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4807U -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4807U
CN211404807U CN202020181932.1U CN202020181932U CN211404807U CN 211404807 U CN211404807 U CN 211404807U CN 202020181932 U CN202020181932 U CN 202020181932U CN 211404807 U CN211404807 U CN 211404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terminal
charging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19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进
刘玉达
朱恺
史汝海
王志伟
王随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819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4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4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4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充电插座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弹簧以及端子。弹簧设于印刷电路板的插孔处,且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端子穿设并压缩弹簧且插入于印刷电路板的插孔中,端子通过弹簧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充电插座,由于长期高温导致弹性件应力松弛,振动、冲击导致接触瞬断,安装操作不当导致弹性件失效等原因,导致传输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是当下电动汽车研究的重点方向,其中,如何保证充电过程中信号采集的可靠性是充电系统安全的关键之一。
以国标充电插座为例,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在连接过程中触头耦合的顺序为:保护接地,充电连接确认(CC2),直流电源正与直流电源负,低压辅助电源正与低压辅助电源负,充电通信,充电连接确认(CC1),在脱开的过程中则顺序相反。上述过程每个步骤都涉及信号的连接。
现有的,在对插头和插座进行拔插时,由于长期高温导致弹性件应力松弛,振动、冲击导致接触瞬断,安装操作不当导致弹性件失效等原因,容易出现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座结构和充电插座,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长期高温导致弹性件应力松弛,振动、冲击导致接触瞬断,安装操作不当导致弹性件失效等原因,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座结构,充电插座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弹簧以及端子。弹簧设于印刷电路板的插孔处,且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端子穿设并压缩弹簧且插入于印刷电路板的插孔中,端子通过弹簧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上述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座结构,其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效果,不受拔插动作的影响。印刷电路板与端子之间具有弹簧,且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通过弹簧与端子导通。其减少了压接的操作,使得端子与印刷电路板的集成电路形成良好的导通。同时,由于弹簧的形变,能够使得在拔插时,端子能够始终与弹簧接触,从而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子包括低压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大电流端子;
弹簧包括低压信号弹簧、接地弹簧以及大电流弹簧;
低压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大电流端子与低压信号弹簧、接地弹簧以及大电流弹簧一一对应,且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插座结构还包括热传感器,热传感器设于印刷电路板且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大电流弹簧为导热弹簧,导热弹簧用于导热大电流端子的热量,且热传感器用于感应热量。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热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印刷电路板包括相对的拔插面和安装面;
低压信号弹簧设于拔插面,接地弹簧和大电流弹簧设于安装面。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插座结构还包括后绝缘座,后绝缘座形成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
接地端子卡接于第一卡接部,大电流端子卡接于第二卡接部,后绝缘座与安装面连接;
接地端子抵接接地弹簧,接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大电流端子抵接大电流弹簧,大电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低压信号端子的一端抵顶于后绝缘座,且低压信号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处形成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用于挡隔接地端子和大电流端子。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绝缘座通过螺钉固定于印刷电路板。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插座结构还包括编码电阻,编码电阻设于印刷电路板上,且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插座,充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第一方面中提供的充电插座结构。插座外壳连接于印刷电路板,端子插入于插座外壳的插孔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后绝缘座、接地端子以及大电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标:10-充电插座结构;10A-充电插座;10a-插座外壳;11-印刷电路板;12-弹簧;12a-低压信号弹簧;12b-接地弹簧;12c-大电流弹簧;13-低压信号端子;14-接地端子;15-大电流端子;16-后绝缘座;20-热传感器;21-编码电阻;140-第一凹陷环;150-第二凹陷环;160-第一卡接部;161-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插座结构10,充电插座结构10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长期高温导致弹性件应力松弛,振动、冲击导致接触瞬断,安装操作不当导致弹性件失效等原因,导致充电插座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结构10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
充电插座结构10包括印刷电路板11、弹簧12以及端子。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1和弹簧12的立体结构。
弹簧12设于印刷电路板11的插孔处,且与印刷电路板11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端子穿设并压缩弹簧12且插入于印刷电路板11的插孔中,端子通过弹簧12与印刷电路板11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上述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座结构10,其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效果,不受拔插动作的影响。印刷电路板11与端子之间具有弹簧12,且印刷电路板11上的集成电路通过弹簧12与端子导通。其减少了压接的操作,使得端子与印刷电路板11的集成电路形成良好的导通。同时,由于弹簧12的形变,能够使得在拔插时,端子能够始终与弹簧12接触,从而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弹簧12接触工作行程大,通过弹簧12导通端子与印刷电路板11的信号传输,能够使得充电插座结构10适应不同工况,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接触系统失效的问题。
同时,由于印刷电路板11的集成,可以根据产品尾部结构的特殊要求,相应的调整线束出线位置,在充电插座结构10应用于车辆时,对车辆的整车结构布置有利。
其中,请参见图3并结合图1,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结构10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
端子包括低压信号端子13、接地端子14以及大电流端子15。
弹簧12包括低压信号弹簧12a、接地弹簧12b以及大电流弹簧12c。
低压信号端子13、接地端子14以及大电流端子15与低压信号弹簧12a、接地弹簧12b以及大电流弹簧12c一一对应,且与印刷电路板11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其中,印刷电路板11包括相对的拔插面和安装面。
低压信号弹簧12a设于拔插面,接地弹簧12b和大电流弹簧12c设于安装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低压信号弹簧12a焊接于拔插面,接地弹簧12b和大电流弹簧12c焊接于安装面。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低压信号端子13、接地端子14以及大电流端子15的周面均形成有凸缘以分别抵靠低压信号弹簧12a、接地弹簧12b以及大电流弹簧12c,当低压信号端子13、接地端子14以及大电流端子15分别插接于印刷电路板11上的插孔时,其各自的凸缘会抵接对应的弹簧12,并使得弹簧12压缩变形。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插座结构10还包括热传感器20,热传感器20设于印刷电路板11且与印刷电路板11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大电流弹簧12c为导热弹簧,导热弹簧用于导热大电流端子15的热量,且热传感器20用于感应热量。感应热量的目的是为了监控充电过程中的温升,保证安全充电。
其中,由于在充电插座传输信号时,会产生热量,故本实施例中通过热传感器20和大电流弹簧12c的联动,实现充电插座的内部稳定检测,以降低充电事故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热传感器20为热敏电阻。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插座结构10还包括后绝缘座16。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后绝缘座16、接地端子14以及大电流端子15的具体结构。
后绝缘座16形成有第一卡接部160和第二卡接部161。
接地端子14卡接于第一卡接部160,大电流端子15卡接于第二卡接部161,后绝缘座16与安装面连接。
接地端子14抵接接地弹簧12b,接地弹簧12b处于压缩状态;
大电流端子15抵接大电流弹簧12c,大电流弹簧12c处于压缩状态。
同时,如图1所示,低压信号端子13的一端抵顶于后绝缘座16,且所述低压信号弹簧12a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14的周面形成有用于与第一卡接部160卡接的第一凹陷环140,大电流端子15的周面形成有用于与第二卡接部161卡接的第二凹陷环150。
当接地端子14和大电流端子15装配于后绝缘座16后,移动后绝缘座16,将接地端子14和大电流端子15穿设接地弹簧12b和大电流弹簧12c,且插入印刷电路板11的插孔中,后绝缘座16通过螺钉锁紧于印刷电路板11时,接地弹簧12b和大电流弹簧12c处压缩状态,故,接地端子14和大电流端子15与印刷电路板11之间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状态。
为了避免接地端子14和大电流端子15之间的干扰,第一卡接部160和第二卡接部161处形成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用于挡隔接地端子14和大电流端子15,挡隔目的是为了增加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结构10还包括编码电阻21,编码电阻21设于印刷电路板11上,且与印刷电路板11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编码电阻21用于采集低压信号端子13的信号。
由于低压信号端子13是通过弹簧12实现与印刷电路板11的信号导通的,故使得低压信号端子13尾部无需压接线束,杜绝了压接电阻带来的失效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和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插座10A,充电插座10A包括插座外壳10a和上述提供的充电插座结构10。
插座外壳10a连接于印刷电路板11,低压信号端子13、接地端子14以及大电流端子15分别插入于插座外壳10a的与其对应的插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后绝缘座16通过螺钉锁紧于印刷电路板11时,可通过后绝缘座16上的螺钉锁紧插座外壳10a,从而使得充电插座结构10连接于插座外壳10a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电路板;
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插孔处,且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以及
端子,所述端子穿设并压缩所述弹簧且插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插孔中,所述端子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包括低压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大电流端子;
所述弹簧包括低压信号弹簧、接地弹簧以及大电流弹簧;
所述低压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以及所述大电流端子与所述低压信号弹簧、所述接地弹簧以及所述大电流弹簧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插座结构还包括热传感器,所述热传感器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所述大电流弹簧为导热弹簧,所述导热弹簧用于导热所述大电流端子的热量,且所述热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相对的拔插面和安装面;
所述低压信号弹簧设于所述拔插面,所述接地弹簧和所述大电流弹簧设于所述安装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插座结构还包括后绝缘座,所述后绝缘座形成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
所述接地端子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大电流端子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后绝缘座与所述安装面连接;
所述接地端子抵接所述接地弹簧,所述接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大电流端子抵接所述大电流弹簧,所述大电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所述低压信号端子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后绝缘座,且所述低压信号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处形成有绝缘凸起,所述绝缘凸起用于挡隔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大电流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绝缘座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印刷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插座结构还包括编码电阻,所述编码电阻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导通连接。
10.一种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外壳;以及
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结构;
所述插座外壳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端子插入于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孔中。
CN202020181932.1U 2020-02-18 2020-02-18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Active CN211404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1932.1U CN211404807U (zh) 2020-02-18 2020-02-18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1932.1U CN211404807U (zh) 2020-02-18 2020-02-18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4807U true CN21140480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6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1932.1U Active CN211404807U (zh) 2020-02-18 2020-02-18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4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0307B (zh) 连接器装置
US6152775A (en) Filter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ultiple ferrite members
CN110459898A (zh) 连接器及电器
CN214411661U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
US6860743B2 (en) Adaptor assembly
CN111193134A (zh)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CN115313076A (zh) 端子连接结构
CN211404807U (zh)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CN211907762U (zh) 电连接器
CN210272889U (zh) 一种自短路保护连接器
CN207474717U (zh) 一种压入式电子连接器
CN217768833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07437674B (zh) 电连接器
CN219874057U (zh) 接电组件及包含该接电组件的电连接器
CN220822015U (zh) 一种连接器
CN110649411A (zh) 一种新型弹簧连接器
TWM584045U (zh) 一種電連接器的接地結構
CN209880367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结构
CN214625572U (zh) 充电座
CN217823401U (zh) 一种意式插座转换器
CN210350175U (zh) 一种接线盒
CN211351038U (zh) 电连接器
CN212968347U (zh) 一种插头连接转换装置
CN220368219U (zh) 弯头连接器
CN219246981U (zh) 板端母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