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7544U -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7544U
CN211357544U CN201920859004.3U CN201920859004U CN211357544U CN 211357544 U CN211357544 U CN 211357544U CN 201920859004 U CN201920859004 U CN 201920859004U CN 211357544 U CN211357544 U CN 211357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water
control valve
storage container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90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邦龙
倪泽炎
翟建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90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7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7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7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包括设备集装箱和贮水集装箱。设备集装箱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泵组以及与泵组相连的第一出水控制阀;贮水集装箱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贮水集装箱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其中,消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第二进水控制阀打开,以对贮水集装箱进行补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解决了单个集装箱存水后偏载严重,放置和吊装时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的问题,由于采用集装箱作为载体,可工厂化生产调试,建造周期短,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物的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以及变配电室等,其要求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各个建筑物需要进行分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造一套消防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基建工程,建设周期长,设备调试安装过程复杂缓慢。
近些年,集装箱除作为物流运输的装载容器外,还被设计为房屋箱和组合模块化建筑等以用于住人,同时还被设计为设备集装箱以用于工厂集成建造发电、逆变站和数据处理中心等。但是此类集装箱化产品需要配套消防系统,以便满足平时的消防需求。此外,对一些特殊场所和设备,例如临时会馆、太阳能发电厂和变压器设备等,都需配套可移动的消防系统。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包括:
设备集装箱,所述设备集装箱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泵组以及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出水控制阀;以及
贮水集装箱,所述贮水集装箱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所述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所述贮水集装箱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
其中,所述消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打开,以对所述贮水集装箱进行补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由设备集装箱和贮水集装箱构成,解决了单个集装箱的整体结构复杂,存水后整箱重心不居中而偏载严重,以及整箱放置和吊装时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日常的巡视检查以及后期维修不便的问题,并且由于采用集装箱作为载体,便于移动,可工厂化生产调试,可快速布置,建造周期短,拆装方便,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消防控制系统包括泵组控制柜和用于控制所述泵组控制柜的火灾警报控制柜,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泵组、第一出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包括第二电动控制阀和第二手动控制阀,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控制阀的打开和关闭。
可选地,所述设备集装箱包括第一进水口和多个第一出水口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数量和与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设备集装箱的底部或者侧部。
可选地,所述设备集装箱还包括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进水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水控制阀为处于常开状态的手动阀或者为电动阀,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第二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为处于常开状态手动阀或者为电动阀。
可选地,贮水集装箱设置有操作间,所述操作间设置有位于所述贮水集装箱外侧的操作门,所述操作间设置在所述贮水集装箱的端部或者侧部,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操作间内。
可选地,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间内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具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出水管具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操作间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管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贮水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呼吸阀、人孔和可翻转地覆盖所述人孔的人孔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人孔盖下方的爬梯,并且/或者
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内侧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和所述内箱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或加强背梁。
可选地,所述设备集装箱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端门和设置在侧部的侧门,所述端门为对开门或单开门,所述侧门为单开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的设备集装箱的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设备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设备集装箱的另一个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设备集装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的贮水集装箱的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端视示意图,其中隐藏了操作间门;
图7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9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设备集装箱 11:消防控制系统
12:泵 13:第一进水控制阀
14:第一进水口 15:第一出水口
16:端门 17:侧门
18:波纹板 19/37:保温层
20:贮水集装箱 21:第二进水控制阀
22:第二出水控制阀 23:操作间
24:操作间门 25:进水管
26:出水管 27:第二进水口
28:第二出水口 29:第二电动控制阀
31:第二手动控制阀 32:呼吸阀
33:人孔 34:人孔盖
35/36:墙板 38:加强背梁
41:泡沫箱 42:管道
43: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电动自动控制还可以远程控制。该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只需要将其运送到指定地点,接通水源、电源即可投入使用,周转率高,不需要建设周期,能够有效地为建筑工程提供临时的消防水源。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主要包括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可以经由管道连接,并且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可以堆叠地放置,以减少所占用的空间面积。当然,根据需要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也可以平行地放置。
如图1至图3所示,设备集装箱10构造为长方体结构。设备集装箱 10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端门16和设置在侧部的侧门17。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集装箱10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门16,且其中一个端门16为对开门(参见图1),另一个端门16为单开门(参见图3)。侧门17设置在设备集装箱 10的一侧,且为单开门。端门16的宽度大于侧门17的宽度,以供工作人员对设备集装箱10内部的设备进行安装和维修时使用,侧门17用于供工作人员巡视检查使用。
如图4所示,设备集装箱10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11和泵组。具体地,消防控制系统11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一端且与端门16间隔开。优选地,消防控制系统11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设置有对开门的一端。图 4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泵组包括两个泵12,两个泵12之间经由管道42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泵12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泵 12的数量可以为1个、4个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数量。
设备集装箱10内还设置有与泵组相连的第一进水控制阀13和第一出水控制阀(未示出)。第一进水控制阀13为处于常开状态的手动阀或者电动阀。也就是说,当第一进水控制阀13为手动阀时,在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安装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第一进水控制阀13处于常开状态。第一出水阀为电动控制阀。在设备集装箱10运输的过程中,第一进水控制阀13和第一出水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第一进水控制阀13的数量与泵12的数量相同,并且分别与泵12的位置相对应。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集装箱10设置有两个第一进水控制阀13。该两个第一进水控制阀13设置在管道42上,并靠近泵12。设备集装箱10可以设置任何合适数量的第一出水控制阀。第一出水控制阀可以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侧部,邻近设备集装箱10的墙体或者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墙体(例如侧墙)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进水控制阀13和第一出水控制阀的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设备集装箱10可以包括第一进水口14和多个第一出水口15。第一出水口15的数量和与第一出水控制阀的数量相同,使得每一个出水控制阀与每一个第一出水口15相对应。设备集装箱10的出水管(未示出)与泵12 相连,并且可以延伸穿过第一出水口15。优选地,第一出水口15可以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底部。由于第一出水口15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底部,因此不会增大设备集装箱10的宽度和长度尺寸,以便于设备集装箱 10的运输。可以理解,在运输设备集装箱10或者使用设备集装箱10时,可以在其下方设置有支架,以将设备集装箱10与支撑其的支撑表面间隔预定的高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进水口14和第一出水口15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第一进水口14和第一出水口15还可以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侧部。此外,第一出水口15的数量和与第一出水控制阀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一个出水控制阀可以对应两个或三个第一出水口15。
设备集装箱10的墙体可以包括波纹板18和敷设在波纹板18内侧的保温层19。保温层19可以贴设在波纹板18上。具体地,保温层19可以为岩棉彩钢夹芯保温层19。保温层19同样也设置在端门16的内侧。通过设置保温层19,能够保证设备集装箱10在冬季使用,以防止其内部的管道发生冻裂现象。
此外,设备集装箱10内还设置有空调系统和泡沫液箱41,空调系统用于对设备集装箱10的内部进行降温,防止设备集装箱10在夏天工作时温度过高。泡沫液箱41可以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远离消防控制系统11 的一端,并未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一侧。泡沫液箱41内设置有泡沫液,并且连接有管道,以用于对火灾现场进行灭火。
如图5至图8所示,贮水集装箱20构造为长方体结构。贮水集装箱 20和设备集装箱10的尺寸可以相同,例如,可以均为尺寸相同的标准集装箱。贮水集装箱20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所述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贮水集装箱20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21和第二出水控制阀22。第二进水控制阀21包括第二电动控制阀29和第二手动控制阀31。第二出水控制阀22可以为处于常开状态的手动阀或者为电动阀。也就是说,当第二出水控制阀22为手动阀时,在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安装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第二出水控制阀22处于常开状态。在贮水集装箱 20运输的过程中,第二进水控制阀21和第二出水控制阀22处于关闭状态,当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第二出水控制阀22处于打开状态。
设备集装箱10的消防控制系统11用于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第二进水控制阀21打开,以对贮水集装箱20进行补水。具体地,消防控制系统11主要包括泵组控制柜(未示出) 和用于控制泵组控制柜的火灾警报控制柜(未示出),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泵组、第一出水控制阀和第二进水控制阀21。具体地,当发生火灾时,泵组控制柜可以先控制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然后再控制泵组运行,或者可以在控制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的同时控制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并且可以在控制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的同时或者之后控制第二进水控制阀21打开,例如可以在控制泵组运行的同时或者在泵组运行之后控制第二进水控制阀21打开。由于每一个第一出水控制阀与每一个第一出水口15相对应,因此可以根据火灾情况,控制不同的第一出水控制阀的打开或者关闭,例如控制对应火灾区域的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
贮水集装箱20设置有操作间23,操作间23设置有位于所述贮水集装箱外侧的操作门24。操作间23设置在贮水集装箱20的端部,第二进水控制阀21和第二出水控制阀22设置在操作间23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操作间23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操作间23可以设置在贮水集装箱20的侧部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位置处。
贮水集装箱20可以包括设置在操作间23内的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第二进水控制阀21设置在进水管25上,具体地指,第二电动控制阀29 和第二手动控制阀31设置在进水管25上,第二出水控制阀22设置在出水管26上。更具体地,进水管25可以具有两个分支管,第二电动控制阀29 和第二手动控制阀31分别设置在两个分支管上,以用于对单独的分支管路进行控制。
进水管25具有第二进水口27,出水管26具有第二出水口28,第二进水口27和第二出水口28设置在操作间23的底部。第二出水口28和设备集装箱10的第一进水口14之间可以经由管道连通,使得贮水集装箱20 能够向设备集装箱10供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进水口27和第二出水口28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第二进水口27 和第二出水口28可以设置在操作间23的顶部或者侧部。
此外,操作间23内还可以设置有液位计和排污放空管以及溢流管43。贮水集装箱20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呼吸阀32、人孔33和可翻转地覆盖人孔33的人孔盖34,以及设置在人孔盖34下方的爬梯(未示出)。人孔盖 34可以为双层结构,例如,其内侧可以设置有保温层。当然,根据需要,人孔盖34可以为单层结构。爬梯可以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通过设置人孔33和爬起,以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经由人孔33进入贮水集装箱20的内部。
如图4和图9所示,贮水集装箱20可以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外箱体内侧的内箱体,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37。保温层37可以为岩棉保温层37。优选地,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还设置有加强背梁38。加强背梁38可以是方管、C型件或加强筋等。
具体地,外箱体的顶板和内箱体的顶板之间可以设置有加强背梁38外箱体的顶板可以为普通集装箱用顶板,内箱体的顶板可以为平板。内箱体的顶板可以由不锈钢(例如,SUS304)材料制成。加强背梁38可以与内箱体的顶板连接,加强背梁38的两端可以与贮水集装箱20的顶梁(例如顶侧梁)连接。当然,根据需要,加强背梁38可以与外箱体的顶板连接。
外箱体的墙板35和内箱体的墙板36之间可以设置有加强背梁38。外箱体的墙板35可以为波纹板18,内箱体的墙板36可以为平板。内箱体的墙板36可以由不锈钢(例如,SUS304)材料制成。加强背梁38可以内箱体的墙板36连接,加强背梁38的顶端可以与贮水集装箱20的顶梁(例如顶侧梁)连接,底端可以与贮水集装箱20的底梁(例如底侧梁)连接。当然,根据需要,加强背梁38可以与外箱体的墙板35连接。
贮水集装箱20的底部包括底横梁结构和设置在底横梁结构中的保温层37以及设置在底横梁结构和保温层37下方的外箱体的底板,外箱体的底板为平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由设备集装箱和贮水集装箱构成,解决了单个集装箱的整体结构复杂,存水后整箱重心不居中而偏载严重,以及整箱放置和吊装时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日常的巡视检查以及后期维修不便的问题,并且由于采用集装箱作为载体,便于移动,可工厂化生产调试,可快速布置,建造周期短,拆装方便,效率高。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集装箱,所述设备集装箱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泵组以及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出水控制阀;以及
贮水集装箱,所述贮水集装箱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所述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所述贮水集装箱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
其中,所述消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打开,以对所述贮水集装箱进行补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控制系统包括泵组控制柜和用于控制所述泵组控制柜的火灾警报控制柜,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泵组、第一出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包括第二电动控制阀和第二手动控制阀,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控制阀的打开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集装箱包括第一进水口和多个第一出水口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数量和与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设备集装箱的底部或者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集装箱还包括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进水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水控制阀为处于常开状态的手动阀或者为电动阀,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第二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为处于常开状态手动阀或者为电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贮水集装箱设置有操作间,所述操作间设置有位于所述贮水集装箱外侧的操作门,所述操作间设置在所述贮水集装箱的端部或者侧部,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操作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间内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具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出水管具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操作间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管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水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呼吸阀、人孔和可翻转地覆盖所述人孔的人孔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人孔盖下方的爬梯,并且/或者
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内侧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和所述内箱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或加强背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集装箱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端门和设置在侧部的侧门,所述端门为对开门或单开门,所述侧门为单开门。
CN201920859004.3U 2019-06-06 2019-06-06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Active CN211357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9004.3U CN211357544U (zh) 2019-06-06 2019-06-06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9004.3U CN211357544U (zh) 2019-06-06 2019-06-06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7544U true CN21135754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9004.3U Active CN211357544U (zh) 2019-06-06 2019-06-06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7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2484A (zh) * 2019-06-06 2019-10-08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2484A (zh) * 2019-06-06 2019-10-08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3772B1 (en) Data centre
US11447972B2 (en) Storm avoiding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CN211357544U (zh)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US11885145B2 (en) Hybrid building system, building and method
CN113224397A (zh) 集装箱式储能电池站的安全控制方法
CN204073218U (zh) 室内多功能组合消防柜
CN110004983B (zh) 一种管廊燃气舱端部的通风节点结构
CN102765560A (zh) 一种智能型多元隔爆化学品储存装置
CN110302484A (zh)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CN208996085U (zh) 一种四舱综合管廊系统
CN210628364U (zh) 一种具有防火隔离功能的双层电池预制舱结构
CN221057578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
CN208190051U (zh) 铁路远动箱式变电站
CN206467689U (zh) 一种泄压井及建筑
Marchiori et al. NEOSTEL: the first innovative observatory for the FlyEye Telescopes
CN219018147U (zh) 一种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
CN215267219U (zh) 一种普铁智能型远动箱变
CN218498232U (zh) 具有灭火功能的集装箱式储能电池站
CN219711120U (zh) 一种具有可升降式天线杆系统的集装箱机房
WO2011159150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a data centre
CN207686368U (zh) 一种用于山区景点的配电房
CN2040213U (zh) 煤气调压柜
JPH084322A (ja) 集合住宅
EP2189188A1 (en) Outdoor fire fighting module
DE102009007162A1 (de) Brandlöschsystem mit Inertgas für geschlossene technische Lagersyste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