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3584U -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3584U
CN211403584U CN201922092645.3U CN201922092645U CN211403584U CN 211403584 U CN211403584 U CN 211403584U CN 201922092645 U CN201922092645 U CN 201922092645U CN 211403584 U CN211403584 U CN 211403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in
capacitor
voltag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26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祥梯
万留美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ybo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ybo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ybo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ybo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26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3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3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3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外壳为散热铝壳,其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和设置有外凸形成内凹面的上壳,底壳和上壳之间通过两个铰接部盖合,其在铰接侧均设置有两个外凸且可相合的连接柱;上壳,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无螺纹的孔柱,沿上壳的盖合面且包围上壳的内凹面胶固有一圈防水胶圈;底壳,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能够与孔柱相合的螺纹柱,底壳的盖合面设置有一圈与防水胶圈配合的凹圈,其两个窄侧边侧均设置有若干防水接头连接孔。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器的结构防水性能好,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器的结构结实耐用,取拿方便以及携带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监测系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背景技术
光伏数据中心综合监测系统,是对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的物联网系统。在电力系统、光伏系统,数据中心四周安装采集电参数的智能电表和测量温湿度、浸水、烟雾等监测设备,接入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的整流、逆变、负载和温湿度等信息,通过采集器将信息从数据中心机房传送至综合监测系统、将报警信息输出至警铃,实现数据中心运行状态和环境的综合监测和管理,其中需要利用到各类电子监测工具。然而现有用于电子产口的外壳,特别采集器的外壳,密封性能差,难于防潮、防尘、防爆。所以在一些较为潮湿的地方使用,容易出现电子产品的受潮损坏,使得数据传输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当电子产品过热发生爆炸时,现在的产品外壳也会带来爆炸物外抛,导致其余部件的损坏,甚至导致人员的损伤和更大的安全事故。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携式新型采集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设计该数据采集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场安装工作效率,以及增强设备电源的适配性,增强设备信号接受能力,改善设备防水、防尘和防雷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PCB板,所述外壳为散热铝壳,其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和设置有外凸形成内凹面的上壳,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通过两个铰接部盖合,其在铰接侧均设置有两个外凸且可相合的连接柱;
所述上壳,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无螺纹的孔柱,沿所述上壳的盖合面且包围所述上壳的内凹面胶固有一圈防水胶圈;
所述底壳,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能够与所述孔柱相合的螺纹柱,以及设置在两个螺纹柱外侧的两个凸柄,所述底壳的盖合面设置有一圈与所述防水胶圈配合的凹圈,其两个窄侧边侧均设置有若干防水接头连接孔,所述底壳的容置腔一角转角处固接有一天线安装板,所述天线安装板上固定有天线;
所述PCB板上设有低压通信模块、与所述低压通信模块电连接的电路增强模块以及与所述电路增强模块电性连接的高压搭配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通信模块包括GPRS电路及与所述GPRS电路连接的RS485电路,所述GPRS电路与外部信号建立无信通信,并通过RS485电路与设备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RS485电路中连接有收发器U5,该收发器U5分RS485 A、RS485 B两路电路连接第一接口P1。
进一步的,所述收发器U5,其1脚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端接入 GPRS RXD1引脚,所述收发器U5的2脚与3脚连接且还连接有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一电阻R17,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入3.3V电压,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端连接有电阻R22和电阻R29,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且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 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入GPRS TXD1接口;
所述收发器U5的5脚接地且连接有电容C16,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入3.3V电压以及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8脚和一电阻R20,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6脚、一双向稳压二极管D5、一双向稳压二极管Z2以及一保险器F3,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保险器F3另一端接入到第一接口P1的一个端口,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一双向稳压二极管连接且接地,该双向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5 的7脚、一电阻R25、一双向稳压二极管Z3以及保险器F2,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保险器F2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接口P1的另一个端口,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3与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2之间连接有双向稳压二极管Z1。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增强模块接入12V电压,其电路中连接有放电管GD2以及与所述放电管GD2两端连接的第二接口P8。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口P8接入到所述高压搭配模块,所述高压搭配模块分别是120-420V输出和15V输出,两个输出可切换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搭配模块包括高压搭配电路,该高压搭配电路连接第二接口P8,所述该高压搭配电路设置有变压器T2,变压器T2从低压12V升压至120-420V输出和15V输出,电源输入端的7脚连接有电容C7和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1,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端连接,其还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1的正极和有极性电容C14的正极以及第二接口P8的一端,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有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并连接变压器T2输入端11脚且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口P8的另一个端口;
所述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1脚连接有电容C4、电容C6、电阻R19、有极性电容C8的正极以及桥式二极管的1脚,所述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3脚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另一端负极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一电阻R23,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桥式二极管的3脚连接所述有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且接地,所述桥式二极管的2脚和4脚接入到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另一端的1脚和3脚之间分别连接有电阻R5和电容C24,所述电阻R5和电容C24的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32,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入第五接口P9的一个端口,电阻R5和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接口P9的另一个端口;
所述变压器T2的15V输出端5脚接地,其6脚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端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31的正极、电阻R40以及一离线转换器U7的VDD端;
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型号是VEPER26LD,其1-4脚互接且互接后连接有电阻R41和电容 C30以及接地,所述电阻R41和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入到离线转换器U7的7脚,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7脚还连接有电阻R40的另一端;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6脚连接电阻R39,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7和电容C26并接地,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6,所述电阻R36和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互接,互接后并接入到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8脚,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14-16脚连接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的3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器的结构防水性能好,其电源的电压能够从低压到高压和从高压至低压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器的结构结实耐用,取拿方便以及携带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RS485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RS485电路连接的第一接口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增强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搭配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图5的右侧第一电路放大图。
图7为图5的中部上侧的电路放大图。
图8为图5的左部上侧的电路放大图。
图9为图5的左部下侧的电路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PCB板5,所述外壳为散热铝壳,其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2和设置有外凸形成内凹面的上壳1,所述底壳2和上壳1之间通过两个铰接部10盖合,其在铰接侧均设置有两个外凸且可相合的连接柱9;
所述上壳1,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无螺纹的孔柱7,沿所述上壳1的盖合面且包围所述上壳1的内凹面胶固有一圈防水胶圈8;
所述底壳2,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能够与所述孔柱7相合的螺纹柱4,以及设置在两个螺纹柱4外侧的两个凸柄3,所述底壳2的盖合面设置有一圈与所述防水胶圈8 配合的凹圈14,其两个窄侧边侧均设置有若干防水接头连接孔13,所述底壳2的容置腔一角转角处固接有一天线安装板6,所述天线安装板6上固定有天线;
所述PCB板5上设有低压通信模块、与所述低压通信模块电连接的电路增强模块以及与所述电路增强模块电性连接的高压搭配模块。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低压通信模块包括GPRS电路及与所述GPRS电路连接的RS485电路,所述GPRS电路与外部信号建立无信通信,并通过RS485电路与设备建立连接。所述RS485电路中连接有收发器U5,该收发器U5分RS485 A、RS485 B两路电路连接第一接口P1。
图2-3中,收发器U5为SN65HVD08D型号的收发器,其1脚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端接入GPRS RXD1引脚,所述收发器U5的2脚与3脚连接且还连接有NPN 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一电阻R17,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入3.3V电压,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端连接有电阻R22和电阻R29,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且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入GPRS TXD1接口。
所述收发器U5的5脚接地且连接有电容C16,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入3.3V电压以及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8脚和一电阻R20,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6脚、一双向稳压二极管D5、一双向稳压二极管Z2以及一保险器F3,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保险器F3另一端接入到第一接口P1的一个端口,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一双向稳压二极管连接且接地,该双向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5 的7脚、一电阻R25、一双向稳压二极管Z3以及保险器F2,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保险器F2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接口P1的另一个端口,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3与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2之间连接有双向稳压二极管Z1。
以上RS485电路中,GPRS电路中的通信模块芯片为M26FB+_BPU型号,其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所述GPRS电路中的通信模块还可以用WIFI模块或4G模块替换。该通信模块与RS485 电路共同作用,采集信号给终端设备,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性能。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所述电路增强模块接入12V电压,其电路中连接有放电管GD2以及与所述放电管GD2两端连接的第二接口P8。电路增强模块中的12V电压和接地之间还接入有第三接口P2和第四接口P7,放电管GD2为3SPC090F放电管,其2脚接地,其3脚和1脚之间分别连接有四个电容。本实施例中以第二接口P8为与高压搭配模块连接。
实施例4:
如图5-9所示,所述第二接口P8接入到所述高压搭配模块。所述高压搭配模块设置有变压器T2,变压器T2从低压12V升压至120-420V输出和15V输出,电源输入端的7脚连接有电容C7和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1,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端连接,其还连接有有极性电容C1的正极和有极性电容C14的正极以及第二接口P8的一端,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有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并连接变压器T2输入端 11脚且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口P8的另一个端口。
所述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1脚连接有电容C4、电容C6、电阻R19、有极性电容C8的正极以及桥式二极管的1脚,所述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3脚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另一端负极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一电阻R23,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桥式二极管的3脚连接所述有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且接地,所述桥式二极管的2脚和4脚接入到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另一端的1脚和3脚之间分别连接有电阻R5和电容C24,所述电阻R5和电容C24的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32,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入第五接口P9的一个端口,电阻R5和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接口P9的另一个端口。
所述变压器T2的15V输出端5脚接地,其6脚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端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31的正极、电阻R40以及一离线转换器U7的VDD端。
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型号是VEPER26LD,其1-4脚互接且互接后连接有电阻R41和电容 C30以及接地,所述电阻R41和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入到离线转换器U7的7脚,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7脚还连接有电阻R40的另一端。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6脚连接电阻R39,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7和电容C26并接地,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6,所述电阻R36和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互接,互接后并接入到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8脚,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14-16脚连接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的3脚。
所述高压搭配模块分别是120-420V输出和15V输出,两个输出可切换操作。本实用新型根据设备需要在高压和低压之间切换运行,增强设备电源的适配性,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新型采集器外壳,所述铝制外壳外侧有对应的防滑弹簧内六角螺丝,所述防滑弹簧内六角螺丝可使用镀锌内六角扳手M5型扭松活动卡扣并在支架上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卡扣,可以将外壳与支架之间直接卡接固定,取消繁琐的安装步骤,且取拿便捷,携带安装方便。用3*5MM的平头螺丝将固定PCB板和进行固定连接;将交流电源线穿过M12防水接头与模块电源板上的485端子连接并扭紧,并将地线连接在机盒上扭紧;将数据传输屏蔽线穿过M16防水接头连接固定板上相对的两PIN端子上;将吸盘天线的公头一端穿过M16防水接头和功能板上的天线母头连接并扭紧。如以上步骤已完成,将防水接头内侧孔打上防水胶,进行防水,将M12,M16防水接头的迫紧螺母扭紧确保线材不会滑动;将数据传输线材上的A,B做出明确标识;在电源线上做出明确标识;用5号内角扳手将防水机盒上的四个压紧螺丝扭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PCB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散热铝壳,其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2)和设置有外凸形成内凹面的上壳(1),所述底壳(2)和上壳(1)之间通过两个铰接部(10)盖合,其在铰接侧均设置有两个外凸且可相合的连接柱(9);
所述上壳(1),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无螺纹的孔柱(7),沿所述上壳(1)的盖合面且包围所述上壳(1)的内凹面胶固有一圈防水胶圈(8);
所述底壳(2),其远离铰接侧的宽侧边设置有两个能够与所述孔柱(7)相合的螺纹柱(4),以及设置在两个螺纹柱(4)外侧的两个凸柄(3),所述底壳(2)的盖合面设置有一圈与所述防水胶圈(8)配合的凹圈(14),其两个窄侧边侧均设置有若干防水接头连接孔(13),所述底壳(2)的容置腔一角转角处固接有一天线安装板(6),所述天线安装板(6)上固定有天线;
所述PCB板(5)上设有低压通信模块、与所述低压通信模块电连接的电路增强模块以及与所述电路增强模块电性连接的高压搭配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通信模块包括GPRS电路及与所述GPRS电路连接的RS485电路,所述GPRS电路与外部信号建立无信通信,并通过RS485电路与设备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电路中连接有收发器U5,该收发器U5分RS485 A、RS485 B两路电路连接第一接口P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U5,其1脚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端接入GPRS RXD1引脚,所述收发器U5的2脚与3脚连接且还连接有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一电阻R17,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入3.3V电压,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端连接有电阻R22和电阻R29,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且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入GPRS TXD1接口;
所述收发器U5的5脚接地且连接有电容C16,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入3.3V电压以及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8脚和一电阻R20,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6脚、一双向稳压二极管D5、一双向稳压二极管Z2以及一保险器F3,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保险器F3另一端接入到第一接口P1的一个端口,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一双向稳压二极管连接且接地,该双向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5的7脚、一电阻R25、一双向稳压二极管Z3以及保险器F2,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保险器F2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接口P1的另一个端口,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3与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Z2之间连接有双向稳压二极管Z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增强模块接入12V电压,其电路中连接有放电管GD2以及与所述放电管GD2两端连接的第二接口P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P8接入到所述高压搭配模块,所述高压搭配模块分别是120-420V输出和15V输出,两个输出可切换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搭配模块包括高压搭配电路,该高压搭配电路连接第二接口P8,所述该高压搭配电路设置有变压器T2,变压器T2从低压12V升压至120-420V输出和15V输出,电源输入端的7脚连接有电容C7和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1,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端连接,其还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1的正极和有极性电容C14的正极以及第二接口P8的一端,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有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并连接变压器T2输入端11脚且接入到所述第二接口P8的另一个端口;
所述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1脚连接有电容C4、电容C6、电阻R19、有极性电容C8的正极以及桥式二极管的1脚,所述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3脚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另一端负极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一电阻R23,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桥式二极管的3脚连接所述有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且接地,所述桥式二极管的2脚和4脚接入到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另一端的1脚和3脚之间分别连接有电阻R5和电容C24,所述电阻R5和电容C24的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32,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入第五接口P9的一个端口,电阻R5和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接口P9的另一个端口;
所述变压器T2的15V输出端5脚接地,其6脚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端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31的正极、电阻R40以及一离线转换器U7的VDD端;
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型号是VEPER26LD,其1-4脚互接且互接后连接有电阻R41和电容C30以及接地,所述电阻R41和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入到离线转换器U7的7脚,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7脚还连接有电阻R40的另一端;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6脚连接电阻R39,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7和电容C26并接地,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6,所述电阻R36和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互接,互接后并接入到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8脚,所述离线转换器U7的14-16脚连接变压器T2的120-420V输出端的3脚。
CN201922092645.3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Active CN211403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2645.3U CN21140358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2645.3U CN21140358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3584U true CN211403584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32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2645.3U Active CN21140358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3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03584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CN203218955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5545709U (zh) 变电站无线抄录装置
CN209822825U (zh) 具有插拔式bms模块的锂电池装置
CN213337880U (zh) 一种集成特高频和超声波技术的干式变压器物联网传感器
CN204330170U (zh) 高压无源无线测温系统
CN209372243U (zh) 一种冷链物流测温棒
CN209046339U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
CN203589812U (zh) 一种充电底座及其供电装置
CN205940621U (zh) 一种温湿度记录仪
CN207320638U (zh) 一种带故障指示的配电箱
US8914078B2 (en) Adapter,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6370678U (zh) 一种计算机usb接口输出电压检测保护电路
CN103633702B (zh) 一种充电底座、充电底座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充电底座的供电装置
CN214587109U (zh) 智能燃气表
CN217765285U (zh) 一种螺栓式无源测温装置
CN21620643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光传感器装置
CN211630624U (zh) 防水电源箱
CN219758940U (zh) Ups数据采集电路
CN210838989U (zh) 一种带存储功能的移动电源
CN113653950B (zh) 一种本安型燃气管网物联长生命周期高频次数据采集终端
CN109672233A (zh) 一种交直流移动电源
CN214583467U (zh) 4g智能水表
CN220750051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控制器
CN218955797U (zh)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