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6176U -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 Google Patents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6176U
CN211356176U CN201921270315.2U CN201921270315U CN211356176U CN 211356176 U CN211356176 U CN 211356176U CN 201921270315 U CN201921270315 U CN 201921270315U CN 211356176 U CN211356176 U CN 211356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driving motor
wall
affected part
fixe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03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琴
胡大海
杨薛康
刘佳琦
焦晓春
石雪芹
张瑞
王青
曹洁
刘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9212703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6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6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6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螺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箱上设有驱动进气机构,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设置有U形罩,U形罩上设置有与驱动进气机构相配合的出气降温机构,所述出气降温机构包括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在U形罩内侧的U形透气弹性垫,所述U形罩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U形透气弹性垫的顶部延伸至矩形槽内,所述矩形槽内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顶端延伸至U形罩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持续循环降温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满足使用需要,有利于使用。

Description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背景技术
当前临床肢体皮肤烧伤是极为痛苦的,患者不仅要面临手术的风险,术后的康复护理同样至关重要,目前现有对肢体皮肤烧伤的创口护理普遍利用纱布将其包扎,但目前此类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用纱布包扎后,因透气效果差,从而会导致包扎位置温度升高,用纱布包扎不便于对包扎位置进行降温处理,易导致汗液产生,从而引起炎症等并发症,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我们提出了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螺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箱上设有驱动进气机构,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设置有U形罩,U形罩上设置有与驱动进气机构相配合的出气降温机构,所述出气降温机构包括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在U形罩内侧的U形透气弹性垫,所述U形罩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U形透气弹性垫的顶部延伸至矩形槽内,所述矩形槽内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顶端延伸至U形罩的上方,所述固定管的顶端连通并固定有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内,固定管的底部密封接触有封堵板,固定管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杆,封堵板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固定杆与对应的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与对应的固定杆的顶部之间焊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驱动进气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套设在固定箱内的活塞,所述活塞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焊接有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外并嵌套有滚珠,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偏心轮,滚珠远离固定箱的一侧与偏心轮靠近固定箱的一侧滚动接触,所述活塞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相焊接,所述固定箱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连通并固定有连接管,固定箱顶部的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冷却水,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水箱延伸至固定箱内并连通固定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活塞与固定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之间,所述水箱的顶部一侧固定并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螺纹套装有管盖,单向阀的底部为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粘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内侧与进气管的外侧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进气管的外侧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与固定管的外侧粘接固定,所述固定管内固定套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固定箱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横杆位于圆形孔内,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内侧与横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偏心轮、固定箱、活塞、横杆、第一弹簧、水箱、进气管、软管、U形罩、U形透气弹性垫、矩形槽、固定管、封堵板、固定杆、支撑块、凹槽、第二弹簧相配合,医护人员首先将U形罩放在卧床患者患肢外侧,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转动前半圈时挤压滚珠并带动横杆向远离驱动电机的方向移动,横杆带动活塞移动并产生负压,活塞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第一弹簧进行拉伸,进气管的进气口从外界吸气,冷却水对气体进行降温处理,气体经出气口进入到固定箱内,偏心轮转动后半圈时逐渐放松对滚珠的压力,第一弹簧弹力复位通过活塞挤压进入到固定箱内的气体,气体经软管进入到固定管内对封堵板进行挤压,气体通过封堵板带动两个支撑块向下移动,支撑块带动对应的第二凹槽向下移动并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气体经封堵板与固定管之间的缝隙流出并穿过U形透气弹性垫对患者的皮肤创口处进行散热,当偏心轮转动到后半圈最大值时,第二弹簧弹力复位通过两个支撑块带动同一个封堵板向上并对固定管进行封堵,驱动电机持续运转可以带动气体对创口处进行循环有效的降温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持续循环降温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满足使用需要,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箱和水箱的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U形罩的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电机、2偏心轮、3固定箱、4活塞、5横杆、6第一弹簧、7水箱、8进气管、9软管、10 U形罩、11 U形透气弹性垫、12矩形槽、13固定管、14封堵板、15固定杆、16支撑块、17凹槽、1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箱3,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螺纹固定有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的型号为65BM010HXE00,驱动电机1内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型号为6ES721AB230XBB,固定箱3上设有驱动进气机构,固定箱3的一侧设置有U形罩10,U形罩10上设置有与驱动进气机构相配合的出气降温机构,出气降温机构包括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在U形罩10内侧的U形透气弹性垫11,U形罩10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矩形槽12,U形透气弹性垫11的顶部延伸至矩形槽12内,矩形槽12内设有固定管13,固定管13的顶端延伸至U形罩10的上方,固定管13的顶端连通并固定有软管9的一端,软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3内,固定管13的底部密封接触有封堵板14,固定管13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杆15,封堵板14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16,两个支撑块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7,固定杆15与对应的凹槽17滑动连接,凹槽17的顶部内壁与对应的固定杆15的顶部之间焊接有第二弹簧1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持续循环降温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满足使用需要,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进气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套设在固定箱3内的活塞4,活塞4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侧焊接有横杆5的一端,横杆5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3外并嵌套有滚珠,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偏心轮2,滚珠远离固定箱3的一侧与偏心轮2靠近固定箱3的一侧滚动接触,活塞4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侧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6的一端,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固定箱3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侧内壁相焊接,固定箱3远离驱动电机1的一侧内壁上连通并固定有连接管,固定箱3顶部的固定安装有水箱7,水箱7内设有冷却水,水箱7的一侧设有进气管8,进气管8的一端贯穿水箱7延伸至固定箱3内并连通固定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活塞4与固定箱3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侧内壁之间,水箱7的顶部一侧固定并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螺纹套装有管盖,单向阀的底部为出气口,水箱7的一侧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粘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内侧与进气管8的外侧粘接固定,固定箱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进气管8的外侧粘接固定,矩形槽1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与固定管13的外侧粘接固定,固定管13内固定套设有过滤网,活塞4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固定箱3的侧壁滑动连接,固定箱3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横杆5位于圆形孔内,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内侧与横杆5的外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持续循环降温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满足使用需要,有利于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烧伤患者术后康复期间,需要对肢体烧伤患处进行保护护理时,医护人员首先将U形罩10放在卧床患者患肢外侧,即U形透气弹性垫11的内侧顶部与患者的皮肤创口处相接触,需要对患者的皮肤创口处进行降温处理时,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1工作,驱动电机1带动偏心轮2转动,偏心轮2转动前半圈时挤压滚珠,使得滚珠移动并带动横杆5向远离驱动电机1的方向移动,横杆5带动活塞4移动,活塞4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第一弹簧6进行拉伸,活塞4在移动的过程中使得活塞4与固定箱3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侧内壁之间产生负压,在负压吸引的作用下,进气管8的一端从外界吸气,气体进入到进气管8内,水箱7内的冷却水对进气管8内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后的气体经单向阀进入到固定箱3内,偏心轮2转动后半圈时逐渐放松对滚珠的压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下的第一弹簧6复位,第一弹簧6的弹力带动活塞4移动复位,活塞4在移动的过程中挤压进入到固定箱3内的气体,气体经软管9进入到固定管13内,气体对封堵板14进行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气体带动封堵板14向下移动,封堵板14带动两个支撑块16向下移动,支撑块16带动对应的第二凹槽17向下移动并对第二弹簧18进行压缩,随着封堵板14移动其顶部与固定管13的底端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此时气体经封堵板14与固定管13之间的缝隙流出并穿过U形透气弹性垫11对患者的皮肤创口处进行散热,当偏心轮6转动到后半圈最大值时,活塞4不再带动固定箱3内的气体经软管9挤压封堵板,此时处于压缩状态下的第二弹簧18复位,第二弹簧18的弹力带动支撑块16向上移动,两个支撑块16带动同一个封堵板14向上并对固定管13进行封堵,驱动电机1持续运转可以带动气体对创口处进行循环有效的降温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U形透气弹性垫11与U形罩10通过魔术贴粘接的方式,便于对U形透气弹性垫11进行更换,同时封堵板11的设置时为了防止气体回流,气体在回流的过程中容易把患者创口处产生的细菌带入到固定管13内,不便于下一位患者使用,过滤网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灰尘与患者创口处相接触造成感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螺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箱上设有驱动进气机构,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设置有U形罩,U形罩上设置有与驱动进气机构相配合的出气降温机构,所述出气降温机构包括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在U形罩内侧的U形透气弹性垫,所述U形罩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U形透气弹性垫的顶部延伸至矩形槽内,所述矩形槽内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顶端延伸至U形罩的上方,所述固定管的顶端连通并固定有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内,固定管的底部密封接触有封堵板,固定管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杆,封堵板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固定杆与对应的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与对应的固定杆的顶部之间焊接有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进气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套设在固定箱内的活塞,所述活塞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焊接有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外并嵌套有滚珠,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偏心轮,滚珠远离固定箱的一侧与偏心轮靠近固定箱的一侧滚动接触,所述活塞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相焊接,所述固定箱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连通并固定有连接管,固定箱顶部的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冷却水,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水箱延伸至固定箱内并连通固定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活塞与固定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之间,所述水箱的顶部一侧固定并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螺纹套装有管盖,单向阀的底部为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一侧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粘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内侧与进气管的外侧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进气管的外侧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与固定管的外侧粘接固定,所述固定管内固定套设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固定箱的侧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横杆位于圆形孔内,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内侧与横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CN201921270315.2U 2019-08-07 2019-08-07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Active CN211356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0315.2U CN211356176U (zh) 2019-08-07 2019-08-07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0315.2U CN211356176U (zh) 2019-08-07 2019-08-07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6176U true CN211356176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0315.2U Active CN211356176U (zh) 2019-08-07 2019-08-07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6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2374B (zh) 多功能局部护理防感染装置
CN211356176U (zh) 患者烧伤患处恒温护理仪
CN206761907U (zh) 一种便携式下肢静脉辅助循环装置
CN105962986B (zh) 压迫器
CN214259810U (zh) 一种心脏搭桥手术后无菌护理装置
CN111569216B (zh) 一种便于进行连接的急诊科护理用呼吸面罩装置
CN213100149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路固定器
CN210811611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头部固定装置
CN113558850A (zh) 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
CN208405756U (zh) 药物湿敷带
CN112957091A (zh) 一种心内护士用按压止血装置
CN207804715U (zh) 一种输血装置
CN215307185U (zh) 一种精神科患者临床四肢约束保护装置
CN215350500U (zh)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肢体按摩器
CN210932328U (zh) 一种肾内科用方便病人翻身的多功能病床
CN216148532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科室的术后康复用腿部护理装置
CN211535276U (zh) 一种胃镜室检查用护理床
CN204379678U (zh) 一种妇产科检查床
CN219230007U (zh)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CN109731150A (zh) 一种保证患者睡眠的鼻腔分泌物吸附装置
CN210992135U (zh) 一种具有拔罐功能的按摩床
CN210750809U (zh) 一种可无级调节定位的nicu护理用管子支撑架
CN219397822U (zh) 一种重症监护约束装置
CN221013377U (zh) 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快速止血装置
CN211934730U (zh) 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固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