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0388U -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0388U
CN211400388U CN201922280049.8U CN201922280049U CN211400388U CN 211400388 U CN211400388 U CN 211400388U CN 201922280049 U CN201922280049 U CN 201922280049U CN 211400388 U CN211400388 U CN 211400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refrigerant
hea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00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腾飞
杨瑞琦
郭忠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2800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0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0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0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冷凝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第二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在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具有能与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三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一出口通过中间管连通,使得流体从第一出口、中间管和第三进口依次流向第二换热器,且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大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管的管径。通过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制冷剂在过冷段换热管中的流速,快速将壁面上的液膜制冷剂带走,有效强化了冷凝换热的效果,提升了换热量,还减少了冷凝器中制冷剂的充注量。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换热性能的优劣对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冷凝器可以按照制冷剂状态分为气相区、两相区和过冷区。在气相区,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气相制冷剂在冷凝器换热管中逐渐被强制对流的低温空气冷却;在两相区,制冷剂状态为气液两相状态,随着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逐渐的冷凝成液相制冷剂,换热管内壁面上冷凝液厚度逐渐增加,阻碍了蒸汽与壁面的接触,是凝结换热主要的热阻所在,冷凝液厚度相变换热效果也逐渐降低;当气相制冷剂全部变为液相制冷剂并流入过冷区时,此时换热情况由冷凝相变换热变为单相对流换热,而相同换热条件下,单相对流换热能力比冷凝相变换热能力差。由于制冷剂在冷凝器过冷段的换热效果下降以及液相制冷剂密度比气相大,导致在冷凝器末段制冷剂充注量多,换热效果差。从而在双冷凝温度系统或单冷凝温度系统中使用未经强化换热的冷凝器使得系统能效低,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大。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在冷凝器过冷段的换热效果下降以及液相制冷剂密度比气相大,导致在冷凝器末段制冷剂充注量多,换热效果差,使得在双冷凝温度系统或单冷凝温度系统的系统能效低,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大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的过冷段由于换热管内壁热阻增加导致换热效果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其包括: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
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三进口、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通过中间管连通,使得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中间管和所述第三进口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管的管径。
优选地,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为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部分管段;和/或所述中间管上还设置有调压装置。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为蛇形弯曲管,且在所述第一换热管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换热扁管和集流管,所述过冷段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扁管,所述中间管连通至所述集流管中、并与所述过冷段中的所述换热扁管相通,且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也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也为微通道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
还包括蒸发冷却装置,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喷水或喷雾降温冷却。
优选地,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方、以能将水喷淋至所述第一换热器上。
优选地,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水泵和接水盘,所述水泵与所述喷淋装置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泵通过第二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端、以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落下的水。
优选地,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喷雾装置能对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喷雾。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上下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所述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所述接水盘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压缩装置、节流装置、蒸发器和前任一项所述的冷凝装置。
优选地,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所述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经过所述节流装置后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通至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所述高压压缩机的吸气口。
优选地,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一个单压缩机,所述单压缩机的排气口分成两路、并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二进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经过所述节流装置后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单压缩机的吸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换热器且该两个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不同,且换热管管径大的换热器的出口连通至换热管管径小的换热器的过冷段,经过换热管管径小的过冷段混合后再一起排出,这样的结构使得换热管径突然变小,从而有效增加了制冷剂在过冷段换热管中的流速,减小在管中停留的时间,快速将壁面上的液膜制冷剂带走,减小了换热管内壁较厚冷凝液的厚度,因此有效强化了冷凝换热的效果,提升了换热量,能够使得制冷剂更多和更快地从过冷段换热管中被排出,因此有效减少了冷凝器中制冷剂的充注量,进一步提升了过冷段的换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一(双冷凝温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二(单冷凝温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换热器;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第一换热管;14、换热翅片;2、第二换热器;21、第二进口;22、第二出口;23、第三进口;24、第二换热管;241、换热扁管;242、集流管;3、中间管;4、调压装置;5、喷淋装置;6、水泵;7、接水盘;8、喷雾装置;91、压缩装置;911、低压压缩机;912、高压压缩机;913、单压缩机;92、节流装置;93、蒸发器;101、第一水管;102、第二水管;103、第三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其包括:
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1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12,所述第二换热器2 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2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 22;
在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出口12连通的第三进口 23、所述第三进口23和所述第一出口12通过中间管3连通,使得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12、所述中间管3和所述第三进口23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2,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换热管13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换热管24的管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换热器且该两个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不同,且换热管管径大的换热器的出口连通至换热管管径小的换热器的过冷段,经过换热管管径小的过冷段混合后再一起排出,这样的结构使得换热管径突然变小,从而有效增加了制冷剂在过冷段换热管中的流速,减小在管中停留的时间,快速将壁面上的液膜制冷剂带走,减小了换热管内壁较厚冷凝液的厚度,因此有效强化了冷凝换热的效果,提升了换热量,能够使得制冷剂更多和更快地从过冷段换热管中被排出,因此有效减少了冷凝器中制冷剂的充注量,进一步提升了过冷段的换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1、通过改变换热器各个分区的管径,改变液相区和/或气相区内制冷剂流速从而增强冷凝器换热效果。
2、减小过冷区的管径从而降低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充注量。
3、增加蒸发冷却装置,通过水滴在换热器表面蒸发吸收热量,或通过喷雾降低进风温度,强化了冷凝器的换热效果。提高双冷凝温度系统或单冷凝温度系统的能效。
优选地,
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为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出口22(相对于所述第二进口21)的所述第二换热管24的部分管段;和/或所述中间管3上还设置有调压装置4。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的优选位置,从图1中看其位于第二换热器的底部(因为其第二出口在底部进行排制冷剂),由于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从上部的第二进口流入并在第二换热器中换热,到达第二换热器底部时便成为绝大部分的液相制冷剂了,此时由于接通了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管路,能够增大制冷剂流量,并且增大流速,使得制冷剂能够快速地被排出第二换热器,使得管内壁液膜有效减小,有效地提高制冷剂在过冷段中的换热效率;通过调压装置能够调节从第一换热器中出来的制冷剂的压力,使其正常地进入第二换热器的过冷度中。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13为蛇形弯曲管,且在所述第一换热管13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14;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 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管24包括换热扁管241和集流管242,所述过冷段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出口22的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扁管241,所述中间管3 连通至所述集流管242中、并与所述过冷段中的所述换热扁管241相通,且所述第一换热管1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换热扁管241的横截面积。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形式,即第一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制冷剂从管径大的翅片式换热器换热后流入管径较小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微通道中(进入扁管),流动截面积减小,使得流速增加,加强制冷剂排出的效果,使得管内壁液膜厚度减小,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也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1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4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也为微通道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优选结构形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优选结构形式,即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翅片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以及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即通过将两个翅片换热器的管径设置为不同也能实现减小流通通道、增大流速,提高换热能力的效果;以及通过将两个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横截面积设置为不同也能实现减小流通通道、增大流速,提高换热能力的效果。
优选地,
还包括蒸发冷却装置,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换热器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进行喷水或喷雾降温冷却。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蒸发冷却装置,通过水滴在换热器表面蒸发吸收热量,或通过喷雾降低进风温度,强化了冷凝器的换热效果。通过设置的水泵循环系统,收集并充分利用未蒸发或未利用的水,从而产生较好的节能效果。尤其在高温低湿环境。
优选地,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喷淋装置5,所述喷淋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 1的上方、以能将水喷淋至所述第一换热器1上。通过喷淋装置能够起到对第一换热器进行增强降温冷却的作用和效果,强化了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优选地,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水泵6和接水盘7,所述水泵6与所述喷淋装置 5通过第一水管101连通,所述接水盘7与所述水泵6通过第二水管102连通,所述接水盘7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下端、以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上落下的水。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水盘能够收集从冷凝器上滴落的水,并通过水泵进行循环泵送至第一换热器的上方,进一步进行冷却降温第一换热器,通过设置的水泵循环系统,收集并充分利用未蒸发或未利用的水,从而产生较好的节能效果。
优选地,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喷雾装置8,所述喷雾装置8通过第三水管103 与所述水泵6连通,所述喷雾装置8能对所述第二换热器2进行喷雾。通过喷雾装置能够起到对第二换热器进行增强降温冷却的作用和效果,强化了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下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1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方,所述接水盘7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下方、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方,所述喷雾装置8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方、所述接水盘 7的下方。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换热器的优选布置形式,使得第一换热器、接水盘、喷雾装置、第二换热器依次从上至下布置,利用接水盘接到的水通过水泵可以泵送至喷淋装置,也可以泵送至喷雾装置,从而实现功能共用和多用,使得能同时对两个换热器进行增强换热降温的功能。
如图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压缩装置91、节流装置92、蒸发器93和前任一项所述的冷凝装置。
1、本实用新型在于使用两种及以上不同管径的换热器,通过并联流路方式联合,使气液两相制冷剂汇聚在一起共同进入管径较小的换热器中,从而改变制冷剂在冷凝器管内流速,强化了冷凝换热效果,并降低了冷凝器内制冷剂充注量。(由于气液两相制冷剂汇聚在一起共同进入管径较小的换热器中,流通截面积的减小导致制冷剂流速增加,强化了冷凝换热效果,并且降低了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充注量。)
2、本实用新型在于在双冷凝温度系统或单冷凝温度系统中使用通过并联流路方式联合两种及以上不同管径的换热器,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提高了制冷剂的流速,增强换热效果)
如图2,优选地,
所述压缩装置91包括低压压缩机911和高压压缩机912,所述低压压缩机 91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所述第二进口21连通,所述高压压缩机912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所述第一进口11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 的第二出口22经过所述节流装置92后与所述蒸发器93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93的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通至所述低压压缩机911的吸气口和所述高压压缩机912的吸气口。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一(双冷凝温度系统)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高压压缩机将压缩出的高压制冷剂输送至第一换热器中,低压压缩机将压缩出的低压制冷剂输送至第二换热器中,由于第一换热器的压力比第二换热器的压力高,因此通过中间管上的调压装置将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并导入至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中,以完成两个管径不同的制冷剂的混合,增大流速,尽快将制冷剂排出,减小液膜厚度,提高换热能力。
如图3,优选地,
所述压缩装置91包括一个单压缩机913,所述单压缩机913的排气口分成两路、并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 的所述第二进口21,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出口22经过所述节流装置92 后与所述蒸发器93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93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单压缩机 913的吸气口。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二(单冷凝温度系统)的优选结构形式,即单压缩机将压缩出的制冷剂分两路分别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第一换热器的压力和第二换热器的压力相等,将第一换热器出口的制冷剂导入至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中,以完成两个管径不同的制冷剂的混合,增大流速,尽快将制冷剂排出,减小液膜厚度,提高换热能力。
图1为通过并联流路方式联合的两种不同管径换热器的冷凝器,该冷凝器由微通道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喷淋装置、喷雾装置、水泵和接水盘组成。图2为使用该冷凝器的双冷凝温度系统,包括并联流路方式联合的两种不同管径换热器的冷凝器、高压压缩机、低压压缩机、蒸发器、调压装置和节流装置。微通道换热器和翅片管换热器之间的放置位置可按图1所示上下放置,亦可左右放置或前后放置。喷淋装置对应于翅片管换热器,并位于翅片管换热器正上方。接水盘对应于翅片管换热器,并位于翅片管换热器正下方。喷雾装置对应于微通道换热器,可位于微通道换热器正上方,亦可位于微通道换热器迎风面前方。
从低压压缩机排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微通道换热器中。气相制冷剂在微通道换热扁管内被温度低于制冷剂温度的强制对流空气,经过n个流程后冷却成气液两相状态,液相制冷剂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从高压压缩机排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入翅片管换热器中。强制对流的空气在翅片表面流过时吸收热量,使铜管内气相制冷剂逐渐冷凝成气液两相制冷剂。翅片管换热器出口的制冷剂经调压装置减压后,与微通道换热器第n个流程出口的制冷剂汇合,共同进入微通道换热器的过冷段中。在微通道换热器中过冷的制冷剂再流经节流装置并进入蒸发器中进行吸热。随后部分气相制冷剂进入低压压缩机中,另一部分气相制冷剂进入高压压缩机中,制冷剂完成一次循环。由于微通道换热扁管管径小,制冷剂流量增加导致管内制冷剂流速增加强化了换热效果,并且微通道换热扁管的小管径使得制冷剂充注量减小。
在两个换热器上均安装蒸发冷却装置以提高制冷效率。微通道换热器优选喷雾式装置,喷雾式装置位于换热器迎风面前方,水泵将接水盘中部分水送入喷雾装置进行雾化喷出,细小水滴在空气中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对空气进行降温,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与空气之间的温差,增强了换热效果。
翅片管换热器优选喷淋式装置,喷淋装置位于翅片管换热器顶部,喷淋出的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换热器的翅片和换热管表面下滑,并形成水膜。水膜蒸发过程中吸收翅片管换热器的热量,增强使其换热效果。通过控制淋水量,可以使淋水在换热器表面完全蒸发。若未能完全蒸发,则喷淋水流至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中。接水盘收集的水经过水泵被送入喷淋装置和喷雾装置中。蒸发冷却装置的用水优选来自于室内蒸发器的冷凝水,亦可以为自来水或其他水源。
1、进一步的,微通道换热器可替换成小管径的翅片管换热器,较大管径的翅片管换热器过冷段的液相制冷剂与小管径翅片管换热器的液相制冷剂汇合后共同进入小管径翅片管换热器过冷段,从而增加小管径翅片管换热器过冷段内的流速,增强换热效果。
2、进一步的。图3为使用该冷凝器的单冷凝温度系统,包括并联流路方式联合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的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调压装置和节流装置。压缩机排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气相制冷剂流入第二换热器2中。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2底端的过冷段中完成过冷后流出第二换热器2,具有一定过冷度的制冷剂流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相变吸收热量。
另一路气相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1中。第一换热器1出口的制冷剂经调压装置减压后,与第二换热器2的第n个流程出口的制冷剂汇合,共同进入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中。在第二换热器2中过冷的制冷剂再流经节流装置并进入蒸发器中进行吸热。气相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吸收,完成一次制冷剂循环。在两个换热器上均安装蒸发冷却装置以提高制冷效率。进一步的第一换热器1 和第二换热器2可以为不同类型换热器的组合。
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可以为两个以上的管径不同或类型不同的换热器联合在一起,根据制冷剂状态选择制冷剂流经的不同换热器,干度较小或者全液相的制冷剂在管径较小的换热管中进行换热,以提高换热效率并减少制冷剂充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1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12),所述第二换热器(2)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2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22);
在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出口(12)连通的第三进口(23)、所述第三进口(23)和所述第一出口(12)通过中间管(3)连通,使得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12)、所述中间管(3)和所述第三进口(23)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2),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换热管(13)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换热管(24)的管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为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出口(22)的所述第二换热管(24)的部分管段;和/或所述中间管(3)上还设置有调压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13)为蛇形弯曲管,且在所述第一换热管(13)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14);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管(24)包括换热扁管(241)和集流管(242),所述过冷段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出口(22)的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扁管(241),所述中间管(3)连通至所述集流管(242)中、并与所述过冷段中的所述换热扁管(241)相通,且所述第一换热管(1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换热扁管(241)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也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1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4)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也为微通道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蒸发冷却装置,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换热器(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进行喷水或喷雾降温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喷淋装置(5),所述喷淋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上方、以能将水喷淋至所述第一换热器(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水泵(6)和接水盘(7),所述水泵(6)与所述喷淋装置(5)通过第一水管(101)连通,所述接水盘(7)与所述水泵(6)通过第二水管(102)连通,所述接水盘(7)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下端、以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上落下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喷雾装置(8),所述喷雾装置(8)通过第三水管(103)与所述水泵(6)连通,所述喷雾装置(8)能对所述第二换热器(2)进行喷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下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1)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方,所述接水盘(7)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下方、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方,所述喷雾装置(8)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方、所述接水盘(7)的下方。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装置(91)、节流装置(92)、蒸发器(93)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装置(91)包括低压压缩机(911)和高压压缩机(912),所述低压压缩机(91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所述第二进口(21)连通,所述高压压缩机(912)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所述第一进口(11)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出口(22)经过所述节流装置(92)后与所述蒸发器(93)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93)的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通至所述低压压缩机(911)的吸气口和所述高压压缩机(912)的吸气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装置(91)包括一个单压缩机(913),所述单压缩机(913)的排气口分成两路、并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所述第二进口(21),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出口(22)经过所述节流装置(92)后与所述蒸发器(93)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93)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单压缩机(913)的吸气口。
CN201922280049.8U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Active CN211400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0049.8U CN211400388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0049.8U CN211400388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0388U true CN211400388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0049.8U Active CN211400388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0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9802A (zh)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0541057C (zh) 平行流型热交换器
CN102121760B (zh) 一种平行流冷暖空调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9892029A (zh) 主动/被动冷却系统
CN201779925U (zh) 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及热泵空调器
CN104566681B (zh) 一种减少制冷剂充灌量的空调室外机及其方法
CN101900460A (zh) 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及热泵空调器
CN113587250A (zh) 空调器
CN210980080U (zh)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113587251B (zh) 空调器
CN211400388U (zh)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6568187B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9541213U (zh) 一种具有新型双流程微通道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CN210921674U (zh) 壳管式冷凝器以及冷水机组
WO2020019828A1 (zh) 一种微通道蒸发器及一种空调系统
CN203605511U (zh) 一种深度过冷的风冷压缩冷凝机组
CN113606804A (zh) 一种稳定制冷剂流速增效冷风机
CN110748983A (zh) 冷凝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CN108332323B (zh) 一种扁平管板翅式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31374A (zh) 一种具有新型双流程微通道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CN110411072A (zh) 一种带液位控制分相供液的微通道蒸发器制冷系统
CN21888411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146714U (zh) 冷凝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CN204943978U (zh) 一种无制冷剂过热段的制冷冷凝器
CN218296215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