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0140U - 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 - Google Patents
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00140U CN211400140U CN201921982514.6U CN201921982514U CN211400140U CN 211400140 U CN211400140 U CN 211400140U CN 201921982514 U CN201921982514 U CN 201921982514U CN 211400140 U CN211400140 U CN 2114001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exhaust
- heat
- cavity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包括换热、加热、加湿、净化、和显热制冷等单元以及连接它们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所有单元和管道均为扁平型,紧帖墙面安装,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分别与房间门的不同窗口连通,具有制冷、制热、加湿、净化、换气和回收空调能的多种功能,可同时取代新风换气机、暖气机、加湿器、净化器,干燥地区的压缩式空调,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占用室内空间和不需开凿墙洞,克服了现有空调装置功能单一、换热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占用有效面积大,安装困难,不适合大多数公用场所特别是教室安装的缺陷,可满足教室和其它公共场所低成本、高效率、简便地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的社会需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调节中心,特别是调节室内空气温、湿度和更新室内空气成分并回收排气携带的空调能的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装置是现代住宅和教室、办公室等䢖筑的室内空间必不可少的设施,其作用是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合人们需要的范围内,同时及时净化、更新室内空气以排出有害空气成分,䃼充必要的氧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为此,室内必需配备各种空气调节设备,如冷热空调、加湿器、排气扇、单向新风机、新风换气机和空气净化器等。而这些设施的作用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充分的换气又要帯走大量的制冷或制热消耗的能量,所以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换气机成了人们各种需求中最迫切首选。但现有的新风换气机绝大多数都是交叉流板式换气机,其结构原理决定了它的致命缺陷,如间壁式换热回收率低,通道易被灰尘堵塞,使用寿命短,功能单一不能取代别的设备等,这种新风换气机的具体结构型式基本上为箱式和柜式两大类,箱式适用于家庭和小型公用场所使用,一般采用壁挂或吊顶式安装,大风量的都是柜式结构,适用于大型公用场所如教室、办公室、恒温车间等场所,因大型柜式换气机体积庞大,只能直接摆放在室内,占用很大的宝贵的有效空间,特别是学校教室,四五十人的有限空间己经是无处见缝插针了,再要安装大风量新风换气机柜机完全没有可能,不尽教室内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不管是箱式还是柜式,都免不了在房间外墙上开凿进排气的通孔,而现代䢖筑外墙不允许开凿进排气的通孔,因而在教室安装换气机几乎是全行业无解的难题,在开启冷热空调的季节,关门闭户的教室内,顷刻之间空气变得污浊不堪,一人感冒,迅速漫延,师生交叉感染,全班停课的现象令学校束手无䇿。一种安装简便、不占室内空间的全面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多功能空气调节装置无疑是最迫切的社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新风换气机,效率低、寿命短、功能单一、占用有效面积大,不适合大多数公用场所特别是教室安装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换气和回收排气所携带的空调能同时还具有对新风净化、制冷、制热、加湿功能的化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不占用室内有效空间和不需开凿墙洞的大风量多功能空调装置,以满足教室和其它公共场所低成本地全面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的社会需求。
发明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净化更新室内空气同时回收排出室内的空气所携带的冷热空调能,本空气调节中心包括换热单元10、加热单元20、制冷单元30、加湿单元40、净化单元50以及连接它们排风管道60和新风管道70,新风管道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排风管道用于将室内浊风排出室外,换热单元用于新风和排风交换热量,将制热空调的热量或制冷空调的冷量从排风传递给新风。加热单元、加湿单元和净化单元置于新风管道或所述换热单元10内,制冷单元30置于排风管道60或所述换热单元10内。新风管道70包括与换热单元连接的新风口71和送风口72,与室内连通的送风端口73,排风管道60包括与换热单元连接的排风口61和回风口62、与室内连通的回风端口63,送风端口73和回风端口63镶嵌在房间的不同窗口;换热单元10串联在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之中,其外壳上设有与新风口71连通的新风孔11、与送风口72连通的送风孔12,与排风口61连通的排风孔13和与回风口62连通的回风孔14,送风口72与送风孔12之间设有新风风机74,排风口61与排风孔13之间设有排风风机64。排风风机64和新风风机74为离心风机,其风压较高,也可以采用贯流风机,其噪声较低。换热单元10为风门式换热器10a或转轮式换热器10b或板式换热器10c或组合式换热器10d之任意一种。所有单元和管道、风机均为扁平型,紧帖墙面安装。换热单元10置于外墙面窗台之下,送风端口73和回风端口63镶嵌在房间窗口的外侧。
所述换热单元10可以是风门式换热器10a或转轮式换热器10b或板式换热器10c或组合式换热器10d之任意一种;均为扁平箱式结构,新风管道70、排风管道60为扁平矩形管道,均紧贴固定在房间的外墙上,送风端口73和回风端口63与房间现有的两个窗口对接,用透明材料制作将新风从一个窗口送入室内,室内浊风由另一个抽出经换热后排入大气,这样不但不需在墙上开凿通风孔,而且也不影响房间采光。
换热单元10为利用储热式换热原理的风门式换热器10a ,包括固定在换热器内的固定储热芯15和风门组件16,风门式储热芯包括透气性良好的储热材料,风门式换热器内设有与新风口71连通的新风腔10a1、与排风风机64连通的排风腔10a2、与新风风机74连通的送风腔10a3、与回风口62连通的回风腔10a4和安装固定储热芯15的换热腔10a5, 换热腔中部设有隔板将其等分为左腔10a51和右腔10a52,风门组件16包括左新排风阀161、左回送风阀162、右新排风阀163和右回送风阀164,分设于换热腔的左腔和右腔内。
所述风门组件16还包括风门驱动装置165, 风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每个风阀上的风阀曲柄1651、与左腔10a51内的两个风阀曲柄铰接的左同步连杆1652、与右腔10a52内的两个风阀曲柄铰接的右同步连杆1653、与两个同步连杆铰接的两套电机曲柄连杆1654和输出轴与两套电机曲柄连杆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1655, 驱动电机做间歇性往复转动,通过所述的曲柄和连杆带动四个风门间歇性同步摆动,使左腔和右腔交替地与排风风机64和新风风机74连通,从而使两腔中的固定储热芯15交替地与排风和新风直接触,实现以储热芯为媒介进行排风和新风的热量交换。
换热单元10也可设计为转轮式换热器10b, 其外壳呈扁平正方体形,内置转轮储热芯15b,储热芯包括透气性良好的储热材料,转轮换热器内设有横隔板17b1和纵隔板17b2, 横隔板将转轮机壳内腔分隔为排风腔10a2和新风腔10a1, 纵隔板将转轮机壳内腔分隔为前排风腔10b21、后排风腔10b22、前新风腔10b11和后新风腔10b12;纵隔板中开有容纳转轮储热芯15b的孔,转轮储热芯的转轴中心线与纵隔板平面垂直并落在横隔板平面内;转轮储热芯绕其轴心不断旋转时,其各部分储热材料周期地交替地通过排风腔10a2和新风腔10a1,周期地与从前腔流向后腔的新风和排风直接接触而交换热量,从高温气流吸收热量释放到低温气流中去,完成新排风之间的换热。
换热单元10的结构的另一变形为间壁式换热的板式换热器10c,包括正四棱柱体形或六棱柱体形的板式换热芯,由两组波褶形导热薄板交错叠合构成两条空气通道,新风和排风对流通过两通道,热量通过波褶形导热薄壁从高温气体传导到低温气体,实现换气时回收排风热量。
为提高产品通用化系数、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可以用小型机组合成大型机,为此,换热单元10可设计为组合式换热器10d, 包括两套或两套以上并联的基型换热器10d1,所述新风管道70的送风口72、排风管道60的排风口61和回风口62分别为多转一的并联送风口72d、并联排风口61d和并联回风口62d。
基型换热器10d1为风门式换热器10a或转轮式换热器10b或板式换热器10c之任意一种。
每套基型换热器10d1的新风孔11各自独立,送风孔12、排风孔13和回风孔14分别与并联送风口72d、并联排风口61d和并联回风口62d连通。
设置在新风管道70内的加热单元20为PTC电热组件20a所述置于排风管道60内的制冷单元30为显热制冷单元,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湿帘33和置于换热单元10内底部的水箱18,水雾将排风加湿降温,得到的高湿低温的排风通过换热单元10时将其降温然后排入大气,新风在通过被降温的换热单元时也被恒湿降温,实现新风含湿量不变的显热制冷;水箱18用于储存未雾化的余水,未雾化的余水可以循环使用或定期排出机外。
显热制冷单元用于潜热负荷不太高的环境,可以取代压缩式空调而省去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
设置在新风管道70内的加湿单元40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湿帘33,用于空气干燥的环境,可以实现空气的等焓降温,在干热环境可以取代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加湿系统。
所述新风管道70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75, 用于杀灭新风中的病菌,所述排风管道60内设置有臭氧消毒器65,用于杀灭换热单元10中的病菌。
设置在新风管道70内的净化单元50包括俗称HEPA的高效空气过滤器51,HEPA也可设置在新风口或换热器的新风腔内。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环保节能的空气调节中心,具有制冷、制热、加湿、净化、换气和回收排气所携带的空调能的多种功能,可同时取代新风换气机、暖气机、加湿器和净化器,在环境湿度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其制冷功能可以取代压缩式空调,同时,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还不占用室内空间和不需开凿墙洞,克服了现有空气技术功能单一、换热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占用有效面积大,安装困难,不适合大多数公用场所特别是教室安装的缺陷,可满足教室和其它公共场所低成本、高效率、简便地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的社会需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实施例一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总体布局示意图
图2实施例一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实施例一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B-B剖面示意图
图4实施例一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的风门组件示意图
图5实施例二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纵剖面示意图
图6实施例二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的排风腔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7实施例二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的新风腔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8 实施例三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9实施例四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换热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10实施例四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基型换热器的E-E剖面示意图
图11实施例四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的基型换热器的F-F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是一种用于教室00的窗式扁平型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总体布局示意图见图1,包括换热单元10、加热单元20、制冷单元30、加湿单元40、净化单元50以及连接它们的排风管道60和新风管道70,新风管道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排风管道用于将室内浊风排出室外,换热单元用于新风和排风交换热量,将制热空调的热量或制冷空调的冷量从排风传递给新风。加热单元和加湿单元置于新风管道内,制冷单元30置于排风管道60内;新风管道70包括与换热单元连接的新风口71和送风口72、与室内连通的送风端口73,排风管道60包括与换热单元连接的排风口61和回风口62、与室内连通的回风端口63,见图1;换热单元10串联在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之中,其外壳上设有与新风口71连通的新风孔11、与送风口72连通的送风孔12,与排风口61连通的排风孔13和与回风口62连通的回风孔14,送风口72与送风孔12之间设有新风风机74,排风口61与排风孔13之间设有排风风机64。风机一般用离心风机,其风压较,对噪声要求较严的场所,可以采用贯流风机,其噪声较低。新风孔11内设有新风过滤网111,用于防尘和防霾,在室外空气无污染的地方,新风过滤网只需用初效滤网,在有粉尘或雾霾的地方,新风过滤网宜用高效过滤器。参见图2.3。
所有单元和管道、风机均为扁平型,以便紧帖教室的外墙面安装。换热单元10置于外墙面窗台之下,风量每小时3000立方米的大型机换热单元厚度可以设计到30厘米以下,新风管道70、排风管道60为扁平矩形管道,均紧贴安装在教室00走廊的外墙上,送风端口73和回风端口63与教室走廊现有的窗口对接,镶嵌在窗口的外侧。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有机玻璃等透明塑料制作,对于教室来说,最佳方案是送风端口和回风端口分别与教室走廊上的前窗01和后窗户02连通, 从室内引出浊风经换热后排入大气,夏季较热的新风从前窗01送入,首先迅速充满教室前面上层空间,然后下沉,形成新风风幕往教室后面推移,然后从后窗户02被排风管道抽出送入换热器经换热后最后从排风口排入大气。这样的气流组织如大大降低了学生间相互传播病菌的几率。此外,这种系统安装极为方便,其扁平结构紧贴走廊外墙安装既不占用教室内空间,也不影响走廊通行,特别是不需在墙上开凿通风孔,不破坏原有房屋结构,不影响教室四季通风采光。
换热单元10为利用储热式换热原理的风门式换热器10a ,包括固定在换热器内的固定储热芯15和风门组件16,风门式储热芯由填充在框架中的板块状透气性良好的储热材料制成,一定纤度的热容量较高的纤维压制成板块是一种良好的储热材料。储热式换热理论极限效率为100%,较常用的间壁式换热高得多,同时纤维材料极易清洗,反复清洗不会失效,所以使用寿命也比不可清洗的常用换热器要长很多。
风门式换热器内设有与新风口71连通的新风腔10a1、与排风风机64连通的排风腔10a2、与新风风机74连通的送风腔10a3、与回风口62连通的回风腔10a4和安装固定储热芯15的换热腔10a5, 换热腔中部设有竖隔板10a53将其等分为左腔10a51和右腔10a52,风门组件16包括左新排风阀161、左回送风阀162、右新排风阀163和右回送风阀164,分设于换热腔的左腔和右腔内,用于打开和封闭新风腔10a1、排风腔10a2、送风腔10a3和回风腔10a4与换热腔10a5连通的通道,见图2.3。
风门组件16还包括风门驱动装置165, 风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每个风阀上的风阀曲柄1651、与左腔10a51内的两个风阀曲柄铰接的左同步连杆1652、与右腔10a52内的两个风阀曲柄铰接的右同步连杆1653、与两个同步连杆铰接的两套电机曲柄连杆1654和输出轴与两套电机曲柄连杆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1655,见图4,驱动电机做间歇性往复转动,通过所述的曲柄和连杆带动四个风门间歇性同步摆动,从而间歇性地使左腔和右腔交替地与排风风机64和新风风机74连通,即一腔连通新风风机时,另一腔则连通排风风机,使两腔中的固定储热芯15交替地与排风和新风直接触,从高温气体吸收热量然后释放到低温气体中去,实现以储热芯为媒介进行排风和新风的热量交换,见图2、3。
设置在扁平形新风管道70内的加热单元20为PTC电热组件20a,也可用与建筑物内集中供暖系统连接的末端设施热水或蒸汽供暖散热翅片组件。
制冷单元30 为显热制冷单元,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湿帘33和置于换热单元10内底部的水箱18,水雾将排风加湿降温,得到的高湿低温的排风通过换热单元10时将换热材料降温然后排入大气,新风在通过换热单元内被降温的换热材料换热时也被恒湿降温,即降低其焓值,实现新风含湿量不变的显热制冷;水箱18用于储存未完全雾化的余水,可将其排出机外,也可加设一潜水泵将余水泵送到喷雾嘴供循环使用。
显热制冷单元用于潜热负荷不太高的空气较干燥的环境,实现空气的恒湿降温,可以取代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
所述设置在新风管道70内的加湿单元40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湿帘33,用于空气干燥的环境,在干热环境可以取代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加湿系统。
所述设置在新风管道70内的净化单元50包括俗称HEPA的高效空气过滤器51。HEPA也可设置在新口或换热器的新风腔内。此外,纤维制成的储热材料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空气过滤功能,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如我国沿海,其空气过滤功能已能满足空气净化的需要,可取代高效空气过滤器51。
必要时,可以在新风管道70内设置紫外线灭菌灯75,也可在排风管道60内设置臭氧消毒器65,紫外线灭菌灯用以杀灭新风中的病菌,臭氧消毒器用以对换热器消毒,防止室内的病菌通过换热器污染新风。
本实施例包括全面调节室内空气常用参数的综合调节设备,具有换热、加热、制冷、加湿、净化多种功能,可以满足各种气候条件使用的需求,可根据环境条件,人工或自动选择开启其中一种或多种功能,在电控系统中还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智能控制中心,实现室内环境的全功能智能控制。在设备制造过程中,也可根据用户地区气候特点选择配置所需要的功能单元,如在温暖、潮湿地区,可以省去加热单元和加湿单元,合理降低设备制造和使用成本。
实施例二
本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似,不同处仅在于换热单元10的具体结构变形为转轮式换热器10b,如图5、6、7所示, 转轮式换热器外壳呈扁平正方体形,内置转轮储热芯15b,储热芯包括置于转盘内的透气性良好的储热材料,转轮式换热器的外壳上设有新风孔11、送风孔12、排风孔13和回风孔14,送风孔12与新风风机74连通,排风孔13与排风风机64连通,换热器内设有竖直方向的横隔板17b1和纵隔板17b2, 横隔板将转轮机壳内腔分隔为排风腔10a2和新风腔10a1, 纵隔板将转轮机壳内腔分隔为前排风腔10b21、后排风腔10b22、前新风腔10b11和后新风腔10b12;纵隔板中开有容纳转轮储热芯15b的孔,转轮储热芯的转轴中心线与纵隔板平面垂直并落在横隔板平面内,参见图6、7;转轮储热芯绕其轴心不断旋转时,其各部分储热材料周期地交替地通过排风腔10a2和新风腔10a1,周期地与从前腔流向后腔的新风和排风直接接触而交换热量,从高温气流吸收热量释放到低温气流中去,完成新排风之间的换热。
本例用于潜热负荷不太高的空气较干燥的环境时,也可以设置制冷单元30,并可将其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设置在前排风腔10b21内,转轮储热芯15b可以兼做湿帘使用而省去专用的湿帘33,水雾直接喷洒在转轮储热芯处于排风腔的换热材料上使其降温,待这一部分换热材料转入新风腔10a1后便直接与新风换热使其降温,达到显热制冷的目的。储存余水的水箱18置于排风腔10a2内底部。
实施例三
本例与实施例一也基本相似,不同处仅在于换热单元10的具体结构变形为间壁式换热的板式换热器10c,如图8所示,具有与例二的转轮式换热器类似的外壳,内设正四棱柱体形板式换热芯15c,外壳上设有新风孔11、送风孔12、排风孔13和回风孔14,送风孔12与新风风机74连通,排风孔13与排风风机64连通。包括,由两组波褶形导热薄板交错叠合构成两条空气通道,新风和排风对流通过两通道,热量通过波褶形导热薄壁从高温气体传导到低温气体,实现换气时回收排风热量。
类似实施例二,本例用于潜热负荷不太高的空气较干燥的环境时,也可以选配显热制冷单元30,将其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水箱18设置在换热器的回风孔14内。喷雾进入换热器的排风通道后使换热间壁的温度降低到接近湿球温度,使换热后的新风温度也能接近湿球温度,达到显热制冷的目的。传统正四棱柱体形板式换热芯中新风和排风沿垂直交叉方向流动换热,在换热间壁热阻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理论极限换热效率为75%,实际因为换热间壁热阻的存在,在低温差换热时要达到50%也不容易。本例利用水的高比热容量和高表面传热系数的特性,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水的比热容量和表面传热系数比空气要大得多,所以换热时在排风通道中产生的温度梯度可勿略不计,勿略间壁导热热阻时新风在换热器出口的温度即等于排风通道中水的温度,故其理论极限换热效率为100%。
实施例四
为提高产品通用化系数、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本例设计了一种用小型换热单元组合成大风量机型的组合式窗式扁平型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如图9、10、11所示,本例换热单元10为组合式换热器10d, 包括两套或两套以上并联的基型换热器10d1,本例基型换热器是上述例二的转轮式换热器10b,图10、11分别为其排风腔10a2、新风腔10a1的横剖面示意图,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基型换热器也可以采用例三的板式换热器或例一的风门式换热器。所述新风管道70的送风口72、排风管道60的排风口61和回风口62分别为多转一的并联送风口72d、并联排风口61d和并联回风口62d;
每套基型换热器10d1的新风孔11各自独立直通大气,送风孔12、排风孔13和回风孔14分别与并联送风口72d、并联排风口61d和并联回风口62d连通。
用多个小风量的基型换热器10d1组合为任意风量的大型空调系统,大大缩短了大型产品硏发、生产准备的周期,节省了技术和生产的资金投入。
本例基型换热器也可以用实施例三的板式换热器10c,实际效果也基本接近。
Claims (10)
1.一种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包括换热单元(10)、排风管道(60)和新风管道(70),新风管道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排风管道用于将室内浊风排出室外,换热单元用于新风和排风交换热量,其特征在于:
新风管道(70)包括与换热单元(10)连接的新风口(71)和送风口(72)、与室内连通的送风端口(73),排风管道(60)包括与换热单元(10)连接的排风口(61)和回风口(62)、与室内连通的回风端口(63),送风端口(73)和回风端口(63)镶嵌在房间的不同窗口;
换热单元(10)串联在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之中,其外壳上设有与新风口(71)连通的新风孔(11)、与送风口(72)连通的送风孔(12),与排风口(61)连通的排风孔(13)和与回风口(62)连通的回风孔(14),送风口(72)与送风孔(12)之间设有新风风机(74),排风口(61)与排风孔(13)之间设有排风风机(64); 换热单元(10)为风门式换热器(10a)或转轮式换热器(10b)或板式换热器(10c)或组合式换热器(10d)之任意一种;
换热单元(10)和各管道、风机均为扁平型,紧帖墙面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单元(10)和各管道、风机紧帖房间外墙面安装,换热单元(10)置于外墙面窗台之下,所述送风端口(73)和回风端口(63)用透明材料制作,镶嵌在房间窗口的外侧;
所述排风风机(64)和新风风机(74)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10)为风门式换热器(10a),包括固定在换热器内的固定储热芯(15)和风门组件(16),风门式储热芯包括具有透气性的储热材料,风门式换热器内设有与新风口(71)连通的新风腔(10a1)、与排风风机(64)连通的排风腔(10a2)、与新风风机(74)连通的送风腔(10a3)、与回风口(62)连通的回风腔(10a4)和安装固定储热芯(15)的换热腔(10a5), 换热腔中部设有隔板将其等分为左腔(10a51)和右腔(10a52),风门组件(16)包括左新排风阀(161)、左回送风阀(162)、右新排风阀(163)和右回送风阀(164),分设于换热腔的左腔和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组件(16)还包括风门驱动装置(165), 风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每个风阀上的风阀曲柄(1651)、与左腔(10a51)内的两个风阀曲柄铰接的左同步连杆(1652)、与右腔(10a52)内的两个风阀曲柄铰接的右同步连杆(1653)、与两个同步连杆铰接的两套电机曲柄连杆(1654)和输出轴与两套电机曲柄连杆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1655), 驱动电机做间歇性往复转动,通过所述的曲柄和连杆带动四个风门间歇性摆动,使左腔和右腔交替地与排风风机(64)和新风风机(74)连通,从而使两腔中的固定储热芯(15)交替地与排风和新风直接触,实现以储热芯为媒介进行排风和新风的热量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10)为转轮式换热器(10b), 其外壳呈扁平正方体形,内置转轮储热芯(15b),储热芯包括具有透气性的储热材料,转轮式换热器内设有横隔板(17b1)和纵隔板(17b2), 横隔板将转轮机壳内腔分隔为排风腔(10a2)和新风腔(10a1), 纵隔板将转轮机壳内腔分隔为前排风腔(10b21)、后排风腔(10b22)、前新风腔(10b11)和后新风腔(10b12);纵隔板中开有容纳转轮储热芯(15b)的孔,转轮储热芯的转轴中心线与纵隔板平面垂直并落在横隔板平面内;转轮储热芯绕其轴心不断旋转时,其各部分储热材料周期地交替地通过排风腔(10a2)和新风腔(10a1),周期地与从前腔流向后腔的新风和排风直接接触而交换热量,从高温气流吸收热量释放到低温气流中去,完成新排风之间的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10)为板式换热器(10c),包括正四棱柱体形或六棱柱体形的板式换热芯,由两组波褶形导热薄板交错叠合构成两条空气通道,新风和排风对流通过两通道,热量通过波褶形导热薄壁从高温气体传导到低温气体,实现换气时回收排风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10)为组合式换热器(10d), 包括两套或两套以上并联的基型换热器(10d1),所述新风管道(70)的送风口(72)、排风管道(60)的排风口(61)和回风口(62)分别为多转一的并联送风口(72d)、并联排风口(61d)和并联回风口(62d);
所述基型换热器(10d1)为风门式换热器(10a)或转轮式换热器(10b)或板式换热器(10c)之任意一种;
每套所述基型换热器(10d1)的新风孔(11)各自独立,送风孔(12)、排风孔(13)和回风孔(14)分别与并联送风口(72d)、并联排风口(61d)和并联回风口(62d)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还包括加热单元(20)、制冷单元(30)、加湿单元(40)和净化单元(50),加热单元、加湿单元和净化单元置于新风管道(70)内,制冷单元(30)置于排风管道(60)内;
所述新风管道(70)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75), 所述排风管道(60)内设置有臭氧消毒器(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新风管道(70)内的加热单元(20)为PTC电热组件(20a);
所述加湿单元(40)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湿帘(33);
所述设置在新风管道(70)内的净化单元(50)包括高效空气过滤器(5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30)为显热制冷单元,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喷雾嘴(31)或超声雾化器(32)、湿帘(33)和置于换热单元(10)内底部的水箱(18),水雾将排风加湿降温,高湿低温的排风将换热单元(10)降温后排入大气,新风在通过被降温的换热单元时也被恒湿降温,实现新风含湿量不变的显热制冷,用于潜热负荷不太高的环境;水箱(18)用于储存未雾化的余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2514.6U CN211400140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2514.6U CN211400140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00140U true CN211400140U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30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82514.6U Active CN211400140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001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8633A (zh) * | 2021-04-26 | 2021-06-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全热回收交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82514.6U patent/CN2114001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8633A (zh) * | 2021-04-26 | 2021-06-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全热回收交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38980U (zh) | 往复式热回收新风系统 | |
CN107143945A (zh) | 一种联控温度和co2的多风道恒湿新风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5717538U (zh) | 混合通风采暖空调设备 | |
CN104061630B (zh) | 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 |
CN204629742U (zh) | 一种转阀式空气净化制冷空调器 | |
CN207123040U (zh) | 一种动物房双风机式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3727615A (zh) | 蒸发式冷凝热泵式全热回收新风机组 | |
CN206018830U (zh) | 一种小空间专用空调 | |
CN108286755A (zh) | 一种自带冷源的空气处理机组 | |
CN104676789A (zh) | 一种多功能转轮式节能换气机 | |
CN201348312Y (zh) | 一种小型全新风换气机 | |
CN218972809U (zh) | 绿色低碳新风空调 | |
CN111720943A (zh) | 高效全热交换新风回收模块 | |
CN2139238Y (zh) | 全功能窗式空调机 | |
CN107036198A (zh) | 空气源热泵新风净化系统 | |
CN211400140U (zh) | 窗式多功能空气调节中心 | |
CN112815416A (zh) | 一种提高气体换热效率的方法及多功能液媒换气机 | |
CN104676791A (zh) | 一种对室内空气净化制冷的方法及两级制冷空调器 | |
CN204612040U (zh) | 一种转轮式空气净化制冷空调器 | |
CN204494642U (zh) | 家用新风节能换气热回收式中央空调一体机 | |
CN213514217U (zh) | 一种多功能液媒换气机 | |
CN204693615U (zh) | 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两级制冷空调器 | |
CN201628319U (zh) | 组合式新风综合处理机 | |
CN104296262B (zh) | 一种用于卫生间的换气除湿全热回收式冷暖风一体机 | |
CN104141989B (zh) | 家用新风节能换气热回收式中央空调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