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8548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8548U
CN211368548U CN201922076329.7U CN201922076329U CN211368548U CN 211368548 U CN211368548 U CN 211368548U CN 201922076329 U CN201922076329 U CN 201922076329U CN 211368548 U CN211368548 U CN 211368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hair dryer
air
moto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63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夏子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63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8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8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8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其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涵道、安装于所述涵道内的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沿同方向转动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所述机壳具有进风侧和吹风侧,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进风侧设置,所述第二风扇靠近所述吹风侧设置,至少一个风扇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之间设有差速机构,从而使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本实用新型的吹风机通过在至少一个风扇配置差速机构,使得进风侧的风扇速度低于吹风侧的风扇速度,从而形成多级加压,使得风压及风量逐渐增强,提高吹风机的吹风效率,减少噪声。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属于一种常规的园林工具,其主要用于吹扫落叶、路面灰尘、积水、积雪等杂物。在吹风机的使用过程中,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用户对风力和风量有不同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风力或风量的调节方式,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设置多级风扇叠加实现风力的增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增大进风口面积实现风量的提升。其中,采用多级风扇叠加的方式提高风量和增加风压时,由于每个风扇的叶片构型和数量相同,每个风扇的转速相同,会导致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受到一定的阻挡,进而产生风损及功率损耗,使得吹风机不能达到最佳的吹风效果,而且工作噪声也比较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吹风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风压与风速、保证增压效果,进而提高吹风效率的吹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风机,其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涵道、安装于所述涵道内的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沿同方向转动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所述机壳具有进风侧和吹风侧,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进风侧设置,所述第二风扇靠近所述吹风侧设置,至少一个风扇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之间设有差速机构,从而使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差速机构为减速机构,通过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设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进风侧之间形成第一区,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第二区,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吹风侧之间形成第三区,吹风机工作时,所述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风压逐级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机构为行星齿轮差速器,其包括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太阳轮、设于所述太阳轮周向上并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若干行星轮、支撑所述行星轮的行星支架及与所述行星轮啮合的内齿圈,所述若干行星轮可自转地安装在行星支架上,所述行星支架固定于所述涵道内,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第一风扇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风扇一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与所述第一风扇邻近设置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三风扇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四风扇,所述第四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邻近设置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四风扇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涵道内均匀设有若干个弯折的导风筋,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进风侧设有导流锥,所述第二风扇靠近所述吹风侧设有导流锥,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外径、叶片数量及叶片角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之间还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减速机构并列设置且更靠近所述进风侧。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吹风机通过在至少一个风扇上配置差速机构,使得进风侧的风扇速度低于吹风侧的风扇速度,从而形成多级加压,使得风压及风量逐渐增强,提高吹风机的效率,减少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吹风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圆筒部的立体图。
图5为图3中圆筒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的局部拆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100,其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1内的涵道2、安装于涵道2内的电机3、由电机3驱动的第一风扇4及第二风扇5。
机壳1设有进风侧11及吹风侧12,气流从进风侧11进入到机壳1内,经过加压后经由吹风侧12流出;具体地,在进风侧11处设置有格栅111,气流通过格栅111进入到机壳1中,这样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到机壳1中,以免杂物与风扇相接触,使得风扇能够平稳运行,保证吹风机100运行时的安全,提高吹风机100的可靠性。
涵道2沿轴向设于机壳1内,具体设于进风侧11与吹风侧12之间,用于引导和约束气流的流动,使得气流朝向吹风侧12移动。请参图3所示,涵道2包括靠近吹风侧12的圆筒部21和靠近进风侧11的喇叭部22。请一并参图4和图5所示,圆筒部21包括与机壳1连接的外圆筒211及围设于电机3外周的内圆筒212,喇叭部22靠近进风侧11的一端开口较大,利于气流进入涵道2的内部。内圆筒212的前端形成圆环部213,圆环部213内侧与电机3前端固定安装。
请参图4和图5所示,涵道2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弯折的导风筋214,导风筋214能够用来引导气体的流动,保证气流流动平稳,减小风噪。具体地,若干个导风筋214均匀设于内圆筒212与外圆筒211之间并连接内圆筒212和外圆筒211,导风筋214整体沿轴向延伸。工作时,气流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作用下从进风侧11进入涵道2内,导风筋214的引导作用降低了气流与涵道2之间因撞击产生的噪声,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导风筋214还能够避免气流发生紊流,保证气流流动平稳,进而保证出风平稳,降低功率损耗。
请参图2和图3所示,电机3具有驱动轴31,驱动轴31沿涵道2的轴向设置。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在驱动轴31的驱动下沿同方向转动,第一风扇4靠近进风侧11设置,第二风扇5靠近吹风侧12设置。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分设于电机3的驱动轴31的两端,使得电机3整体位于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之间,即第二区24内。第一风扇4与电机3的驱动轴31之间设有减速机构6,以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之间形成速度差。
定义第一风扇4和进风侧11之间形成的区域为第一区23,第一风扇4与第二风扇5之间形成的区域为第二区24,第二风扇5与吹风侧12之间形成第三区25,吹风机100工作时,第一区23、第二区24和第三区25的风压逐级增大。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扇4通过减速机构6与驱动轴31耦合。优选的,减速机构6为行星齿轮差速器,其包括太阳轮61、若干行星轮62、行星支架63及内齿圈64。
请结合图3及图6所示,太阳轮61无相对转动地固定在驱动轴31上。行星轮62均匀布置在太阳轮61周向上并与太阳轮61啮合,内齿圈64位于若干行星轮62的外侧并与其啮合。行星支架63起到支撑若干行星轮62的作用,具体地,行星支架63包括若干个轴631、第一支架632及第二支架633,第一支架632与涵道2固定安装,具体固定在圆环部213上。若干行星轮62分别通过轴631固定在行星支架63上,轴631一端与第一支架632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支架633固定,第一支架632与第二支架633配合,支撑若干行星轮62在太阳轮61的带动下可绕轴631旋转。内齿圈64设于第一风扇4的内侧,优选地,内齿圈64与第一风扇4一体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图6所示,行星轮62的数量为5个。本实施例中,太阳轮61齿数设置为12-17,内齿圈64的齿数设置为40-75,因此,行星齿轮差速器的传动比为2-6。当设置电机3转速使得第二风扇5的转速为15000-25000转/分时,第一风扇4与第二风扇5的速度差为2000转/分-5000转/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太阳轮61齿数及内齿圈64的齿数进行调整,以达到需要的速度差。工作时,动力从太阳轮61输入,太阳轮61带动行星轮62旋转,进而带动内齿圈64及第一风扇4转动,最终降低第一风扇4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扇4在减速机构6的作用下转速降低,而驱动轴31转速较高,因此第一风扇4和驱动轴31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第一风扇4内侧与驱动轴31接近,容易产生摩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风扇4和驱动轴31之间设置滚动轴承32,滚动轴承32与减速机构6并列设置且更靠近进风侧11。滚动轴承32的外径及内径尺寸根据第一风扇4内侧与驱动轴31外侧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行选择,如此设置,降低了第一风扇4和驱动轴31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风扇4的转动更加顺畅。
请参图3所示,第一风扇4靠近进风侧11的一侧设有导流锥41,第二风扇5靠近吹风侧12的一侧设有导流锥51,如此设置,便于气体的流动,减少气流的流动路径,提高吹风机100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外径、叶片数量及叶片角度相同,因此,在此基础上降低第一风扇4的转速,形成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之间的速度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风扇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外径、叶片数量及叶片角度,在通过减速机构6调整转速时,可根据每个风扇的具体规格进行适应性调节,只需实现以形成第一区23、第二区24和第三区25的风压逐级增大即可。
请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吹风机100工作时,电机3带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在相同的方向上转动,使得外部空气通过进风侧11进入涵道2的内部,相继通过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加速增压,在第一区23形成第一风压,在第二区24形成第二风压,由于第一风扇4转速小于第二风扇5的转速,故第二风压大于第一风压;进一步地,气流经过第二风扇5增速后,在第三区25形成第三风压,由于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风力叠加的作用,故第三风压大于第二风压;如此,气流在涵道2内逐级增压,最后在吹风侧12输出,从而形成较大的吹力。本实用新型的吹风机100的吹力相较于单风叶吹风机的吹力提高了20%-50%,从而提高了吹风机100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局限于在第一风扇4与驱动轴31之间设置减速机构6这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在第二风扇5与驱动轴31之间设置增速机构的方式以在两个风扇之间形成速度差。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在第一风扇4与驱动轴31之间设置减速机构,同时在第二风扇5与驱动轴31之间设置增速机构的方式以在两个风扇之间形成速度差。如此,通过在至少一个风扇与驱动轴31之间设置差速机构,只需保证进风侧11的风扇转速低于吹风侧12的风扇转速即可,在此不予限制。
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风扇4及第二风扇5的前后可以叠加不同数量的风扇,请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100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还包括第三风扇7’,第三风扇7’与第一风扇4’邻近设置并同步转动。具体地,第三风扇7’通过紧固件(未标号)与第一风扇4’固定安装,驱动轴31’通过减速机构6’带动第一风扇4’和第三风扇7’同步转动。第一风扇4’与第三风扇7’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即,第一风扇4’的叶片外缘与第三风扇7’的叶片外缘之间的距离为5mm-20mm。第三风扇7’较第一风扇4’更靠近进风侧。
请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100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还包括第四风扇8”。具体地,第四风扇8”固定安装在驱动轴31”上,第四风扇8”与第二风扇5”邻近设置并同步转动,第二风扇5”与第四风扇8”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气流的流通路径。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风扇8”安装在第二风扇5”与吹风侧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吹风机采用至少两个风扇,在至少一个风扇上配置差速机构,使得进风侧的风扇转速小于吹风侧的风扇转速,进而形成多级加压,使得风压及风量逐渐增强,进而提高吹风机的吹风效率,减少噪声。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其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涵道、安装于所述涵道内的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沿同方向转动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所述机壳具有进风侧和吹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进风侧设置,所述第二风扇靠近所述吹风侧设置,至少一个风扇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之间设有差速机构,从而使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机构为减速机构,所述第一风扇通过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设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进风侧之间形成第一区,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第二区,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吹风侧之间形成第三区,吹风机工作时,所述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风压逐级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为行星齿轮差速器,其包括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太阳轮、设于所述太阳轮周向上并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若干行星轮、支撑所述行星轮的行星支架及与所述行星轮啮合的内齿圈,所述若干行星轮可自转地安装在行星支架上,所述行星支架固定于所述涵道内,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第一风扇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风扇一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与所述第一风扇邻近设置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三风扇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第四风扇,所述第四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邻近设置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四风扇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内均匀设有若干个弯折的导风筋,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进风侧设有导流锥,所述第二风扇靠近所述吹风侧设有导流锥,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外径、叶片数量及叶片角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之间还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减速机构并列设置且更靠近所述进风侧。
CN201922076329.7U 2019-11-27 2019-11-27 吹风机 Active CN211368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6329.7U CN211368548U (zh) 2019-11-27 2019-11-27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6329.7U CN211368548U (zh) 2019-11-27 2019-11-27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8548U true CN211368548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6329.7U Active CN211368548U (zh) 2019-11-27 2019-11-27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85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8952A (zh) * 2020-12-04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8952A (zh) * 2020-12-04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5268U (zh) 吹风机
CN209053811U (zh) 风扇
JP2005226642A (ja) 二重反転可能な低圧圧縮機に固定された2つの二重反転可能なファンを有するターボジェット
US11401939B2 (en) Axial fan configurations
US11116367B2 (en) Electric fan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same
WO2022027663A1 (zh) 空气净化器
CN211368548U (zh) 吹风机
CN203548269U (zh) 一种后向型离心风机
CN101975177B (zh) 涡轴流内制电机式强力风机
CN211368547U (zh) 吹风机
CN108797480A (zh) 一种吹风机
CN110820657A (zh) 吹风机
CN215927820U (zh) 一种低噪声柜式离心风机箱
CN110777717A (zh) 吹风机
CN206054382U (zh) 一种蜗壳及应用有该蜗壳的离心风机
CN207750261U (zh) 高效静音微电机轴流风扇
CN110630559B (zh) 一种用于风机的叶轮及应用有该叶轮的风机、吸油烟机
CN110081021B (zh) 一种风机蜗舌
CN111425459A (zh) 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
CN207848024U (zh) 分体成型的混流涡轮
CN217399505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吹风机
KR101156413B1 (ko) 팬 및 쉬라우드 조립체
CN110500294B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CN216008954U (zh) 一种园林吹风机
CN211202367U (zh) 风机结构和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