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2716U - 多孔式v型送风口 - Google Patents

多孔式v型送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2716U
CN211372716U CN201921778139.3U CN201921778139U CN211372716U CN 211372716 U CN211372716 U CN 211372716U CN 201921778139 U CN201921778139 U CN 201921778139U CN 211372716 U CN211372716 U CN 211372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air
plate
filter screen
fan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81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照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yi Di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she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sheng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she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81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2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2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2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式V型送风口,包括送风侧板、端板和风扇滤网机组,所述风扇滤网机组固定安装于天花板上,两送风板上端分别与风扇滤网机组外框下端两侧壁固连,两送风侧板下端固定连接,两送风板与风扇滤网机组下端面形成横截面呈V形的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板固定封闭该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所述送风板侧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孔,本实用新型可使室内空间得到较均匀地送风效果,使室内空间气流分布更均匀,使作业人员可得到更舒适的空调,且送风气流不受作业人员的阻挡干扰而影响室内空间的洁净度,还可减少其他空调洁净设备的使用,能达到节省能源、节省初投资设备的费用与后期维护的费用的目的,可使工作空间清净度得到提升及有效的控制。

Description

多孔式V型送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送风口,特别是指一种多孔式V型送风口。
背景技术
传统型送风口为采用固定式配置的平板式出风口,其出风面积小,单点式送风。这种送风方式使得送风分布较不均匀,相对地内空间之温湿度不易控制,且洁净度较差。传统型送风口需要在天花板上方设置风管,占用天花板上方的空间大,因而使室内高度降低。
在实际工程建造过程中,往往是先确定室内空间的用途与尺寸大小,并未针对室内空间的空调型式与气流型态做进一步的考量。此情况势必会产生室内空间布局与气流流向相互抵触,而发生与现状不吻合的现象。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绝大多数的业者会忽略气流组织型态的重要性,因而造成气流组织先天性的缺陷与不足,严重的使整个室内空间的温湿度与洁净度难以满足设计需求,甚至造成空调能源产生巨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式V型送风口,该多孔式V型送风口的送风面积广,气流非常均匀。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孔式V型送风口,包括送风侧板、端板和风扇滤网机组,所述风扇滤网机组固定安装于天花板上,两送风侧板上端分别与风扇滤网机组外框下端两侧壁固连,两送风侧板下端固定连接,两送风侧板与风扇滤网机组下端面形成横截面呈V形的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板固定封闭该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所述送风侧板侧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水平底板,水平底板两侧分别与两送风侧板下端固连,水平底板沿送风管道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端板固连,所述水平底板上也设有若干出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侧板内侧壁上自上而下的间隔设有若干组凸出于送风侧板内侧的刮风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风片为远离送风侧板一端高度高于接触送风侧板一端高度的倾斜延伸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风片上端还形成竖直向上的折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风片倾斜角度能够调节的安装于送风侧板内侧,还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够将任意倾斜角度的刮风片与送风侧板止动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侧板、水平底板和刮风片沿送风管道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折弯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端板固定贴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侧板和水平底板均为金属冲制多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滤网机组外壳两相对侧壁下端分别形成有向内折弯的折弯挡板,送风侧板上端形成有竖直延伸段,该竖直延伸段外侧固设有L形挡片,该L形挡片水平方向的侧壁恰止挡于风扇滤网机组两侧的折弯挡板上侧,在折弯挡板和L形挡片水平方向的侧壁之间还固定夹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金属冲制多孔板安装在风扇滤网机组下方形成横截面呈V形的送风通道,在送风侧板内侧安装刮风片,该结构可使室内空间得到较均匀地送风效果,且其气流可在V型两侧以及正中央三个方向送风,是一种多方位送风口,使室内空间气流分布更均匀,并可直接吹送至流线工作台作业人员,使作业人员可得到更舒适的空调,且送风气流不受作业人员的阻挡干扰而影响室内空间的洁净度,还可减少其他空调洁净设备的使用,能达到节省能源、节省初投资设备的费用与后期维护的费用的目的,可使工作空间清净度得到提升及有效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流向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侧视图;
图7为传统型出风口数值模拟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数值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多孔式V型送风口,包括送风侧板2、端板和风扇滤网机组1,所述风扇滤网机组1固定安装于天花板上,两送风侧板上端分别与风扇滤网机组1外框下端两侧壁固连,两送风侧板2下端固定连接,两送风侧板与风扇滤网机组1下端面形成横截面呈V形的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板固定封闭该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所述送风侧板侧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孔4。
在多孔式V型送风管上方外接有高效滤网及风扇(FFU机组),而产生气体的流动,并通过流动的速度产生动压,进而使动压转换为静压,气流在多孔式V型出风管空间内产生静压后,由于在V型送风管上均匀地形成有出风孔4,使气流均匀的分布在工作空间,以达到温湿度与洁净度的控制。
采用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气流可同时分布于洁净工作台面和作业人员,此时作业人员则处于气流的迎风处,所以可使作业人员所产生的尘埃粒子对整个室内空间的洁净度影响至最低的程度,也可使作业人员得到较佳的空调舒适度。
当室内空间长度较长时,可配合其长度延伸送风管,当室内空间较为宽广时,可考虑实际送风距离采用矩型排列方式布置,使室内之气流分布达到最佳化。尤其最适合流水线生产车间环境,这样既能保证室内空间的空调温湿度与洁净度,又能同时满足室内作业人员之舒适性。
还设有水平底板3,水平底板3两侧分别与两送风侧板2下端固连,水平底板3沿送风管道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端板固连,所述水平底板3上也设有若干出风孔4。多孔式V型送风口为三个方向送风,送风面积广。
所述送风侧板内侧壁上自上而下的间隔设有若干组凸出于送风侧板内侧的刮风片5。送风侧板每侧至少安装一组以上刮风片5,可提升气流的均匀度,其位置可依据实际气流需求做选择性安装。刮风片5可将管道内的动压提前转换为静压,其气流分布效果更佳。经刮风片5与冲孔网的整流分布,气流非常均匀,可以说是具有全方位功能的送风口。
所述刮风片5为远离送风侧板一端高度高于接触送风侧板一端高度的倾斜延伸结构。刮风片5与送风侧板侧壁之间形成V 形进风结构,整流效果更好。
所述刮风片5上端还形成竖直向上的折弯结构6。
所述刮风片5倾斜角度能够调节的安装于送风侧板内侧,还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够将任意倾斜角度的刮风片与送风侧板止动定位。在V型两侧的吹出面加装可调式刮风片5,使气流分布更加合理化。
所述送风侧板2、水平底板3和刮风片5沿送风管道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折弯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端板固定贴合连接。送风口形成一体结构,结构强度高,连接稳定,不易出现变形、损坏。
所述送风侧板2和水平底板3均为金属冲制多孔板。金属板采用镀锌板、彩钢板或不锈钢板,可不规则冲孔至少二孔以上,且冲孔率可依实际需求变更。出风口形式则是以金属多孔网板冲制而成的,冲孔网目与数量及出风口为节状式,平均每节之长度约为1.2m(搭配常用FFU尺寸规格),实际长度可依室内空间的大小作成长条状线型方式或矩形方式排列,可依实际室内空间的需求改造变动。
所述风扇滤网机组1外壳两相对侧壁下端分别形成有向内折弯的折弯挡板,送风侧板2上端形成有竖直延伸段,该竖直延伸段外侧固设有L形挡片7,该L形挡片7水平方向的侧壁恰止挡于风扇滤网机组两侧的折弯挡板上侧,在折弯挡板和L形挡片水平方向的侧壁之间还固定夹设有密封件8。通过该结构将送风侧板固定在风扇滤网机组1外壳上,固定方便、牢固,密封状态好,确保气流沿送风侧板上的气孔流出。
以空气动力学的气流运动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和构思:在低速空气动力学理论中,在动力源不变的条件下,气流流动方向、流速与阻力受到管道、出风口的形式、气流吹出角度以及出风口面积影响最大。
尤其是针对洁净室而言,室内的气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净化室内空间内的微粒子,其气流的速度与流动方向等均会影响到整个室内空间的洁净度。
使用多孔式V型送风口则可以改变传统平板式出风口送风型态。
(1).改变成V型送风口型式,以增加出风面积。
(2).改变出风口角度,以改变气流方向。
(3).增设刮风片,导引气流流动方向。
(4).多孔冲孔板出风,送风气流更均匀。
(5).送风管长度线型配置,配合室内空间实际需求弹性延伸或改变。
由于洁净室内的洁净度受制于气流的影响最大,特别实用新型多孔式V型送风口,可改变室内之气流型态,其重点也就是在阐述气流是影响洁净室内之洁净度与温湿度的最重要关键因素。基本上是利用气流的运动净化原理,将空间内的微粒子稀释、挤压或载送,从一端向另一端流动出去,使空间内的微粒子逐渐的降低,以达到空气净化之目的。
众所皆知无论是对一般空调或洁净室而言:在一定的送风量之下,其送风与回风之气流分布越均匀其气流循环效果会越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之构思理念,就是从改变送风口之面积、送回风角度、气流分布与速度等等因素着手。
该多孔式V型送风口根据上述的理念,首先改善出风口面积,将传统是平板出风口变更为孔式V型送风口,可增加送风口之面积,且在V型送风管道内增加了刮风片,可使整个气流循环系统分布更均匀。其次在流水线工作台的型式下更为有效,在工作台旁的作业人员可享受更舒适的空调,且作业人员处于工作台的送风气流方向后侧,也不会影响到工作台面上方的气流,使气流更稳定且可以满足工作台面的气流分布与速度的要求,其洁净效果更佳。
(一)、气流组织形态设计计算
首先考虑室内空间对气流等参数之设计要求,设计出最合适的气流形态,并确定送风口之型式尺寸与室内空间布置,计算出所需的气流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设计出最佳化的气流组织形态。
多孔式V型送风口与整个室内空间之回风口构成气流循环回路,如应用于流水线工作台、工作台面设置。
(二)、多孔式V型送风口的气流组成形态设计:
(1)、依据多孔式V型送风口的送风量与冲孔率,来算出其实际送风面积(AS)。
(2)、送风量计算:基本上空调送风量的计算有『送风口温差法』与『换气次数法』,两种送风方式:
(a).送风口温差法
若以公制单位,并在标准空气条件(一大气压atm、干球温度20℃、相对湿度65%RH、空气密度1.2kg/m3)下,可依下式计算出所需之送风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081
式中:
qt:室内空间之显热负载kcal/h;
QS:送风量m3/h或CMH;
0.29:换算系数,在标准空气条件之下,空气之定压比热, 0.24kcal/kg·℃,比容积为0.833kg/m3。两者相除换算出的结果kcal/m3.℃;
Δt:送回风之干球温度差℃;
(b)、换气次数法:
若同样以公制单位表示:
QS=L×n;
式中:
QS:送风量m3/h或CMH;
L:室内容积m3
n:换气次数次/h;
(3)、确定送风口出风口风速:
可依实际设计需求,根据送风量(QS)与送风口面积 (AS),求得风速:
Qs=As×V0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091
同样以公制单位表示:
VO:风速m/s;
QS:风量m3/s;
AS:送风口送风面积m2
(4)、确定送风口之数量(N)
在实际应用中,气流的运用型态除了与风量、风速有关,还需要考虑到气流射流自由度;当气流在室内空间循环会不断的吸收或放出周围空气之热量产生运动热交换,会受到空气浮力与空间边壁的影响,其气流路径由于受到上述的影响,而使气流组成形态能产生了变化。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092
式中;
fm:气流射流自由度m;
Fn:垂直与单股射流的截面积m2
do:送风口之等效直径m;
如果能够算出V0在设计参数范围内,即认为可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预知射流自由度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01
由计算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02
的公式推出导如下:
假若房间高度为H,房间宽度为B,则可求得送风口数目:
N=H·B/Fn;
并可求得系统总送风量(QS)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03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04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05
式中;
QS:送风量m3/h或CMH;
N:送风口数量;;
H:房间高度m;
B:房间宽度m;
Fn:垂直与单股射流之截面积m2
do:送风口与等效直径m;
Vo:送风口之平均风速m/s。
从以上公式中可看出,在计算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11
的公式中又包含未知数Vo,因而只能用叠代法来求Vo。即
(1)、若已知Vo,由上式可算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12
(2)、反之若已知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13
代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Vo
(3)、若算得风速在设计参数范围内,即认为满足设计要求,否则重新假设Vo,重复叠代计算,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本实用新型除了运用气流组织形态设计计算,并可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可以预测气流运动状态与速度场之变化,并可以改善气流组成设计,而使设计之准确性大大的提升。
(三)、流体在管道内压力的变化
1.依据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包含三种压力,即静压、动压及全压,其三种压力之间的关系为:
全压(Pt)=静压(Ps)+动压(Pv);
因气体具有流动速度(V),也因而产生动压,可使气流动能量在没有损失之下,动压则会因与管道垂直碰触而转换为静压,也随着气体之全压也上升了。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61221710000114
若以国际标准单位SI制表示;
V: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9.8m/s2);
r:空气的密度(kg/m3);
在20℃DB、65%RH、760mmHg之标准空气其r=1.2kg/m3
2.因多孔式V型送风口风管内静压分布均匀,且冲孔率可依实际风量做改变,自然就会使送风之气流流动更均匀。
3.因送入室内空间的气流均匀,可使室内空间的洁净空间送风分布更均匀,气流可直接瞄对作业人员或洁净部件,因此可更稳定的控制室内空间之洁净度的稳定性,并可提升工作空间之洁净度与温湿度。
每组V型风口面积计算:
根据V型送风口结构图可知:
S=(0.5342+0.2+0.5342)x 1.176=1.5m2
4.以数值模拟验证
(1).数值模拟软件应用
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较快,且应用在数值分析方法成熟,越来越多的数值分析软件均应用计算机来做数值分析,并模拟流体运动流场、热传、质传及化学反应等现象。
首先设计模拟空间尺寸与设备之物理模型,并考虑多孔式V 型出风口与传统式出风口相类似之二个案例进行气流数值模拟,其次再将数值模拟的结果分别做分析比较。
在模拟空间或区块(Block)中,通常空间格点区分越细密,则所计算出来的结果也会越精确,但相对地模拟程序计算所花费时间也较长,因此为了防止空间格点的大小及多寡,影响到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并兼顾模拟之时效性及模拟图面之可视化,必须针对格点进行独立性测试,以找出最适当的格点数。
(2).数值模拟空间模型
A.数值模拟空间模型
本实用新型主要可搭配洁净室FFU机组系统,并配合系统天花(Ceiling grid)尺寸规格(1200mmLx600mmW),且选用 1200mmLx600mmW之风机滤网机组(FFU),其额定风量为900~1000m3/h,但实际尺寸规格乃是依各厂家之制造规格而异,本但多孔板V型送风口亦可配合其规格进行变动。
B.模拟空间与物理模型设计
模拟室内空间尺寸:长7.2m、宽4m、高3.5m,并分别选择6组FFU机组及6组多孔式V型送风口,安装于室内空间正中央,下方设置流水线工作台,其台面高度距的1m高,在工作台下方装设有可调式活动脚架。另考虑到与实际运行状况更为逼真程度,于工作台两侧均假设站有作业人员。
本数值模拟采用多孔板V型送风口与常用标准传统型FFU 平面出风口做数值模拟比对,根据模拟结果,分别观察其气流分布状态。
(一)模拟结果比较分析:
传统型出风口数值模拟如图7所示:
结果分析:
传统型出风口气流分布不均匀,出风口前端由于风速过快,而产生大量的涡流与紊流,也就因此使整个气流射流衰减过快,造成气流流至工作台面之流速与风量相对的偏低,也让流水线工作台之洁净度变差,并使工作台旁之作业人员难以达到舒适的空调。
多孔式V形送风口数值模拟如图8所示:
结果分析:
多孔式V型送风口气流分布均匀,在气流射流衰减过程也较小,可使工作台面之流速与风量变化较少,因此流水线工作台之洁净度之与温湿度较不受影响,使工作台旁之作业人也可享受到较为舒适空调。
经以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证实,由于多孔式V型送风口气流分布均匀,可维持在相同的清净度及温湿度状态下,减少室内空间所需的送风量,因此可降低风机之马力数,以达到节约能源之目的。
(二)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比较
(1).室内空间的气流分布与其清净度之变化,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2).以上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多孔式V型出风口,确实比传统单点式送风口之气流分布与温度分布均较为均匀。
(3).由以上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多孔式V型出风口之气流分布非常均匀,与预测之结果相当吻合,证实多孔式V型出风口可大大改善气流分布。
(4).气流流场分布愈均匀,紊流或涡流现象愈少,则其洁净度愈佳。
(5).藉由多孔式V型出风口的均匀气流分布,除可改善工作空间之洁净度外,因气流可均匀分配至目标物或作人员,使得气流流经目标物的平均空气年龄得以降低,因而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6).在相同风量与出风温度状况下,使用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洁净效果可以增加,且室内空间之平均温度可以比一般传统单点式送风系统更快速的降低。相反来说,在同样的温湿度与洁净度条件下,若使多孔式V型送风口,则可以降低系统的送风量。由风扇定律(Fan law)可知:风量与马力数(动力)成三次方正比的关系,明显的可大量的节省能源。
(7).仅考虑换气次数无法衡量室内空间通风换气效果,若借由空气年龄概念,即空气流经目标物所停滞的时间,则可得到一较准确且量化的结果。

Claims (9)

1.一种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侧板(2)、端板和风扇滤网机组(1),所述风扇滤网机组固定安装于天花板上,两送风侧板上端分别与风扇滤网机组外框下端两侧壁固连,两送风侧板下端固定连接,两送风侧板与风扇滤网机组下端面形成横截面呈V形的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板固定封闭该送风管道结构两端,所述送风侧板侧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水平底板(3),水平底板两侧分别与两送风侧板下端固连,水平底板沿送风管道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端板固连,所述水平底板上也设有若干出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侧板内侧壁上自上而下的间隔设有若干组凸出于送风侧板内侧的刮风片(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风片为远离送风侧板一端高度高于接触送风侧板一端高度的倾斜延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风片上端还形成竖直向上的折弯结构(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风片倾斜角度能够调节的安装于送风侧板内侧,还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够将任意倾斜角度的刮风片与送风侧板止动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侧板、水平底板和刮风片沿送风管道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折弯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端板固定贴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侧板和水平底板均为金属冲制多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式V型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滤网机组外壳两相对侧壁下端分别形成有向内折弯的折弯挡板,送风侧板上端形成有竖直延伸段,该竖直延伸段外侧固设有L形挡片(7),该L形挡片水平方向的侧壁恰止挡于风扇滤网机组两侧的折弯挡板上侧,在折弯挡板和L形挡片水平方向的侧壁之间还固定夹设有密封件(8)。
CN201921778139.3U 2019-10-22 2019-10-22 多孔式v型送风口 Active CN211372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8139.3U CN211372716U (zh) 2019-10-22 2019-10-22 多孔式v型送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8139.3U CN211372716U (zh) 2019-10-22 2019-10-22 多孔式v型送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2716U true CN211372716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8139.3U Active CN211372716U (zh) 2019-10-22 2019-10-22 多孔式v型送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2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2093A (zh) * 2021-01-25 2021-06-04 广东钜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量均匀的ffu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2093A (zh) * 2021-01-25 2021-06-04 广东钜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量均匀的ffu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6778A (zh) 一种实现均匀送风的静压箱
Elmualim Dynamic modelling of a wind catcher/tower turret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Guan et al. Geometric optimization on active chilled beam terminal unit to achieve high entrainment efficiency
CN113899476A (zh) 一种原位环境模拟湿球温度校准装置
CN211372716U (zh) 多孔式v型送风口
CN111271861A (zh) 多孔式v型送风口
CN103307718B (zh) 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
CN212805946U (zh) 一种智能化导流通风装置
CN209263295U (zh) 一种厂房均压送风装置
JP6804734B2 (ja) プッシュプル換気型局所排気装置
Calautit et al. CFD and wind tunnel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multi-directional wind tower with heat transfer devices
CN104613571A (zh) 循环均温式机房
CN201514329U (zh) 节能环境模拟实验室装置
CN204043150U (zh) 工艺空调布风系统
CN105135586A (zh) 一种形成空气池气流组织的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60386U (zh) 一种新型洁净室
CN113207701B (zh) 适用于平层养殖的异形通风井结构及改进方法
CN210772698U (zh) 风管导流机构
CN203839458U (zh) 一种新型高效高温固化干燥室
CN109405244A (zh) 一种厂房均压送风装置
CN217950782U (zh) Ffu机组出风匀流结构
CN113221210A (zh) 一种确定最优冷却效果的空调安装方式的结构设计方法
CN217952626U (zh) 均流风机及其所用的扩散型均流器
CN108499737B (zh) 一种用于电除尘器斜气流循环装置
CN110360737A (zh) 风管导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0

Address after: VISTRA Company Service Center, 1st Floor, NPF Building, Apia Beach Road, Samoa

Patentee after: Y. S.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 Hengling Middle Road, Hengling Industrial Zone, Nianfeng Community, Pingdi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ONGSHENGY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0

Address after: No. 86, Feng Gong two street, Hukou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CHYI DING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VISTRA Company Service Center, 1st Floor, NPF Building, Apia Beach Road, Samoa

Patentee before: Y. S.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