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2542U -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2542U
CN211352542U CN202021341304.1U CN202021341304U CN211352542U CN 211352542 U CN211352542 U CN 211352542U CN 202021341304 U CN202021341304 U CN 202021341304U CN 211352542 U CN211352542 U CN 211352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ircuit
output
resist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13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俐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13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2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2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2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驱动电路、LED驱动器及照明装置,该LED驱动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输出PWM控制信号;开关驱动电路,开关驱动电路的受控端与主控芯片连接;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出开关驱动信号;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灯连接;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启/关闭,并在开启时将电源输入端接入的供电电源给LED灯供电,以驱动LED灯工作。本实用新型无需使主控芯片增大PWM占空比来增大开关电路的导通时间来实现LED灯的驱动,并可以降低功率管的开关损耗。

Description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型LED灯普遍采用PWM调光,并且通常采用功率管来驱动LED工作,通过PWM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去控制功率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利用功率管的开关响应特性来进行调光。
当采用主控芯片进行PWM调光时,由于低压主控芯片的工作电压通常只有2V~3.6V,输出的PWM控制信号的电压大小有限,无法很好的驱动功率管工作,需要增大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达到预期的调光效果,而增大占空比进行调光,会使得功率管的导通时间增大,从而导致开关损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旨在解决低压主控芯片无法很好的驱动功率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驱动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端;
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输出PWM控制信号;
开关驱动电路,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出开关驱动信号;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启/关闭,以将所述电源输入端接入的供电电源给所述LED灯供电,以驱动所述LED灯工作。
可选地,所述开关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PWM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出开关触发信号;
第二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关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出所述开关驱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并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稳压二极管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多个开关器件,且所述多个所述开关器件并联设置;多个所述开关器件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各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各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
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与外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讯电路用于接收外部终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
红外感应电路,所述红外感应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红外感应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主控芯片输出所述PWM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LED驱动器,所述LED驱动器包括供电电源及如上所述的LED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LED驱动电路;
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LED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通过设置主控芯片,并输出PWM控制信号至开关驱动电路,以使开关驱动电路根据所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将电源输入端接入的供电电源转换为相应的开关驱动信号,并输出至开关电路,从而控制开关电路的开启/关闭,以控制供电电源输出LED灯的通/断,实现LED灯的驱动。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通过开关驱动电路根据主控芯片输出的PWM控制信号,将电源输入端接入的供电电源转换为开关驱动电路的开关驱动信号,也即将主控芯片输出的PWM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可以提高主控芯片的驱动能力。本实用新型无需使主控芯片增大PWM占空比来增大开关电路的导通时间来实现LED灯的驱动,有利于提高功率管的导通速度,使得功率管的导通时间减小,从而降低了功率管的开关损耗,从而降低LED驱动电路的自身损耗,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电源输入端 R1 第一电阻
20 主控芯片 R2 第二电阻
30 开关驱动电路 R3 第三电阻
31 第一开关控制电路 R4 第四电阻
32 第二开关控制电路 R5 第五电阻
40 开关电路 R6 第六电阻
50 LED灯 R7 第七电阻
60 无线通讯电路 R8 第八电阻
70 红外感应电路 C1~C2 电容
T1 第一开关管 M1~M3 MOS管
T2 第二开关管 LED1~LEDn n个发光二极管
ZD1 稳压二极管 VDD 电源输入引脚
QR 红外接收器 OUT 输出引脚
SQ 红外距离传感器 TS 控制信号接收引脚
U1 低压单片机 PIR 距离信号接收引脚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驱动电路。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端10;
主控芯片20,所述主控芯片20用于输出PWM控制信号;
开关驱动电路30,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0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芯片20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0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10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10输出开关驱动信号;
开关电路40,所述开关电路40的受控端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40的输入端与LED灯50连接;所述开关电路4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启/关闭,以将所述电源输入端10接入的供电电源给所述LED灯50供电,并驱动所述LED灯50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10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电源输入端10用于直接输出电压或经过相应电压变换后输出电压,以给各功能电路供电。
主控芯片20可以采用低压单片机、DSP或FPGA等微处理器来实现,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来实现,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在主控芯片20中集成一些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或算法,来输出预设参数的PWM控制信号,并利用各种输出端口和线路,将PWM控制信号输出至应用设备的其他功能模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其他功能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主控芯片20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PWM控制信号的相关参数,例如:控制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频率以及产生时间等参数。主控芯片20的供电电压由电源输入端10输出的电压经过降压变换后得到。主控芯片20输出的PWM控制信号对应的电压值,小于电源输入端10输出电压的电压值。
开关驱动电路30可以采用开关器件及电阻元件所组成的驱动电路来实现,开关器件可以为MOS管、三极管、IGBT或光耦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开关驱动电路3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输出将电源输入端10接入的供电电源转换为驱动开关电路40的开关驱动信号,可以提高主控制芯片20的驱动能力。
开关电路40可以采用三极管、MOS管、IGBT等开关管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来实现。开关电路40根据接收到的开关驱动信号导通/截止。具体为,当开关电路40在接收到高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关电路40开启,将电源输入端10输出的电压输出至LED灯50的输入端,控制LED灯50导通;当开关电路40在接收到低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关电路40关闭,电源输入端10输出的电压无法输出至LED灯50的输入端,LED灯50截止。
在主控芯片20采用低压单片机U1AS094来实现时,低压单片机U1的供电端为电源输入引脚VDD,供电电压为2.5V;输出端口为输出引脚OUT。在具体应用中,低压单片机U1输出的PWM控制信号频率可以为2Khz,占空比可调节的范围为0%至100%,电源输入端10输出的电压可以为4.2V。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68%时,高电平的PWM控制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低于2.5V,高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为4.2V。
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通过设置主控芯片20,并输出PWM控制信号至开关驱动电路30,以使开关驱动电路30根据所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将电源输入端10接入的供电电源转换为相应的开关驱动信号,并输出至开关电路40,从而控制开关电路40的开启/关闭,以控制供电电源输出LED灯50的通/断,实现LED灯50的驱动。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通过开关驱动电路30根据主控芯片20输出的PWM控制信号,将电源输入端10接入的供电电源转换为开关驱动电路30的开关驱动信号,也即将主控芯片20输出的PWM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可以提高主控芯片20的驱动能力。本实用新型无需使主控芯片20增大PWM占空比来增大开关电路40的导通时间来实现LED灯50的驱动,有利于提高功率管的导通速度,使得功率管的导通时间减小,从而降低了功率管的开关损耗,从而降低LED驱动电路的自身损耗,更加节能环保。
可以理解的是,在供电电源采用可充电锂电池来实现时,通过降低功率管的开关损耗来降低LED驱动电路的自身损耗,还可以提高供电电源的续航能力。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0包括:
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0的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10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10输出开关触发信号;
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10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驱动电路30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用于在收到所述开关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10输出所述开关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根据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控制电源输入端10输出相应的开关触发信号以控制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工作,并输出相应的开关驱动信号。具体为,当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接收到高电平的PWM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控制电源输入端10输出低电平的开关触发信号,当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接收到低电平的开关触发信号时,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控制电源输入端10输出高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当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PWM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控制电源输入端10输出高电平信号的开关触发信号,当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的开关触发信号时,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控制电源输入端10输出低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如此设置,可以利用主控芯片20输出的PWM控制信号,控制电源输入端10输出高电压值的驱动电压。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31的输出端,并经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10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输入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T1可选采用NPN型三极管T1来实现。当第一开关管T1通过第一电阻R1接收到高电平的PWM控制信号时导通,并输出低电平的开关触发信号;当第一开关管T1通过第一电阻R1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PWM控制信号时截止,此时,第二电阻R2为上拉电阻,将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限流电阻R2的公共端的电压上拉至电源输入端10输出的电压值,从而输出高电平的开关触发信号。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稳压二极管ZD1及第二开关管T2;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的受控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输出端经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10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2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T2可选采用NPN型三极管T2来实现。当第二开关管T2通过第三电阻R3接收到低电平的开关触发信号时截止,此时,第四电阻R4为上拉电阻,并经第五电阻R5输出高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当第二开关管T2通过第三电阻R3接收到高电平的开关触发信号时导通,并经第五电阻R5输出低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当输出至开关电路40的电压过大时,TVS管ZD1反向导通,将超出TVS管ZD1击穿电压部分的输出电压至地,从而保证开关驱动电路30输出端的电压准位稳定,从而防止开关电路40中的开关管的受控端过压而损害开关电路40。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40包括多个开关器件,且所述多个所述开关器件并联设置;所述开关器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电路40的受控端,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10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开关电路40采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N-MOS管来实现,本实施例可选为三个,三个MOS管(M1~M3)并联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开关电路40还可以采用多个MOS管集成封装形成的复合管来实现,多个复合管之间并联设置;MOS管(M1~M3)的封装可以采用SOT23、SOP8或者TO252的封装形式来实现。N-MOS管(M1~M3)的栅极、源极及漏极分别为开关器件的受控端、输入端及输出端。当开关器件受控端接收到高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关器件导通,开关电路40开启;当开关器件受控端接收到低电平的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关器件截止,开关电路40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当开关电路40采用MOS管来实现,且MOS管的结电容Cigs比较大时,想要达到理想的调光效果,就得把占空比加大,给足够电流以及足够的时间給Cigs充电,达到一定门限值Vth,MOS管就会导通,我们知道导通瞬间的电压跟电流的乘积就是开关损耗。如果每次开关导通的时间过长(即占空比加大),就会增加开关损耗,本实施例通过开关驱动电路30来将电源输入端10接入的供电电源转换为MOS管的栅极开启电压,也即将主控芯片20输出的PWM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有利于提高主控芯片20的驱动能力,无需增加开关导通的时间,有利于降低MOS管的开关损耗。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40的输出端与所述LED灯5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40的输入端接地。
或者所述开关电路40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10连接,所述开关电路40的输出端与所述LED灯50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电路40可串联设置于电源输入端10与LED灯50的阳极之间,也可以串联设置于LED灯50阴极与地之间,通过控制开关电路40的通/断,即可控制LED灯50的电源接入与否,并驱动LED灯50工作,从而实现PWM调光。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
无线通讯电路60,所述无线通讯电路60与外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讯电路60用于接收外部终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20。
红外感应电路70,所述红外感应电路70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芯片20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红外感应电路70用于控制所述主控芯片20输出所述PWM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电路60可以采用红外接收器QR以及相关分立的电子器件所组成的组合电路来实现,在一些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无线通讯电路60还可以采用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来实现。红外接收器QR可以接收外部终端发出的控制信号,外部终端可以为遥控器或者手机等设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红外接收器QR的第一端为电源端,电源端经第六电阻R6与2.5V输入电压连接,该2.5V输入电压由电源输入端10输出的电压经过DC/DC降压变换后得到,供电端和第六电阻R6的公共端与滤波电容C1连接,滤波电容C1另一端接地;红外接收器QR的第二端为接地端;红外接收器QR的第三端为控制信号输出端,红外接收器QR的第三端经第七电阻R7与主控芯片20的控制信号接收引脚TS连接;红外接收器QR的第三端用于在红外接收器QR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输出至主控芯片20的控制信号接收引脚TS。其中,控制信号包括模式控制信号,时间控制信号以及开/关控制信号等控制信号。主控芯片2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PWM控制信号占空比,来实现对LED灯50灯光的调节。例如:当主控芯片20的红外信号接收端TS接收到模式控制信号时,主控芯片20可以通过控制PWM的占空比,以控制LED灯50的亮度为10%或者亮度为50%;还可以通过控制PWM的占空比和PWM的产生时间,来控制LED灯50前半个小时的亮度为10%,后半个小时的亮灯时间为60%,然后熄灯。如此设置,可方便让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对LED灯50进行灯光控制。
红外感应电路70可以采用红外距离传感器SQ以及分立的电子器件所组成的感应电路来实现,红外感应电路70的控制端可以为红外距离传感器的距离信号输出端,主控芯片20的受控端可以为低压单片机U1的距离信号接收引脚PIR。红外距离传感器SQ的第一端为电源端,电源端与2.5V的输入电压连接,该2.5V的输入电压可以由电源输入端10输出的电压经过DC/DC降压变换后得到;红外距离传感器SQ的第二端为距离信号输出端,红外距离传感器SQ的第二端与主控芯片20的距离信号接收引脚PIR连接,红外距离传感器SQ的第二端用于在红外距离传感器SQ检测到节能灯周围有人时,输出距离控制信号至主控芯片20的距离信号接收引脚PIR,红外距离传感器SQ的第二端还分别经由第八电阻R8和电容C2接地;红外距离传感器SQ的第三端为接地端。当根据红外距离传感器SQ输出的检测信号检测到节能灯周围有人时,主控芯片20控制PWM控制信号的产生,以驱动LED灯50发光;当检测到节能灯周围没人时,此时,主控芯片20不产生PWM控制信号,使得LED灯50不发光。如此设置,可以在夜晚有效判断应用设备周围是否有人接近,并且在有人接近的同时实现发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驱动器,该一种LED驱动器包括供电电源及上述LED驱动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LED驱动器中使用了上述LED驱动电路,因此,该LED驱动器的实施例包括上述LED驱动电路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可以采用外接电源或可充电锂电池来实现。当采用可充电锂电池实现时,供电电源还可以与太阳能板连接,太阳能板可用于在白天将光能转换电能后给供电电源充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上述LED驱动电路,或如上所述的LED驱动器。
该照明装置包括上述LED驱动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照明装置中使用了上述LED驱动电路,因此,该照明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上述LED驱动电路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照明装置还可以包括上述LED驱动器,LED驱动器已在上文中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LED灯50可以采用多个发光二极管(LED1~LEDn)电连接形成的LED灯50来实现,发光二极管(LED1~LEDn)的数量和连接方式根据实际设备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以所有发光二极管(LED1~LEDn)采取并联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LED1~LEDn)还可以先串联形成LED串,多串LED串再并联形成LED灯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端;
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输出PWM控制信号;
开关驱动电路,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出开关驱动信号;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关驱动信号时开启/关闭,以将所述电源输入端接入的供电电源给所述LED灯供电,以驱动所述LED灯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PWM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出开关触发信号;
第二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关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出所述开关驱动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并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稳压二极管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多个开关器件,且所述多个所述开关器件并联设置;多个所述开关器件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各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各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
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与外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讯电路用于接收外部终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
红外感应电路,所述红外感应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红外感应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主控芯片输出所述PWM控制信号。
9.一种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器包括供电电源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LED驱动电路。
10.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LED驱动电路;
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驱动器。
CN202021341304.1U 2020-07-10 2020-07-10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Active CN211352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304.1U CN211352542U (zh) 2020-07-10 2020-07-10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304.1U CN211352542U (zh) 2020-07-10 2020-07-10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2542U true CN211352542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1304.1U Active CN211352542U (zh) 2020-07-10 2020-07-10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25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476A (zh) * 2021-12-17 2022-04-15 深圳积木易搭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3d扫描仪工作电路以及扫描仪
CN114558198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上海移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输注器件的驱动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198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上海移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输注器件的驱动结构
CN114363476A (zh) * 2021-12-17 2022-04-15 深圳积木易搭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3d扫描仪工作电路以及扫描仪
CN114363476B (zh) * 2021-12-17 2024-04-23 深圳积木易搭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3d扫描仪工作电路以及扫描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3859U (zh) 一种可控硅调光装置及发光系统
CN101916548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灯管控制电路
CN211352542U (zh) Led驱动电路、驱动器和照明装置
CN107613610B (zh) 智能照明控制器
CN201813599U (zh) Led调光电源
EP3481154B1 (en) Led lamp control system
CN101977469B (zh) 可调式led驱动电源
CN102014557A (zh) Led调光电源
CN202738176U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CN205787995U (zh) Ldo调压器、交流设备
CN101795519A (zh) 适用于led的前沿和/或后沿调光器的调光控制电路
CN202997919U (zh) 一种纹波抑制电路及其供电系统
CN102404920A (zh)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智能恒流供电装置
CN103944233B (zh) 使用电池供电的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209913692U (zh) 一种低压侧供电的车载dcdc变换器原边电压采样电路
CN203072213U (zh) 一种适用于单级反激前后切相调光电源的相位检测电路
CN203984025U (zh) 使用电池供电的装置
CN203934047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3705989U (zh) 汽车座椅温度控制电路
CN214675807U (zh) 一种开关照明电路及系统
CN210429267U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
CN210247116U (zh) 一种触摸调光开关可控硅控制电路
CN203136251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led光源
CN207266350U (zh) Led调光驱动电路及led驱动装置
CN201758474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灯管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