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6188U -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6188U
CN211376188U CN201921593671.8U CN201921593671U CN211376188U CN 211376188 U CN211376188 U CN 211376188U CN 201921593671 U CN201921593671 U CN 201921593671U CN 211376188 U CN211376188 U CN 211376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baffle
sound absorption
cavity stee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36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国永
叶天贵
林壮
董丹
杨东凯
张艳涛
李平
刘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ip Equipment &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ip Equipment &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ip Equipment &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ip Equipment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36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6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6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618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所述隔声障板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位于所述隔声障板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隔声障板在设计上集成了阻尼、隔声、吸声等功能与结构,其隔声量可达15dB,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吸声障板两侧采用吸声尖劈作为第二吸声层,将隔声结构居中并起支撑作用,吸声障板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对声信号的插入损失为8dB,在水下探测设备后方组合使用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50°视角的情况下,降噪量将可达3~8dB,提高水下探测设备信噪比、增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降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背景技术
现代大、中型舰艇球鼻艏部位大多配置了水下探测设备,其性能表现受球鼻艏导流罩内的声环境的影响,来自球鼻艏正面的流噪声、船尾方向的螺旋桨噪声和机械设备振动噪声均干扰水声探测设备的正常工作,目前,声障板作为一种降噪结构逐渐应用到球鼻艏导流罩内,用以降低来自船尾的由螺旋桨和机械设备等产生的水载噪声,声障板的设计多集中在实现隔声、吸声、阻尼功能组合方面,不同功能的声障板组合使用以改善水下探测设备工作的声环境还较为少见,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该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能够有效降低来自船尾的由螺旋桨和机械设备等产生的水载噪声,同时改善水声探测设备附近的声环境,吸收入射声波,避免形成假信号干扰水声探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所述隔声障板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位于所述隔声障板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之间;
所述隔声障板由多组第一空腔钢板组成,多组所述第一空腔钢板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一空腔钢板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空腔,且第一空腔钢板面向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一侧设有第一吸声层,所述第一空腔钢板的另一侧设有阻尼层;
所述吸声障板由多组第二空腔钢板组成,多组所述第二空腔钢板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二空腔钢板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钢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吸声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声障板的截面呈折线形,且凹向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方向弯曲。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声障板的截面呈折线形,且凹向远离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方向弯曲。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空腔钢板和第一空腔为隔声结构,且第一空腔钢板的总厚度为26mm-30mm,所述第一空腔的厚度为10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吸声层的厚度为110mm,且第一吸声层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所述第一吸声层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尼层的厚度为20mm,且阻尼层为聚氨酯高分子阻尼材料,所述阻尼层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4-0.9,且阻尼层的弹性模量范围为6-13E+7Pa,所述阻尼层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吸声层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且第二吸声层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钢板上,所述第二吸声层为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且第二吸声层的弹性模量范围为0.5-8E+8Pa,所述第二吸声层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2-0.4。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空腔钢板、第二空腔钢板采用外壳包裹蜂窝状芯材的结构形式,且蜂窝状芯材和外壳均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厚度为20mm、蜂窝空洞直径为6-8mm,所述外壳的厚度为5-10mm,所述外壳与蜂窝状芯材采用树脂胶接,所述蜂窝状芯材与外壳形成数量众多独立、密闭的空腔,所述外壳上预埋不锈钢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隔声障板在设计上集成了阻尼层的阻尼、第一空腔钢板的隔声、第一吸声层的吸声等功能与结构,其隔声量可达15dB,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50°视角的情况下,对来自船尾方向螺旋桨噪声和机械设备振动噪声的插入损失为3~8dB;
2.吸声障板两侧采用吸声尖劈作为第二吸声层,将第二空腔钢板的隔声结构居中并起支撑作用,吸声障板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对声信号的插入损失为8dB;
3.在水下探测设备后方组合使用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50°视角的情况下,降噪量将可达3~8dB,提高水下探测设备信噪比、增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声障板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声障板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声障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障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下探测设备;2、隔声障板;3、吸声障板;4、第一空腔钢板;5、第一空腔;6、第一吸声层;7、阻尼层;8、第二空腔钢板;9、第二空腔;10、第二吸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根据图1、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1、隔声障板2和吸声障板3,所述隔声障板2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3 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3位于所述隔声障板2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 之间;
所述隔声障板2由多组第一空腔钢板4组成,多组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空腔5,且第一空腔钢板4面向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一侧设有第一吸声层6,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的另一侧设有阻尼层7;主要用于阻挡来自船尾方向的螺旋桨噪声和机械设备噪声;
所述吸声障板3由多组第二空腔钢板8组成,多组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9,且第二空腔钢板8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吸声层10。吸收来自侧面的声信号,避免产生假目标。
所述隔声障板2的截面呈折线形,且凹向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方向弯曲。经仿真计算,隔声障板2凹向水下探测设备1更有利于阻挡来自船尾方向的螺旋桨噪声和机械设备噪声.
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和第一空腔5为隔声结构,且第一空腔钢板 4的总厚度为28mm,所述第一空腔5的厚度为10mm。
所述第一吸声层6的厚度为110mm,且第一吸声层6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以便在更宽的频段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吸声效果,所述第一吸声层6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上。
所述阻尼层7的厚度为20mm,且阻尼层7为聚氨酯高分子阻尼材料,所述阻尼层7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4-0.9,且阻尼层7的弹性模量范围为6-13E+7Pa,所述阻尼层7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上。
所述第二吸声层10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以便在更宽的频段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吸声效果,且第二吸声层10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上,所述第二吸声层10为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且第二吸声层10的弹性模量范围为0.5-8E+8Pa,所述第二吸声层10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2-0.4。也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
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第二空腔钢板8采用外壳包裹蜂窝状芯材的结构形式,且蜂窝状芯材和外壳均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厚度为20mm、蜂窝空洞直径为7mm,所述外壳的厚度为8mm,所述外壳与蜂窝状芯材采用树脂胶接,所述蜂窝状芯材与外壳形成数量众多独立、密闭的空腔,起隔声作用,所述外壳上预埋不锈钢螺栓,便于阻尼层7、第一吸声层6、第二吸声层10的安装固定。
实施例二
根据图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1、隔声障板2和吸声障板3,所述隔声障板2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3 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3位于所述隔声障板2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 之间;
所述隔声障板2由多组第一空腔钢板4组成,多组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空腔5,且第一空腔钢板4面向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一侧设有第一吸声层6,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的另一侧设有阻尼层7;主要用于阻挡来自船尾方向的螺旋桨噪声和机械设备噪声;
所述吸声障板3由多组第二空腔钢板8组成,多组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9,且第二空腔钢板8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吸声层10。吸收来自侧面的声信号,避免产生假目标。
所述隔声障板2的截面呈折线形,且凹向远离所述水下探测设备 1的方向弯曲。隔声障板2凹向船尾一侧,经仿真计算,这种隔、吸声障板组合更有利于吸收从舷侧方向入射的声信号。
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和第一空腔5为隔声结构,且第一空腔钢板 4的总厚度为28mm,所述第一空腔5的厚度为10mm。
所述第一吸声层6的厚度为110mm,且第一吸声层6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以便在更宽的频段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吸声效果,所述第一吸声层6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上。
所述阻尼层7的厚度为20mm,且阻尼层7为聚氨酯高分子阻尼材料,所述阻尼层7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4-0.9,且阻尼层7的弹性模量范围为6-13E+7Pa,所述阻尼层7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上。
所述第二吸声层10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以便在更宽的频段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吸声效果,且第二吸声层10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上,所述第二吸声层10为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且第二吸声层10的弹性模量范围为0.5-8E+8Pa,所述第二吸声层10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2-0.4。也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
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第二空腔钢板8采用外壳包裹蜂窝状芯材的结构形式,且蜂窝状芯材和外壳均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厚度为20mm、蜂窝空洞直径为7mm,所述外壳的厚度为8mm,所述外壳与蜂窝状芯材采用树脂胶接,所述蜂窝状芯材与外壳形成数量众多独立、密闭的空腔,起隔声作用,所述外壳上预埋不锈钢螺栓,便于阻尼层7、第一吸声层6、第二吸声层10的安装固定。
该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的隔声障板2在设计上集成了阻尼层7的阻尼、第一空腔钢板4的隔声、第一吸声层6的吸声等功能与结构,其隔声量可达15dB,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50°视角的情况下,对来自船尾方向螺旋桨噪声和机械设备振动噪声的插入损失为3~8dB;且吸声障板3两侧采用吸声尖劈作为第二吸声层10,将第二空腔钢板8的隔声结构居中并起支撑作用,吸声障板3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对声信号的插入损失为 8dB;同时,在水下探测设备1后方组合使用隔声障板2和吸声障板 3,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有150°视角的情况下,降噪量将可达 3~8dB,提高水下探测设备信噪比、增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1)、隔声障板(2)和吸声障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障板(2)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3)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3)位于所述隔声障板(2)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之间;
所述隔声障板(2)由多组第一空腔钢板(4)组成,多组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的内部设有设有第一空腔(5),且第一空腔钢板(4)面向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一侧设有第一吸声层(6),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的另一侧设有阻尼层(7);
所述吸声障板(3)由多组第二空腔钢板(8)组成,多组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之间通过法兰相互搭接拼装,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9),且第二空腔钢板(8)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吸声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障板(2)的截面呈折线形,且凹向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障板(2)的截面呈折线形,且凹向远离所述水下探测设备(1)的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和第一空腔(5)为隔声结构,且第一空腔钢板(4)的总厚度为26mm-30mm,所述第一空腔(5)的厚度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声层(6)的厚度为110mm,且第一吸声层(6)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所述第一吸声层(6)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7)的厚度为20mm,且阻尼层(7)为聚氨酯高分子阻尼材料,所述阻尼层(7)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4-0.9,且阻尼层(7)的弹性模量范围为6-13E+7Pa,所述阻尼层(7)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声层(10)由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种圆锥吸声尖劈交错排列组成,且第二吸声层(10)以粘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钢板(8)上,所述第二吸声层(10)为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且第二吸声层(10)的弹性模量范围为0.5-8E+8Pa,所述第二吸声层(10)的损耗因子范围为0.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钢板(4)、第二空腔钢板(8)采用外壳包裹蜂窝状芯材的结构形式,且蜂窝状芯材和外壳均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厚度为20mm、蜂窝空洞直径为6-8mm,所述外壳的厚度为5-10mm,所述外壳与蜂窝状芯材采用树脂胶接,所述蜂窝状芯材与外壳形成数量众多独立、密闭的空腔,所述外壳上预埋不锈钢螺栓。
CN201921593671.8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376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3671.8U CN211376188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3671.8U CN211376188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6188U true CN211376188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3671.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376188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61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0895A (zh) * 2019-09-24 2019-1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CN113948055A (zh) * 2021-09-17 2022-01-18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适应声干扰传播路径的组合声障板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0895A (zh) * 2019-09-24 2019-1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CN110580895B (zh) * 2019-09-24 2024-04-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CN113948055A (zh) * 2021-09-17 2022-01-18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适应声干扰传播路径的组合声障板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6188U (zh)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CN201025488Y (zh) 复合型声呐导流罩壳板
CN105109122A (zh) 一种粘弹性复合隔声板
CN112779998B (zh) 一种全频带超构吸声体
KR101116107B1 (ko) 전기 음향 수중 안테나
CN102543062B (zh) 一种宽频耐压反声结构
CN110580895A (zh)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CN110580894B (zh)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
CN110599993A (zh)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碳纤维声障板
CN211376185U (zh)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碳纤维声障板
CN211376187U (zh)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
CN205033651U (zh) 一种粘弹性复合隔声板
CN201554527U (zh) 片式折角消声器
CN104392715A (zh) 一种用于声呐基阵的复合隔声障板
CN212032641U (zh) 一种减少水池端面反射强度的装置
CN215730850U (zh) 一种水下双层吸声板
CN105575379A (zh) 消声室以及用于其的消声器
CN110718204B (zh)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工作环境的降噪隔声结构
CN112172265B (zh) 一种用于消音堡的缓冲板
CN107128032A (zh) 一种船用导流罩夹芯式透声窗结构
CN212534594U (zh) 一种隔音型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CN210049421U (zh) 防水宽频复合铝合金吸声体
US6091829A (en) Microphone apparatus
AU2013276738B2 (en) Structure for an underwater vehicle such as a submarine
CN212021840U (zh) 一种汽车内饰隔音复合蜂窝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