板5与盒体1为一体式结构,隔板5可看作盒体1向内侧凸出的凸块;电路板42固定在盒体1中,盖板2可以与电路板42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实现自身的固定;接头41的针脚于电路板42通过锡焊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和图4,盖板2与隔板5垂直,缝隙位于盖板2的两侧,密封片3包括主体部31和弯折部32,主体部31用于与盖板2固定连接,弯折部32用于设置在缝隙中。
一般的,盖板2压紧在电路板42的表面,同时盖板2的前端能够与盒体1的内壁贴紧,这两处均没有缝隙;盖板2与隔板5之间的缝隙位于盖板2的侧壁与隔板5的侧壁之间。为了达到最好的密封效果,密封片3需要塞入上述缝隙中,塞入过程中,密封片3会受到盖板2和隔板5的挤压力和摩擦力,导致塞入过程十分困难。在密封片3上设置主体部31和弯折部32即可解决密封片3的塞入困难问题。具体的,密封片3的截面为U形,主体部31为平板状,设置在盖板2的下方,主体部31上设有供紧定螺钉穿过的开孔,弯折部32为两个,从主体部31两侧边向上弯折形成;将盖板2安装至隔板5之间时,将密封片3预先套在盖板2上,主体部31与盖板2的下表面贴紧,弯折部32位于盖板2的两侧;然后将盖板2置于两个隔板5之间,盖板2的前端与盒体1的内壁平齐,将盖板2连同密封片3一同压入两隔板5与盒体1的内壁形成的凹槽中,弯折部32同时被盖板2和隔板5的侧壁挤压变薄,同时受到盖板2和隔板5向上的摩擦力,但是由于弯折部32与主体部31连为一体,且两个弯折部32受到的摩擦力大致相等,因此密封片3向下压入过程中,弯折部32可始终保持在盖板2和隔板5之间的缝隙中;压入到位后,主体部31与电路板42的表面压紧,盖板2与隔板5之间的缝隙被弯折部32充满实现密封,盖板2的前端与盒体1的内壁之间贴紧;最后通过紧定螺钉将盖板2连同密封片3一起压紧至电路板42的表面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盖板2的前端与盒体1的内壁之间均为平面,两者抵紧后可以贴紧形成密封,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一个弯折部32,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即主体部31不仅两侧设有弯折部32,用于密封盖板2的侧面和隔板之间的缝隙,而且主体部31的前端也可以设置弯折部32,用于进一步增强盖板2的前端与盒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如图1至图4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主体部31设有两层且通过连接部33连为一体,弯折部32设于主体部31的侧边,主体部31、连接部33和弯折部32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盖板2设于该容纳腔内。两个主体部31上设有对正的开孔,供紧定螺钉穿过。密封片3套设在盖板2上能够进一步加强密封片3与盖板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保证两者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冲击等因素不会导致密封片3移位,弯折部32从缝隙中移出,导致屏蔽效果减弱甚至失效;同时双层主体部31还能够防止单层主体部31的情况下,主体部31位于屏蔽腔6上方的部分可能向下弯曲与接头41的针脚接触发生短路的情况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安装孔的直径不大于8mm,安装孔的间距不大于10mm,隔板5的宽度不大于1.5mm,主体部31和弯折部32的板厚不大于2mm;图6中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对应的接头41的数量为四个,对应的隔板5的数量为五个,相邻的连个接头41可共用一个隔板5。本实施例中,屏蔽结构应用于小型化且设有多个输入或输出通道的产品中;由于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安装孔之间的孔距较小,通道之间的距离很近,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通道间信号串扰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能够很好的解决通道间信号串扰的问题。具体的,如图2所示,安装孔可以为台阶孔,上述安装孔的孔径是指台阶孔中最大的孔的孔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孔的最大孔径为4.3mm,安装孔的间距为6.4mm,盖板2和密封片3的尺寸与安装孔及其间距的尺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和图7,每个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盖板2,多个盖板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成组盖板21,相邻两个盖板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隔板5的第一让位槽211。具体的,多个盖板2的尾端连为一体,成组盖板21上设有供紧定螺钉穿过的开孔,可通过紧定螺钉同时将所有盖板2同时压紧在电路板42上。第一让位槽211的数量为多个且位置与隔板5一一对应,装配到位后,隔板5卡接于第一让位槽211中,对成组盖板21起到定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和图8,每个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密封片3,多个密封片3的主体部31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成组密封片34,相邻两个密封片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隔板5的第二让位槽341,成组密封片34通过钣金加工制成且为一体式结构。成组盖板21设于成组密封片34内且第一让位槽211和第二让位槽341重合。具体的,多个密封片3的尾端连为一体,成组密封片34上设有供紧定螺钉穿过的开孔,可通过紧定螺钉同时将成组盖板21和成组密封片34压紧在电路板42上。成组盖板21与成组密封片34套设为一体后,第一让位槽211和第二让位槽341重合,多个弯折部32与每个盖板2的侧面贴合,装配到位后弯折部32即可位于盖板2的侧面与隔板5之间的缝隙中,形成密封。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密封片3具有上下两层主体部31,当只有一层主体部31时密封片3也可连为一体形成成组密封片34;当主体部31为两层时,每个密封片3的容纳腔均连通;图6中,成组密封片34中的密封片3具有上下两层主体部31,成组盖板21套设在成组密封片34中,因此从视图中只能看到成组密封片34,而无法看到成组盖板21。
钣金加工技术为成熟的现有技术,通过钣金加工技术制作成组密封片34不仅节省人工,效率高,且没有尖角毛刺,不会产生多余物风险,导致短路等情况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9,每个密封片3对应设有两个弯折部32,弯折部32分别由上层主体部31的一部分板体向下弯折和下层主体部31的一部分板体向上弯折形成。在多个密封片3连为一体形成成组密封片34的情况下,弯折部32一般由与隔板5位置对应的主体部31的板体部分向成组密封片34内部完成形成;通过主体部31的一部分板体向下弯折和下层主体部31的一部分板体向上弯折的方式形成弯折部32可保证弯折部32具有足够的高度,从而具有足够的实体尺寸对盖板2和隔板5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否则两个弯折部32需要平分隔板5宽度尺寸的板体,弯折部32的高度为隔板5宽度的一半,尺寸较小,密封效果不佳。具体的,在安装孔及相邻安装孔的间距尺寸较小的情况下,隔板5的厚度,以及隔板5与盖板2之间的缝隙尺寸均较小,隔板5与盖板2之间的缝隙一般不大于0.2mm,密封片3的厚度为0.1mm左右。通过主体部31的一部分板体向下弯折和下层主体部31的一部分板体向上弯折的方式形成弯折部32在成组密封片34上形成凹槽,以容纳隔板5的同时,巧妙的形成了弯折部32,实现了盖板2与隔板5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成组盖板21和成组密封片34套设为一体后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电路板42上,简单方便,通过紧定螺钉的定位作用,每个密封片3的弯折部32均可稳定的被固定在盖板2和隔板5的缝隙中,起到密封作用,保证屏蔽腔6的屏蔽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盒体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分组设置,每组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成组盖板21和一个成组密封片34。安装孔的数量与接头41的数量对应,接头41数量越多,应用本屏蔽结构的产品的输入输出通道越多,能够处理的信息越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多通道微波组件,该多通道微波组件应用了上述屏蔽结构,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通道间信号串扰问题的发生,从而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接头且所述接头能够封闭所述安装孔,所述盒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孔的两侧设有隔板;
盖板,位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盖板、所述隔板以及设于所述盒体内的电路板配合形成屏蔽腔,以防止干扰信号进入所述屏蔽腔或从所述屏蔽腔传出,所述屏蔽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密封片,设置在所述隔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缝隙中,以防止干扰信号从所述缝隙中通过,所述密封片由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隔板垂直,所述缝隙位于所述盖板的两侧,所述密封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主体部用于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弯折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缝隙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两层且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侧边,所述主体部、连接部和弯折部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不大于8mm,所述安装孔的间距不大于10mm,所述隔板的宽度不大于1.5mm,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弯折部的板厚不大于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盖板,多个所述盖板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成组盖板,相邻两个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隔板的第一让位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密封片,多个所述密封片的所述主体部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成组密封片,相邻两个所述密封片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隔板的第二让位槽,所述成组密封片通过钣金加工制成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成组盖板设于所述成组密封片内且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密封片对应设有两个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分别由上层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板体向下弯折和下层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板体向上弯折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盖板和成组密封片套设为一体后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分组设置,每组所述安装孔对应设有一个所述成组盖板和一个所述成组密封片。
10.多通道微波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2655.5U CN211406744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2655.5U CN211406744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06744U true CN211406744U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1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72655.5U Active CN211406744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067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1772A (zh) * | 2019-12-17 | 2020-04-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
2019
- 2019-12-17 CN CN201922272655.5U patent/CN2114067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1772A (zh) * | 2019-12-17 | 2020-04-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CN111031772B (zh) * | 2019-12-17 | 2024-11-0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屏蔽装置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46029B (zh) |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件 | |
TWI424638B (zh) | 性能增強之接點模組總成 | |
US10104760B1 (en) | Pluggable module having cooling channel with heat transfer fins | |
CN109411958B (zh) | 高速互连组件 | |
CN201204312Y (zh) | 电连接器 | |
TWI569537B (zh) | 插頭與插座組件之接地結構 | |
TWI528663B (zh) | 頭座與插座組件之接地結構 | |
TWI398051B (zh) | 電連接器 | |
US20220231465A1 (en) | Male Connector, Female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US11616328B2 (en) | Mating module and cable connector | |
TWI527322B (zh) | 頭座與插座組件之接地結構 | |
US7957159B2 (en) | Electronic module with seamless anti-EMI device | |
JP6705629B2 (ja) | 導電性ホルダー部材を備える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US2009024701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ell with a portion retained in an insulative housing | |
TWM562506U (zh) | 電連接器 | |
US986596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2006522485A (ja) | 複数のモジュール収容ベイを備えたシールドケージ | |
US11553622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9830849B (zh)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
JP2017027942A (ja) | オーバー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サブアセンブリ | |
CN211406744U (zh)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
CN20998159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998153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0359762C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1031772A (zh) | 屏蔽结构及多通道微波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