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7384U -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7384U
CN211397384U CN201921541491.5U CN201921541491U CN211397384U CN 211397384 U CN211397384 U CN 211397384U CN 201921541491 U CN201921541491 U CN 201921541491U CN 211397384 U CN211397384 U CN 211397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ment device
positioning
groove
torsion spring
rotational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14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建鸣
邱炳禄
王朝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14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7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7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7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包括轴套(303)、连杆(1),在连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卷轴(304),在连杆(1)的上套装有固定座(305);卷轴(304)置于固定座(305)内,在轴套(303)的腔体内安装有动力存储组件;动力存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件(300)、第二扭力弹簧(301)和动力输出件(302);第二扭力弹簧(301)的第一支脚(315)钩接在动力输入件(300)的输入挡块(314)的一侧,第二扭力弹簧(301)的第二支脚(316)钩接输入挡块(314)的另一侧。在该旋转定位调节装置上还可以安装第一扭力弹簧(310),通过第二扭力弹簧和第一扭力弹簧(310)共同实现窗帘的上下调节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背景技术
百叶窗帘既能增加房间的私密性,同时也会存在潜在的危险。例如,传统手动百叶窗帘,侧面配有垂重手柄的升降循环拉绳,由于拉绳游离于窗体外,易造成儿童的意外伤害。此外,传统手动控制的拉绳由于使用者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容易对窗帘造成损伤,减少百叶窗帘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升降循环拉绳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市场上出现了无拉绳百叶窗帘。例如专利号为ZL201520648804.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卷帘定位调节机构,其包括有定位杆、定位管套、插杆、卷筒连接套和安装座;插杆的一端具有与安装座插接的插头、另一端活动套有卷筒连接套并连接定位杆的一端,定位杆上活动设有定位管套、另一端活动设有定位座。安装座为可调节式阻尼安装座,其包括有底座、阻尼弹簧和调节轮部件,底座具有底座套管部和设于底座套管部一端的挡板部,挡板部的中部具有底座穿孔,挡板部具有2 个底座安装孔,阻尼弹簧紧套于底座的底座套管部上,调节轮部件与底座通过底座穿孔同心轴活动连接,调节轮部件的一端卡接于阻尼弹簧,调节轮部件的另一端具有插孔并与插杆的插头相套插接。该卷帘定位调节机构利于安装及使用窗帘时帘布的定位及调整。但是该定位调节机构定位效果较差、通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精确、使用寿命较长、通用性较高且私密性较高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轴套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具有卷轴且卷轴可转动的置于固定座的腔体内,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座、旋转壳体、第一弹簧座、第一扭力弹簧及第二弹簧座;第一弹簧座套装在旋转壳体上;在第二弹簧座的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一扭力弹簧的第一自由连接部卡接在第二弹簧座的卡槽内,第一扭力弹簧的第二自由连接部卡接在连接杆的开口槽内。
优选的是,在轴套的腔体内安装有动力存储组件;该动力存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件、第二扭力弹簧和动力输出件;第二扭力弹簧处于动力输入件和动力输出件之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二扭力弹簧的第一支脚可活动地钩接与动力输入件的输入挡块的一侧,第二扭力弹簧的第二支脚可活动的钩接在输入挡块的另一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动力输出件的连接端设置有与输入挡块相互对应的输出挡块,第二扭力弹簧同时套装在输入挡块和输出挡块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动力输出件的动力输出端上设置有凹槽;卷轴具有轴向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可活动地插入在凹槽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动力输入件的圆心位置上开设的圆柱凸台,在圆柱凸台的圆心位置上开设有定位孔;在动力输出件的连接端设置有与定位孔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定位柱。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卷轴的中段位置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圆周凸缘。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固定座置于旋转壳体的内腔中;轴套可拔插地插入在固定座的腔体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旋转壳体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连接槽,在第一弹簧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连接槽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连接柱。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第一弹簧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槽,在第二弹簧座设置有与第二定位连接槽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连接柱。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轴套的顶部圆周外壁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柱,在固定座的腔体的顶部圆周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柱相互配合连接的定位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第二弹簧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簧座上的第一外接卡接部相互对应的第二外接卡接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上套装有铝通管,所述铝通管具有向内凸出的定位凹槽;铝通管通过定位凹槽与第一外接卡接部、第二外接卡接部接触限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轴套具有圆周连接凸缘;轴套通过圆周连接凸缘与上梁封套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上梁封套上开设有与动力输入件的动力输入端相配合的圆形通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动力输入件的动力输入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边形凹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连接部具有多边形结构的外部轮廓,凹槽具有与所述多边形外部轮廓相适应的内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一扭力弹簧为平面涡卷弹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二扭力弹簧为恒力弹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定位凹槽槽可活动地插入有窗帘面料固定插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凹槽为非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该窗帘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旋转定位调节装置由于采用了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扭力弹簧的共同作用实现对窗帘的定位调节,稳定性较高。此外,连接杆还可以采用采用螺杆结构并且可以在螺杆结构的连接杆上设置有紧螺母。通过紧锁螺母实现调节和或固定该旋转定位调节装置的松紧度,有效地保证了窗帘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上梁封套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不带有旋转上梁封套定位调节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2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中带有动力存储组件的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中带有动力存储组件的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6所示实施例中扭力弹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中带有轴套的上梁封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9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中带有轴套的上梁封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10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2所示实施例中不带有动力存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10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1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扭力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带有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的窗帘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带有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图13所示实施例中铝通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轴套和固定座的装配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限位”、“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径向”、“轴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如图1-14所示,一种百叶窗帘用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轴套303、连接杆1、卷轴304、固定座305、旋转壳体307、第一弹簧座 309和第二弹簧座346。在连接杆1上开设轴向设置的开口槽325。开口槽325的长度小于连接杆1的长度。在连接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卷轴304。固定座305套装在卷轴304上。卷轴304可转动地置于固定座305内。换言之,连接杆1的一端具有卷轴304且卷轴304可转动的置于固定座305的腔体内。带有卷轴304的连接杆1的另一端可依次穿过固定座305、旋转壳体307、第一弹簧座309和第二弹簧座346。在实施例中,连接杆1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或金属材料制成。为了减轻该旋转定位调节装置的整体重量,连接杆1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在第二弹簧座346的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扭力弹簧3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扭力弹簧为平面涡卷弹簧。第一扭力弹簧310的第一自由连接部327卡接在第二弹簧座346的卡槽328内,第一扭力弹簧 310的第二自由连接部326卡接在连接杆1的开口槽325内。
在轴套303的腔体内安装有动力存储组件。所述腔体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动力存储组件的整体上呈圆柱形结构且与所述腔体的圆柱形空腔结构相适应。安装时,所述动力存储组件整体插入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动力存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件300、第二扭力弹簧301 和动力输出件302。动力输入件300和动力输出件302均采用塑性材料制成。例如,聚酯纤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扭力弹簧301为恒力型扭力弹簧。第二扭力弹簧301处于动力输入件300和动力输出件 302之间。组装时,第二扭力弹簧301的第一支脚315钩接在动力输入件300的输入挡块314的一侧,第二扭力弹簧301的第二支脚316 钩接在输入挡块314的另一侧。在动力输出件302的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输入挡块314相互对应的输出挡块342。在动力输入件300的圆柱形凸台341的圆心位置上设置有定位孔317。在动力输出件302的连接端设置有与定位孔317相互对应且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定位柱 318。第一定位柱318设置在所述连接端的圆心位置上。进一步的,在动力输出件302的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输入挡块314相互对应的输出挡块342。当动力输入件300通过第二扭力弹簧301和动力输出件 302进行组装后,第一定位柱318置于定位孔317上,第二扭力弹簧301同时套装在动力输入件300的输入挡块314和动力输出件302的输出挡块342上。输入挡块314设置在圆柱形凸台341的外围。同样,输出挡块342设置在第一定位柱318的外围。动力输入件300与输入挡块314为一体式结构。同样,动力输出件302与输出挡块342为一体式结构。此种结构的设计能够提高力矩传递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扭力弹簧310为左旋结构,第二扭力弹簧301为右旋结构。或者是,第一扭力弹簧310为右旋结构,第二扭力弹簧301为左旋结构。
输入挡块314和输出挡块342均为圆弧形片状结构。在动力输出件302的动力输出端319上开设有凹槽343。凹槽343为非圆凹槽。卷轴304具有轴向凸出的连接部321;连接部321可拆卸地插入在动力输出件302的动力输出端319上的凹槽343内。当动力输出件302 转动时,带有连接杆1的卷轴304也随着动力输出件302转动。连接部321具有多边形结构的外部轮廓。凹槽343具有与所述多边形外部轮廓相适应的内壁。
在卷轴304的中段位置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圆周凸缘344。圆周凸缘344与固定座305的圆周内壁接触,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在卷轴304的尾段位置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圆周凹槽322。轴套303 可拆卸地插入在所述固定座305的腔体内。在轴套303的顶部圆周外壁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柱330;在固定座305的腔体的顶部圆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330相互配合连接的且数量相等的多个定位槽331。当轴套303与固定座305进行组装后,第二定位柱330置于定位槽331内。第二定位柱330呈轴向布置且与轴套 303的轴线平行。
在固定座305上固定套装有旋转壳体307且固定座305置于所述旋转壳体307的内腔中。固定座305为圆柱形结构。在旋转壳体307 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连接槽323。在旋转壳体307 上套装有第一弹簧座309;在第一弹簧座309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连接槽323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连接柱324。当旋转壳体307与第一弹簧座309组装后,第一定位连接柱324可置于第一定位连接槽323内。在第一弹簧座309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槽311,在第二弹簧座346 设置有与第二定位连接槽311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连接柱312。
在第一弹簧座309的圆周外壁的壁面上设置有径向凸出且轴向布置的第一外接卡接部332。在第二弹簧座346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簧座309上的第一外接卡接部332相互对应的第二外接卡接部347。同样,第二外接卡接部347设置在第二弹簧座346的圆周外壁的壁面上,布置方式与第一外接卡接部332的布置方式相同。在旋转壳体307、第一弹簧座309和第二弹簧座346上同时套装有铝通管334;所述铝通管334具有向内凸出的定位凹槽333;铝通管334 通过定位凹槽333与所述第一外接卡接部332、第二外接卡接部347 接触限位。当铝通管334与旋转壳体307、第一弹簧座309和第二弹簧座346装配后,定位凹槽333的凸出部与第一外接卡接部332、第二外接卡接部347接触并且通过第一外接卡接部332、第二外接卡接部347限制铝通管334的转动。
在轴套303的圆周连接凸缘345。轴套303通过圆周连接凸缘345 与上梁封套100固定连接并可通过螺钉、螺栓、或粘结形式进行固定。在上梁封套100上还开设有与动力输入件300的动力输入端相配合的圆形通孔。所述动力输入端可穿过该圆形通孔。在动力输入件300的动力输入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边形凹槽313。在进行百叶窗帘的组装时,上梁封套10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窗户的左右两侧。同样,本实施例中的百叶窗帘用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得数量为两个。任一个与左侧的上梁封套100连接,另一个与右侧的上梁封套100固定连接。在铝通管334的定位凹槽333可插入不同类型的窗帘。例如,卷帘、蜂巢帘、百褶帘、斑马帘、罗马帘等。
实施例2:
一种带有旋转定位调节装置的卷帘,该卷帘具有实施1中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以及下梁封套506、窗帘面料103、下梁504、上梁102。该窗帘通过上梁102上固定安装的两个安装码101固定安装在窗户的顶部平面上。在下梁504上设置有拉手505。在下梁504的两端设置有下梁封套506。
实施例3:
如图1-12及图14-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消了第二定位柱330和定位槽331的装配结构。转为采用连接柱348和定位连接孔350的结构实现轴套303和固定座305的装配连接。具体是,在圆周连接凸缘345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348;在固定座305的顶部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径向凸缘349,在径向凸缘349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柱348相互配合连接的定位连接孔350。
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例如,
阅读了本说明书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由现有技术的结合构成,这些构成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的现有技术有些在此给予了详细描述,有些则出于说明书简明考虑并未事无巨细地赘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说明书后便知所云。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不难看出,为构成本实用新型而对这些现有技术的结合是饱含大量创造性劳动,是发明人多年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的结晶。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以从说明书中看出,这里所披露的每个技术方案以及各个特征的任意组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

Claims (23)

1.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轴套(303)和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的一端具有卷轴(304)且卷轴(304)可转动的置于固定座(305)的腔体内,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座(305)、旋转壳体(307)、第一弹簧座(309)、第一扭力弹簧(310)及第二弹簧座(346);第一弹簧座(309)套装在旋转壳体(307)上;在第二弹簧座(346)的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扭力弹簧(310);第一扭力弹簧(310)的第一自由连接部(327)卡接在第二弹簧座(346)的卡槽(328)内,第一扭力弹簧(310)的第二自由连接部(326)卡接在连接杆(1)的开口槽(325)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轴套(303)的腔体内安装有动力存储组件;该动力存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件(300)、第二扭力弹簧(301)和动力输出件(302);第二扭力弹簧(301)处于动力输入件(300)和动力输出件(30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扭力弹簧(301)的第一支脚(315)可活动地钩接与动力输入件(300)的输入挡块(314)的一侧,第二扭力弹簧(301)的第二支脚(316)可活动的钩接在输入挡块(314)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输出件(302)的连接端设置有与输入挡块(314)相互对应的输出挡块(342),第二扭力弹簧(301)同时套装在输入挡块(314)和输出挡块(342)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输出件(302)的动力输出端(319)上设置有凹槽(343);卷轴(304)具有轴向凸出的连接部(321),连接部(321)可活动地插入在凹槽(343)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件(300)的圆心位置上开设的圆柱凸台(341),在圆柱凸台(341)的圆心位置上开设有定位孔(317);在动力输出件(302)的连接端设置有与定位孔(317)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定位柱(318)。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卷轴(304)的中段位置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圆周凸缘(34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305)置于旋转壳体(307)的内腔中;轴套(303)可拔插地插入在固定座(305)的腔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壳体(307)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连接槽(323),在第一弹簧座(309)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连接槽(323)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连接柱(32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弹簧座(309)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槽(311),在第二弹簧座(346)设置有与第二定位连接槽(311)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连接柱(31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轴套(303)的顶部圆周外壁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柱(330),在固定座(305)的腔体的顶部圆周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柱(330)相互配合连接的定位槽(331)。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弹簧座(346)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簧座(309)上的第一外接卡接部(332)相互对应的第二外接卡接部(347)。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弹簧座(309)和第二弹簧座(346)上套装有铝通管(334),所述铝通管(334)具有向内凸出的定位凹槽(333);铝通管(334)通过定位凹槽(333)与所述第一外接卡接部(332)、第二外接卡接部(347)接触限位。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轴套(303)具有圆周连接凸缘(345);轴套(303)通过圆周连接凸缘(345)与上梁封套(100)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梁封套(100)上开设有与动力输入件(300)的动力输入端相配合的圆形通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输入件(300)的动力输入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边形凹槽(313)。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部(321)具有多边形结构的外部轮廓,凹槽(343)具有与所述多边形外部轮廓相适应的内壁。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扭力弹簧(310)为平面涡卷弹簧。
19.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扭力弹簧(301)为恒力弹簧。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定位凹槽(333)可活动地插入有窗帘面料固定插条。
2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43)为非圆形凹槽。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周连接凸缘(345)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348);在固定座(305)的顶部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径向凸缘(349),在径向凸缘(349)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柱(348)相互配合连接的定位连接孔(350)。
23.窗帘,包括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窗帘采用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定位调节装置。
CN201921541491.5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Active CN211397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1491.5U CN211397384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1491.5U CN211397384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7384U true CN211397384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1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1491.5U Active CN211397384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73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4072A (zh) * 2019-09-17 2019-11-15 朗丝窗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4072A (zh) * 2019-09-17 2019-11-15 朗丝窗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WO2021052275A1 (zh) * 2019-09-17 2021-03-25 朗丝窗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US20220341258A1 (en) * 2019-09-17 2022-10-27 Lantex Window Fashions Co., Ltd. Rotary positioning adjustment device and curtain with the same
US11970902B2 (en) * 2019-09-17 2024-04-30 Lantex Window Fashions Co., Ltd Rotary positioning adjustment device and curtain with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203064B2 (en) Blinds for Adjusting Illumination
CA2213807C (en) Combined tilt and raise control for window coverings
US5318090A (en) Roller assembly for venetian blind
US20210332642A1 (en) Coupling mechanism for use with a roller tube of a window treatment
US6918424B2 (en) Cord winding device for a blind
US20040134627A1 (en) Window blind having an operating device for concealed pull ropes thereof
US20220412159A1 (en) Lift cord spool for a motorized treatment
CN211397384U (zh)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KR101318404B1 (ko) 커튼 승하강 구동장치
US20220298855A1 (en) Idler for a window treatment
US20230042244A1 (en) Battery-powered roman shade system
US5680892A (en) Slat angle adjusting device for a venetian blind
TWI572771B (zh) The sun shad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896342B2 (ja) 電動ブラインド
US20230295985A1 (en) Cone and clamp assembly for screen assembly
KR200448623Y1 (ko) 블라인드용 권취구
WO2021052275A1 (zh) 一种旋转定位调节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帘
US11047172B2 (en) Cord-resistance adjusting device
KR200398772Y1 (ko) 권취식 방충망의 권취속도 감속장치
US11208843B2 (en) Hand-held narrow-edge zebra curtain
CN216517732U (zh) 一种翻叶调光轮座及其安装结构
CN217421022U (zh) 一种电动窗帘驱动组件及蜂巢帘
JPH0739665U (ja) 左右兼用型の嵌込み部材
CN213573819U (zh) 定力弹簧无拉窗帘系统
JPS58189484A (ja) スラツト角度調節装置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