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9674U -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9674U
CN211369674U CN201922144805.4U CN201922144805U CN211369674U CN 211369674 U CN211369674 U CN 211369674U CN 201922144805 U CN201922144805 U CN 201922144805U CN 211369674 U CN211369674 U CN 211369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heating
pipes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48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超
彭子乔
阮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9221448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9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9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9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包括屋顶、墙体和地面,墙体竖直设置,墙体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墙体的顶端与屋顶固定连接,所述屋顶的顶端设置有取暖管,取暖管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取暖管与屋顶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取暖管的一端均设置有上水管,另一端设置有下水管,上水管和下水管均与每一个取暖管固定连接,上水管和下水管均与每一个取暖管连通,下水管远离取暖管的一端穿过墙体位于室内,下水管位于室内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组件,上水管远离取暖管的一端设置有上水组件,上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管,透气管与上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室内取暖时的能源消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现在已经在我国内迅速发展。
现有的农村建筑多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或者砖石砌筑建成,这些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冬天的室内取暖就是人们的刚需,现有的室内保暖措施多采用空调取暖或者煤炭取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无论是空调或者是燃烧煤炭取暖均消耗大量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达到降低室内取暖时的能源消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屋顶、墙体和地面,墙体竖直设置,墙体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墙体的顶端与屋顶固定连接,所述屋顶的顶端设置有取暖管,取暖管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取暖管与屋顶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取暖管的一端均设置有上水管,另一端设置有下水管,上水管和下水管均与每一个取暖管固定连接,上水管和下水管均与每一个取暖管连通,下水管远离取暖管的一端穿过墙体位于室内,下水管位于室内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组件,上水管远离取暖管的一端设置有上水组件,上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管,透气管与上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组件将取暖管固定在屋顶,利用上水组件和上水管连通对屋顶的取暖管进行上水,当白天太阳照射取暖管时,取暖管内的水利用太阳晒热,当到傍晚时,利用下水组件使取暖管内的水进入室内的散热组件内,利用散热组件将晒热的水的温度散发至屋内,提升屋内的温度,利用太阳的能源进行取暖,达到降低室内取暖时的能源消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顶设置为坡式屋顶,上水管的高度大于下水管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式屋顶方便排水,避免屋顶在下雨时发生积水;坡式屋顶使取暖管更好的接受太阳的直射,提升太阳能源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取暖管均设置为太阳能真空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真空管相比于普通管道具有更好的加热水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槽和卡环,安装板与屋顶固定连接,安装板远离屋顶的一侧开设安装槽,若干个取暖管均匀分布在安装槽内,卡环与安装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每个卡环内均卡接取暖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板与房顶固定连接,为防止取暖管提供稳定的支撑;使用安装组件时,首先将安装板远离安装槽的一侧与房顶固定连接,然后在将若干个取暖管卡接在安装槽内的卡环内,首先利用安装槽使若干个取暖管均位于安装槽内,提升取暖管使用时的稳定性;由于卡环与取暖管卡接配合,所以卡环将每个取暖管均单独固定在安装槽内,避免相邻取暖管之间发生碰撞导致取暖管的损坏,提升取暖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高度小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下水孔,每个下水孔均贯穿安装槽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时雨水进入安装槽内,由于安装槽倾斜设置,且安装槽高度低的一端设置了下水孔,水由高向低流然后通过若干个下水孔流出安装槽,避免安装槽内积存雨水,通过设置下水孔,提升安装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控制阀和散热器,下水管远离取暖管的一端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控制阀设置在下水管靠近散热器的一端,控制阀与下水管固定连接,散热器远离下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散热组件时,转动控制阀使控制阀控制下水管打开,然后将取暖管内的热水通过下水管进入室内的散热器内,利用散热器内的热水提升室内的温度;当过了一夜之后,水温变低,通过出水组件将散热器内的热水排出,至傍晚再更换比那天加热的热水,使散热组件内的水与取暖管内的水形成循环,提升节能建筑的环保性;将控制阀靠近散热器设置,方便居住者在室内进行散热器内水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个暖气片,相邻暖气片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暖气片固定连接,相邻暖气片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暖气片和连接管组成的散热器,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提升建筑的实用性;当热水流入散热器时,热水从暖气片通过连接管流入相邻的的暖气片,利用连接管将所有的暖气片连接在一起,提升散热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止水阀和储水池,出水管与散热器远离下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与散热器连通,止水阀与出水管固定连接,止水阀靠近散热器设置,储水池开设在地面上,储水池设置在室外,出水管远离散热器的一端穿过墙体与储水池连通,上水组件设置在储水池与上水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出水组件时,打开止水阀,使水从散热器内通过出水管流至储水池内,储水池对水进行存储,将储水池设置在室外,降低储水池增大室内的湿度,然后再将储水池内的水通过上水组件抽送至上水管内,使水循环使用,降低随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水组件包括吸水管和水泵,水泵设置在地面上,吸水管设置在储水池和水泵之间,吸水管一端与水泵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储水池内,吸水管位于储水池内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储水池通过吸水管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上水管与水泵固定连接,上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上水组件通过上水管对取暖管上水时,首先利用控制阀关闭下水管然后启动水泵,由于吸水管与水泵固定连接且连通,所以水泵产生的吸力将储水池内的水通过过滤组件吸至吸水管内,然后流至水泵处,由于水泵与上水管固定连接且连通,所以水泵将水输送至上水管内,然后经由上水管输送至取暖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桶和过滤孔,过滤桶与吸水管固定连接,过滤孔开设在过滤桶的侧壁上,过滤孔贯穿过滤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池内的流入吸水管内时,水流通过过滤筒的过滤孔,水流中体积大于过滤孔的孔径的杂质被过滤桶阻挡,利用过滤桶和过滤孔避免储水池中的杂质进入水泵内导致水泵损坏,提升水泵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取暖管和安装在室内的散热组件,利用太阳能进行室内的取暖,达到降低室内取暖时的能源消耗的目的;
2.通过设置安装组件,提升取暖管在屋顶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对储水池内的水进行过滤,提升水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隐去墙体后旨在显示取暖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旨在显示过滤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地面;11、墙体;12、屋顶;2、取暖组件;21、取暖管;22、上水管;221、透气管;23、下水管;3、安装组件;31、安装板;32、安装槽;33、卡环;34、下水孔;4、散热组件;41、控制阀;42、散热器;421、暖气片;422、连接管;5、出水组件;51、出水管;52、止水阀;53、储水池;6、上水组件;61、吸水管;62、水泵;7、过滤组件;71、过滤桶;72、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屋顶12、墙体11和地面1,墙体11设置为保温墙体11,墙体11竖直设置,墙体11的底端与地面1固定连接,墙体11的顶端与屋顶12固定连接,屋顶12设置为坡式屋顶12,屋顶12朝阳的一侧设置有取暖组件2,取暖组件2与屋顶12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3,取暖组件2连接有散热组件4,散热组件4设置在室内,散热组件4远离取暖组件2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组件5,出水组件5与取暖组件2之间设置有上水组件6。当使用节能建筑时,首先利用安装组件3将取暖组件2固定在房顶,然后利用上水组件6对取暖组件2上水,取暖组件2利用白天采集太阳能加热水,晚上再利将水流至散热组件4,利用散热组件4将白天太阳能产生的人能够散发至室内,提升室内的温度,等至白天将散热组件4的水通过出水组件5排出室内,达到降低室内取暖时的能源消耗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2,取暖组件2包括取暖管21、上水管22和下水管23,取暖管21设置有若干个,每个取暖管21均设置为太阳能真空管,若干个取暖管21均与屋顶12平行,取暖管21倾斜设置,上水管22设置在若干个取暖管21高度大的一端,上水管22与每个取暖管21均固定连接且连通,上水管22远离取暖管21的一端与上水组件6连接,上水管22水平设置,上水管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管221,透气管221与上水管22连通,下水管23设置在若干个下水管23高度小的另一端,下水管23与每一个取暖管21固定连接且连通,下水管23远离取暖管21的一端穿过安装组件3和墙体11位于室内,下水管23位于室内的一端与散热组件4连接。使用取暖组件2时,利用上水管22对取暖管21进行上水,再利用下水管23与散热组件4连接,利用取暖管21将采集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加热取暖管21内水,实现太阳能与热能的清洁转换。
参照图1和图2,安装组件3包括安装板31、安装槽32和卡环33,安装板31与屋顶12平行,安装板31靠近屋顶12的一侧与屋顶12固定连接,安装槽32开设在安装板31远离屋顶12的一侧,上水管22和下水管23均贯穿安装槽32的侧壁,安装槽32靠近下水管23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下水孔34,每个下水孔34均贯穿安装槽32的侧壁,卡环33设置有若干个,每个卡环33均与安装槽32的底壁固定连接,若干个取暖管21均位于安装槽32内且在安装槽32内均匀分布,取暖管21与卡环33插接配合,每个取暖管21均由两个卡环33固定。利用安装组件3安装取暖管21时,首先件安装板31远离安装槽32的一侧与屋顶12固定连接,然后将若干个取暖管21依次卡接在卡环33内,利用卡环33将取暖管21固定在安装槽32内;当下雨时,雨水进入安装槽32内,然后通过下水孔34流出安装槽32。
参照图3,散热组件4包括控制阀41和散热器42,下水管23远离取暖管21的一端与散热器42固定连接,下水管23与散热器42连通,控制阀41设置在下水管23靠近散热器42的一端,控制阀41与下水管23固定连接,散热器42包括若干个暖气片421和若干个连接管422,连接管422设置在相邻的暖气片421之间,连接管422水平设置,连接管4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暖气片421固定连接,相邻暖气片421之间通过连接管422连通。使用散热组件4时,通过控制阀41打开下水管23,取暖管21内的热水通过下水管23流至暖气片421内,然后再通过连接管422流至各个暖气片421内,暖气片421内的气体通过暖气片421的放气阀门排出,当取暖管21内热水放完后通过控制阀41关闭下水管23。
参照图3,出水组件5包括出水管51、止水阀52和储水池53,出水管51与散热器42远离下水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51与散热器42连通,止水阀52与出水管51固定连接,止水阀52靠近散热器42设置,储水池53开设在室外的地面1上,出水管51远离散热器42的一端穿过墙体11与储水池53连通,上水组件6设置在储水池53与上水管22之间。排水时,通过止水阀52打开出水管51,水通过出水管51流至储水池53内,储水池53将水储存起来。
参照图4,上水组件6包括吸水管61和水泵62,水泵62设置在地面1上,吸水管61设置在储水池53和水泵62之间,吸水管61一端与水泵6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储水池53内且设置有过滤组件7,过滤组件7包括过滤桶71和过滤孔72,过滤桶71与吸水管61固定连接,过滤孔72开设在过滤桶71的侧壁上,过滤孔72贯穿过滤桶71;储水池53通过吸水管61与水泵62的进水口连通,上水管22与水泵62固定连接,上水管22与水泵62的出水口连通。使用上水组件6时,首先启动水泵62,利用水泵62将水从储水池53内吸至吸水管61内时,水从储水池53内经过过滤桶71的过滤孔72进入吸水管61,然后顺着吸水管61流至水泵62,然后再水泵62的压力作用下通过上水管22流至取暖管21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节能建筑取暖时,在早晨时首先利用控制阀41关闭下水管23,然后启动水泵62,利用水泵62将水流从储水池53吸至吸水管61内时,水流经过过滤桶71的过滤孔72然后进入吸水管61内流至水泵62处,再经过水泵62的动力加压水使水通过上水管22流至取暖管21内,利用透气管221排出取暖管21内的气体,然后再利用白天太阳的照射加热取暖管21内的水;当进入傍晚时,使用控制阀41打开下水管23时取暖管21内的热水流至室内的散热器42内,通过连接管422流至每个暖气片421内,利用暖气片421的放气阀门排出散热器42内的空气,然后取暖管21内的热水完全进入若干个暖气片421内时,利用暖气片421散发热水的温度,提升室内温度进行取暖,当进入第二天的白天时,控制止水阀52打开出水管51散热片内的水通过出水管51排出至储水池53内,然后再利用上水组件6向取暖管21内上水,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降低室内取暖时的能源消耗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屋顶(12)、墙体(11)和地面(1),墙体(11)竖直设置,墙体(11)的底端与地面(1)固定连接,墙体(11)的顶端与屋顶(1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2)的顶端设置有取暖管(21),取暖管(2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取暖管(21)与屋顶(12)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3),取暖管(21)的一端均设置有上水管(22),另一端设置有下水管(23),上水管(22)和下水管(23)均与每一个取暖管(21)固定连接,上水管(22)和下水管(23)均与每一个取暖管(21)连通,下水管(23)远离取暖管(21)的一端穿过墙体(11)位于室内,下水管(23)位于室内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组件(4),上水管(22)远离取暖管(21)的一端设置有上水组件(6),上水管(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管(221),透气管(221)与上水管(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2)设置为坡式屋顶(12),上水管(22)的高度大于下水管(2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取暖管(21)均设置为太阳能真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安装板(31)、安装槽(32)和卡环(33),安装板(31)与屋顶(12)固定连接,安装板(31)远离屋顶(12)的一侧开设安装槽(32),若干个取暖管(21)均匀分布在安装槽(32)内,卡环(33)与安装槽(32)的底壁固定连接,每个卡环(33)内均卡接取暖管(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2)高度小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下水孔(34),每个下水孔(34)均贯穿安装槽(32)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控制阀(41)和散热器(42),下水管(23)远离取暖管(21)的一端与散热器(42)固定连接,控制阀(41)设置在下水管(23)靠近散热器(42)的一端,控制阀(41)与下水管(23)固定连接,散热器(42)远离下水管(23)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组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2)包括若干个暖气片(421),相邻暖气片(421)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22),连接管(4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暖气片(421)固定连接,相邻暖气片(421)之间通过连接管(42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5)包括出水管(51)、止水阀(52)和储水池(53),出水管(51)与散热器(42)远离下水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51)与散热器(42)连通,止水阀(52)与出水管(51)固定连接,止水阀(52)靠近散热器(42)设置,储水池(53)开设在地面(1)上,储水池(53)设置在室外,出水管(51)远离散热器(42)的一端穿过墙体(11)与储水池(53)连通,上水组件(6)设置在储水池(53)与上水管(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组件(6)包括吸水管(61)和水泵(62),水泵(62)设置在地面(1)上,吸水管(61)设置在储水池(53)和水泵(62)之间,吸水管(61)一端与水泵(6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储水池(53)内,吸水管(61)位于储水池(53)内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7),储水池(53)通过吸水管(61)与水泵(62)的进水口连通,上水管(22)与水泵(62)固定连接,上水管(22)与水泵(62)的出水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7)包括过滤桶(71)和过滤孔(72),过滤桶(71)与吸水管(61)固定连接,过滤孔(72)开设在过滤桶(71)的侧壁上,过滤孔(72)贯穿过滤桶(71)。
CN201922144805.4U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Active CN211369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805.4U CN21136967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805.4U CN21136967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9674U true CN21136967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4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4805.4U Active CN21136967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9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3133U (zh) 一种建筑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综合利用系统
CN112459234A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环保型阳光房
CN108679854A (zh)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及其装配方法
CN113026931B (zh) 一种高气密性的被动房及其施工工艺
CN213836994U (zh) 一种绿色建筑室内水电节能安装结构
CN113550422A (zh) 绿色建筑屋面结构
CN211369674U (zh) 一种小型绿色节能建筑
CN201561481U (zh) 农村住房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01794319U (zh) 双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干燥房
CN215858667U (zh) 一种绿色节能环保型建筑结构
CN208536407U (zh)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
CN206448359U (zh) 一种海绵城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系统
CN205604599U (zh) 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6328964U (zh) 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型坡屋顶结构
CN212689422U (zh) 一种节水环保建筑
CN210917982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19548066U (zh) 一种保温隔热绿色建筑
CN215407606U (zh) 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
CN219671747U (zh) 一种地下室墙体节能装置
CN212453775U (zh) 一种地空调节能房
CN211037577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15166452U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环保型阳光房
CN219934307U (zh) 太阳能热水系统分散供热、自然循环下住宅节点溢能构造
CN211476055U (zh) 热泵、太阳能双效采暖装置
CN214841130U (zh) 户内云控太阳能供暖两用热水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