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1617U -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1617U
CN211381617U CN201922418676.3U CN201922418676U CN211381617U CN 211381617 U CN211381617 U CN 211381617U CN 201922418676 U CN201922418676 U CN 201922418676U CN 211381617 U CN211381617 U CN 211381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part
front half
clamping
tip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86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桂亮
李方英
梁金桃
李常泓
刘永明
卿畅明
黄银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24186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1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1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1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包括持握部、夹持部和弹片,持握部包括前半部、后半部、圆环和凸块,前半部为斜切一截的带尖端圆筒状,夹持部包括夹持端和手捏杆,夹持端包括夹持片和连杆,夹持片呈圆弧板状,其朝向前半部的内径等于前半部的外径,夹持片背向连杆的一端形状与所对应的尖端部分形状一致;连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夹持片和手捏杆,连杆与凸块转动连接,以使夹持片能与尖端贴合和分离,弹片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手捏杆和持握部相对的位置,该夹持器可以无损伤夹持血管,持握稳定,使用过程中不会打滑打转,结构简单,可重复消毒使用,使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背景技术】
心脏搭桥手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阻塞导致供血不足时,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的手术。多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心脏搭桥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在进行动脉搭桥时,必须要对血管进行夹持,因血管壁很薄,夹持血管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对血管局部施加过大的压强,否则容易导致血管破裂,造成不良后果。现有的血管夹持器呈简单的长筒状结构,使用时容易打滑打转,而且现有的血管夹持器与血管的接触面积小,对血管的局部压强大,一旦血管夹持器打滑或打转,很容易导致血管撕裂,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要设计研发一种持握稳定、降低血管局部压强的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该夹持器易于持握,无损伤夹持血管,结构简单,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填装效率高,易于推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包括持握部、夹持部和弹片,持握部包括前半部、后半部、圆环和凸块,前半部为斜切一截的带尖端圆筒状,尖端所在的圆周一端为上端,相对的另一端为下端,圆环固定在前半部和后半部的交界处的下端,后半部与前半部远离尖端的一端固定连接,圆环圆周平面与前半部轴线重合,凸块固定在圆环和尖端之间的前半部上端;夹持部包括夹持端和手捏杆,夹持端包括夹持片和连杆,夹持片呈圆弧板状,夹持片与前半部的上端部分形状一致且与尖端的上端重合;连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夹持片和手捏杆,连杆与凸块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线与圆环中心线平行,以使夹持片能与尖端贴合和分离,弹片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手捏杆和持握部相对的位置,弹片在手捏杆未被捏动时处于预压缩的状态,使夹持片与尖端保持贴合。
进一步地,前半部的斜切面与前半部轴线夹角10°-15°。
进一步地,前半部的外径为8mm。
进一步地,后半部与前半部为一体的圆筒状结构,优选地后半部外侧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小凸起。
进一步地,手捏杆背向凸块的一端有一扁平的圆板,圆板平面与手捏杆转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尖端边线和夹持片的边线作圆倒角处理。
进一步地,持握部、夹持部和弹片材料均为不锈钢。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持握稳定,使用过程中不会打滑打转。
2、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夹持血管时对血管的局部压强,避免对血管造成损伤。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消毒使用,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夹持片贴合持握部尖端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夹持片与持握部尖端状态分离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的立体图。
其中:1-持握部,11-前半部,111-尖端,112-凸块,12-后半部,121-小凸起,13-圆环,2-夹持部,21-夹持端,211-连杆,212-夹持片,22-手捏杆,221-圆板,3-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为基于附图而表示的方位。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包括持握部1、夹持部2和弹片3,持握部1包括前半部11、后半部12、圆环13和凸块112,前半部11为斜切一截的带尖端111圆筒状,前半部11的斜切面与前半部11轴线夹角10°-15°为宜,小夹角的斜切面使尖端111宽度较小,由窄变宽的幅度较小,有利于前半部11插入截断的血管内,但此夹角不宜过小,否则将导致尖端111与血管的接触面过小,使对血管的局部压强过大;尖端111所在的圆周一端为上端,相对的另一端为下端,后半部12与前半部11远离尖端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圆环13固定在前半部11和后半部12的交界处的下端,圆环13圆周平面与前半部11轴线重合,凸块112固定在圆环13和尖端111之间的前半部11上端;夹持部2包括夹持端和手捏杆22,夹持端包括夹持片212和连杆211,夹持片212呈圆弧板状,夹持片212与前半部11的上端部分形状一致且与尖端111的上端重合;连杆21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夹持片212和手捏杆22,连杆211与凸块112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线与圆环13中心线平行,以使夹持片212能与尖端111贴合和分离,实现夹持片212和尖端111配合夹持血管的目的,因为夹持片212与尖端111对血管进行加持时为面接触,在同样的夹持力下,大大减小了血管所受到的压强,有效防止血管因夹持而损伤;弹片3两端分别焊装在手捏杆22和持握部1相对的位置,弹片3使手捏杆22未被捏动时,夹持片212与尖端111保持贴合,以使在夹持血管时,不需要一直手动对血管施加夹持力,弹片3在手捏杆22未被捏动时处于预压缩的状态,使夹持片212与尖端111保持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112有轴孔,轴孔中心线与圆环13中心线平行,连杆211有转轴,转轴与轴孔配合,使夹持部2的转动平面与持握部1前半部11上端切面垂直;前半部11的外径为8mm,略大于心脏搭桥手术中需要夹持的冠状动静脉的内径,以使在夹持血管时尖端111能较好地插入截断的血管内的前提下使尖端111与血管的接触面较大,又能较好地与血管壁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持握部1的后半部12与前半部11为一体的圆筒状结构,减少生产流程,使结构简单,圆筒状的后半部12也有利于与手部贴合,易于持握。
在一些实施例中,持握部1的后半部12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小凸起121,增加对手部的静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持握部1打滑打转,提高操作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捏杆22背向所述凸块112的一端有一扁平的圆板221,圆板221平面与手捏杆22转动方向垂直,增加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使转动手捏杆22更舒适更平稳,避免因接触面积小而使捏动手捏杆22时出现打滑,导致夹持片212突然弹回损伤血管。
在以上所有实施例中,优选地,尖端111边线和夹持片212的边线作圆倒角处理,避免锋利的边缘割伤血管。
优选地,持握部1、夹持部2和弹片3材料均为不锈钢,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重复消毒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使用时,食指插入圆环13,后半部12置于虎口处,大拇指放置在圆板221上端面,大拇指与虎口配合,大拇指捏动或松开手捏杆22,在弹片3的作用下,可以平稳控制夹持片212相对尖端111的开合,插入圆环13的食指能有效防止本实用新型打滑或打转;夹持血管时,大拇指下压手捏杆22,使夹持片212相对尖端111打开,将持握部1的尖端111如现有的夹持器的尖端一样插入已剪断的血管内,慢慢放松大拇指,夹持片212在弹片3弹力的作用下相对尖端111贴合,即可夹持血管。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包括持握部和夹持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所述持握部包括前半部、后半部、圆环和凸块,所述前半部为斜切一截的带尖端圆筒状,所述尖端所在的圆周一端为上端,相对的另一端为下端,所述后半部与所述前半部远离尖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环固定在所述前半部和所述后半部的交界处的下端,所述圆环圆周平面与所述前半部轴线重合,所述凸块固定在所述圆环和所述尖端之间的前半部上端;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端和手捏杆,所述夹持端包括夹持片和连杆,所述夹持片呈圆弧板状,所述夹持片与所述前半部的上端部分形状一致且与所述尖端的上端重合;所述连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片和所述手捏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凸块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线与所述圆环中心线平行,以使所述夹持片能与所述尖端贴合和分离,所述弹片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捏杆和所述持握部相对的位置,所述弹片在所述手捏杆未被捏动时处于预压缩的状态,使所述夹持片与所述尖端保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半部的斜切面与所述前半部轴线夹角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半部的外径为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半部与所述前半部为一体的圆筒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半部外侧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小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捏杆背向所述凸块的一端有一扁平的圆板,所述圆板平面与所述手捏杆转动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边线边线和所述夹持片的边线作圆倒角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持握部、夹持部和弹片材料均为不锈钢。
CN201922418676.3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Active CN211381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8676.3U CN2113816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8676.3U CN2113816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1617U true CN21138161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8676.3U Active CN2113816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16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8259A (zh) * 2021-06-04 2021-08-24 江苏泰科博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吻合支撑夹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8259A (zh) * 2021-06-04 2021-08-24 江苏泰科博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吻合支撑夹持装置
CN113288259B (zh) * 2021-06-04 2022-07-26 江苏泰科博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吻合支撑夹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81617U (zh) 一种血管无损伤夹持器
CN208693428U (zh) 一种骨科安全稳定取钉装置
CN215915687U (zh) 一种防护型揿针装置
CN210697751U (zh) 一种半月板反咬篮钳
CN112493498A (zh) 基于旋转离心力来去除板栗外壳的剥壳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1899527U (zh) 颞颌关节撑开钳
CN207087924U (zh) 防止伤手的菜刀
CN206548576U (zh) 手术钳
CN201642212U (zh) 颌下腺导管夹持器
CN206453825U (zh) 一种专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抓钳
CN112314966A (zh) 一种开口状熟榴莲剥壳装置
CN219022977U (zh) 肝素帽开启器
CN215349284U (zh) 一种icu用气管钳
CN205685376U (zh) 生川乌破开器
TWM557520U (zh) 剝蝦器
CN216824470U (zh) 一种输液三通器具
CN211748701U (zh) 一种火龙果用去皮装置
CN211361926U (zh) 腹膜透析管连接钳
CN211220333U (zh) 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更换钳
CN208942290U (zh) 一种甲状腺钳
CN212488376U (zh) 香蕉切根机构
CN204520800U (zh) 一种吸液式碎瘤装置
CN210447108U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持针钳
CN216603205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阴囊敷药护理器具
CN213555126U (zh) 一种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