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8125U -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8125U
CN211348125U CN201922021983.8U CN201922021983U CN211348125U CN 211348125 U CN211348125 U CN 211348125U CN 201922021983 U CN201922021983 U CN 201922021983U CN 211348125 U CN211348125 U CN 211348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opening
monitoring device
dete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19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之光
徐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xinyou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xinyou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xinyou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xinyou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219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8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8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8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该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该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风道内的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和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储能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从进风口进入风道内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主控模块与远程设备无线通讯,用于获取检测模块检测到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同现有技术相比,可将监测装置的壳体安装在例如出租车这种运营车辆上,每个监测装置可通过主控模块将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数据发送至远程设备,使得工作人员在后台通过远程设备即可对城市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及时提醒人们进行预防工作。

Description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居住的环境开始恶化。所以如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预防就变得尤为重要。
并且,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有比较严重的空气污染,而雾霾作为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排除气候因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扬尘等都是造成雾霾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一些西北地区,雾霾现象就更为严重。由于雾霾中悬浮有大量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悬浮颗粒物,如果人体长期吸入这些带有悬浮颗粒物的空气,就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如何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预防就变得尤为重要。而目前采用的一些监测手段一般是在城市中相应的监测区域内设置相应的自动监测站,或者由工作人员手持监测设备定点在相应的监测区域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然而,发明人发现由于上述两种监测方式由于均为定点监测,因此只能监测到监测点周界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而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由于是随着气流进行飘散,从而就有可能导致监测点周界范围内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监测点以外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相应的就会偏高,超出标准,因此现有的检测手段均无法准确的对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快速有效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可准确并有效的对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具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风道内,用于检测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
主控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所述主控模块还与远程设备无线通讯,用于将所接收到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发送至所述远程设备;
储能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如上所述的监测装置、远程设备;各所述监测装置的所述主控模块均与所述远程设备无线通讯。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如上所述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的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监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壳体上还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且壳体内部还具有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同时检测模块是置于该风道内的,使得外界气流可借助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实现在风道内的流通,而检测模块可在风道内实时对进入风道内的气流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此外,由于壳体是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的,因此整个监测装置可根据车辆的行驶路线,实现对外界环境的移动监测,相比传统的定点监测而言,其准确性更高,更有参考价值。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将监测装置安装在例如出租车这种运营车辆上,既保证了整个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城市的大面积覆盖,而每个监测装置又可通过主控模块将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数据发送至远程设备,同时又因为监测装置的储能模块的供电系统完全独立于运营车辆,对运营车辆的安全性不构成任何影响,使得工作人员可在后台通过远程设备即可对城市中每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可及时提醒人们进行预防工作。
另外,所述壳体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两侧为不封闭的,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壳本体内,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壳本体内,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第一侧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第二侧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内;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或所述第一侧盖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
另外,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风道连通。
另外,所述壳本体安装于所述车身的尾部,构成所述车辆的尾翼;
沿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壳本体的两端,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的一侧。
另外,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的一侧。
另外,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与所述储能模块电性连接。
另外,所述光伏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另外,所述壳体的顶部为一平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的壳本体的第一开口未被第一侧盖封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的壳本体的第二开口未被第二侧盖封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和储能模块在壳体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的系统模块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的系统模块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的系统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储能模块4。其中,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储能模块4均设置于壳体1内,而壳体1可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并且,结合图2所示,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壳体1内具有连通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风道13。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所示,检测模块2正好位于壳体1的风道13内,以用于检测从进风口进入风道13内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同时,主控模块3与检测模块2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检测模块2检测到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的数据。其次,主控模块3还与远程设备无线通讯,用于将所接收到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的数据发送至远程设备。另外,如图5所示,储能模块4分别与检测模块2和主控模块3电性连接,通过储能模块4可分别对检测模块2和主控模块3进行供电,以保证检测模块2和主控模块3的正常工作。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储能模块4,其中壳体1上还开设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并且壳体1内部还具有连通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风道13,同时检测模块2是置于该风道13内的,使得外界气流可借助壳体1上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实现在风道13内的流通,而检测模块可在风道13内实时对进入风道内的气流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此外,由于壳体1是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的,因此整个监测装置可根据车辆的行驶路线,实现对外界环境的移动监测,相比传统的定点监测而言,其准确性更高,更有参考价值。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将监测装置安装在例如出租车这种运营车辆上,保证了整个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城市的大面积覆盖,而每个监测装置又可通过主控模块将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数据发送至远程设备,使得工作人员可在后台通过远程设备即可对城市中每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准确和有效的监控,从而可及时提醒人们进行预防工作。
具体地说,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包括:壳本体14,且该壳本体14的两侧为不封闭的,分别形成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6,且风道13设置于壳本体14内,通过风道13将所述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6进行连通。在装配时,可将检测模块2和主控模块3从第一开口15放入壳本体14的风道13内,而将储能模块4从第二开口16放入壳本体14的风道13内。并且,当检测模块2、储能模块4和主控模块3均放入至壳本体14内后,可采用螺栓等锁紧件将检测模块2、储能模块4和主控模块3分别与壳体1进行锁紧固定。当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检测模块2、储能模块4和主控模块3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与壳本体14进行固定,比如,卡接固定,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检测模块2、储能模块4和主控模块3在壳体中的固定方式作具体限定。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壳体1还包括:第一侧盖17和第二侧盖18。其中,第一侧盖17用于封闭第一开口15,而第二侧盖18用于封闭第二开口16。并且,当第一侧盖17和第二侧盖18分别完成对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6的封闭后,第一侧盖17和第二侧盖18还分别与壳本体14进行连接固定。比如说,第一侧盖17和第二侧盖18可分别与壳本体14采用螺栓等锁紧件进行固定,当然也可采用卡接固定等形式,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进行详细阐述。同时,为了实现壳体1内的气流导通,出风口12开设于第一侧盖17上,而进风口11开设于壳本体14上,并且相应的检测模块2可正对进风口11进行设置,使得外界气流在通过进风口11进入风道13内时,气流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能够直接被检测模块2检测到。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仅以开设在第一侧盖17上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出风口12也可开设于壳本体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出风口12的开设位置作具体限定。
然而,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可将壳本体14直接安装于车辆的车身尾部,使其能直接构成车辆的尾翼,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壳本体14可采用背胶粘接于车身的尾部,或者也可采用螺栓、卡扣等连接件将壳本体14安装到车身的尾部,从而实现对壳本体14的固定。另外,相应的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6可沿壳本体14的长度方向开设于壳本体14的两端,因此导致检测模块2和主控模块3可与储能模块4之间在壳本体14内相对设置,从而使得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储能模块4在壳本体14中的布局更为合理。同时此种布局方式,还方便了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储能模块4的检修,使得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储能模块4在检修时,只需从壳本体14的两端分别拆除第一侧盖17和第二侧盖18即可将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储能模块4从壳本体14内取出,而无需将壳本体14从车身上拆除。
另外,为了能够使得外界气流更为容易的进入到壳本体14的风道13内,可将进风口11设置在壳体1相对于车身尾部的一侧,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进风口11是开设于壳本体14相对于车身的一侧,即该进风口11是逆风设置的,从而使得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气流可及时通过进风口11进入风道13内,从而使得检测模块2可在第一时间对进入风道13内的气流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对外界环境检测的准确性。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可采用专业的颗粒物传感器实现对外界环境中颗粒浓度的检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同样开设于壳本体14相对于车身的一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是同侧设置的,使得从进风口11进入风道13内的气流可在风道13内循环后才会从出风口12流出,从而保证了检测模块2可充分的对气流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同时由于气流会在风道13内循环,因此主控模块3、检测模块2和储能模块4可在气流的作用下实现散热,从而提高了主控模块、检测模块和储能模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监测装置,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上的光伏面板5,且光伏面板5与储能模块4电性连接,从而使得光伏面板5可实现对储能模块4的供电,以保证储能模块5可在白天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可依靠光伏面板5所提供的电能向主控模块3和检测模块2进行供电,从而延长了整个监测装置的工作时长,保证了整个监测装置可全天候不间断实现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进行有效检测。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面板5安装于壳本体14的顶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面板5安装于壳本体14朝向车顶的一侧,以保证整块光伏面板5均能够被外界光照射到,从而使得整块光伏面板5的发电效率得以保证。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也可将光伏面板5设置在壳本体14的其它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不对光伏面板5在壳本体14上的具体位置作具体限定。
并且,为了使得光伏面板5能够完全贴服于壳本体14的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壳本体14的顶部可为一平面,同时可采用背胶的方式贴服于壳本体14的顶部。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也可采用螺栓等锁紧件将光伏面板5与壳本体14进行锁紧固定,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光伏面板5与壳本体14之间的固定方式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如图8所示,该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如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监测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系统还包括:远程设备。其中,如图8所示,各监测装置的主控模块均与远程设备无线通讯,使得各监测装置可通过主控模块将获取到的检测数据分别发送至远程设备。在实际应用时,可将监测装置安装在例如出租车这种运营车辆上,保证了整个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城市的大面积覆盖,使得工作人员可在后台通过远程设备即可对城市中每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准确和有效的监控,以及时提醒人们进行预防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如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的壳体设置于车身上。从而使得监测装置可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实现移动监测的功能。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具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风道内,用于检测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
主控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所述主控模块还与远程设备无线通讯,用于将所接收到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浓度发送至所述远程设备;
储能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两侧为不封闭的,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壳本体内,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壳本体内,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第一侧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第二侧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内;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或所述第一侧盖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风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安装于所述车身的尾部,构成所述车辆的尾翼;
沿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壳本体的两端,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与所述储能模块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为一平面。
9.一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测装置、远程设备;各所述监测装置的所述主控模块均与所述远程设备无线通讯。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的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车身上。
CN201922021983.8U 2019-11-20 2019-11-20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1348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1983.8U CN211348125U (zh) 2019-11-20 2019-11-20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1983.8U CN211348125U (zh) 2019-11-20 2019-11-20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8125U true CN211348125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1983.8U Active CN211348125U (zh) 2019-11-20 2019-11-20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81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4891A (zh) * 2019-11-20 2020-04-17 上海申欣优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4891A (zh) * 2019-11-20 2020-04-17 上海申欣优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5146B (zh) 一种生物采样侦检车及其车载检测系统
CN109291841B (zh) 一种智能侦查巡逻警务车
CN107340212A (zh) 一种基于出租车顶灯的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
CN106092206A (zh) 一种道路环境综合监测车
CN211348125U (zh)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CN102616168A (zh) 一种移动式大气监测车
CN204204160U (zh) 一种多功能环境质量检测及发布系统
CN203687287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CN203606318U (zh) 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仪
CN208155353U (zh) 采集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控设备
CN111024891A (zh) 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车辆
CN206740596U (zh) 一种基于移动载体的太阳能便携式室外pm2.5监测装置
CN209979592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车载空气质量检测仪
CN206920632U (zh) 一种太阳能环境气象检测仪
CN212568705U (zh) 一种车载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CN205690364U (zh) 一种智能led路灯
CN212008482U (zh) 一种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站
CN205449939U (zh) 一种空气检测系统
CN201415608Y (zh) 一种电动汽车通风散热装置
CN211931178U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巡检机器人防尘移动底座
CN205785323U (zh) 一种基于监控杆的城市道路环境监测装置
CN214240594U (zh) 一种基于出租车顶灯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CN220819954U (zh) 一种大气污染问题监控评估装置
CN210665667U (zh) 多功能空气质量检测仪
CN110022652A (zh) 一种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