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2298U - 防褥疮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防褥疮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2298U
CN211382298U CN201922435581.2U CN201922435581U CN211382298U CN 211382298 U CN211382298 U CN 211382298U CN 201922435581 U CN201922435581 U CN 201922435581U CN 211382298 U CN211382298 U CN 211382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groove
plate
piston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55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玮
于海婧
黄孝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224355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2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2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22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褥疮护理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床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隔板彼此平行,隔板的长度与床板的长度相等或小于床板的长度;以及床垫块,所述床垫块安置于隔板间的空间内且其上表面高于隔板的上表面,相邻床垫块紧密贴合且部分或全部的床垫块可从床板侧面抽出。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护理人员对护理床的操作,能够防止长期卧床的病人产生褥疮,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Description

防褥疮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褥疮护理床。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患者的肌肤与床褥长时间接触,会导致皮肤不透气、血液循环不流畅,从而导致皮肤产生褥疮。褥疮又名压疮,系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且常伴有疼痛感,对患者的身体具有极大的伤害。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褥疮发生,通过护理人员挪动患者而使患者翻身,避免患者的臀部、腿部、背部等始终与床铺接触而导致血液流通受阻,同时在保持患者翻身的状态时,需要擦洗患者的背部等位置,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且擦洗后还需要在患者的皮肤上涂抹润肤产品,以此减少皮肤受到的摩擦,这样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且易触碰到患者的伤处,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而患者长期与床褥接触,患者自身分泌出的汗渍和其他污渍等均会沾染在床褥上,因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换洗床褥以提高患者的卫生情况,避免床褥间滋生细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将患者搬动至其他位置,再将床褥整个换掉,之后再将病人挪回至原床铺上,更换极为不便,同时挪动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体格,增加了护理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褥疮护理床,实现床垫的更换,且无需将患者搬动至其他位置,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防褥疮护理床,包括:
床板,所述床板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床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以及
床垫块,所述床垫块安置于隔板间的空间内且其上表面高于隔板的上表面,相邻床垫块紧密贴合且部分或全部的床垫块可从床板侧面抽出。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隔板将床板上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分区,然后在各分区内放置独立的床垫块,这样护理人员能够分别控制位于患者不同身体部位下的床垫块。当某一位置的床垫块沾染污渍后,护理人员可将此床垫块沿隔板间隔自床板侧边抽出,再沿原路塞入一块干净的床垫块,实现床垫的更换,且这样只需更换局部的床垫块,与传统的整块床垫相比,换下的待清洗床垫的体积更小,需要使用的清洗材料更少,节约资源,同时清洗部位更为集中,减小清洗难度。同时将隔板间的床垫块取下,护理人员能够直接从隔板间对患者与床垫接触的身体部位进行擦洗或涂抹润肤产品,无需挪动患者,减轻护理人体的体力负担。另外,拆掉磨削床垫块后,患者身体的受力发生变化,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褥疮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隔板彼此平行。
隔板平行设置利于统一隔板的长度,便于隔板的设计制造,同时使相邻隔板间的宽度保不变,从而保证置于其中的床垫块的宽度也保持一致,使床垫块可任意自隔板的一侧抽出。
进一步,隔板的长度与床板的长度相等或小于床板的长度。
这样限制隔板与床板间的长度关系,保证隔板能够完全置于床板上,通过隔板限定床垫块的位置,便于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相邻隔板的相对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横槽,且此相对面上设有连通各横槽的至少一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位于最上方的横槽,弧形槽的另一端位于最下方的横槽;床垫块靠近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沿横槽滑动的滚珠,所述滚珠可沿弧形槽滑动。
滚珠可在横槽内滑动,护理人员可根据需要将滚珠滑入不同高度的横槽内,从而调节床垫块的高度,使整体床垫块能够在某一位置凸起或下陷,以此将患者的某处身体部位垫高或悬空,避免患者肌肤始终与床褥接触而产生褥疮。同时床垫块上下移动时,滚珠可直接沿弧形槽上下滑动,而无需将整块床垫块自对应横槽内抽出再放入位于其他高度的横槽内,操作更为简便。且弧形槽的两端口一般具有一定的位移差,需要将床垫块抽出时,控制床垫块沿弧形槽向下滑动,床垫块沿弧形槽自动向隔板外移动,利于床垫块抽出。而床垫块沿弧形槽下移再抽出,床垫块下移后与人体未接触,即此时床垫块与人体间不会产生摩擦力,避免床垫块与人体间产生过多摩擦力而损伤患者的皮肤。
进一步,所述床板包括分离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相邻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床板上连接有控制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控制第一床板绕铰接处上下翻动,根据患者的需要控制患者躺卧或坐立。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第一床板的下方,升降机构包括活塞缸和气囊;
活塞缸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与第一床板间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板连接有控制其上下移动的动力源,活塞缸内位于活塞板上方的空间充满密闭气体;
气囊设置于第一床板的边沿,气囊与活塞缸的顶部连通。
动力源驱使活塞板上下移动,活塞板带动活塞杆上下移动,同时活塞板将活塞缸内位于活塞板上方的气体进行挤压。活塞杆即可带动第一床板向上翻动,而气体受到挤压则进入气囊,使气囊逐渐变为充盈状态,气囊能够与患者的侧面相抵,避免患者因逐渐坐立而身体滑动歪斜导致患者不适。
进一步,所述横槽上设有用以防止滚珠误动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凹槽和卡块,所述凹槽位于横槽顶部和/或底部,卡块与凹槽密封滑动连接,卡块与凹槽间设有弹簧,卡块伸出凹槽的一端设有两个弧形凸起,两个弧形凸起间的曲面凹陷能够与滚珠贴合。
护理人员手动将床垫块推入隔板间时,滚珠沿横槽滑动至定点处,护理人员施加的推力传递至滚珠,滚珠对弧形凸起的凸起斜面施加作用力,使弧形凸起向凹槽内回缩,然后滚珠继续移动至两个弧形凸起的曲面凹陷处,此时弹簧对弧形凸起施加向凹槽外移动的作用力,使曲面凹陷与滚珠贴合,实现对滚珠的定位,防止滚珠误动而使床垫块移动,保证床垫块放置的稳定性,避免床垫块移动而影响患者修养。
进一步,所述第一床板的边沿设有金属的放置槽,气囊位于放置槽内,气囊一端与放置槽底部固定连接,气囊另一端表面镶嵌有能与放置槽吸附的磁性件。
这样在活塞板向下移动而将气囊内的气体吸入活塞缸内时,气囊逐渐变为松弛状态而回缩进放置槽,磁性件与金属的放置槽彼此吸引,所以磁性件会向放置槽移动,从而带动气囊更快回收进放置槽。
进一步,所述气囊朝向床板一侧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增强患者头部和肩部等位置与气囊间的摩擦力,避免患者上半身斜立时向下滑动而与床垫块产生摩擦造成皮肤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褥疮护理床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褥疮护理床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褥疮护理床实施例的隔板的放大视侧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床架1、第一床板2、第二床板3、隔板4、上部5、下部6、活塞缸7、活塞杆8、横槽9、弧形槽10、滚珠11、卡块12、气囊13、放置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防褥疮护理床,包括:床架1、床板和床垫块,床板放置在床架1上,床板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板4,隔板4与床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连接,如焊接、铆接等。隔板4彼此平行,隔板4的长度与床板的长度相等或小于床板的长度,本实施方案中,优选隔板4与床板较短的床沿平行设置,且隔板4的长度与床板较短的床沿的长度相等。如图3所示,相邻隔板4的相对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横槽9,且此相对面上设有连通各横槽9的至少一个弧形槽10,弧形槽10一端位于最上方的横槽9,弧形槽10的另一端位于最下方的横槽9。
在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床板包括放置上半身的第一床板2和放置下半身的第二床板3,或者分为左、右两个床板,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种分法。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相邻一端均与床架1铰接,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的铰接处所对应的隔板4间隔空间中可以设置也可以不放置床垫块。当不放置床垫块时,保证第一床板2或第二床板3翻转时,不会挤压床垫块,第一床板2上连接有控制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当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的铰接处的隔板间隔空间中设置床垫块时,床垫块的相接部分为柔性的。
床垫块的长度与床板较短的边沿相等,床垫块包括上部5和下部6,下部6可以为刚性的或者柔性的,上部5有选为柔性材料。床垫块的上部5位于隔板4的上方,部分或全部的上部5的宽度大于相邻隔板4间的距离,相邻床垫块的上部5紧密贴合。床垫块的下部6安置于隔板4间的空间内,床垫块的下部6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间隔板4的高度,且部分或全部的床垫块可从床板侧面抽出。床垫块的下部6靠近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沿横槽9滑动的滚珠11,滚珠11还可沿弧形槽10滑动,若设置多个滚珠11和多个弧形槽10,床垫块一侧的滚珠11与相邻一侧的隔板4上的弧形槽10数量相同,滚珠11间的间距与弧形槽10间的间距相等,本实施例中,优选床垫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滚珠11,滚珠11与床垫块焊接,滚珠11相邻的隔板4侧壁上设有两条弧形槽10,弧形槽10彼此平行,两个弧形槽10间的间距与两个滚珠11间的间距相等,且弧形槽10与滚珠11位于横槽9上的定点位置错开,定点位置即床垫块完整放置在隔板4间时滚珠11所处的位置,这样避免滚珠11误动落入弧形槽10内。床垫块安装后,相邻床垫块的上部5紧密贴合,摩擦力也可防止床垫块的相对滑动,防止滚珠误动落入弧形槽。
床垫块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宽度10cm-20cm。
升降机构位于第一床板2的下方,升降机构包括活塞缸7和气囊13,活塞缸7的底部与床架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本实施方案中优选用固定连接,如焊接或粘接等。活塞缸7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图中未显示),活塞板与第一床板2间设有活塞杆8,活塞杆8一端与活塞板焊接,另一端与第一床板2的底部焊接,活塞板连接有控制其上下移动的动力源(图中未显示),动力源可采用手动推动活塞板上下移动,也可采用电动或气动机构控制活塞板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机构作为动力源,气缸的输出轴与活塞板的底部焊接。
活塞缸7内位于活塞板上方的空间充满密闭气体,活塞缸7的顶部与气囊13连通,气囊13位于第一床板2的周向边沿,此周向边沿设有金属(如铁或铁合金等)的放置槽14,气囊13位于放置槽14内,气囊13的下端与放置槽14底部固定连接(焊接或粘接等),气囊13另一端表面镶嵌有能与放置槽14吸附的磁性件,磁性件可采用磁铁。气囊13朝向床板一侧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气囊13充盈状态为“凸”字形。气囊充盈状态为“凸”字形,患者的头部正好位于气囊“凸”字形的凹槽处,实现对患者的头部和肩部的定位和防护,定位效果更好。
横槽9上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滚珠11的定点处,定位机构包括凹槽和卡块12,凹槽位于横槽9顶部和/或底部,卡块12与凹槽密封滑动连接,卡块12与凹槽间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卡块12焊接,另一端与凹槽内壁焊接,卡块12伸出凹槽的一端设有两个弧形凸起,两个弧形凸起间的曲面凹陷能够与滚珠11贴合。
初始状态:气缸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均为水平放置,活塞板位于活塞缸7靠近底部的一侧,活塞缸7内位于活塞板上方的空间充满密封气体,气囊13位于放置槽14内。床垫块均置于隔板4的间隔空间内,各床垫块的下部6上的滚珠11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横槽9内,此横槽9位于各高度横槽9的中间位置,此时各床垫块的上部5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滚珠11位于横槽9内的定点处,定位机构上的卡块12对滚珠11进行卡合,曲面凹陷与滚珠11贴合。
具体操作过程:
床垫块的取放过程:当某一位置的床垫块沾染污渍或需要擦洗患者背部等身体部位时,护理人员将此床垫块沿横槽9向外拖动一定长度(例如2cm),使滚珠11移动至弧形槽10与横槽9的连通处,再将床垫块向下按压,此按压力传递至滚珠11,使滚珠11沿弧形槽10向下滑动,从而控制床垫块向下移动同时沿弧形槽10向外移动一定距离,然后将下移后的床垫块沿横槽9自隔板4的侧边完全抽出,护理人员直接从抽出床垫块的隔板4间对患者与床垫接触的身体部位进行擦洗或涂抹润肤产品,同时可沿原路塞入一块干净的床垫块,实现床垫的更换。
床垫块的高度调节过程: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将滚珠11滑入不同高度的横槽9内,从而调节床垫块的高度,使整体床垫块能够在某一位置凸起或下陷,以此将患者的某处身体部位垫高或悬空,避免患者肌肤始终与床褥接触而产生褥疮。床垫块需要上或下移动时,按上述操作使滚珠11位于弧形槽10和横槽9的连通处,若床垫块向上移动,则需护理人员对床垫块施加向上移动的作用力,手动控制床垫块上移至所需位置后,再将床垫块向滚珠11的定点处拖动,使滚珠11滑入横槽9内,直至滚珠11与此更高水平位置的横槽9内的定点处的卡块12卡合时,护理人员撤销对床垫块的作用力,完成了床垫块的高度调节。若床垫块向下,则与上述操作同理,只需将护理人员对床垫块施加的向上的作用力变换为向下的作用力。
当患者患有褥疮时,可以先将褥疮两侧的正常部位对应的床垫块调高,然后更换褥疮部位的床垫块,以免摩擦造成二次损伤。
床垫块在隔板4之间的部分为硬质材料,例如塑料或者金属框架,便于推动。在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床垫块的两侧均设有拉绳或拉带,更换时,可以先将拉绳穿过隔板间隔穿到对面,然后拉动床垫块,便于更换新的床垫块。
床垫块外部包裹有床垫套,可拆卸清洗,操作方便,必要时可以代替床单。
第一床板2的升降过程:启动气缸,气缸驱使活塞板上下移动,活塞板带动活塞杆8上下移动。活塞板向上移动时,活塞板带动活塞杆8向上移动,则活塞杆8将第一床板2远离第二床板3的一端向上顶起,实现第一床板2绕铰接处向上翻动。同时活塞板将活塞缸7内位于活塞板上方的气体进行挤压,气体受到挤压则进入气囊13,使气囊13逐渐变为充盈状态并伸出放置槽14,实现对患者的头部和肩部的定位和防护。
活塞板向下移动时,活塞板带动活塞杆8向下移动,则活塞杆8逐渐带动第一床板2复位。且活塞板向下移动使活塞缸7内位于活塞板上方的空间处于负压状态,此负压空间对气囊13内的气体具体吸力,以此将气囊13内的气体逐渐吸入活塞缸7内,气囊13逐渐萎缩,加之磁铁与金属的放置槽14彼此吸引,所以磁铁带动气囊13回缩进放置槽1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板,所述床板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床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以及
床垫块,所述床垫块安置于隔板间的空间内且其上表面高于隔板的上表面,相邻床垫块紧密贴合且部分或全部的床垫块可从床板侧面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隔板的长度与床板的长度相等或小于床板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相邻隔板的相对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横槽,且此相对面上设有连通各横槽的至少一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位于最上方的横槽,弧形槽的另一端位于最下方的横槽;床垫块靠近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沿横槽滑动的滚珠,所述滚珠可沿弧形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分离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相邻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床板上连接有控制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第一床板的下方,升降机构包括活塞缸和气囊;
活塞缸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与第一床板间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板连接有控制其上下移动的动力源,活塞缸内位于活塞板上方的空间充满密闭气体;
气囊设置于第一床板的边沿,气囊与活塞缸的顶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上设有用以防止滚珠误动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凹槽和卡块,所述凹槽位于横槽顶部和/或底部,卡块与凹槽密封滑动连接,卡块与凹槽间设有弹簧,卡块伸出凹槽的一端设有两个弧形凸起,两个弧形凸起间的曲面凹陷能够与滚珠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的边沿设有金属的放置槽,气囊位于放置槽内,气囊一端与放置槽底部固定连接,气囊另一端表面镶嵌有能与放置槽吸附的磁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褥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朝向床板一侧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CN201922435581.2U 2019-12-30 2019-12-30 防褥疮护理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82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5581.2U CN211382298U (zh) 2019-12-30 2019-12-30 防褥疮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5581.2U CN211382298U (zh) 2019-12-30 2019-12-30 防褥疮护理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2298U true CN211382298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9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558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82298U (zh) 2019-12-30 2019-12-30 防褥疮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2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740A (zh) * 2020-12-22 2021-04-3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740A (zh) * 2020-12-22 2021-04-3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6525B (zh) 一种用于医院智能调节的医疗床装置
CN211382298U (zh) 防褥疮护理床
CN103006408A (zh) 一种宽度可调俯卧位体位垫
CN210144924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CN214806237U (zh) 一种卧床病人防压疮装置
CN109549800B (zh) 一种护理床
CN203060210U (zh) 一种医用手术移送床
CN210250357U (zh) 一种老年护理翻身装置
CN104586588B (zh) 家居智能床
CN20348359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翻身用床
CN209137113U (zh) 一种护理担架
CN203591406U (zh) 外科护理垫
CN204016700U (zh) 新型自助翻身器装置
CN205434241U (zh) 一种心内科诊疗床
CN209916444U (zh) 压疮病患的辅助床具
CN204798202U (zh) 一种可加热医疗护理床垫
CN210989260U (zh) 零靠墙输液沙发
CN202822057U (zh) 充气式护理垫
CN214858529U (zh) 一种骶尾部和背部防压疮的体位垫
CN218045641U (zh) 一种多功能转运床垫
CN219662115U (zh) 一种翻身辅助装置
CN218636294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
CN204428313U (zh) 一种带有充气床垫的普外科用护理床
CN114767417B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设备
CN201596032U (zh) 可自动调整体位的多功能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