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5774U -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5774U
CN211395774U CN201921941094.7U CN201921941094U CN211395774U CN 211395774 U CN211395774 U CN 211395774U CN 201921941094 U CN201921941094 U CN 201921941094U CN 211395774 U CN211395774 U CN 211395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universal ball
foundation beam
bolt
univer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10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海峰
尹志勇
杜秋男
景立平
董瑞
杜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rthquake Offi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Earthquake Offi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rthquake Offi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Earthquake Offi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9219410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5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5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57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地基梁之间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顶部与地基梁底部固定;所述底座包括万向球、螺栓和混凝土主体,所述万向球底部固定在所述螺栓,所述螺栓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所述万向球顶部高于所述混凝土主体顶部。本实用新型的隔震系统简易可行,施工难度低,可以有效减轻农居结构震害。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的抗震意识薄弱,受限于经济条件差,农村地区建造的房屋抗震能力比较差。在地震发生时,农村地区往往遭受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国内工程界大多专注于高层、大跨等城市重要结构的抗震研究,对于量大面广的农居建筑却没有特别注意,而事实上,地震中损失最惨重的正是这些地区。据震害调查表明,财产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剧烈地面运动导致大量的房屋破坏倒塌所造成的,破坏量最大的正是村镇各类砖、土、石、木等低矮建筑。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员近60%为村镇人口,而且直接经济损失的85%-97%来自房屋破坏。例如:海城地震中,极震区的农村民房破坏比较严重,全县共56万间房屋,其中14万间(约25%)因倒塌或严重破坏;云南省姚安县发生的6.0级地震,造成房屋建筑毁坏84万平方米,破坏763万平方米,民用房屋直接经济损失为13亿元;汶川地震造成 69197人遇难,700多万间房屋倒塌,2300多万间房屋损坏,其中多为村镇房屋的倒塌和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人民币;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造成两千多人死亡或失踪,并造成了当地大量村镇房屋倒塌,农房倒塌受损尤为严重。因此,研究适合农居工程建设的减隔震技术意义重大。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明显地减少地震灾害对房屋造成的倒塌和人员伤亡。目前,应用较多的隔震体系为叠层橡胶垫隔震体系。虽然这种隔震体系技术已比较成熟,且在实际工程中已有应用,但由于其造价高昂,主要应用于重要建筑和大型桥梁,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应用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农村地区没有隔震技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地基梁之间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顶部与地基梁底部固定;
所述底座包括万向球、螺栓和混凝土主体,所述万向球底部固定在所述螺栓,所述螺栓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所述万向球顶部高于所述混凝土主体顶部。
可选的:所述万向球位于同一水平面。
可选的:所述螺栓底部设置有螺母,旋转所述螺母用于使所述万向球位于同一水平面。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主体的高度不小于200mm。
可选的:所述地基梁与所述底座侧面还设置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用于防止回填土进入所述地基梁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缝隙。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平面尺寸、所述钢板的平面尺寸与地基梁的平面尺寸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地基梁底部设置有底座,当有地震发生的时候,底座可以将地震的作用力分散,以减少底座的受力,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中震时可以隔震36%左右,大震时可以隔震50%左右;另外,本方法对农村民居建设原有施工过程及工艺改变很小,只是在原施工过程中增加隔震底座,施工方法简单,技术要求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万向球的隔震方法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中土工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隔震试验台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万向球,3-钢板,4-地基梁,5-螺栓,6-螺母,7-土工布,8-地震模拟振动台,9-剪切土箱,10-黏土层,11-砂土层,12-隔震系统,13- 地基梁,14-结构模型,A2~A1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如图1-图4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与地基梁4之间设置有钢板3,钢板3顶部与地基梁4底部固定;
底座1包括万向球2、螺栓5和混凝土主体,如图2和3所示,万向球2底部固定在螺栓5,螺栓5均匀的布置在混凝土主体内,万向球2顶部高于混凝土主体顶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1的结构需要根据房屋的结构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两条横边和两条竖边组成的框架,在框架内中间位置还有一条竖边,即底座1为横向布置的“日”字形状,基坑的长度为7200mm,宽度为5600mm。
为了保证底座1的平面尺寸与底座1的平面尺寸相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1模板的内部平面尺寸需与地基梁4的尺寸相同。
由于地面不一定是水平的,所以直接设置万向球2的话可能导致万向球2 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万向球2底部设置有用于调节万向球2高度的螺栓5。
万向球2与螺栓5的结构是这样的:万向球2的底部焊接在螺栓5的顶部,螺栓5的底部还设置有螺母6,螺母6的作用在于通过调节螺母6的高度以调节万向球2的高度以使所有的万向球2位于同一水平面,因此,螺母6的高度最好不小于30mm,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螺母6的高度为30mm。
该万向球2单个容许荷载应为1.2t/个,万向球2数量根据基座的重量与安全系数决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中横边上均匀的布置有20个万向球2,竖边上均匀的布置有13个万向球2。
万向球2的高度具体是这样调节的:将顶部焊接有万向球2的螺栓5均匀的布置在底座1模板内,通过水平尺找准万向球2的高度,然后调节螺栓5底部的螺母6,改变螺栓5的高度: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螺母6的高度为30mm,使得螺栓5的总体高度有30mm的调节范围,当万向球2过高的话,拧紧螺母6,万向球2过低的话,拧松螺母6。最终使得万向球2位于同一水平面。
底座1的高度关系到其承载强度,因此底座1的高度应不小于200mm,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1的高度为200mm。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1是由混凝土浇注形成的,使用的混凝土标号为C50。
另外,底座1的高度应低于万向球2顶面的高度,防止底座1过高影响万向球2的正常功能。
万向球2顶面设置有与底座1平面尺寸相同的厚钢板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厚钢板3的厚度为1mm,且厚钢板3的上侧是与地基梁4固定的,该厚钢板3用于防止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地基梁4梁混凝土破裂。
当浇注好地基梁4后,需要在基坑与地基梁4和底座1之间填埋回填土,为了防止回填土进入地基梁4与底座1之间的缝隙影响万向球2的旋转运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地基梁4与底座1侧面还设置土工布7,如图4所示,土工布7用于遮挡住地基梁4与底座1之间的缝隙防止回填土进入到缝隙中。
当地震发生时,由于设置有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万向球2,地震引发的作用力先作用在万向球2上,每个万向球2自由旋转减少地震的作用力,而在底座1上的基座则基本上不会受到地震作用力的影响,因此地基梁4基本不会发生位移,以此达到隔震减震的效果。
实施例2
为了验证发明的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隔震试验台,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隔震试验台包括地震模拟振动台8、试验模型剪切土箱9、隔震系统12和结构模型14。
地震模拟振动台8是一个包括振动台台面及基础、油源及油压分配系统、加振器、数字信号输出系统、振动参数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地震模拟振动台8使用的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模拟试验室装备的双台地震模拟振动台8阵系统,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Figure BDA0002268681320000061
试验模型剪切土箱9内设置有隔震系统12,其固定在地震模拟振动台8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型箱主体尺寸为3.70m×2.40m×1.70m,底座尺寸为 4.18m×2.82m×0.12m,模型土箱9采用15层口字形钢管框架叠合而成,每层钢框架由四根口字形钢管焊接,口字形钢管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壁厚3mm。除最上一层框架外,其余框架间两侧分别焊接两片200mm×80mm×10mm不锈钢垫板。在钢垫板上沿水平振动方向设置V形凹槽,凹槽内放置钢滚珠若干,形成可以自由滑动的支承点。在垂直振动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贴铁皮并用螺母将其固定于两侧,模型箱纵向两侧分别焊接两根圆形钢立柱,立柱上安装轴承,轴承外径与土箱9外侧接触,钢管立柱与箱底座通过焊接相连,采用两根钢管连接纵向两侧立柱并形成稳定框架,该框架有利于限制土箱9垂直及平面扭转运动。模型箱内壁贴厚度为2mm的橡胶膜以防止土箱9内的土和水的漏出,模型箱与振动台面之间用螺栓固定。在试验进行前,在模型箱内部橡胶膜表面涂石腊,以减小在箱壁与土体的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在模型箱内部底面粘接一层碎石,用以增大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以免激振时土体与底板发生相对滑移。
在振动台的移动台台面上确定好剪切土箱9的安装位置,将剪切土箱9吊到安装位置后固定剪切土箱9。
然后在剪切土箱9内先制作黏土层10,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土层:将黏土均匀铺设在土箱9中,达到0.2m后,用木板将表面扫平,夯实;埋设传感器 A2,A3并标号,回填覆土,橡胶锤夯实;用耙子耙出一层毛刺,继续装下一层土,直到达到1m深度,即将黏土几乎填满剪切土箱9;再次埋设传感器A8和 A9和并标号,回填覆土,橡胶锤夯实。
设置隔震系统12:按照沟槽设计图,测量出位置,用用铲子开挖深度0.4m 的沟槽,用木板扫平;在沟槽中填撒砂土,达到0.6m高度后,用木板将表面扫平,夯实2次;安装埋设传感器A4和A5并标号,回填覆土,橡胶锤夯实;在砂土层11上布置底部带有隔震系统12的地基梁13;回填砂土,使砂土均匀铺设与隔震沟槽中,达到0.2m后,用木板将表面扫平,夯实;安装埋设传感器A6 和A7并标号,回填覆土,橡胶锤夯实。
设置结构模型14:结构模型14即模拟的现实中的房屋主体,吊装结构模型 14到设计位置,使结构模型14刚好接触到万向球顶点,结构模型14重量仍然由吊车承受;调整结构基础与带万向球地梁的位置;铺设好挡土布,在结构模型14顶部安装传感器A10。
回填隔震沟:用耙子耙出一层毛刺;回填粘土,使粘土均匀铺设于隔震沟槽中,达到0.4m后,用木板将表面扫平,夯实。
将各个传感器连接相应的信号采集器端口,进行试验加载:本次试验拟采用一种波作为振动台的输入波,在开始激振前用0.02g幅值的阶跃波预振,使土体模型密实,其后每次改变加速度输入峰值时亦均输入阶跃波扫描,以观测体系模型动力特性的改变情况。每一工况之间的地震波输入的间隔时间根据现场情况而定,预计间隔时间为10分钟。
依据相似比压缩相应的持时,根据抗震设防烈度,从小到大依次输入7度、 8度、9度等对应幅值调整后的加速度,输入方向考虑一个水平向。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中震时可以隔震36%左右,大震时可以隔震50%左右。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地基梁之间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顶部与地基梁底部固定;
所述底座包括万向球、螺栓和混凝土主体,所述万向球底部固定在所述螺栓,所述螺栓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所述万向球顶部高于所述混凝土主体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球位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底部设置有螺母,旋转所述螺母用于使所述万向球位于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主体的高度不小于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梁与所述底座侧面还设置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用于防止回填土进入所述地基梁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平面尺寸、所述钢板的平面尺寸与地基梁的平面尺寸相同。
CN201921941094.7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95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1094.7U CN211395774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1094.7U CN211395774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5774U true CN211395774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109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95774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5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5592A (zh) * 2019-11-11 2020-04-07 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5592A (zh) * 2019-11-11 2020-04-07 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Seismic response of irregula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under adverse soil conditions using shaking table tests
CN104374648B (zh) 一种测试管桩与注浆土体之间动力剪切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Wu et al. Shaking table tests on seismic responses of pile-soil-superstructure in coral sand
Sancio et 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over liquefiable ground in Adapazari, Turkey
Zahmatkesh et al. Settlement evaluation of soft clay reinforced by stone columns,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oil compaction
CN211395774U (zh)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系统
CN101349075A (zh) 大型储液罐消能减震与隔震基础的构造方法与结构
Banović et al. Performance of geotechnical seismic isolation using stone pebble-geogrid laye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Ko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ismic soil-pile interaction in liquefying ground
Kumawat et al. Bearing capacity of square footing on geocell reinforced fly ash beds
CN110965592A (zh) 一种基于万向球的隔震方法及系统
CN211395724U (zh) 一种隔震系统
CN101886684A (zh) 沉陷区埋地管线结构的减震控制装置
CN109738146B (zh) 一种足尺寸夯土墙体地震台试验仿真连接测试方法
Ching et al. A small Saskatchewan town copes with swelling clay problems
CN111912711B (zh) 一种用于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综合模型槽系统
Yao et al. Study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eel pipe pile found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of neighborhood deep excavation
CN204127483U (zh) 埋地管线结构减震控制装置
Makarchia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uplift behavior of anchors embedded in reinforced sand
Yamashita et al. Recent case histories on monitoring settlement and load sharing of piled rafts in Japan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Piles in High and Steep Slopes
Sakr et al. Model study of jacked pile with varied geometry in sand
CN220117260U (zh) 一种用于桥墩底部的抗震装置
CN110777833A (zh) 一种隔震方法及隔震系统
CN211690399U (zh) 支撑强度高的地下室疏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