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7404U - 一种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7404U
CN211397404U CN201922386092.2U CN201922386092U CN211397404U CN 211397404 U CN211397404 U CN 211397404U CN 201922386092 U CN201922386092 U CN 201922386092U CN 211397404 U CN211397404 U CN 211397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ladder frame
connecting rod
main
supporting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60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锦涛
罗芳杰
孔新篇
郑义漳
庄剑锋
张国有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we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we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we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60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7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7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7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第一梯架的顶部与第二梯架的顶部连接;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均包括两个主支撑脚以及连接两个主支撑脚的多个踩踏件;各个主支撑脚均安装有两个副支撑脚,各个副支撑脚的顶端均与主支撑脚连接,各个副支撑脚的底端沿远离主支撑脚的方向向外延伸,以使得主支撑脚和两个副支撑脚形成三棱锥结构;两个副支撑脚之间连接设有第一连接杆;两个副支撑脚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与主支撑脚连接。本申请通过在梯子的四个主支撑脚处加装副支撑脚和连接杆,可以增强梯子的自我支撑作用,不易出现摇摆晃动和倾倒的问题,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梯子容易摇摆晃动和倾倒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梯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子。
背景技术
在对较高位置处的电力设备设施进行检修时,经常需要用到梯子,目前市场上的梯子虽然比较稳定,但因在地面比较不平整或不同地形的情况下,人站在梯子高处进行电工作业时,梯子很容易摇摆晃动和倾倒,非常危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梯子下面需要人扶着才不会摇摆晃动和倾倒。所以需要一种可以自我实现防倒、防倾斜的梯子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子,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梯子容易摇摆晃动和倾倒的技术问题,通过在梯子的四个主支撑脚处加装副支撑脚和连接杆,可以增强梯子的自我支撑作用,不易出现摇摆晃动和倾倒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所述第一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梯架和所述第二梯架均包括两个主支撑脚以及连接两个主支撑脚的多个踩踏件;各个所述主支撑脚均安装有两个副支撑脚,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顶端均与所述主支撑脚连接,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底端沿远离主支撑脚的方向向外延伸,以使得所述主支撑脚和两个副支撑脚形成三棱锥结构;两个所述副支撑脚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副支撑脚连接;两个所述副支撑脚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与所述主支撑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两个所述副支撑脚的顶端均与所述主支撑脚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为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为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所述第一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梯架的顶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梯架的主支撑脚和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梯架的主支撑脚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所述第一梯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踏板,所述第二梯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撑开时,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第二踏板齐平。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所述折叠连接件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梯架、所述第二梯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二端和所得第二折叠杆的第二端铰接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所述折叠连接件具体为皮条、绳子或链条。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同一梯架上的两个所述主支撑脚之间的距离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优选地,在上述的梯子中,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底端均安装有防滑脚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所述第一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梯架和所述第二梯架均包括两个主支撑脚以及连接两个主支撑脚的多个踩踏件;各个所述主支撑脚均安装有两个副支撑脚,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顶端均与所述主支撑脚连接,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底端沿远离主支撑脚的方向向外延伸,以使得所述主支撑脚和两个副支撑脚形成三棱锥结构;两个所述副支撑脚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副支撑脚连接;两个所述副支撑脚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与所述主支撑脚连接。本申请通过在各个主支撑脚增设有两个副支撑脚,且主支撑脚和两个副支撑脚形成三棱锥结构,可以增加梯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且两个副支撑脚可以共同对主支撑脚产生一个阻止主支撑脚继续向外移动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增强梯子的自我支撑作用,防止梯子在使用时发生倾倒的事故;同时两个副支撑脚和主支撑脚两两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使得两个副支撑脚和主支撑脚之间形成相互制约不易移动,从而提高了梯子的稳定性,使得梯子在使用时不易出现摇摆晃动的现象,具有无需人工扶着和安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子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子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子的左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子的仰视图。
图中:
1为第一梯架、2为第二梯架、3为主支撑脚、4为踩踏件、5为副支撑脚、51为第一连接杆、52为第二连接杆、53为第三连接杆、6为折叠连接件、61为第一折叠杆、62为第二折叠杆、71为第一踏板、72为第二踏板,73为合页、8为防滑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对较高位置处的电力设备设施进行检修时,经常需要用到梯子,目前市场上的梯子虽然比较稳定,但因在地面比较不平整或不同地形的情况下,人站在梯子高处进行电工作业时,梯子很容易摇摆晃动和倾倒,非常危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梯子下面需要人扶着才不会摇摆晃动和倾倒。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梯子,通过在梯子的四个主支撑脚处加装副支撑脚和连接杆,可以增强梯子的自我支撑作用,不易出现摇摆晃动和倾倒的问题,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梯子容易摇摆晃动和倾倒的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1-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第一梯架1的顶部与第二梯架2的顶部连接;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均包括两个主支撑脚3以及连接两个主支撑脚3的多个踩踏件4;各个主支撑脚3均安装有两个副支撑脚5,各个副支撑脚5的顶端均与主支撑脚3连接,各个副支撑脚5的底端沿远离主支撑脚3的方向向外延伸,以使得主支撑脚3和两个副支撑脚5形成三棱锥结构;两个副支撑脚5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51,第一连接杆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副支撑脚5连接;两个副支撑脚5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52、第三连接杆53与主支撑脚3连接。
更具体地说,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撑开时,各个副支撑脚5的底端和各个主支撑脚3的底端均抵住地面,均对梯子起到支撑作用;踩踏件4可以为板状结构的踩踏板,也可以为杆状结构的踩踏杆,都可以起到方便使用者攀爬梯子的作用。
本申请通过在各个主支撑脚3增设有两个副支撑脚5,且主支撑脚3和两个副支撑脚5形成三棱锥结构,可以增加梯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且两个副支撑脚5可以共同对主支撑脚3产生一个阻止主支撑脚3继续向外移动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增强梯子的自我支撑作用,防止梯子在使用时发生倾倒的事故;同时两个副支撑脚5和主支撑脚3两两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和第三连接杆53固定连接,使得两个副支撑脚5和主支撑脚3之间形成相互制约不易移动,从而提高了梯子的稳定性,使得梯子在使用时不易出现摇摆晃动的现象,具有无需人工扶着和安全性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和第三连接杆53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和第三连接杆53形成三角形结构。由于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形成三角形结构的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和第三连接杆53可以进一步加强两个副支撑脚5和主支撑脚3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限制两个副支撑脚5和主支撑脚3发生移动,以保证梯子具有最佳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副支撑脚5的顶端均与主支撑脚3铰链连接;第一连接杆51为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第二连接杆52和第三连接杆53为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请参阅图1,可以在主支撑脚3上安装铰接座,以方便两个副支撑脚5铰接到主支撑脚3上。由于两个副支撑脚5的顶端均可以绕着铰接座转动,且连接两个副支撑脚5的第一连接杆51为伸缩杆,这样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调节两个副支撑脚5之间的撑开角度。而用于连接副支撑脚5和主支撑脚3的第二连接杆52和第三连接杆53也为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这样设置可以调节各个副支撑脚5和主支撑脚3之间的距离。在地面比较不平整或不同地形上,通过三个连接杆的伸缩程度可以调节三棱锥结构的两个副支撑脚5的高度和位置,以保证梯子的底部能够平稳地支撑,使得梯子可以适用于各种地形。
更具体地说,当然,在梯子闲置的时候,可以将三个伸缩杆收到最短,可以减少梯子的占地面积,以方便梯子的收放;当然也可以将副支撑脚5设置成部分可伸缩,也可以起到方便收放梯子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梯架1的顶部与第二梯架2的顶部可以为铰接连接,第一梯架1的主支撑脚3和位于同一侧的第二梯架2的主支撑脚3通过折叠连接件6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在梯子闲置时,可以转动第一梯架1或第二梯架2,使得第一梯架1底部和第二梯架2底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同时折叠连接件6可以会随着弯折或弯曲,从而实现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合并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梯子存放时的占地面积,以方便梯子存放。
更具体地说,当然,第一梯架1的顶部与第二梯架2的顶部设置成铰接连接只是优选情况。第一梯架1的顶部和第二梯架2的顶部之间也可以固定连接,且使得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呈倒V字型撑开,配合副支撑脚5和三个连接杆起到的作用,梯子同样可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梯架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踏板71,第二梯架2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踏板72,第一踏板71和第二踏板72通过合页73铰接连接;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撑开时,第一踏板71与第二踏板72齐平。在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撑开时,第一踏板71和第二踏板72可以增加梯子顶部供使用者踩的面积,以保证使用者有足够的安全支撑面积,另外,第一踏板71和第二踏板72的设置也可以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梯子时,将部分工具放置到第一踏板71或第二踏板72上,以方便使用者随时使用工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折叠连接件6可以由第一折叠杆61和第二折叠杆62组成;第一折叠杆61的第一端和第二折叠杆6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梯架1、第二梯架2铰接连接,第一折叠杆61的第二端和所得第二折叠杆62的第二端铰接连接。可以在第一折叠杆61底部设有一个供第二折叠杆62收放的空间;当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撑开时,第一折叠杆61和第二折叠杆62可以保持为一条直线,由第一折叠杆61和第二折叠杆62相互制约作用,使得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保持固定的角度撑开,使得梯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闲置收合时,随着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的相对转动,第二折叠杆62的第二端可以绕着第一折叠杆61的第二端转动,直至第一梯架1的底部和第二梯架2合并在一起,此时第二折叠杆62可以收合到第一折叠杆61底部的收放空间中,从而完成对梯子的折叠存放。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连接件6可以为皮条、绳子或链条。当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撑开时,皮条、绳子或链条均可以保持为一条具有最大长度的直线,由皮条、绳子或链条的两端分别对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的拉力作用,使得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保持固定的角度撑开,使得梯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闲置收合时,随着第一梯架1和第二梯架2的相对转动,皮条、绳子或链条不再保持直线,直至第一梯架1的底部和第二梯架2合并在一起,皮条的一半、绳子的一半或链条的一半会重合到另一半上,从而完成对梯子的折叠存放。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同一梯架上的两个主支撑脚3之间的距离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这样设置可以将整个梯子的重心往下移,使得梯子不易发生倾倒,梯子重心越低,可以增加使用者站在梯子上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各个副支撑脚5的底端均安装有防滑脚套8。通过防滑脚套8的安装,可以增加副支撑脚5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副支撑脚5在撑开时不易移位,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了梯子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所述第一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梯架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一梯架和所述第二梯架均包括两个主支撑脚以及连接两个主支撑脚的多个踩踏件;
各个所述主支撑脚均安装有两个副支撑脚,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顶端均与所述主支撑脚连接,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底端沿远离主支撑脚的方向向外延伸,以使得所述主支撑脚和两个副支撑脚形成三棱锥结构;
两个所述副支撑脚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副支撑脚连接;
两个所述副支撑脚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与所述主支撑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形成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副支撑脚的顶端均与所述主支撑脚铰链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为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为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梯架的顶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梯架的主支撑脚和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梯架的主支撑脚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踏板,所述第二梯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通过合页铰接连接;
所述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撑开时,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第二踏板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连接件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
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梯架、所述第二梯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二端和所得第二折叠杆的第二端铰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连接件具体为皮条、绳子或链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同一梯架上的两个所述主支撑脚之间的距离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副支撑脚的底端均安装有防滑脚套。
CN201922386092.2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梯子 Active CN211397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092.2U CN211397404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092.2U CN211397404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7404U true CN211397404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3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6092.2U Active CN211397404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7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2162B2 (en) Safety ladder
EA012890B1 (ru) Складна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лестница
US20150361722A1 (en) Elevated free stand platform
CN205743680U (zh) 一种折叠式人字梯
US7255198B1 (en) Tripod extension stepladder
CN108915573A (zh) 移动式家用折叠梯
US20080164097A1 (en) Collapsible Combination Ladder
CN211397404U (zh) 一种梯子
CN109025779A (zh) 轮滑式家用不倒梯
US5685394A (en) Automatic blockading system device for ladders or folding portable stepladder in transversal sense
CN212325931U (zh) 一种便携式机车维修用梯
CN210482960U (zh) 一种简单安全、便捷的移动工作平台
KR102381438B1 (ko) 말비계 겸용 a자형 안전사다리
CN212614451U (zh) 一种电力施工防滑攀登爬梯
KR20190131681A (ko) 이동 및 보관의 편의성이 극대화된 세이프티 스마트 래더
KR200486260Y1 (ko) 손잡이가 구비된 접이식 발판형 안전사다리
CN210948447U (zh) 一种折叠攀爬梯
CN208777892U (zh) 轮滑式家用不倒梯
CN215565649U (zh) 一种设辅助支撑脚的人字梯
KR200492622Y1 (ko) 사다리 지지대
CN220955430U (zh) 一种折叠式工程梯
CN213898820U (zh) 一种移动破碎站折叠楼梯结构
CN204703477U (zh) 一种建筑施工防落装置
CN205918350U (zh) 一种机电安装安全梯具
KR102371325B1 (ko) 접철식 사다리, a자형 접철식 사다리, 우마형 접철식 사다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