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1680U - 动静态缆连接盒 - Google Patents

动静态缆连接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1680U
CN211351680U CN202020191263.6U CN202020191263U CN211351680U CN 211351680 U CN211351680 U CN 211351680U CN 202020191263 U CN202020191263 U CN 202020191263U CN 211351680 U CN211351680 U CN 211351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dynamic
static
sealing r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12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学超
祝庆斌
潘盼
李聪
胡明
谢书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912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1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1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1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静态缆连接盒,用于安装在使用同一缆芯的动态缆及静态缆上,包括相互对接固定的第一锚固件及第二锚固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锚固件一端的缆芯夹具,所述第一锚固件用于锚固所述动态缆端部,所述第二锚固件用于锚固所述静态缆端部,所述缆芯夹具用于夹持所述缆芯,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还包括轴向密封件及端部密封件,所述轴向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及所述缆芯夹具内并用于抵接所述缆芯,所述端部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并用于抵接所述动态缆。上述动静态缆连接盒具有优异的阻水能力。

Description

动静态缆连接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缆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静态缆连接盒。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由近海逐渐走向深远海,动静态缆系统应用也愈加广泛。动静态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动态缆及静态缆,用于传输电力和/或通讯控制信号。动态缆通常由海面浮式结构悬挂至海床,在服役期内不断承受波浪、洋流冲击和浮体造成的耦合运动;静态缆一般埋设或平铺在海底,受环境影响较小。所处工况的不同导致了动态缆与静态缆结构的差异。静态缆内、外护套使用PP绳绕包;动态缆使用挤塑PE内、外护套;静态缆通常使用一层铠装钢丝,而动态缆通常使用两层或其他偶数层铠装钢丝,这就造成动态缆的造价较为高昂。为避免电缆全部采用动态缆的结构形式,需要使用连接盒将造价较低的静态缆和造价较高的动态缆连接起来。
现有的接头盒较难实现轴向阻水,绝缘密封胶不能阻水,即海水可沿着静态缆进入接头盒,最后进入动态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且安装接头盒时需要使用吊装辅助设备,安装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阻水能力优异的动静态缆连接盒。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动静态缆连接盒,用于安装在使用同一缆芯的动态缆及静态缆上,包括相互对接固定的第一锚固件及第二锚固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锚固件一端的缆芯夹具,所述第一锚固件用于锚固所述动态缆端部,所述第二锚固件用于锚固所述静态缆端部,所述缆芯夹具用于夹持所述缆芯,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还包括轴向密封件及端部密封件,所述轴向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及所述缆芯夹具内并用于抵接所述缆芯,所述端部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并用于抵接所述动态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锚固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第一卡持部及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及所述第二卡持部分别卡持所述轴向密封件及所述端部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锚固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的第三卡持部,所述第三卡持部卡持所述缆芯夹具,所述第二锚固件远离所述第三卡持部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静态缆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缆芯夹具包括夹持件及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一端的法兰,所述夹持件抵接于所述第三卡持部内,所述法兰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部的远离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及所述法兰的外周呈圆形,所述法兰的外径大于所述夹持件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持部设有第一锥形卡槽,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卡槽,所述第一锥形卡槽及所述第二锥形卡槽分别卡持所述轴向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及密封圈端盖,所述第一密封圈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锥形卡槽及所述第二锥形卡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内壁用于抵接所述缆芯,所述密封圈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持部及夹持件上并压紧所述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密封件包括第二密封圈及密封圈端盖,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卡持部内,所述第二密封圈内壁用于抵接所述动态缆周侧,所述密封圈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持部上并压紧所述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锚固件、所述第二锚固件及所述缆芯夹具沿穿过对应中轴线的剖面分为两半对称的结构并设有对称的连接面,对应的所述连接面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相抵接的所述连接面之间涂覆密封胶水形成密封层。
上述动静态缆连接盒中,所述轴向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及所述缆芯夹具内并抵接于所述缆芯,形成两道轴向阻水屏障,防止海水沿着所述缆芯进入所述第一锚固件内,所述端部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并抵接于所述动态缆,防止海水沿着所述动态缆周侧进入所述第一锚固件内,进而提高了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的轴向阻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动静态缆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动静态缆连接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动静态缆连接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缆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388235430000031
Figure BDA0002388235430000041
Figure BDA000238823543000005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动静态缆连接盒100,用于安装在使用同一缆芯91的动态缆92及静态缆93上。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100包括相互对接固定的第一锚固件10及第二锚固件20、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锚固件20一端的缆芯夹具30,所述第一锚固件10锚固于所述动态缆92端部,所述第二锚固件20锚固于所述静态缆93端部,所述缆芯夹具30夹持所述缆芯91。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100还包括轴向密封件40及端部密封件50,所述轴向密封件40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10及所述缆芯夹具30内并抵接于所述缆芯91,所述端部密封件50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一端并抵接于所述动态缆92,以提高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100的轴向阻水能力。
所述第一锚固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两端的第一卡持部12及第二卡持部13。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11两端分别设有开口111。所述第一卡持部12及所述第二卡持部13沿径向凸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两端的开口111内,以分别卡持所述轴向密封件40及所述端部密封件50。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一卡持部12及第二卡持部13包围形成第一锚固腔体14,以容置所述动态缆92的铠装钢丝。所述第一壳体11上还设有注胶孔15,并通过所述注胶孔15将密封胶水注入所述第一锚固腔体14内,以固定所述动态缆92的铠装钢丝,使所述动态缆92的铠装钢丝与所述第一锚固件10凝固为一体,进而提高所述第一锚固件10的阻水能力。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1呈锥形,所述动态缆92的铠装钢丝呈伞状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锚固腔体14中。所述第一卡持部12设有第一锥形卡槽121,以卡持所述轴向密封件4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锚固件10沿穿过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中轴线的剖面分为两半对称的结构并设有对称的第一连接面16,以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完整的第一锚固件10,以提高所述第一锚固件10安装的便利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抵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16之间还涂覆密封胶水形成密封层,以通过密封胶水固化提高所述第一锚固件10的结构强度并防止海水从连接缝隙进入第一锚固腔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面16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二锚固件20包括第二壳体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靠近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一端的第三卡持部22。具体的,所述第二壳体21两端分别设有开口211。所述第三卡持部22沿径向凸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靠近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一端的开口211内,以卡持所述缆芯夹具30。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三卡持部22的开口211卡持所述静态缆93周侧。所述第二壳体21及所述第三卡持部22包围形成第二锚固腔体23,以用于容置并所述静态缆93的铠装钢丝。所述第二壳体21上还设有注胶孔24,并通过所述注胶孔24将密封胶水注入所述第二锚固腔体23内,以固定所述静态缆93的铠装钢丝,使所述静态缆93的铠装钢丝与所述第二锚固件20凝固为一体,进而提高所述第二锚固件20的阻水能力。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21呈锥形,所述静态缆93的铠装钢丝呈伞状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锚固腔体23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锚固件20沿穿过所述第二锚固件20中轴线的剖面分为两半对称的结构并设有对称的第二连接面25,以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完整的第二锚固件20,以提高所述第二锚固件20安装的便利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抵接的所述第二连接面25之间还涂覆密封胶水形成密封层,以通过密封胶水固化提高所述第二锚固件20的结构强度并防止海水从连接缝隙进入第二锚固腔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面25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锚固件10及所述第二锚固件20相互对接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锚固件10及所述第二锚固件20向对接的两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三连接面17及第四连接面2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面17及所述第四连接面26通过螺栓连接,以提高安装便利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抵接的所述第三连接面17及所述第四连接面26之间还涂覆密封胶水,以通过密封胶水固化提高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与所述第二锚固件20连接的结构强度并防止海水从连接缝隙伸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连接面17及所述第四连接面26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卡持部12及所述第三卡持部22之间形成中间腔(未标号),所述中间腔内注有密封胶水,以通过密封胶水固化提高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与所述第二锚固件20连接的结构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缆芯夹具30包括夹持件31及设置于所述夹持件31一端的法兰32。所述夹持件31抵接于所述第三卡持部22内。所述夹持件31远离所述法兰32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卡槽311,所述第二锥形卡槽311卡持于所述轴向密封件40。所述夹持件31及所述法兰32沿轴线设有中心孔312,所述中心孔312用于贯穿所述缆芯91。所述夹持件31及所述法兰32的外周呈圆形,所述法兰32的外径大于所述夹持件31的外径,所述法兰32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部22的远离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一端的卡槽中,以提高所述缆芯夹具30与所述第三卡持部22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第三卡持部22内壁设有注胶孔221,并通过所述注胶孔221将密封胶水注入所述缆芯夹具30与所述第三卡持部22之间的间隙中,使所述第二锚固件20与所述缆芯夹具30通过密封胶水凝固为一体,进而防止海水从所述缆芯夹具30与所述第三卡持部22之间的间隙中进入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中,提高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100的阻水能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缆芯夹具30沿穿过所述缆芯夹具30中轴线的剖面分为两半对称的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完整的缆芯夹具30,以提高所述缆芯夹具30安装的便利性。
所述轴向密封件40包括第一密封圈41及密封圈端盖42。所述第一密封圈41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锥形卡槽121及所述第二锥形卡槽311内,所述第一密封圈41内壁抵接于所述缆芯91。所述第一密封圈41外周呈锥形,以适配第一锥形卡槽121及所述第二锥形卡槽311,提高所述第一密封圈41的密封性能。所述密封圈端盖42通过螺栓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持部12及夹持件31上,并压紧所述第一密封圈41,形成轴向阻水屏障,防止海水沿着所述缆芯91进入所述第一锚固件10内。具体的,其中一所述密封圈端盖42安装于所述第一卡持部12靠近所述第二锚固件20的一端并紧压对应的所述第一密封圈41形成第一道轴向阻水屏障。另一所述密封圈端盖42安装于所述夹持件31远离所述法兰32的一端并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部22的靠近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一端的卡槽中,以紧压对应的所述第一密封圈41形成第二道轴向阻水屏障。所述密封圈端盖42还与所述法兰32配合,提高所述缆芯夹具30与所述第三卡持部22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端部密封件50包括第二密封圈51及密封圈端盖52。所述第二密封圈51安装于所述第二卡持部13内,所述第二密封圈51内壁抵接于所述动态缆92周侧。所述第二密封圈51外周呈圆形,以适配所述第二卡持部13,提高所述第二密封圈51的密封性能。所述密封圈端盖5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持部13上,并压紧所述第二密封圈51,防止海水沿着所述动态缆92周侧进入所述第一锚固件10内。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所述第一密封圈41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卡接密封圈411及第二卡接密封圈412,所述第一卡接密封圈411与所述第二卡接密封圈412抵接的一端设有凸起4111,所述第二卡接密封圈412与所述第一卡接密封圈411抵接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凹槽4121。所述凸起4111及所述凹槽4121相互配合,提高所述第一密封圈41的结构强度及安装便利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密封圈51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三卡接密封圈511及第四卡接密封圈512,所述第三卡接密封圈511与所述第四卡接密封圈512抵接的一端设有凸起5111,所述第四卡接密封圈512与所述第三卡接密封圈511抵接的一端设有对应的凹槽5121。
上述动静态缆连接盒100中,所述轴向密封件40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10及所述缆芯夹具30内并抵接于所述缆芯91,形成两道轴向阻水屏障,防止海水沿着所述缆芯91进入所述第一锚固件10内。所述端部密封件50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10一端并抵接于所述动态缆92,防止海水沿着所述动态缆92周侧进入所述第一锚固件10内,进而提高了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100的轴向阻水能力。所述第一锚固件10、所述第二锚固件20及所述缆芯夹具30沿穿过对应中轴线的剖面分为两半对称的结构并设有对称的连接面,对应的连接面通过螺栓连接,以简化安装过程,降低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静态缆连接盒,用于安装在使用同一缆芯的动态缆及静态缆上,包括相互对接固定的第一锚固件及第二锚固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锚固件一端的缆芯夹具,所述第一锚固件用于锚固所述动态缆端部,所述第二锚固件用于锚固所述静态缆端部,所述缆芯夹具用于夹持所述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态缆连接盒还包括轴向密封件及端部密封件,所述轴向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及所述缆芯夹具内并用于抵接所述缆芯,所述端部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并用于抵接所述动态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第一卡持部及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及所述第二卡持部分别卡持所述轴向密封件及所述端部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固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的第三卡持部,所述第三卡持部卡持所述缆芯夹具,所述第二锚固件远离所述第三卡持部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静态缆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夹具包括夹持件及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一端的法兰,所述夹持件抵接于所述第三卡持部内,所述法兰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部的远离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的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及所述法兰的外周呈圆形,所述法兰的外径大于所述夹持件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设有第一锥形卡槽,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卡槽,所述第一锥形卡槽及所述第二锥形卡槽分别卡持所述轴向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及密封圈端盖,所述第一密封圈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锥形卡槽及所述第二锥形卡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内壁用于抵接所述缆芯,所述密封圈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持部及夹持件上并压紧所述第一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密封件包括第二密封圈及密封圈端盖,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卡持部内,所述第二密封圈内壁用于抵接所述动态缆周侧,所述密封圈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持部上并压紧所述第二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件、所述第二锚固件及所述缆芯夹具沿穿过对应中轴线的剖面分为两半对称的结构并设有对称的连接面,对应的所述连接面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静态缆连接盒,其特征在于:相抵接的所述连接面之间涂覆密封胶水形成密封层。
CN202020191263.6U 2020-02-20 2020-02-20 动静态缆连接盒 Active CN211351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1263.6U CN211351680U (zh) 2020-02-20 2020-02-20 动静态缆连接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1263.6U CN211351680U (zh) 2020-02-20 2020-02-20 动静态缆连接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1680U true CN211351680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1263.6U Active CN211351680U (zh) 2020-02-20 2020-02-20 动静态缆连接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16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2604A (zh) * 2023-07-04 2023-09-01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静态转换脐带缆及其成型方法
CN117810874A (zh) * 2024-01-02 2024-04-02 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电缆续接抢修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2604A (zh) * 2023-07-04 2023-09-01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静态转换脐带缆及其成型方法
CN116682604B (zh) * 2023-07-04 2024-04-19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静态转换脐带缆及其成型方法
CN117810874A (zh) * 2024-01-02 2024-04-02 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电缆续接抢修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1680U (zh) 动静态缆连接盒
US20200135361A1 (en) Reinforced Submarine Power Cable
CN110932220B (zh) 一种海底光电分离设备
EP4163933A1 (en) Dynamic and static submarine cable with continuous wire cor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32417A (zh) 海底使用的压力平衡电缆终端或连接盒
WO2019237457A1 (zh) 一种海底光电复合缆深海终端分离装置
CN110212485A (zh) 一种三芯高压海底电缆接头盒及其安装方法
CN102737782B (zh) 一种中心钢管双铠型水下生产系统用脐带缆
CN212304525U (zh) 一种海缆穿护管后的顶部锚固装置
CN209747202U (zh) 一种水底通信电缆
CN217036707U (zh) 用于海缆的抛弃件
KR20240002942A (ko) 강성 해저 전력 케이블 조인트
CN217882094U (zh) 海上浮标系统的铠装海缆连接用万向球头铰链装置
CN212569014U (zh) 一种用于布设过程中检测海光缆导电性能的接头盒
CN116417966A (zh) 一种海底绝缘电缆连接结构与连接方法
CN210380186U (zh) 一种海缆中心定位保护装置
CN113904295A (zh) 用于脐带缆终端的锚固结构
CN113629649A (zh) 一种浮式光伏电站
WO2018120696A1 (zh) 锚固装置
CN108808615B (zh) 接线盒及使用所述接线盒的海上发电系统
CN218888094U (zh) 海缆入舱密封保护系统及海底舱体系统
CN215577767U (zh) 一种用于深海的高密封性电缆组件
KR102505304B1 (ko) 해저 케이블용 커버 어셈블리
CN211930226U (zh) 一种海缆附件用锚固装置
CN213716568U (zh) 一种抗压防腐蚀的新型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6010 No. 1 South Road, Nant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010 No. 1 South Road, Nant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ONGT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