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6372U -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6372U
CN211406372U CN201922498815.8U CN201922498815U CN211406372U CN 211406372 U CN211406372 U CN 211406372U CN 201922498815 U CN201922498815 U CN 201922498815U CN 211406372 U CN211406372 U CN 211406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sistor
diode
circuit module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88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沃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88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6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6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6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灯,设有供电电路模块、电池模块、检测电路模块、开关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光源模块,所述供电电路模块分别用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用于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模块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所述电池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移动开关装置,所述移动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应急照明灯的开启和/或关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电的情况下,均能实现照明功能,且能够通过移动开关装置智能控制应急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增加便捷性。

Description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照明灯通常在市电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工作,在遇到供电不稳定的情况,如突然发生停电断电时,这种照明灯将无法满足照明需求。而现有的应急照明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停电应急时发挥照明功能,在有市电的情况下,应急照明灯不能当普通照明灯使用,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具有局限性;另一类是在有市电情况下,应急照明灯可充当常规照明使用,停电时可自动亮,但是这种应急照明灯只能通过电网中的总开关来控制,当总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应急照明灯则处于熄灭状态,难以通过人为控制应急照明灯,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电的情况下,均能实现照明功能,且能够智能控制灯照的开启或关闭,增加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灯,设有供电电路模块、电池模块、检测电路模块、开关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光源模块,所述供电电路模块用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用于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模块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所述电池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移动开关装置,所述移动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应急照明灯的开启和/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有应急照明灯和移动开关装置,应急照明灯包括供电电路模块、电池模块、检测电路模块、开关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光源模块,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电的情况下,均能实现照明功能,具有实用性;且能够通过移动开关装置智能控制应急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增加便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二十二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应急照明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过充保护模块,还包括过充保护模块,所述过充保护模块位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之间,所述过充保护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充保护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一三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稳压管、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至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地;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阴极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电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火线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均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地;所述第三电容的所述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地;所述第四电容的所述一端还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过充保护模块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五二极管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用于与所述火线连接,阳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七二极管与所述检测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检测电路模块之间,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之间,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通过所述第十电阻、所述第八二极管连接至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九二极管、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光源模块,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源模块设有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若干个并联的指示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指示灯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电容连接至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指示灯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应急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移动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应急照明灯100、供电电路模块110、电池模块120、检测电路模块130、开关模块140、控制电路模块150、光源模块160、过充保护模块170;
移动开关装置200、第一端口210、第二端口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词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灯100,设有供电电路模块110、电池模块120、检测电路模块130、开关模块140、控制电路模块150和光源模块160,供电电路模块110用于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电池模块120与供电电路模块110连接;检测电路模块130用于与火线L连接;检测电路模块130通过控制电路模块150与光源模块160连接;开关模块140分别与供电电路模块110、电池模块120、控制电路模块150连接;开关模块140分别与供电电路模块110、电池模块120、控制电路模块150连接;移动开关装置200,移动开关装置200用于控制应急照明灯100的开启和/或关闭。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应急照明灯100通过设置有供电电路模块110、电池模块120、检测电路模块130、开关模块140、控制电路模块150和光源模块160,供电电路模块110为阻容降压电路,供电电路模块110将交流电(即市电)转换为供电电源,以对电池模块120进行供电,检测电路模块130实时检测电路情况,控制电路模块150控制光源模块160运作,开关模块140分别与供电电路模块110、电池模块120、控制电路模块150连接,具体地,应急照明灯100正常接入市电中,开关模块140处于开启状态,并且市电供电正常,控制电路模块150控制光源模块160运作;在处于停电状态时,由于电网有等效阻抗RX的存在,检测电路模块130检测回路,电池模块120提供直流电,而开关模块140处于关闭状态,并使控制电路模块150控制光源模块160运作,从而使得应急照明灯100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电的情况下,均能实现照明功能。
参照图2,具体地,移动开关装置200可以直接与应急照明灯100的零线、火线端口连接。例如,将移动开关装置200与应急照明灯100配套使用时,使移动开关装置200内的电路连通,例如,可以使应急照明灯100的零线和火线之间并联一个电阻,在移动开关装置200处于关闭(OFF)状态时,检测回路导通,光源模块160被点亮,应急照明灯100运作;使移动开关装置200处于开启(ON)状态时,检测回路断开,光源模块160被熄灭,应急照明灯100不工作,从而使移动开关装置200智能控制应急照明灯100的点亮与熄灭。在本实施例中,应急照明灯100与移动开关装置200连接,使得应急照明灯100可以用作移动灯具使用,便于携带,且不用改变电网布线,通过移动开关装置200便可灵活控制产品的开启或者关闭,满足实际照明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将移动开关装置200安装在与应急照明灯100同一电网中的其他插座上,也可以实现对应急照明灯100的开启或者关闭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有应急照明灯100和移动开关装置200,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电的情况下,应急照明灯100均能实现照明功能,具有实用性;且能够通过移动开关装置200智能控制应急照明灯100的开启或关闭,增加便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移动开关装置200设置有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一开关SW1,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一端口2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关SW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W1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口220连接;第一端口210、第二端口220分别与应急照明灯100连接。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开关装置200设置有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一开关SW1,第二十二电阻R22与第一开关SW1串联。具体地,移动开关装置200直接与应急照明灯100的零线、火线端口连接。例如,将移动开关装置200中的第一端口210与应急照明灯100的火线端口连接,将移动开关装置200中的第二端口220与应急照明灯100的零线端口连接。移动开关装置200与应急照明灯100配套使用时,使移动开关装置200内的电路连通,如移动开关装置200通过设置串联的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一开关SW1;第一端口210、第二端口220分别与应急照明灯100连接,将第一开关SW1连通后,则相当于使应急照明灯100的零线和火线之间并联了第二十二电阻R22,在第一开关SW1处于关闭(OFF)状态时,检测回路导通,光源模块160被点亮,应急照明灯100运作;当第一开关SW1打开后,即第一开关SW1处于开启(ON)状态时,检测回路断开,光源模块160被熄灭,应急照明灯100不工作,从而使移动开关装置200智能控制应急照明灯100的点亮与熄灭。在本实施例中,应急照明灯100与移动开关装置200连接,使得应急照明灯100可以用作移动灯具使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产品实际需求,将移动开关装置200中的第一端口210或第二端口220一一与应急照明灯100的零线端口或火线端口对应连接,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将移动开关装置200中的第一端口210或第二端口220连接至与应急照明灯100同一电网中的其他插座上,也可以实现对应急照明灯100的开启或者关闭控制,使得在不改变原电网布线的情况,通过移动开关装置200便可灵活控制产品的开启或者关闭,满足实际照明需求。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过充保护模块170,过充保护模块170位于供电电路模块110和电池模块120之间,过充保护模块170的一端与供电电路模块110连接,另一端与电池模块1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块120可以设有电池BT,通过设置过充保护模块170,使得在市电正常供电情况下,供电电路模块110为电池模块120供电,在电池模块120中的电池BT处于充满状态时,过充保护模块170拦截电流流向电池模块120,从而起到过充保护电路功能,以防电池BT充电时间过长,损坏电池BT,影响电池BT寿命。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过充保护模块17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稳压管Z1、第一三极管Q1和第六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依次通过第一稳压管Z1、第四电阻R4与供电电路模块110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还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供电电路模块110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与供电电路模块110连接,阴极与电池模块1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池模块120中的电池BT电压达到预设值时,第一稳压管Z1反向击穿漏电,第五电阻R5两端电压将大于0.6V,第一三极管Q1导通,使得电流从第一三极管Q1中的回路中流走,从而达到过充保护的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模块120还可以设有电池BT、第十一指示灯LED11、第六电阻R6和第九电阻R9,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过充保护模块170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地;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过充保护模块17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一指示灯LED11连接至地;电池BT的正极与过充保护模块170连接,电池BT的负级连接至地。通过设置电池模块120,在停电情况下,由交流电(即市电)供电转换为由电池模块120中的电池BT提供直流电供电,使得控制电路模块150驱动光源模块160工作,使应急照明灯100仍处于照明状态。由于在交流电(即市电)正常供电情况下,供电电路模块110为电池模块120供电,以对电池模块120中的电池BT进行充电,过充保护模块170能够保护电池BT,以防过充导致电池BT损坏,具有实用性。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供电电路模块110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用于与火线L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之间;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均与第一电容C1并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至第四二极管D4的的阴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至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还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阳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至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还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还与开关模块140和过充保护模块170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地。具体地,供电电路模块110为阻容降压电路,供电电路模块110将交流电(即市电)转换为供电电源,为电池模块120供电。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检测电路模块130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五二极管D5和第七电阻R7,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用于与火线L连接,阳极依次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七电阻R7与控制电路模块150连接。通过设置检测电路模块130实时检测电路情况,将应急照明灯100正常接入电网中,即在市电正常供电时,开关模块140处于开启(ON)状态,检测电路模块130中的第五二极管D5截止,电流通过控制电路模块150驱动光源模块160工作,使得在市电正常供电时,应急照明灯100仍处于照明状态;停电时,由于电网有等效阻抗RX的存在,检测电路模块130实时检测回路,控制电路模块150电路导通,电池模块120电池通过控制电路模块150驱动光源模块160,从而使光源模块160工作,故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停电时,AC与DC之间的自动切换,保证应急照明灯100的正常照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电路模块150包括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七二极管D7与检测电路模块130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检测电路模块130之间,另一端分别与开关模块140、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之间,另一端分别与开关模块140、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十电阻R10、第八二极管D8连接至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开关模块140,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光源模块160,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地。具体地,将应急照明灯100正常接入电网中,开关模块140处于开启(ON)状态,且市电正常供电,此时检测电路模块130中的第五二极管D5截止,控制电路模块150中的第七二极管D7也截止,第二三极管Q2基极无偏至电流,第二三极管Q2截止;由于开关模块140处于开启(ON)状态,此时交流电(即市电)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九二极管D9驱动第三三极管Q3,使光源模块160点亮,即应急照明灯100处于照明状态;停电时,由于电网有等效阻抗RX的存在,检测电路模块130检测回路,即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七二极管D7、第二电阻R2、第七电阻R7和第五二极管D5构成的回路导通,第二三极管Q2导通;电池模块120中的电池BT通过第二三极管Q2、第十电阻R10和第八二极管D8驱动第三三极管Q3,使光源模块160点亮,即应急照明灯100处于照明状态,从而使得应急照明灯100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电的情况下,均能实现照明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光源模块160设有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指示灯电路,指示灯电路包括若干个并联的指示灯,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指示灯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至地;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指示灯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模块150连接。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电路包括十个并联的指示灯,分别为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第三指示灯LED3、第四指示灯LED4、第五指示灯LED5、第六指示灯LED6、第七指示灯LED7、第八指示灯LED8、第九指示灯LED9和第十指示灯LED10。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灯可以为多个,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光源模块160,在市电正常供电或停电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模块150驱动光源模块160,使得光源模块160实现照明功能,具有实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急照明灯,设有供电电路模块、电池模块、检测电路模块、开关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光源模块,所述供电电路模块用于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用于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模块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所述电池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移动开关装置,所述移动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应急照明灯的开启和/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二十二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应急照明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充保护模块,所述过充保护模块位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之间,所述过充保护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充保护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一三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稳压管、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至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地;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连接,阴极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火线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均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地;所述第三电容的所述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地;所述第四电容的所述一端还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过充保护模块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五二极管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用于与所述火线连接,阳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七二极管与所述检测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检测电路模块之间,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之间,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通过所述第十电阻、所述第八二极管连接至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九二极管、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光源模块,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设有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若干个并联的指示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指示灯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电容连接至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指示灯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CN201922498815.8U 2019-12-31 2019-12-3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Active CN211406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8815.8U CN211406372U (zh) 2019-12-31 2019-12-3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8815.8U CN211406372U (zh) 2019-12-31 2019-12-3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6372U true CN211406372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8815.8U Active CN211406372U (zh) 2019-12-31 2019-12-3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6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8424U (zh) 一种led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一体化装置
CN101801145A (zh) 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CN101131229A (zh) 一种两用智能灯
CN101835308B (zh) 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CN208337945U (zh) 一种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线性恒流led灯电路
CN101453815A (zh) 恒流输出的自适应led灯具控制器
CN205005298U (zh) 一种开关调色的led灯具及其控制电路
CN103687241B (zh) 应急led灯
CN103037560A (zh) 一种自动调光应急灯具
CN101835306A (zh) 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CN206442561U (zh) 一种应急灯控制电路
CN211406372U (zh)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105554959B (zh) 用于多功能照明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
CN212486856U (zh) 一种具有断电应急照明功能的灯具
CN104427686A (zh) 灯具及其控制电路
CN210579360U (zh) 户外指示灯智能调光装置
CN110535225B (zh) 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及应急装置
CN110380467B (zh) 太阳能led路灯的蓄电池供电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210381389U (zh) 一种led触控调光的手电应用电路
CN209344848U (zh) 智能多点充电电路及充电装置
CN2242390Y (zh) 不间断照明灯具
CN201062722Y (zh) 带小夜灯功能的微型应急灯
CN220235013U (zh) 应急电路及灯具
CN213872498U (zh) 标志灯
CN204119631U (zh) 可不间断供电的照明灯电路及其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